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问,回答,如果真的想把诗词写好,应讲究注意的事情很多,诗词是最凝炼的文学形式。文学是形象的反映社会生活语言艺术,而诗词在这门语言艺术中,站有重要地位,诗词与其他文学形式不同,写诗词要经过对生活素材的加工提炼,要为读者奉献最美的佳酿,而不能满足于捧出"粗茶淡饭”。要想写出精美凝炼的诗篇,只有对生活有着深刻独到的认识,捕捉住它内在的含意,诗词才可能"言约而意丰"。诗词的发展要有跳跃性,要把握住诗词的表现特征,而大胆的取舍,不可絮叨纠缠。诗人艾青说过,为了避免芜杂零乱,必须勇敢的舍取,语言要千锤百炼,诗词要抒情言志,抒情言志是诗词的根本特征,诗词要有强烈的感情,抒情就是抒发感情,方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因为文艺作品,不仅要以事感人,以理服人,更重要的是以情动人。特别是诗词,可以说没有感情,也就没有诗词,诗歌。只有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才是有真正的审美价值。也才能产生于读者巨大的感染力,能与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在诗词的构思中寻找最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最新最美的诗词,诗篇。供参考!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写诗词平时应该多注意什么?这个问题还得看你的创作水平处在什么级别,看你学习的进度去到那里,目前需要解决什么创作上的问题。不同的阶段,注重点都可能有所不同。
阅读头条的诗词,除了部分娱乐心态者外,在格律上存在的问题并不算多,个人感觉最需要注意的还是诗词意象的运用。
组成诗句的基本单位是意象,但很多作者都出现以文代诗,以词汇代替意象的情况。这可能与平时没有注意诗词意象的积累有关,所以这点习诗者要多加注意。
诗词采用的抒情方式是间接抒情,大多都会将情感寄托于意象当中,通过意象的组合为自己代言。意象知识积累越多,作者可选择的余地就越大。
此外意象组合的关联性也是要注意的,读到的很多诗作中,句与句之间,甚至同一句诗中的意象与意象之间,都缺乏必要的关联,这样很容易会让人有拼凑之感。
外在方面,则要注重诗心、诗性的培育。读一些看图写诗的习作,大部分都是依图直描直述,很少人能在诗词中关联出画外雅趣,估计平时没有注意诗心诗性的培育。古代诗词大家,总能借一草一木,关联出人生悲喜,关联出家国情怀。能以一己之心,论天下之事。这就是诗的格调,诗之气象。这绝非无诗心、诗性者可为。
学习诗词永不止境。时时保持学习的态度,对诗词怀有敬畏之心,多写多练多交流,这几点也是平时需注意的。
其他网友回答:创新、梦幻、语言精炼、人景物互为点缀、浪漫夸张、合辙押韵、预留伏笔、若隐若现、文言文加重语句、霸气结尾。
其他网友回答:谢邀:
诗有诗律,词有词牌,平时多读诗词,掌握诗的格律,弄清词牌的韵法,
诗词来源于生活,特别观察生活中的细节!
比如:我第一天来山上,就听到屋内有女子的说笑,随口说道:
君听楼内笑声扬,亭步隔窗推扇赏,
梅瓶看桌水仙插,韵词高玄润天芳。
当时就是几个女子在屋内说话,诗兴大发,随口说了几句!
其他网友回答:先定位一下,这里所说的诗是指格律诗。这里所说的注意是指在有一定的诗词基础的前提下。
吟诗填词和我们现在用白话文作文一样,必须先拟定中心思想。(也可以说就是专用语所谓的意境)切不可随意拼凑。一首没有所言之的诗或词是没有生命的,哪怕你的词语再媚丽,那也只是一盘杂碎,没有什么精华可供品尝。要么絮絮叨叨,要么无病呻吟,那会让人反胃的。
诗词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每一次际遇,每一分感动,每一片欢乐,每一度忧伤,都是诗词的素材。这就人们常说的诗兴。诗词是需要有感而发的,这个兴,这个感,只能在现实生活中捕捉,就象马背诗囊的故事一样,不放过灵光一现的警句。因为警句堪称一首诗词的魂。不能欲赋新词强说愁,造假出来的东西恐难感人。
至于诗词的写作方法,说神秘一点只能心领神会,所谓的言传身教并不一定起关键作用。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得靠多读。只有多读前人的优秀作品,才能逐渐地体会诗词的精要,领悟出诗词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再就是多动笔,勤实践,功夫是练出来的。写好一首诗词,要先自己反复诵读几遍,感觉一下哪些地方不对口。对句子的组合,句中词语的搭配,都要多次审核。对格律,韵脚也要再查检,力求不出律,不出谱。还有古诗词特有的入声字限制,也要再次核对,以免混杂。这些检查,修改以后,再诵读数遍,直至自己感到满意为止。
以上片面之谈,不成系统,希望于朋友们有所借鉴。
其他网友回答:真实
-
自况
-
卢秀辉
-
老了
眸子里更多的透出了和善
与慈祥仅仅一步
看淡了许多
也忘记了许多
-
老了
眸子的不屑在渐渐淡去
有 也是不屑自己的
无知 骄傲
混沌人生 辜负少年
-
老了
眸子的慈祥定会早早
眷顾我
让我徜徉在水墨世界里
成全我的快乐
-
我愿在水墨中老去
我不甘老
但我会愉快的接受 拥抱你
我不老
孩子们怎么会大
-
老了
我希盼在水墨中
找到我的童年
我的本真
我辜负了少年
我怎肯辜负我的老年
写诗词平时应该多注意一些什么?
这个问题有个前提,那就是你会写诗词了。作为一个古风爱好者,你已经知道要如何通过你的文字构建古朴、古典的诗词意象并输出;作为一个格律诗爱好者,你已经知道了如何通过平仄格律严谨的近体诗来巧妙安排你的诗词结构和行文脉络;作为一个词牌爱好者,你对你所喜欢用的词牌的字数,长短,平仄,韵脚,对仗都有了明确的认识,并随手可用。
这是写诗词的基础,是你必须学会并随着脑子携带的东西。否则你平时不论注意什么都没有用。
好,假设这个前提我们达到了。看到生活不可多得的美景,产生了不可多得的灵感,我有能力把这种情景通过大脑解构成为诗歌意象,在脑海中重新组合成诗歌、词牌并通过我们的笔或者嘴表达出来,让旁边的人读懂并领会,产生通感,和你一起堕入到你的诗意中去。那么我们就成功地写出了一首好的诗词作品。
对于一个大量阅读赏析诗词并学会了诗词手法的人来说,所需要的无非就是仔细观察生活,让生活来打动你,让你自己觉得一定要一吐为快,喷薄的感情无法自已,先感染了自己,再通过诗词感染别人。
那么回到问题,平时要多注意什么?
用一颗细腻的心,一双敏锐的眼睛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动人时刻。
换句话说,热爱生活。
再换句话说,要有诗心。
其实作品鉴赏(解构重建)能力和诗词写作技巧都是形成作品、表现作品缺一不可的手段,然而没有诗心,就没有重构情境的源泉,没有写作技巧发挥的空间。
诗心是所有作品的来源,是最初的感动。
而这种感动是你唯一可以在生活中不需要其他华丽的技巧就可以获得的。
下雨了,你很烦,发顿脾气就过了。
下雨了,你悲伤,你的诗词作品就开始萌芽了。
剩下的就交给你的大脑和纸笔。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起源、始末的。诗歌并不例外。如所周知,诗是一种可以歌咏的 韵文。诗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起源于劳动。它是为协调劳动节奏而产生的。最初的诗 歌,是人类的集体口头创作。旧诗起初也是如此。
在文学史上,一般提到旧诗,都把它分为两种体裁,即"古体诗"和"近体诗"。
这所谓古体诗和近体诗,并不完全是以时代而划分的,那只是一种体裁的叫法。大家不 要在字义上引起误会。至于新诗,即白话文的自由诗,不在旧诗之列,也不要误会它是 近体诗。
所谓近体诗(又称近体诗,那是古人的叫法),这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它们由齐、 梁时代的"新体诗"开始由不大讲究规律的诗格,转入极度讲究的了。
诗人沈约在这一方 面,建立了一套音的理论,首先就奠定了律诗的基础。初时只限于五言,七言是由唐代 人所创造的。
律诗和绝句是近体诗的两大部分。如果明了律诗的格律,绝句也可以了然;因为绝句是 随着律诗而来的。
律诗的格律也分五言、七言,是一种每首八句的诗体。
它们由一定的平仄和对偶,有和 谐的音节,有整齐的章句。作者不能自由地逾越其范围和限制。
所谓平仄,就是每一个字,都有平、上、去、入四声之分。不属于平声的,就是仄声。 关于这,我们下面再作详谈。律诗、绝句每一句都受固定的平仄的限制。
所谓对偶,就是律诗中间四句,必须再字面上成为排偶一对对子,相对成为两联。
首尾 四句不排。三、四两句,称为"前联"或"颔联";五、六句,称为"后联"或"颈联"。这些对 句,好比门的双扉,车的两轮,凡是虚字和实字,均须铢两悉称。有意对、事对、正对? 反对、方法很多,这里不妨先举白居易一首题为《草》的五言律诗来看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从这首诗不难看出,第三、四句是一幅对子;第五、六句又是一幅对子。但开头和结尾 两句都不用对仗。
至于平仄呢?下面我们先来弄清"四声",再谈律诗、绝句怎样运用这些平仄。
四声和平仄
我们已经说过,写旧诗,特别是格律严谨的律诗、绝句,必须遵守固有的平仄限定。 什么叫做平仄呢?对声韵有点常识的,当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但完全没有留意过这一 方面的话,那就大有说明一下的必要了。所谓平、仄,那就是每一个字的平声和仄声。
怎样才叫平声,又怎样才叫仄声呢?原来中国自东晋以后,人们做诗作文,都非常讲究 声调。齐朝的周颙和梁朝的沈约,都在这一方面著有专书,把每一个字的声调,调为 平、上、去、入四声。
举一个例子来说,"方"为平声;"袄"为上声;"放"为去声;"霍"为入声。
除平声之外,上、去、入三声,都属仄声。但要知道,平声本身也有"阴平"和"阳平"之 分。如:"方"为阴平,"房"为阳平。至于上、去、入三声,却是没有阴阳之分的。
说得更明白一点,那就是所有的字的音调,都有阴平、阳平、上、去、入(简称阴、阳、上、去、入)之分;每一个字,要不属于平声,便属于仄声(即上、去、入)。
比如:“阴”字,本身就是阴平;“阳”字是阳平,“上”字是上声;“去”字是去声;“入”字是入声。如果把这四声调熟,那么,是很人容易就能辨别出每一个字是属平属仄的。这里不妨再举几个例,以便对这方面陌生的读者,可以藉此将四声调熟一些,请看下面:
因(阴)、忍(上)、印(去)、一(入);
人(阳)、忍(上)、印(去)、日(入);
金(平)、敢(上)、禁(去)、急(入)。
把四声调熟,分出那一字是平声,那一字是仄声,这样,我们才可以谈这些平仄再旧诗中是如何被安排的。
五言律诗的平仄
律诗,是旧诗“近体诗”中一种最流行的形式。所谓“律”,是含有规律的意思的。这些规律,包括平仄的限定,字句的长短,对偶的工整,等等。
现在,先说平仄。
律诗在字句上,一般有五言、七言两种。如写五言,平仄如下: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些平仄,共八句。一般学做旧诗的人,都先要把它念熟。
但这并不困难。这里不妨提供一些记忆它的窍诀。第一,这八句中,事实上是两组。开头的四句,自成一组;后边四句,只是重复一次吧了,所以,只要记四句便够了。第二,每一组起句如果是“平”起的话,第四句也一定是用“平”头来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平起”“平收”。
第三,每一组如果是“平起平收”的话,二、三两句,一定是仄声开始的。第四,正常的平仄定式,每组除第三句,其余三句最末一字一定是平声。(但是,上列一式,却有变体。因为第一句如不押韵,可以用“平平平仄仄”来起的,那么,这就恰恰是每四句成为一组了。
上列的一种,是用平声起头的格式;但另有一种是用仄起的,其定式如下。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上式如果句首不押韵,也可用“仄
其他网友回答:要注意平仄的变化。
最好能做到每两句押一次韵。
这些是对那些写诗作品比较多、比较成熟的人来说的。
对于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以下几点:
写出自己的特色,把要写的东西写好,从多角度使用多种手法写。能做到对偶更好!
写出描写事物的意境。写出意境,写到能把自己带入作品之中为止,精益求精。
注意字数。对于一般的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它们的字数都是相对的,除非要写一些词,否则上下句的字数都是相对的,这个要注意。
更多内容可以参考四方国学的置顶文章,里面有介绍唐诗的几大特征,你可以看一看名家是怎么写的。
感谢您的邀请ヾ^_^。
其他网友回答:诗词创作是文学作者通过创作者观察祖国大好河山。用童生的观点,看到的,经过酿造,出来的优秀生动性的词句。就是诗词新作的作品。
威海链 » 写诗词平时应该多注意一些什么?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