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图经》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种子的加工制成品。
归经《本草求真》:"入脾、胃、大肠。"
性味甘,凉。
①《本草图经》:"寒。"
②宁原《食鉴本草》:"味甘,平。"
⑧《随息居饮食谱》:"甘,凉。"
功能主治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治赤眼,消渴,休息痢;解硫黄、烧酒毒。
①宁原《食鉴本草》:"宽中益气,和脾胃,下大肠浊气,消胀满。"
②《纲目》:"清热散血。"
③《医林纂要》:"清肺热,止咳,消痰。"
④《本草求真》:"治胃火冲击,内热郁蒸,症见消渴、胀满。并治赤跟肿痛。"
⑤《本草求原》:"解硫黄毒。"
⑥《随息居饮食谱》:"清热,润燥,生津,解毒,补中,宽肠,降浊。"
复方①治休息痢:醋煎白豆腐食之。(《普济方》)
②治饮烧酒过多,遍身红紫欲死,心头尚温:热豆腐切片,满身贴之,冷即换,苏醒乃止。(姚可成《食物本草》)
制法一般用黄大豆,以水浸约一天左右(夏季可较短),待豆浸胖后,带水磨碎,滤去渣滓,入锅煮沸,即成豆腐浆,再点以盐卤或石膏,即凝成豆腐花,然后用布包裹,榨去部分水分,即成。
摘录 《中药大辞典》出自《本草图经》。
1.《本草纲目》: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凡黑豆、黄豆及白豆、泥豆、豌豆、绿豆之类,皆可为之。
2.姚可成《食物本草》:凡人初到地方,水土不服,先食豆腐,则渐渐调妥。
3.《随息居饮食谱》:豆腐,以青、黄大豆,清泉细磨,生榨取浆,入锅点成后,软而活者胜。点成不压则尤软,为腐花,亦曰腐脑;榨干所造者,有千层,亦名百叶,有腐干,皆为常肴,可荤可素。而腐干坚者,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Merr.种子的加工制成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ycine max(L.) Merr. [Phaseolus max L.]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全国广泛栽培。
原形态大豆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60-180cm。茎粗壮,密生褐色长硬毛。叶柄长,密生黄色长硬毛;托叶小,披针形;三出复叶,顶生小叶菱状卵形,长7-13cm,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两面均有白色长柔毛,侧生小叶较小,斜卵形;叶轴及小叶柄密生黄色长硬毛。总状花序腋生;苞片及小苞片披针形,有毛;花萼钏状,萼齿5,披针形,下面1齿最长,均密被白色长柔毛;花冠小,白色或淡紫色,稍较萼长;旗瓣先端微凹,翼瓣具1耳,龙骨瓣镰形;雄蕊10,二体;子房线形,被毛。荚果带状长圆形,略弯,下垂,黄绿色,密生黄色长硬毛。种子2-5颗,黄绿色或黑色,卵形至近球形,长约1cm。花期6-7月,果期8-10月。
归经脾;胃;大肠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泻火解毒;生津润燥;种中益气。主目专业人员肿痛;肺热咳嗽;消渴;休息痢;脾虚腹胀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煎汤,10-30g。
各家论述1.宁原《食鉴本草》:宽中益气,和脾胃,下大肠浊气,消胀满。
2.《本草纲目》:清热散血。
3.《医林纂要》:清肺热,止咳,消痰。
4.《本草求真》:治胃火冲击,内热郁蒸,症见消渴、胀满。并治赤眼肿痛。
5.《本草求原》:解硫黄毒。
6.《随息居饮食谱》:清热,润燥,生津,解毒,补中,宽肠,降浊。
7.《本草求真》:豆腐,经豆磨烂,加以石膏或卤汁而成,其性非温。故书皆载味甘而咸,气寒无毒,且谓寒能动气。至云能和脾胃,正是火去热除以后安和之语,并非里虚无热无火温补之谓也。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