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举个比较能说明问题的例子——关于大宋名将狄青出任枢密使的争端。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的这首《渔家傲》写的是北宋仁宗年间的西北边患,仁宗年间,原先臣服于宋的西北党项族首领李元昊起兵反宋,自称皇帝,国号夏,史称西夏,宋朝下诏讨伐,一时间宋的西北边疆烽烟四起,由于将领指挥无方,军队战斗力弱,宋军在战争之初屡遭惨败,将士伤亡惨重。
在一片哀鸿中,狄青如一颗闪耀的新星突然崛起,与西夏前后二十余战,狄青率领宋军不避矢石,所向无前,愣是让野心勃勃的李元昊在战场上没有占到多少便宜,不得不悻悻然与宋议和。
宋仁宗皇佑四年,即公元1052年,广西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在家乡安德州建立“南天国”,攻占邕州,并多次打败北宋前往讨伐的军队,广南大乱。皇佑五年,即公元1053年,正月十五日元宵节,狄青率军夜袭昆仑关,一举平定侬智高之乱,恢复了南疆安定。
狄青像
因为狄青在讨伐侬智高之前已经是枢密副使,宋仁宗大喜之下,决定任命狄青为枢密使,即北宋军事部门最高长官。然而这一任命却遭到了以庞籍为代表的文官集团的反对。
庞籍,字醇之,山东单州人,宋朝名臣,时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而且是一人独相,这在宋代比较少见,也可见宋仁宗对他的信任。值得一提的是,其实狄青也是他在担任对西夏前线指挥官时发掘的将才,所以庞籍对狄青可算有知遇之恩。
但是,估计是庞籍在狄青任枢密使这件事上说了狄青的坏话,而狄青又成了后人歌颂的大英雄,所以庞籍被后人黑成了大奸臣庞太师的原型。
庞籍为了阻止狄青出任枢密使,不惜搬出了祖宗成法,劝仁宗说:
祖宗重名器如山岳,轻金帛如粪壤,此陛下所当法也。青奉陛下威灵,殄戮凶丑,诚可褒赏。然比于(慕容)延钊与(曹)彬之功,不逮远矣。若遂用为枢密使、同平章事,则青名位已极,万一它日更立大功,欲以何官赏之?
——《续资治通鉴》
庞籍像
皇上,你可知当年慕容延钊,曹彬二人,一个平定湖南,一个讨平南唐,他们一个想做枢密使,一个想做使相(加宰相头衔的节度使),太祖皇帝都没有答应。如今狄青功劳与二人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就这样封他做了枢密使,以后再有功劳,你打算怎么赏他呢?
老庞这句话的潜台词十分厉害:如果狄青平定侬智高就封枢密使,如今大宋西有西夏,北有大辽,燕云十六州还在辽国手里,要是狄青日后把这两个敌人都给打败了,你是要把皇位让给他做吗?
其实,这种言论背后就是文官集团对武将集团根深蒂固的排斥和猜忌,而归根结底就是文官集团自从中唐以来二百多年被武将集团打压,有朝一日终于夺回权力之后对武将的清算:别问我为什么不想让你上位,就因为你是武将。我想,就算今天不是庞籍,是张籍,李籍,只要在这个位置上,他说的话都是一样的。
读史至此,我就想呛老庞一句话:靠你,能从李元昊手里抢回一寸土地吗?能杀侬智高一个叛军吗?
可是,最终为什么狄青又做了枢密使呢?这就得感谢文官集团内部的倾轧了。
当时,朝廷的副宰相即参知政事是梁适,枢密使是高若讷,根据朝廷制度,如果宰相出缺,递补的首先是枢密使,然后才是参知政事,因此,梁适如果想当宰相,就要先过了高若讷这一关。
因为狄青的情况不一样,作为武将他是不可能做真宰相的,如果让狄青做了枢密使,那只要宰相岗位开缺,下一个接替的一定是他梁适。而且,在庞籍独相的前提下,梁适可能过一晚就做宰相了。
事情发展到这里,有关狄青做不做枢密使的问题,已经不是他本人是不是有资格的问题,而演变成了帝国的政治逻辑和权力争夺问题,然而当事人狄青自始至终没有说过一句话,也没有人请他发表任何意见。
真是悲剧!
不甘人下的梁参政很快开始了他的表演,他只用了十个字,就改变了刚刚还对老庞意见点头称是的宋仁宗的态度:
“狄青功大赏薄,无以劝后。”
——《续资治通鉴》
宋仁宗皇帝赵祯
这句话让宋仁宗感到很没面子。因为身为人君最怕的是人家说自己言而无信,而宋仁宗在刚刚收到狄青平定侬智高的捷报时说过这样一句话:
“速议赏,缓则不足以劝矣。”
——《宋史.狄青传》
梁参政其实是在批评宋仁宗:皇上,你说话不算数呀!
梁参政这一手玩得十分漂亮,既达到了目的,又隐藏了自己,顺带还捧了狄青,今天他帮狄青说了好话,等到以后狄青做了枢密使,还不能卖自己几分薄面?
这时候,另一个重要人物跳了出来,那就是随狄青出征昆仑关,立有战功的宦官石全彬,这位石公公的出发点和梁参政是差不多的,他想要皇上进一步奖赏自己的功劳,又怕太突出自己,所以就先抬出了主帅狄青和副帅孙沔,极力陈说朝廷对二人封赏实在说不过去,让奴婢都感到不公平了。
由于刚刚才看到梁参政的汇报,又听到石公公为狄青打抱不平,宋仁宗感到自己的面子挂不住了。他喊来了庞籍,以少见的严厉态度向老庞下达人事任命指示:
征南主帅,枢密副使,河中尹,护国节度使狄青,任命为枢密使,其余官职如故;
枢密直学士,给事中,知杭州孙沔,任命为枢密副使;
入内押班石全彬先给观察使俸,一年后授予实际观察使职务;
征南副帅,给事中、知桂州余靖升任工部侍郎;
户部侍郎,枢密使高若讷免去枢密使职务,改为尚书左丞、观文殿学士。
庞籍一下子搞不清发生了什么,导致皇上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只好推脱说:“容臣等退至中书商议,明日再奏。”
没想到宋仁宗不依不饶说:“你们谁都别走,就在宫里商量好了回报,我坐等。”面对宋仁宗的坚决态度,最后文官集团不得不做出了让步,全盘接受了皇帝的意见。
皇佑五年的这一轮较量,虽然以狄青担任枢密使而告终,却让人见识到了一个武将毫无话语权的北宋朝廷,文官集团的暂时让步根本没有改变重文轻武的格局,也为四年后狄青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
其他网友回答: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以武力建国。然而建国后,武力在宋朝的统治中不被统治者重视,反而更加重视文治,遂成“重文轻武”之局。个中缘由如何?且听书生道来!
重文轻武的根源: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后,回师开封,逼迫周恭帝禅位,宋朝得以建立。
在赵匡胤建立宋朝,统一中原之前,中原地区藩镇林立,拥兵自重,各自为政,政局不稳,百姓遭受战乱之苦。在他建立宋朝后,为防止出现上述情况,为了政局的稳定,所以便偏向于文治,由此埋下了宋朝“重文轻武”的局面。
“重文轻武”的体现:
上文说到宋朝建立之初便已显现“重文轻武”的迹象,那么终宋一朝,“重文轻武”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太祖初受天命……普曰:“……唐季以来,战争不息,家国不安者,无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安矣。”语未卒,帝曰:“卿勿复言,吾已悉矣。”
帝曰:“人孰不欲富贵,一旦有以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帝曰:“人生驹过隙耳,不去多积金帛、田地,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明日,皆称病,乞解兵权。
文臣自太师及开府仪同三司,可荫子若孙,及期亲大功以下亲,并异姓亲及门客;太子太师至保和殿大学士,荫至异姓亲,无门客;中大夫至中散大夫,荫至小功以下亲,无异姓亲。
宋朝的“重文轻武”之局从宋太祖赵匡胤的出身及建国方式便已决定。宋朝建立后的一系列措施,让“重文轻武”之局正式形成,并贯穿宋朝始终。
威海链 » 宋朝的重文轻武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