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拾遗》
来源为乌鲗科动物无针乌鲗或金乌鲗等墨囊中的墨液。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海螵蛸"条。
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血刺心痛。"
用法用量内服:烘干研粉或醋磨服,每次3~5分,日2次。
临床应用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取完整新鲜乌贼鱼之墨囊,烘干研细末,装入胶囊。每服1克,每日2次,3~5天为一疗程。治疗61例,近期痊愈38例,好转13例,无效10例,有效率在80%以上。用于其他出血,也有一定效果。服药后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摘录 《中药大辞典》乌贼墨
英文名 Black liquid of Cuttlefish in abdomen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和金乌贼等乌贼墨囊中的墨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epiella maindronide Rochebrune2.Sepia esculenta Hoyle
采收和储藏:捕得乌贼后,剖取墨囊,洗净,烘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 1.栖息于海底,每年春、夏季之际,从越冬的深处向岛屿附近浅水处洄游。产卵适温为16-19℃,卵多产在海藻丛中,有黑色胶膜包被,葡萄状,长径6-7mm,以月余孵出的稚仔,背斑明显,活动性强。肉食性,以甲壳类及小鱼为食。
2.生态与无针乌贼相似,唯卵子灰白色,梨形,径长11-12mm,孵化期约需1个月,孵出的稚仔背部黄褐色具紫色素与成体相似,但活动力较弱,常潜伏于海底。当年能长成,翌年春季开始产卵,产卵后亲体大多死亡。
3.生活于近海,有集群性,游泳力强。每年4月进行繁殖。
4.为热闹带外海性种类。
5.为热带外海性种类。
6.为热带外海性种类。
资源分布:1.我国分布于南北沿海,以浙江、福建产量最大。
2.我国分布于北方沿海,山东南部沿海产量较大。
3.我国分布于浙江舟山群岛以北沿海。
4.我国分布于东南沿海。
5.分布于台湾、福建、广东等沿海。
6.分布于福建南部及广东沿海。
原形态1.无针乌贼,软体中等大,背腹扁,胴部卵圆形,一般长约157mm,约为宽的2倍。头部长约29mm,眼大,眼后有椭圆形的嗅觉陷,头部中央有口,口吸周围有腕4对和触腕1对。各腕长度相近,顺序为4>1>3>2,内侧有吸盘4行,吸盘大小相似,吸盘腔壁上的角质环外缘具尖锥形小齿;惟雄性左侧第4腕茎化为生殖腕,特点是基部约占全腕1/3处的吸盘特小,中部和顶部吸盘正常。触腕长度一般超过胴长,触腕穗狭小,长约40 ,其上有吸盘20行,大小相近,其角质环外缘具方圆形小齿。头部的腹面有一漏斗器,漏斗管下方体内的墨囊相通,可由漏斗排出黑液御敌。生活时,胴背有明显的白花斑,雄者斑大,雌者斑小。胴部两侧有肉鳍,全缘,前端较狭,向后渐宽,左、右两鳍在末端分离。胴后腹面末端有一腺孔,捕获后常有红褐色液体流出。外套腔背面的内壳长椭圆形,长约为宽的3倍,角质缘发达,末端形成角质板,横纹面呈水波形,末端无骨针。
2.金乌贼,体中等大,胴部卵圆形,一般长约200mm,约为宽的1.5倍,头部长约30mm,腕序为4>1>3>2,吸盘4行,其角质环外缘具不规则的钝形小齿,雄性左侧第4腕茎化为生殖腕,特点是基部7列、8列吸盘正常,至9-15列吸盘突然变小,向上的吸盘又正常。触腔略超过胴长,触腕穗呈半月形,约为全腕长度的1/5。吸盘小而密,约10行,大小相近。生活时体表黄褐色,胴背具棕紫色和乳白色相间的细斑,雄性胴背具金黄色的波状横纹,但在生殖季节常显出若干不规则的蓝绿色横纹,腹部由乳白色变成 金绿色,非常鲜艳。内壳长椭圆形,长约为宽的2.5 倍,背面凸,有坚硬的石灰质粒状突起,腹面石灰质松软,中央有一条纵沟,横纹面具环形生长的横纹。末端骨针粗壮。
3.针乌贼,体较小胴部狭瘦,后端尖细,一般长约90mm,约为宽的2倍,鳍窄,头部长约12mm。雌雄异形显着,雄性胴部瘦长呈圆锥形,腕序为2>4>1>3,其中第2对腕约为其他各腕长度的2倍以上,且极粗壮,顶端圆,外侧有紫色环纹,腕下面2/3处吸盘为4行,余为2行;雌性胴部胱肥短,腕序为2>1>4>3,第2对和第3对腕相似,下面3/5处吸盘为4行,余为2行。两性的第1对和第3对腕吸盘为4行,顶端吸盘为2行;两性的第4对腕吸盘均为4行,两性的吸盘角质环外缘,基本无齿,惟尖端小吸盘略具方形小齿。雄性左侧第4腕茎化,顶端吸盘极小。触腕细长 ,超过胴长,触腕穗短小,约占全腕长度的1/10,吸盘7-8行,大小悬殊,中央4行最大。生活时背部有极细的黄色斑点。雄性内壳长为宽的6倍;雌性内壳长为宽的4倍,角质缘很窄,背面突起极细小,中央有一条纵肋,末端骨针尖锐。
4.白斑乌贼,体型较大,胴部卵圆形,一般长约300mm,约为宽度的1.8倍,肉鳍最大宽度小于胴宽的1/4,位于两侧,全缘,末端分离,腕序为4>3>2>1,吸盘4行,基部的部分吸盘角质环外缘具密休愈合的钝头小齿;顶部的部分吸盘具分离小齿。生活时胴背黄褐色,具细白斑。内壳厚大,长椭圆形,长约为宽的2.5倍,背面颗粒粗大,腹面前凸后凹,横纹面中央有一条浅沟,末端骨针粗壮。
5.虎斑乌贼,体型较大,与白斑乌贼相似,主要差别是本种腕基部吸盘角质环外缘光滑无齿,但具很多细纹;顶部吸盘则具有密集的钝形小齿。生活时,体黄褐色,胴背有褐色波状斑纹,状如虎斑。内鳍与胴背交界处环绕着一圈天蓝色的镶边。
6.拟目乌贼,体型较大,与白斑乌贼相似,并要差别是腕序为4>1>3>2。生活时,胴背黄褐色 ,并有明显的眼状白斑。触腕长,超过头长和胴长之和。内壳的横纹面较短。
药理作用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5%乌贼墨0.5ml给小鼠连续灌胃5-8天,能明显增加小鼠巨噬细胞活性,对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起到促进作用。实验还证明,乌贼墨可能是直接或通过刺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释放某种因子间接地作用于B淋巴细胞,促进抗体的形成,对机体的免疫调节起到一的作用。
2.抗肿瘤作用,用5%的乌贼墨喂养BALB/c鼠5天,每日0.5ml/只,经体外细胞毒实验证明,实验组动物血清对抗小鼠纤维母细胞(L929)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杀伤率达50%以上;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人肺癌细胞(AGZY83a)等肿瘤细胞也均有不同和度的杀伤作用,提示乌贼墨可诱导体内肿瘤坏死因子(TNF)的产生。小鼠体内试验证明,5%乌贼墨0.5ml/只灌胃7天,能明显抑制肉瘤MethA和肉瘤S180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5.48%和73.91%,并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移植瘤的形成,但对移植艾氏腹水癌的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提示乌贼墨的抗瘤作用可能具有不同组织的选择性。乌贼墨粘多糖可使小鼠移植的纤维系恶习性肿瘤受到抑制甚或完全消失。
3.促凝血作用,小鼠灌胃0.5%乌贼墨5ml/只,连续5天,能明显缩短毛细血管凝血时间;而给家兔灌服0.5%乌贼墨3ml,5天后发现其可明显降低浆纤溶液酶活性,但给药前后血小板数量却无明显改变,说明其止血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纤溶酶活性,导致纤维蛋白溶解减少而迅速达到止血作用。
归经肝经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主消化道出血;肺结核咯血;功能性子宫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烘干研粉或醋磨,2-3g。
各家论述《本草拾遗》:主血刺心痛。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