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文化内涵?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2>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语出《论语•公冶长》。意思是:在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象我这样既忠诚又守信用的人,只是他们没有我这样如此地好学。

忠诚与信用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有着忠诚和信用的一面。在平民百姓当中,许多没有文化知识的人,是那样忠厚善良,通情达理,诚信做人。又有许多读书人通过道德礼乐的教化,更懂得“忠信”文化的内涵。他们知书达理,忠于国家,忠孝父母,忠诚于社会上每一个人。他们诚信做人,把信用作为立足之本,从而有所创造,有所作为,为社会建功立业。

孔子认为:十户人家小地方,肯定有人讲忠信。孔子自信地认为他人有着他那样的“忠信”,是因为他坚信人人都有善良的一面,总还有一些人有着崇高的道德品质。所以孔子把“忠信”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作为“仁”的具体表现。以提高人的修养素质,让自己有着崇高的思想境界。

孔子觉得他人没有自己那么用功学习,这也的确如此。能有孔子那样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数不多,极其少见。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勤奋努力,持之以恒,才能不断获得新的知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深刻领会书中的精华,吸取其中的道德营养和智慧,并应用于实践当中,这就是人人皆可为尧舜。

孔子一生好学,从十五而学,到古稀之年,致力于汇集西周五百年来的思想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完善和发展,形成了他的儒家思想体系。两千多年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也就成为人们言行举止的行为准则,用以修身齐家,兼济天下。

孔子教学一生,呕心沥血,终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为保持自己的“忠信”,刻苦学习,始终朝着一个奋斗目标,百折不挠,锲而不舍。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说:“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必定有像我这样忠实诚信的人,但不一定像我这样好学。”

孔子这一番话,提醒我们忠实诚信的美德,比较容易培养。但是好学不倦的精神,则比较难于保持。所以一般人很不容易长期保有可贵的美德,令人失望。

不好学,就难以明白道理。受到环境的影响,便会随波逐流,愈来愈势利,也愈自私。原本忠实诚信的美德,随着时光的流失,也变成不忠不信。唯有好学不倦,与时俱进,才能长期保存忠信的美德,持续发扬光大。

(一)不好学,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段时间不学,就有如不懂事理的人,听不明白,也想不明白。我们必须终生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二)这里所说的学,是明白道理,而不是今天大家所重视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只能用以谋生,很难提升道德修养。做人做事的道理,才是学的重点。

(三)再博学多闻的人,也不能停止学习。因为内外环境持续在变化,必须不断学习,以期赶上时代,不致落伍。

其他网友回答:

说明从古到今、古今中外,生而好学者少。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孔子说,在十家人居住的地方,一定有和我一样忠信的人,但却没有像我这样好学的人啊!这句话有什么文化内涵呢?咱们先看看朱熹怎么说。

美质易得,至道难闻。

朱熹是这样解释的,很多人都有天赋,都有成材的资质,都有道德的基本因素,却很少有人能领会大道的精髓,原因在于,没有坚持学习,没有把这种善良,忠信的思想表现在行为上,没有用学识加以陶冶。很可惜,我们大部分人,不读书,不修养身心,不懂反省,白白把自己的天赋浪费掉了。

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老夫子心血来潮,突然冒出这一句,和前几章联系起来看,孔子在感叹自己的学生,很多都不知道自己的缺点,不好好反省,才发出这样的叹息。在孔子眼中,只有他的学生颜回,才称得上好学而已,吾只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是谁传来孔子道统,是孔子认为愚笨的曾参,这常常让我感到迷雾重重,正如孔子学生所言,他的思想好比高墙之内的王侯之家,里面是什么?谁也看不见,《论语》只是捡了片光吉羽而已。

开放心灵,多问善思。

孔子是很谦虚,谨慎的,在这里却很自负,自认天下第一,无人超越。他说的名副其实吗?的确是这样,他无时无刻不在读书,他的一生,就是学习的一生。孔子认为,一个人在世上生活,要想耳聪目明,事事通达,就要不耻下问,不局限于固定的老师,能够开放心灵,整个人类,宇宙都可以当他的老师。山不矜高自极天,水唯善下方成海。这样的人,才能汲取众人经验,集众人之所长,才能脱颖而出,成为大神,否则永远是小妖。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说,圣人无长师。孔子入太庙,每事问。都强调了问的重要性。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的学习专注,深入,不是一般人的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孔子在齐国向乐师学习,三月不知肉味。他先学习曲,弹熟之后,不肯罢手,又深入去感知音乐的表现技巧,老师说,可以了。他说我还领会曲中的感情呢?三月后,他兴奋的说,我看见他了,作曲的不就是高大而黑的文王吗?这首曲子应该叫文王操了。

孔子被困在陈蔡之间时,被包围在狭小的地方,生命受到威胁,连续几天断炊,但孔子依然弹琴,读书,弦歌不辍,什么困难,也阻挡不了孔子前进的脚步。

孔子曾自述生平,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儿。在他眼中,什么都没有探寻人生大道更有乐趣,哪怕是死亡,也没什么,朝闻道,夕死可矣。

结束语: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孔子的好学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刻苦求学。宋代张载的那句激动人心的名言仍响在我们耳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其他网友回答:

人是需要不断学习的动物:

小鸡小鸭自孵出后没有母亲带养照样可以成活。将一个五岁孩子扔到孤岛试试!

人是要识字学习知识的,现在学医博士学位连大学可以达到八至十年。

人到社会上要与人打交道的,要懂礼仪与待人接物方法与知识。

在家庭里如何待奉老人,教育后代,夫妻相敬如宾相处好家庭关系也是有不少知识要学习的,

在单位里,在社会上,在商界,政界,如何处理好各方关系,其中有许多规矩与约定,不好好学习,没有商的情商也是玩不转的。

搞创造发明更加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不断创新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知识是在不断更新的,要终身学习与教育,否则就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被时代淘汰。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说:“就是在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又忠心又守信的人,只是赶不上我这样好学罢了。”孔子以自身成就为例,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自己忠信的资质与常人一样,只是因为自己好学,所以能异于常人,故也是在勉励人们要有好学的精神。孔子自称好学,并无自夸之意,他曾经表示自己不是“生而知之者”,必须努力学习才有所得。一般人中,有能做到忠信的,但很少有能做到好学不倦的,孔子唯因好学不倦,才成为博学多闻之人。

其他网友回答:

孔夫子曰:“十室九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这般言说,也有“文化内涵”?正如你领导讲“你们十个九个有我忠诚企业,但没有我聪明好学!”,这算有“文化内涵”的领导吗?显然,这是极无“内涵”的领导,怎么孔子讲就有“文化内涵”了?

其他网友回答:

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是这样的,孔子说:“咱这栋楼十户邻居,肯定有和我一样诚实守信的人,但是没有像我这样好学的。”孔老夫子做人诚恳不虚伪,他说的这个现象无论是守着学生说,还是在邻居面前讲,都是个不争的事实。

孔子是个苦命的人,三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和他母亲相依为命。他“十五志于学”,相当于现在的初中生,下定决心求学立世。不幸的是,第二年也就是十六岁那年,他母亲颜徵在又去世了。七十那年,他的儿子孔鲤先他而逝。一句话,孔子幼年丧父,少年丧母,老年丧子。再加上周游列国十四年,可谓风雨飘摇的一生。

艰难的家庭生活环境,对孔子而言是愈挫愈坚。他曾对学生们说“少多鄙事”,就是小时候为了养家,做了很多累活粗活不堪的活,这对他的成长是笔巨大的财富。

他“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达到这一人生境界的根本原因来自于他的善于学习。他学而不厌,悔人不倦,开门办校,教学相长,以“克己复礼”为己任,培养了弟子三千,七十二贤,出类拔萃者更有颜渊子贡子路等十哲。

有的人在困难面前,一蹶不振,有的人却迎难而上,化茧成蝶。孔子面对徒弟们的顶礼膜拜,评价自己说不是生来就会的,不是天才,是“学而知之,困而知之”。从国外流浪回来以后,集中精力整理文化典籍,删而编纂《诗经》,续而完善《易经》,终成一代至圣先师,儒家掌门。

孔子一生的追求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个“仁”字,爱人。他的理想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燃烧了你我。在春秋大乱、战国争锋的泥潭里,仲尼如日中天,照彻山河,用仁爱之河滋润着二千多年华夏玄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一声感叹,来自于遥远的鲁国曲阜,它像久旱逢甘霖,淋洒在炎黄子孙的心坎里。

其他网友回答:

说的是:孔子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每有10户人家中,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不是“生而知之。

忠信是孔子倡导的重要道德思想。并将忠信列为四教之内,其思想核心是“仁。是个人立身,处事和生存之本,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更是朋友间的交往之道,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和合作的重要前提。更是一个社会政治制度得以健康运转的基础和保障。

其他网友回答:

《论语》记载了这句经典的广为人知的话。

孔子在感慨,我们顺着这个感慨往回想,会发现我们有许多地方要检讨和改善。

我们一般人是喜欢停留在忠义和诚实的层面来做做人处事的!这不能说不对,这是美德、是应该被肯定和称道的。

但是我们要知道,忠义与真诚不是终点,是起点、是做人的起点!

所以问题来了,站在起点怎样出发?且不会影响原本的美德?

答案是学、学习、好学、甚至是乐学!

书本的知识是知识和智慧,生活和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也是知识和智慧!只要潜心研究和用心再用心,任何人都可以不断提高,乐在其中。

人生过程不能停滞,要谦虚、要好学、要不断进步。在这其中,学习是关键,只有不断学习、一个人才不会枯竭与停滞,否则都将是空谈。

夫子用自己的感慨告诉我们,不要气馁、不要骄傲自满,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笃志好学、人人可为。

标签: 如丘者 丘之 忠信 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