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常山(《南宁市药物志》)。
出处《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山矾科植物华山矾的根。全年可采,根挖出后,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产于广西。
性状干燥的根,呈圆柱形,直或弯曲,表面具瘤状隆起,有不规则的纵裂,有时有小的支根痕;栓皮棕黄色,常呈片状剥离。质坚硬,难以折断。横断面近圆形,皮部外侧棕黄色,内侧淡黄色,形成层清楚,木部灰白色至淡黄色,射线纤细,不显着,有环状年轮。
性味苦,寒,有毒。
①《南宁市药物志》:"苦,寒,有小毒。"
②《广西中药志》:"味微苦,性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化痰截疟。治感冒发热,疟疾,筋骨疼痛,疮疖。
①《植物名实图考》:"治痰火,消毒。"
②《南宁市药物志)):"清热,化痰,截疟,消骨痛。治疟疾,痧气,疝气痛。"
③《江西草药》:"清热利湿,止血。"
④《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清热解表,消肿。治感冒发烧,口渴心烦,疥疮。"
⑤江西《中草药学》:"治疮疖热毒,蛇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大剂0.5~1两)。外用:煎水洗。
复方①治急性肾炎:华山矾根(去皮)适量,米泔水半碗,磨浓汁,白糖调服,每日一次。(《江西草药》)
②治筋骨痛:华山矾根一两。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③治疟疾,疮肿,疥疮:华山矾根二至三钱。水煎服。(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④治疥疮:土常山根四两。煎水,洗患处。(《广西中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疟疾
取土常山根切片晒干。生药1市斤,用酒半市斤,浸一宿,炒透,研细过筛,或加适量胶质压成锭剂内服。3~5岁每日3克,6~8岁4克,9~12岁6克,13~15岁9克,16~20岁11克,21~30岁12克,31~45岁15克,46~50岁12克,50岁以上11克。均分2次服,5天为一疗程,病情好转而未痊愈者继续第二个疗程,最多不超过三个疗程。治疗27例(其中恶性疟19例,间日疟3例,三日疟3例,混合感染2例),症状基本控制者23例。但镜检发现,对原虫的影响,效果不满意。
②治疗慢性气管炎
取华山矾根1两,毛冬青根1两,猪骨5钱,加水文火煎至约250毫升,每日1次温服(不宜冷服,以免引起恶心),10次为一疗程。并结合辨证及分型适当配合其它药物,寒者加生姜、陈皮适量,气急加土北耆(五指毛桃)1两,喘息型加胡颓子叶粉0.5~1钱冲服。共治190例,其中近期控制77例(40.5%),显效60例(31.3%),好转33例(17.4%)。治程中,少数患者有头晕、恶心、流涎等副作用,但不影响治疗,疗程结束后可自行消失。
摘录 《中药大辞典》土常山
出处出自《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矾科植物华山矾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mplocos chinensis (Lour.) Druce[Myrtus chinensis Lou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原形态灌木。嫩枝、叶柄、叶背均被灰黄色皱曲柔毛。叶互生;叶柄长3-5mm;叶片纸质,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7(-10)cm,宽2-5cm,先湍急尖或短尖,有时圆,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有细尖锯齿,叶面有短柔毛;中脉在叶面凹下,侧脉每边4-7条;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4-7cm,花序轴、苞片、萼外面均密被发黄色皱曲柔毛;苞片早落;花萼长2-3mm,裂片长圆形,长于等筒;花冠白色,芳香,长约4mm,5深裂几达基部;雄蕊50-60,花丝基部合生成5体雄蕊;花盘具5凸起的腺点,无毛;子房2室。核果卵状圆球形,歪斜,长5-7mm,被紧贴的柔毛,熟时蓝色,先端宿萼裂片向内伏。花期4-5月,果期8-9月。
性状性状鉴别 报呈圆柱形,直或弯曲,表面具瘤状隆起,有不规则的纵裂,有的有小的支根痕;栓皮棕黄色,常呈片状剥离。质坚硬,难以折断。断面皮部外侧棕黄色,内侧淡黄色,形成层清楚,木部灰白色至淡黄色,射线纤细,不显着,有环状年轮。
归经肺经
性味苦;性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截疟;通络止痛。主感冒发热;泻痢;疮疡疖肿;毒蛇咬伤;疟疾;筋骨疼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大剂量15~3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根皮捣烂敷。
各家论述1.《植物名实图考》:治痰火,消毒。
2.《南宁市药物志》:清热,化痰,截疟,消骨痛。治疟疾,痧气,疝气痛。
3.《江西草药》:清热利湿,止血。
4.《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清热解表,消肿。治感冒发烧,口渴心烦,疥疮。
5.江西《中草药学》:治疮疖热毒,蛇咬。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