猴年马月的意思是指某些事情的前景尚未可知,遥遥无期、毫无指望的事。是汉语成语之一,也指事情未来的结果无法预料,泛指未来的岁月。但很多人只知其义而不知其来历,下面给大家分关于猴年马月的来历 猴年马月成语是怎么来的相关内容,一起来了解。
根据中国夏历(农历)干支历法,猴年12年一个轮回,马月也是12个月一个轮回,猴年马月的周期是12年。
气候由冷到热,再由热到冷,这样一个变化的周期内就是一个回归年。一个回归年内,月亮的圆缺变化有12次,月亮每圆缺一次为一个月,12次圆缺就是12个月,12个月就是阴历的一年。可是,古人发现,因为阴历的3年要比回归年短了33天左右,而增添一个闰月也只有29天或30天,仍然短3天左右。智慧的我国劳动人民就采用了19年闰7月的方法。这样,19个阴历年和19个阳历年的天数就基本上相等了。因为19个阴历年是228个朔望月,如果再加上7个闰月,就正好等于19个回归年中的235个朔望月。这样,阴历和阳历就调和好了,月份与气候变化也就大体一致了。
关于阴历闰哪一个月,这与24节气有关系。24节气共有24个数字,凡对应的奇数称为节气,如立春、惊蛰、清明、立夏等;凡对应的偶数称为中气,如雨水、春分、谷雨、小满等。
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轨道是椭圆型的,在近日点时运动较快,在远日点时运动较慢。这就造成了两个中气之间的距离在太阳近日点的时候较短,而在远日点的时候较长。腊月前后的3个月在元旦左右,这几个月的中气与中气之间的时间距离较短,较难出现没有中气的月份,也就难以出现闰月。由此可见,出现闰腊月似乎是很难的事情。猴年闰腊月这一天更不可能出现!所以,咱们常常听到的等到猴年闰腊月就是指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天文和古汉语专家,他们都认为,对“猴年马月”这个词的来历无从考据,复旦大学中文系着名古汉语专家骆玉明教授在查阅相关典籍后表示,这个词多半是来自民间的谚语,生活中,因“猴”与“何”、“马”与“嘛”谐音方言的以讹传讹,是“何年嘛月”谐音的变体。而在英语中,“猴年马月”被认为是“One of these years”
中国夏历(农历)使用干支纪年、月、日,其中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对应。分别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所以,猴年马月是有固定的日期的。十二生肖作为独特的民俗现象,不仅被我们的祖先拿来纪年,而且还拿来纪月、纪日、纪时。因为十二生肖对应的就是十二地支。中国农历使用干支纪年,干支的十二地支对应的就是十二生肖年,农历的干支纪月是与节气密切相关的,所以可以很好的反映季节的变化,正月包含雨水是寅月、二月包含春分是卯月、三月包含谷雨是辰月、四月包含小满是巳月、五月包含夏至的午月、六月包含大暑是未月、七月包含处暑是申月、八月包含秋分是酉月、九月包含霜降是戌月、十月包含小雪是亥月、十一月包含冬至是子月、十二月包含大寒是丑月。农历闰年的闰月就是不包含上述任何一个节气的月,所以称作闰某月。
威海链 » 猴年马月的来历 猴年马月成语是怎么来的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