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中国的大学教育?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无缘进入大学,但却教过中学。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因为同样从事过教育学生,说错了请多包涵。

首先是严进宽出,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窃以为人才培养主要在大学,而不是在中小学,中小学是启蒙和打基础,这基础既为上大学打,也为上不了大学而参加各项工作而打。现在倒好,似乎这基础只为上大学而打,甚至表现为因为要上大学才上中小学,把那个学习知识抓得连喘息的时间也没有。

然而一旦进入大学,便以为大功告成,躺下来赶快喘息,调养,因为已经不愁毕业。我们且不说大量未考入大学的学生,单就考入大学的学生而言,该打基础时不打基础拼命填鸭式的学,造成基础不实不稳,到了该拼命命学的时候却以休息为主,还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第二是就业不必专业对口,只凭毕业证。造成大学生毕业前就忙于找工作,自己学了什么学得怎样完全不需考虑。毕业证成了名符其实的敲门砖。

第三是由于人才质量不高,导致用人单位不断抬高学历。窃以为毕业证质量不高是主因。因为用人单位若是招收二本三本毕业生就能胜任,为什么非要找一本、硕士、博士生,花去大量成本?

第三是现在大学很多,有985、211、部办、省办、地区办,甚至还看到公布百十所“野鸡大学“名单的新闻,名目繁多。具体大学怎么办,大学怎么教,我们是不懂的,就不多说了。

我只是希望,大学要把培养好人才作为重中之重。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先说学。1.传和承。古语说: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流芳也有百世了吧;但我个人认为这句话是有些问题的。“传授解”只是付出,难道就不再要求“师者”提高了?自身素质和业就到此为止了吗?这是在自夸,缺少提醒。古代的师者中就存在这种现象。当代的师者要注意避免,以免误人子弟;应把精力投入到或求其精,或求其深,或求其广中,学海无涯。台灯前,图书馆和实验室常出伟岸的身影,何来社会的诤言?何惧世界之巅无席位?耐得寂寞方得道。关于教师和教授数量问题,我个人偏向于少而精。大学的教师岗位毕竟不是安置就业的岗位!相反,它能辅助就业,更是扩大社会就业面的推动力。承者,众学子。作为过来人,我还是想多说几句(这类问题谈过很多了)。进来不易,父母负担不易。即是对父母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负责;不要怨天地,也不要过于否定选业;更不要抱着无用的心态。如果你不是代,最好这样:1.工科类。务必学到一门技术。如:工程类。除了会精打细算和制图,还要学会其边缘文化,老人都知道指的是什么。这对你的想象力是有帮助的,更有助于找到项目。千年遗啊!地质类:边缘学科就是制图和绘画;鉴别也是千年遗。文史类:属于“万金油人”,边缘学科很多,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边缘学科的重点是思维和逻辑,笔头好。古今大文都要通读。2.自学。老师们都会列有书单,这样书都要靠自学。常到图书馆和实验室去,寻找灵感和突破。举个例子,IT类的。有一门课程目前没有公开授课,只有自学,语言编程方向的。如果你真的学会了,自然有人会找到你。不但会给你一把伞,奖励也是你想不到的。据了解,这类人数只有区区数百人。老师给你的是“旧粮”,你得自己去找“新粮”和“新碗”。3.制。由上,我个人认为大学应该分化成两类:就业类和科研类。不赞同综合性大学遍地开花。师质的差异性太大了,无法把业传精,传透,且容易落后时代,众生们的情趣难培养,更不用说有新的发现了。长期以往,只能是待岗的人越来越多,国家和家庭压力都大。科研大学紧密联系社会生产,既能检验,又能扩大就业面,丰富社会社会生活,激发积极向上的正能量。4.课。大学是培养人才和发现的场所,应该是普世化的。把“特”放在这里,似乎不太适合。强调特,就意味着放弃了普性。双拳同打有力,还是单拳狠呢?求面还是求果?是求虚还是求效?5.大。意思形态不是单一的,“身在曹营心在汉”,有何用?古时,大即为太。大学也是由此而来的。大者,深,精,广,普是也。

其他网友回答:

本人认为中国大学的教育和社会需求是脱节的,没有很好的把所学专业和社会的需要衔接好。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高校一味的图生源,搞扩招,生源上去了,学校有钱了,可是呢……质量下降了。

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和资金用到怎么提高教学质量和专业建设当中去,而不是把眼睛只盯在生源和利益上,这样做早晚有一天也会走到尽头的。高校是站在教育的顶端,他是直接给国家培养人才和建设者的摇篮。高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建设与国家的未来是息息相关的,因此高校的定位和建设与社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说国家是一部高速飞驰的列车,那么高校就是发动机。我们只有静下心来搞好自己的教育,专心研究好自己的专业才是上策。

好在我们各大高校逐渐在扭转现在的局面,但真正的和社会的需求嫁接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相信在未来的道路上会越走越宽。

以上仅代表个人的一点愚见,如有不同,还请赐教。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邀请每个人对于大学的教育的个人看法都不同。我个人对大学教育的感觉是可以增加的学习的能力,且在大学里学习并不是主要任务,主要还是学习自己的人际关系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通过一些社团的活动,增加自己的人脉和口头表达能力,阅历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成为自己将来重点。所以大学是改变自己性格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

其他网友回答:

培养一堆教条主义者,实际上就是死人。因为教条规矩无一不是源于客观,而只有在客观世界发明应用,教条才是活的,客观世界才恢复它的多姿多彩。至今,众多理工人的中国,还在粗放中前进,落后于西方,钱学森的不产大家之问,就在这。

在廉价的头条,回答在经历了日本的蹂躏后仍找不到回家之路,践踏科学,不尊敬客观,没有效益,衣食住行问题都不能解决,让中国人经历最多的苦难。

其他网友回答:

进象牙塔容易,但是进到塔尖难。

在我个人看来,大学教育普遍存在着一股松散的风气,当然,除了某些特别特别厉害的学校,如北大,清华等等。对于我来说,我能深切的感受到,很多时候学校里氛围就是懒散,同学们吃喝玩乐没有特别多的追求,尤其是在偏远地区的大学。在没有追求的同时,机会也更加的少,毕业后很多时候都是不知道干嘛的。



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这可能是大部分学生的写照。从高考结束进入象牙塔,没有老师管教,下课以后可以沉迷游戏沉迷追剧,想吃就吃,想玩就玩,这种享受的生活其实迷惑了很多人。大学的教育,其实靠的应该是自觉,但是如果做不到,那么就会堕落了。

毕竟,进象牙塔容易,进塔尖难啊~

其他网友回答:

大学包含三大主体:学校、老师和学生。学校的运营机制、老师的传授能力、学生的领悟提高都是什么样的状态是大学的实质。

大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三大内容:系统和专业知识、人生价值和实现路径的知识、因材施教辩证把握的知识。学生和老师对这三大内容的掌握能力决定着教育处在怎样的高度。

对于社会来说,大学教育是国家人才的摇篮,它在根本层面上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其重要性是尽人皆知的。对于学生来说,大学教育是个人认知系统走向深度化、高度化和广度化的不二捷径,是社会资源向个人高度集中的圣地。对于生活现实来说,大学教育还是个人取得社会认可的敲门砖,一张文凭在技术上拥有非常易于操作的优势,其他区别人才的途径都不如这个相对公开公平公正,这不可否认。

虽然我们时常对大学教育不断诟病,但这反而更加表明了我们普遍对大学教育的重视。我们知道它还有诸多的不足,还有诸多的我们不满意的地方,而这正是我们要努力去改变得更好的地方。比如,我们以往的教育对技能知识的培养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对学生价值路径方面的教育不够系统不够深刻、老师面对数十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也显得力不从心,这都是我们面对的问题,无法逃避。又比如,学校的运营机制也是广收诟病的,它能不能做到以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内容为中心,而不是因什么职称、地位和利益而勾心斗角,这也还是我们要努力的地方。

民族的复兴必然要由大量的人才来支撑,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是大势所趋,我们所面对的诸多问题和阻力是一定会随着时间地推移而被我们解决的,这也毋庸置疑。找到问题、认识问题、步步为营地去解决问题是我们社会各个方面共同的使命。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共勉吧。

教育辩证观 欢迎大家提出更多的观点







其他网友回答:

我国的大学教育在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本门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更多地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这样,学生进入到社会里,知识就丰富,实践能力就强,就深受社会的欢迎。

本人深有体会:

(1)在学习完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后,实验课的经历,可使自己更能记忆掌握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

(2)对未曾做过的实验,只要细读,就能完成实验操作;

(3)在做新的实验时,可在实验的某些细微处发现并找到解决重大问题的方法,以致生成新的知识技能系统。

可知,大学注重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是何等重要!

其他网友回答:

大学生太容易毕业了。导致他们上大学的时候大部分都在谈恋爱。都在玩。精力最好的时候却没有什么研究。中小学懵懂的时候却在搞什么研究性学习。真的是颠倒过来了。

其他网友回答:

尽管大学是进入社会的入口,但没有想到,大学在我国居然成了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滋生的温床,并造成“象牙塔”一定程度的与世隔绝的状态。

  目前的大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以往传统的延续,死记硬背、考试为主、读死书、死读书、理论脱离实际、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落后等现象十分普遍。中国的大学教育,把学生关在自设的象牙塔里,脱离实际疏离民众,还有意无意地培养学生高人一等的意识,“我们是天之骄子”,“我们是注定要干大事",‍这些意识非常地害人。

  现在,一说大学生就业难,矛头就直指大学教育脱离实际,实际情况本来也是如此!因为大学教育脱离实际,当然所培养的人才就很难找到工作啊!其实,尤其是大学,更应该顺应市场规律,紧密联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符合实际需要的人才!

标签: 大学教育 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