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理性主义”哲学观点,你有哪些看法?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理性就是文明,是进步。

其他网友回答:

一•对问题,对事物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去认识。割断历史,主观臆断是错误的,是不符合客观实际和事物发展规律的。•二•看问题,对待事物要跳出利益集团小圈子,,抛开个人思怨。要高瞻远瞩,全面地,实事求是地,正确客观地看待过去和现在,也就是总结经验,纠正错误,才能正确地展望未来。•三•成功者要有稳固坚实的基础,这就是群众。相信,依靠,发动群众参与,才能绘制美好的兰图,实现宏伟目标。

其他网友回答:

既然是哲学就没有理性不理性之分。

其他网友回答:

理性主义哲学,顾名思义,强调的是一个“理性”。

所谓“理性”,是指人的逻辑推理能力;持这个“主义”的哲学家认为,唯有人的逻辑推理能力才能认识真理。

笛卡尔是近代欧洲理性主义哲学的鼻祖。

他认为,怀疑是必需的,而且一切都可以怀疑,我可以怀疑上帝、天地、任何物体,可以设想它们都是没有的,甚至连自己也没有肉体。

不管我们把怀疑伸展得多远,不管我们在怀疑什么东西,但“我在怀疑”这个事实本身,却是无可怀疑的。

“我在怀疑”也就是“我思”,对“我思”不可以怀疑。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的“我思”才是可靠的呢?

笛卡尔把数学的演绎法应用到哲学上来,认为只有象数学那样的,在推理上做到了明白、清晰,就能够获得真理。

也就是说,只有理性思维才是可靠的,不可能产生错误。

笛卡尔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

“我思故我在”。

“我思”,是一切真理的依据,不只人的存在,不只是世间所有的现象,就连“神”的存在,也必须由“我思”来作保证。

“我思”,是“我”的思,还是独立、自主的,不受世间的信仰与权威干涉。

这个哲学思想,在以教会思想为主流思想的当时社会里,能够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与繁荣。

本来,笛卡尔张扬人的理性与知识,等于宣布了人像上帝一样无所不知、无所不能,预示着“神”的地位的失落;可是他没有给“理性”加以必要的限制,这样就必然会引起了人类对自身理性的盲目自信与滥用。

“理性”也就由“神”的对立面,走向了“人”的对立面,扼杀了人性。

正如一些论著所指出的,笛卡尔身前与死后的欧洲,不断有残酷的战争发生,也都是一些有理性的人干出来的;而在现当代的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盛行一时,也有其历史必然性。

两次世界大战,暴露了人类以强凌弱、称霸世界的弱点,人们还目睹了战争的惨状,流血、悲号、无家可归、人性毁灭;于是,对用理性和科学建立起来的现代社会文化,不能不产生了怀疑。

从笛卡尔以后,理性主义哲学的发展,逐渐地形成了这样一个趋向:

哲学的研究对象由“现实”转移到“思想”,哲学的目的由“求世界的真”,转变为“求知识的真”;

真理的基础在于“思想”,只要是符合逻辑的推理,似乎就是一个“真理”了;

理性由一种求取真理的方法,变成了本身就是目的。

此外,还有一个疑问。

用数学的那种逻辑推理方法来研究自然科学,当然是适用的;也用这种方法来研究人,把人也看作了“物”,可以吗?

正如尼采所说:

只关心知识,不关心人的苦难,达不到对世界本质的认识。

正如法国“生命哲学”家柏格森所说:

“生命之流”是不可以用理性的方法去把握的,因为理性的方法只能去把握僵死和静止的东西,无法把握变动不居的“生命之流”。

“我思”的这个“我”,是指“理性的我”;笛卡尔把人的想象、意志、情感、感觉等无法以数学方式来把握的东西,都当作会导致谬误的无用之物,排除了出去。

他说:

“心灵的本质是理性。”

难道真的如他所说,“心灵的本质是理性”吗?

18世纪初,英国诗人蒲伯在其长诗《咏人》里,认为人是由两种天生的能力构成的,一是自爱,一是理性,也就是情与理。

皮杰亚在《儿童心理学》一书中写道,“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

人决不是一台机器。

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丰富性,决定了必须有一个情感的世界;有爱的对象,也有喜、怒、哀、乐的倾述,更有超越现实的对美好理想的向往,等等。

理性主义哲学还认为,世界上发生的事,用了理性的方法,都是能够搞得清清楚楚的。

实际上,有很多的事情在人的理性思维里,甚至都没有能够觉察到;这也是弗洛伊德在对病人治疗中所得到的结论,所以他说:

“对理性万能的观念,是应该加以修证、补充的时候了。”

比如,他的研究发现,性本能会在无意识中反抗理性自我,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理性想要进行控制,那只会使自我陷入到分裂、痛苦的状态里。

1949年,梁漱溟56岁;夏天,他在重庆北培缙云山上“闭关习静”一个多月,留下了一本日记。

8月9日写的日记,如下:

“夜来梦中行业几乎杀盗淫皆有表露,无始习气深如此。”

梁漱溟晚年著文说,他到了七十、八十岁,睡梦里还会出现风花雪月的事儿。

梦里的事儿,他的理性能够禁止吗?

梁漱溟一辈子可是一个规规矩矩、正气凛然的人;他年轻时还想过独身呢,不象我一样,那么多年来都想找到个老婆,临到老了,说话还是老不正经的。

1914年,梁漱溟22岁;他在写给舅父张耀曾的一封信中,说道:

“所谓年来思想者,一字括之,曰佛而已!所谓今后志趣者,一字括之,曰僧而已矣。”

信中所说真实地反映了他在年轻时的思想倾向;他还想过出家呢,将他后来的所写与之相对照,可见人的一些藏在深层的本能,是难以消除的。

有一次,我在宁波的月湖公园里面坐着,忽然想起了梁漱溟说的事儿,就做了一个检验。

我回想我在刚才坐着的时候,走过的女人看了几个。

具体的数字也不好意思说了,难道我就是有那个意思吗?没有的。

如果我不及时地加以注意,连自己都不会觉察到呢;而且即使是及时检验了,一定还会有遗漏的。

这个事难道不是“非理性”的潜意识在作怪吗?

再举个例子。

人体需要什么主营养成分,人的理性功能,当然是可以通过科学仪器来测算的。

但,我现在想进食了,是否一定需要依据营养教科书来确定呢?是依照囗味来决定,“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还是“不想吃什么就强迫去吃”呢?

我们在生活中、在社会上,也会遇到不少的事情,都需要作出选择。

萨特说:

在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根本不存在一个普遍的价值标准可供参照或限制,用以指导人们进行选择;人们只是听任自己的本能的情感因素来随意进行选择。

他有一个学生,曾经面临这样的一个困惑:

是上前线去打击法西斯保卫国家与民族,还是留在母亲身边?

选择前者,符合忠于国家与民族的道义和责任,却会使母亲的生活难以为继。

选择了后者,又必然要背离爱国主义的道义和责任。

无论哪一种选择,都会引起他在道德和心理上的不平衡。

萨特认为,解决这种难题在理性的范围内是不可能的,任何人也无法先验地回答他。

现当代一些哲学家,甚至反对把自然界和自然科学问题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要把哲学归结为对人的研究,包括人的命运、价值、前途等。

他们还否认了理性的作用,认为诸如人的情感、意志等,才是人最初的存在与本质。

仅仅看到人的理性思维能力,固然是一种片面性;但,否认了理性,认为只有“非理性”才是人的本质,恐怕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其他网友回答:

从今天看,理性主义是片面的。因为理性主义必然要建立在形而上学之上,而现实世界是形而下的。

想要理性主义做主导,必然要明确观念概念确切含义,并保证其中的逻辑任何时侯都是成立的。牛顿力学可以完成很多理性的推导,并月这些推导都是正确的,但到了爱因斯坦这些推导就可能是不成立的。

理性主义只能作为一种方法论,而不能是作为一种哲学的基本原则。

其他网友回答:

理性是相对感性来说的。人用感官认知,而感官会由于自身的局限而对同一感受对象得出不同的“感受”。就像甘蔗、橙子、萝卜三样食物,如果先吃甘蔗再吃橙子,会感觉橙子“不甜”;如果是先吃萝卜再吃橙子,就会感觉橙子“很甜”。其实橙子的“甜度”是一致的,可由于味觉受到干扰,就会受“骗”得出不同的感受。理性就是不受感官的误导,得知橙子“甜度”一致的能力。非常搞笑的是,理性虽不受感性摆布,但理性却又始终无法超越感性的边界——否则,是谁来感知“理性”呢?

标签: 理性主义 哲学 观点 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