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道德经》中第一章“观妙”?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我个人理解为,这两句是上下承接,相辅相承的,两样境界。"常有"与"常无"的奥妙,

它在看不到的地方。在看不到的地方,就是"地平线"一样的边缘。

这是事物的分界点,临界面。


其他网友回答:

《道德经》第一章开宗明义,是最重要的一章,也是很多人误解的一章,它是解释无极和太极的一章,也是修身练气还虚的总纲,许多人搞得玄之又玄,其实老子很直接,直指真义,若你复杂了他的意思,就只能得到道德经表象的东西;如果你直接干脆就能够逐渐得到他的真传。



“道可道,非常道”:“道”如果能説得清楚就不是“道”了,讲的“道”就是无极。

“名可名,非常名”:“名”如果能説得清楚就不是“名”了,讲的“名“就是太极。

“无名,天地之始”:无极是无名、无象、无法用文字表达的,它是天地的初始,是在上帝之先。

“有名,万物之母”:太极是有象、有名、有逻辑的,它是万物的起源,也可以称之为“上帝”。



“故常无欲,以观其眇“:要能观悟到无极与太极的存在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就是无欲空灵、静观微处看到它的无限小。

“常有欲,以观其徼”:或是扩大思维、虚空无边查看到它的无限远。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无极和太极是相同的,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所以“观眇”在入世法方面就是凡事要观察细微之处,所以老子説:“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观眇”在岀世法方面是一种静观修行的方式,人若忙于世俗之忙就很难悟到道,所以老子教我们要观悟于无。

其他网友回答:

“故 常 无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欲 ,以 观 其 徼 ”。过去的文章是没有句读的,这样的句读可能更好理解观其妙。

那么自然界什么东西最无欲无求呢?只有水,老子曰:“

上 善 若 水 。水 善 利 万 物 而 不 争 ,处 众 人 之 所 恶 , 故 几 于 道 。居 善 地 ,心 善 渊 ,与 善 仁 ,言 善 信 ,政 善 治 , 事 善 能 ,动 善 时 。夫 唯 不 争 , 故 无 尤 。”因此,通过观察水的变化去理解道,就更加清楚了。地球所有生物如果没有了水,什么都不会存在了。




其他网友回答:

把“道”做为一个哲学概念提出来是从老子开始的。

大家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火四起,给底层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在这乱事之秋,做为一个善于思考的思想家不会对乱局无动于衷。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探寻乱世的终极根源以及治世的良方。

老子认为自然界太阳的东升西落,四季更替,风云雨雪无不是以一种天然的规律在自行运做,做为人类社会也应该回归自然属性,便产生了"无为而治″这个朴素的哲学思想。但老子的无为并不是要求人类无所作为,而是告戒人们不要违反自然规律的属性做事。一切回归自然本性,人民自会安居乐业天下太平。

为了更好的探寻自然界及人类总体规律在表述上不得不用一个符号代替,最后老子不得不把道路的"道”字借过来一用。实在也是无奈之举。

《道德经》开篇第一章把“道”和"名"提出来,对这俩字做概念框定,就是提酲我们在学习《道德经》时不要凭经验和感觉用惯常的思维去表面化理解这俩字的含义,为更好的学习这本书指清了方向。第一章大意如下:

用语言能解释清楚的那个"道”就不是永恒存在的那个“道”。用文字表述清楚的"名"就不是永恒存在的"名"。 "无″是形成物质的初始状态,"有"是创造万物的基夲元素。所以要用无局限不怀目的的心态去审视"道"的微妙之处,常以现实的现象去比较去体会"道”的原始苗头。"无"和"有"来源相同而叫法不同。都可以说幽深奇妙的,而奇妙之中的奇妙就是一切自然规律的"自然属性。

我个人认为,老子重点点出的"道”"名"二字的含意总体是这样的:自然总法则即为“道”,描述和解释"道"的内含就是"名″。己知的现实中的已命名的自然规律不能称"道",只可以免强为"道″的己知部分。也就是说"道″是我们永远也探索和解释不完的自然现象,保持"道″的不可穷尽的神密性,才能激起人们更有兴趣去探索自然改造自然,造福于人类社会。(个人愚见,不一定正确。希望拍砖!)




其他网友回答:

“观妙”直解:内观而觉知道的奥妙。

原文“常无欲,以观其妙”,观妙即观其妙,观为内观,其为道,妙是道的运化之妙。

“常无欲”是内观的方法和前提,即无知无欲,没有成见没有私欲,恒常深度保持这种状态,达到冥忘静默的境界,静极而动,“致虚极,守静笃”,“营魄抱一”。

静极而动,觉知道的运化之妙,“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随之不见其后,迎之不见其首。”

观妙和观徼是认知生命宇宙的两种方法、两条途径,一内一外,一返先天,一启后天,西方文明重视观徼,推动了科技发展,东方文明重视观妙,展现生命本质本真。

观妙是《老子》及道文化的瑰宝,是人类的福音。

其他网友回答:

要了解这个先得搞清楚名可名的含义,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我认为是名字是可以命名的,因此就不会有一成不变的名字!实际上这个名是人们根据需求或者影响而对事物特征的一个概括和区分!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这是说无名的时候万物是混然一体的,当被区分以后,万物就产生了!因此有了,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认识!常无就是不做区分,万事万物是紧密联系的,是不分彼此的一个融合,其实融合也是无法表达这种状态的,这是种无法表达的深邃奥妙!而常有就是根据需求和影响,我们人为的对本是一体的,甚至一体都过于多余的这种奥妙进行区分和割裂,于是就产生了常有的万物,这万物是人为割裂的,是人们根据自身思维认识而做的区分,这即是对万物的区分,也是人们自我的区分!此二者同出异名,这常有和常无都是精神认识功能的作用效果,两者本来就是一回事,只是是否通过精神而给予区分!所以说这就是玄,是同一东西的两种状态!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来玄去,实则是人们的精神活动的规律,这就是认识各种奥妙的法门!

其他网友回答: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如从不另一个角度维度和高度概括出来,就明白什么文化内涵范畴方面的《道德经》了。

一,为什么会有类似《道德经》之类的文化现象出现?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由于有一个非常可怕的原始知识语言,一直培育部落后生可畏的人才上位机制,把天下安危搞得胡里麻扎。

又由于前世有高人一筹贤良方正不忍直视,决心改变天下人性意识形态特征的倾向,故而就春秋大梦时代强推文化进入人才辈出的考核而已。

《道德经》就是这么简单真实存在于春秋时代发展过来的产物,乃后世文化对付原始知识科举制度化的,一门道德门槛阻拦帝裔后继人才济济一堂的课程罢了。

二,自古以来华夏文化语言由什么人需要传承孝道呢?

之所以说《红楼梦》也是春秋大梦初醒的背景,也许没有什么人一下子就相信吧?

回过头来应答题目就有些明白了,道德经第一章安排之何为『观妙』?

无非就是帝裔后继人才上位法则,每个家支欲望继承王权富贵,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吧?

所谓『观者妙龄玉佩也』,即每人从小到大有无『资质』,做一个王者储备的『太子』重不重要?

故而,红楼梦中人的梦境成真,自然而然就要按照春秋大梦科举制度化的,其中一个最基本梅花牌面『十二金钗』,辅助贾宝玉冲击金陵蝉联子爵之十三钗(老k牌)云云。

那么明显的一手梅花牌面,又怎样缺少一张『妙玉』牌呢?不然的话,如何接受血缘内部和外部不同的『观察妙龄玉佩』?有无资历资格达到某种高度的『资治』考核?

如此道德经第一章『观妙』,其金陵十三钗的未来人生『道途』,不用细说也知道『道亦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义非凡了吧?

三,为何一直以来会被云遮雾绕和云遮雾罩了后人之眼?

主要还是自从春秋大梦时代一结束后,整个帝王权益后继人才上位机制,一下子从社会各个阶层消失不见了,而文化语言思维意识形态特征倾向,经历了好几百年的文化课程考核,早已不再是没有什么文化水平『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时代。

一个上层建筑不搞帝王权益后继人才上位的科举制度化了,文化内涵信息才慢慢流落街头巷尾,这种春秋纪实文化现象的社会氛围,自然而然渐渐消失而淡出了后人的视野,变成一个人人无法想象中的『古老文化』罢了....

其他网友回答:

与佛教的真空妙有等同,妙为玄少两字组成,玄幻的东西少了智慧就增长了

其他网友回答:

《经》是李耳在天地宇宙巡游之道上与向导女神的对话录。所以怎样"观经之妙",最好去询问一下这位向导女神,她会告诉你们。

其他网友回答:

个人理解:

“观妙”,指万事万物变化的规律。

规律,是自然“无”的状态。

对应的“观徼”,指万事万物自然“有”的表象。

有欲,无欲。自然表象与规律。投过自然现象抓住自然规律;通过自然规律来认知自然现象。

标签: 观妙 道德经 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