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感官是人认识世界的天然屏障”和“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分别是什么思想?你是如何理解的?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感谢邀请:

感观,从字面上理解,感:审视、格物。观:观点、认知。是指人的感官天然地对人们认识世界有一层天然的阻挡的功能。就是象人们所说的成语,盲人摸象。因为看不到全貌,盲人说是摸到了四根柱了,因为一叶障目,就以就不见了泰山。再比如说,孔子当年在周游列国时,被困在陈国、蔡国之间,只能吃些没有米粒的野菜,七天没有吃到粮食。由于饥饿,孔子白天躺着睡觉。颜回辛苦讨回来了米并做熟了饭。孔子偶然看见颜回先抓了一点饭塞到了嘴里。然后,颜回才给孔子端上饭食。孔子装做才醒说:“今天我梦见了先君,把饭弄干净了然后去祭奠先君。”颜回说:“不行,刚才灰尘落进饭锅里,扔掉沾了灰尘的饭不吉利,我抓出来吃了。”孔子叹息这说:“我所相信的是眼睛,可是眼睛看到的还是不可以完全相信;所依靠的是心,可是心里揣摩的还是不足以依靠。学生们记住:了解人本来就不容易。”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人常说眼见为实,可是眼睛看到的也往往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已。因此,我们不要轻易地相信一些谣传的说法,要自己养成科学的判断力,不要人云亦云。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阐述的一个哲学观点。他意在说一种“变”的辩证法思想。表面上看,第一次和第二次过河,实际上过的都是这条河,但哲学家强调的是这条河是在不断的在流淌,当你第二次过这条河的时候,你第一次过这条河的水已经流淌了过去。第二次过河的时候,水已经不是第一次过河的水在流淌了。

就象我们古代的寓言“刻舟求剑”所说的道理一样,当一把剑掉落到河里,你在船上刻下掉剑的地方是没有用的,因为你的船是在行走的,如果再从刻的地方下船去捞剑,那只能是空手而回。这个道理说明人的主观认知要用变化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世界,这样我们才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才能找到事物的真相。就象我们现在有时看到了眼前的困难,有些发愁,但如果想想我们今后的发展,想想国家的不断壮大,我们工作和生活是会有更大的信心和动力的。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人的感官是人认识世界的天然屏障,说的很有道理,有时眼睛所看见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需要通过长时间的接触、感知,认识,对所有的一切才会有深刻领悟,不能被眼睛和感官蒙蔽自己的心智,对一切事物都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关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我是这样理解的,对某一个人和某一件事感觉已经上当受骗,要记住前车之鉴,吸取经验教训,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应该就是这个道理。

这两句话是哲学思想,非常的深奥,的确不容易理解,也许我的领悟是错误的也不一定正确。

其他网友回答:

前后两段话分别出自两位西方哲人之口,前者为‘意识决定存’,是主观唯心思想观点。后者在时间概念上具有比较抽象的哲学思维与思考,意为人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两次跨入同一条河。两段话两个概念,彼此并无关联。

其他网友回答:

“人的感官是人认识世界的天然屏障。”要表达的一层意思就是感性认识属于浅层认识,很不可靠,往往能认识的只是事物的表象。想当然的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往往不过是凑合出了一种表层认识更甚或许只是错觉幻觉。

要达到对事物的普遍性的本质的深刻的认识,就要有感官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人不可能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关于世界万物具有普遍联系的运动观。原话应是赫拉克利特所说,表达了一种万物都在变的哲学思想。这句古希腊两千年前的话很了不得,有别于一般一些形而上的静止观念的。意思是认为万事万物是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中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人两次或多次踏进的所谓的同一条河流,在时间在空间上已是千差万别,完全不一样的。好比一个人从出生到老年去世,他的每一天都不会完全一样。而此处结合上面的第一句,“人的感官是人认识世界的天然屏障。”那么,我们常常听闻人言的所谓,“日子重复一日又一日”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感官的感性的片面的静止的唯心的观念论了。

事实上,日子从来没有重复的,时间一去不复返,所谓,人生没有彩排,都是现场直播就是这样意思的。这样的观点显然是不正确的,这样的观念指导下的人的行为多数也就不能正确的深入的客观的认识世界认识人生。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两句话相隔数千年:前者属于认识论(知识论)问题,后者属于本体论问题。

所谓屏障是指其内其外相互隔离之墙,以此来为人的感觉定性未免要失足于主观;而后一句话说的是客观判断万物皆流变的本体。

近代西欧哲学主要解决的是本体论认识问题,其中关键环节是"知从何而来"的语言逻辑学命题。海外学派认为来自感觉(政治上的自由主义),大陆学派认为来自信仰(政治上的国家主义)。

马克思认为两者皆失之于偏颇,因为两者其实说的是同一回事,这就是感性(客体)的能动性(对象)的实践问题。

马克思与从前所有思想家皆有所不同,他认为基督教既是一个信仰组织,与此同时的基督教,它还是一个建立在经济组织基础上的军事组织。

正是在这一点上,无论海外学派或是大陆学派,它们仅是指谓资本主义生产力组织形式上有所不同而已。

其他网友回答:

这话说的~

你回家的路就是你与你的家之间的屏障。

???

好像没错呢,那路确实横在你跟你家之间呢,可是,那你要怎么回家?你只要从非家的位置回家,就一定有路径,你回家之时,已经走过的路径就是你回家的路。

同理,你与非你世界存在时空距离,那你要认之知之理解之,那就只能主动采集其施放的信息,以采集筛选的信息为基础,推理、复现世界的规律与现象,以之为基础和依据,与世界进行互动。

那具体事物外放的信息是障碍?人间可没上赶着求你采集,人家自然而然存在,自然而然外放其象,不是为了谁准备的。你愿意采集,那就采集,人家不吝啬,你不愿意看不愿意听不愿意嗅尝触感,那就闭目塞听闭口缩手,人家不在乎。你采集的信息,是你去主动理解,不是信息主动给你个无脑的尸位素餐的“领导”汇报工作的,是你主动的以采集到的信息为素材加工成特定的抽象信息。

我在纸上画条线,你的眼睛只是感知到了一片白色上有黑色线,是你根据全面的视觉所受信息复现了现场景象:一张纸上有条线。

或者说,你的视觉器官及大脑的既定光学属性和处理模式,能将外界可见光信息固定的转化为固定模式的信息,供给你——主动意志去理解这信息背后的意涵。

这个过程当中只有一个主动因素即主动意志,就是你。你所看之物、你的眼睛、你的大脑,都不是主动的,都是被动的,是确定的模式和流程,就好像照相机就是个既定的处理光学信息的固定流程,其所受的信息以既定的规律形成固定的结果,那结果是什么意涵,照相机本身无法在意。

障碍~

心之障碍,本来心生而已。

——无陈词滥调,无不知所云,无酸腐鸡汤,无缤纷喧嚣,唯有一点赤诚真意,一点犀利深刻;君若有得,乞轻落玉指点赞、高抬贵手转发;若有相左之真知灼见,请评论中不吝赐教。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两句话的意思都通四个字"五蕴皆空"

其他网友回答: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认识世界,没有其他途径,全屏感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舍此,人就成了瞎子,聋子。所以,感官是认识世界的桥梁,怎么反而说成了屏障?不对啊,不该啊!

事物都在永不停息的运动,没有绝对的静止。河也在不停歇的运动,变化,发展。改变了模样,更换了内涵,河再也不复当初,岂能说容颜依旧?

两次踏入同一条河,首先,作为河水流淌的外在标志,时间一去不复返。更可以深入考察内涵。冬天,河水没有支流的补充,反而蒸发,水量减少;夏雨遍地流。石达开过大渡河,就是笃信河水依旧,延误了三天,才下令渡河,士兵还没有上岸,滔天洪水迅雷不及掩耳,转眼吞没千万士兵;这是雪山下来的冰水,浮尸塞流,惨不忍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无需架桥,徒步涉水过淮河;转眼间,敌军追到河边,恰好河水暴涨,扼腕长叹:天不助我!对岸伫立小憩的刘伯承,则笑而回答:此乃天助我也!可见,时间不同,即使只是一时片刻,水量水情,也是迥然不同的。

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然而,明朝年间,江水陡然消失殆尽!有好事者,下到河底捡鱼,上游江水突至,这样的怪事,闻所未闻!冬天,黄河封冻结冰,冰上驾车行人,不足为奇;山东段完全断流,顿失滔滔,亘古未有的景象,还能说保持一样?

至于河里,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弱肉强食;或者千里回游,产卵完毕,精疲力尽,秒变浮尸漂流,令人嗟叹。河里鱼虾水草杂物,千变万化,一言难尽,谁又能强说依旧?

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那是前人借河说事,用河指代,泛指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用词虽然奇特,却是常理。本来么,辩证唯物主义,就强调两点,所有的存在都是物质,所有的形态都在变化,如此而已,更好理解,更加明确,同时也更加深刻。

标签: 天然屏障 踏进 感官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