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提出心即理,那么这个“心”指什么?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王阳明的“心”就是“知”。

王阳明心学提出心即理,理,就是天理,良知。他认为良知天理就是人心之本质,只要心存良知天理,人们就能本能的去判断事物的好坏,什么事能做不能做。

只是内心的良知经常被私欲所蒙蔽,所以需要静心,明理,除去私欲,也就是格物致知。

王阳明在江西任职期间治匪患,抓到了土匪首领,想让他脱衣游行,土匪首领不肯。阳明先生便对理学产生了质疑,连穷凶极恶的土匪头子都知道荣辱廉耻,他的天理良知难道是后天学习得来的吗?

王阳明坚定的相信天理良知就是人的本心,一直都住在人们的心里,只是有时被蒙蔽了,人们不需要学习什么大道理,只需要明心见性,用本性的心去探究万物的现象便是格物致知。

(明心见性,是佛学的功底。)王阳明所倡导的知行合一也便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他认为知和行是一体的,单纯的知道而没行动不能说是知,必须作出真正的行动才是真知。

一个人大家称他为孝子,必然是他做到了尽孝的事情,而不是他仅仅知道要尽孝而没去行动就称他为孝子。

王阳明的理论很有魅力。如果能够穿越我很想和老先生聊一聊。不知道是不是像图片一样长得这样的辣眼睛。哈哈。

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王阳明心学提出的心即理,这个“心”指人的内心世界。外在世界只是内心世界的折射。

不光是王阳明心学提出心即理这样的理念。很多比较高明的学说,几乎道理都差不多。

比如儒释道,基督学,心理学,哲学等等。

真理在最高点都会汇聚成一个共同点。

所谓“人同心,心同理”。

这些学说提倡把我们的关注点从外部世界转向内心世界。开发我们的潜意识能量。

潜意识的能量是无穷无尽的,超乎我们的想象,我们目前开发的只是冰山一角。

物质文明越丰富,我们面临的选择越多,问题必然越来越严重。

现在很多人容易得癌症,抑郁症等等,可能与我们忽略内在能量的作用有很大的关系。

内在世界的能量就像万有引力一样,真实存在,不容忽略。顺从自然,顺应吸引力法则,才能够让内在世界的能量为我们所用。如果逆行而为,就一定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在外部世界找不到答案,我们就会反观内心世界。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出自《孟子,离娄》。

五千年前老子就明白“心即理”的道理,他提出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明白自己的人,并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这次疫情在全球疯狂肆虐,夺走了那么多生命!我们的物质文明受到了重创。

但是,庆幸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精神文明建设来,关注到人的内心世界。开始探索开发内在潜意识的能量,从而慢慢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状况。

相信我们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其他网友回答:

个人认为这里的“心”指的是内心世界,所思所想都可以向内求。

其他网友回答: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行善去恶是格物。

理是纹理,心即理?是致良知吧。“心即理”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八目,修齐治平之前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心学不在儒学之外,自然绕不开正心诚意咯。

若是“理是客观天理”,那么“穷天理、去人欲”。但是人呢?阳明格竹七日,把自己给弄病了,也没弄清楚什么。万物都有它的道理,你一个个的去格辨?怕是穷其一生也没办法“穷天理”吧?方法不对。世间道何止万千?做事行路最终的方法为一,理是纹理,通达的道一条就好,你要是做一件事,却要验万千道理,未免那啥。所以来点简单明了的,边走边验,合适不合适又不是认知障碍,结果会告诉你合不合适,知行合一就好。

正心诚意,意是心之声。儒的义;义者,宜也,是合适。心之所指就是意,行之所宜就是义。正心就是找到意义所在!正是在己之宜,用在阳;奇是在人之不宜,用以阴,兵家奇正都能用,奇以攻,正以守。心找到意义之所在,最好守心。

心外有理,可是一个事啊,你用不了又走不通,对你自己意义何在?心外之理,于自己来说如果没有意义,就是干扰,不如不理了免得乱心。找准了做事的意义,一以贯之,就是用诚了。心即理,还得知善知恶。即使“知善知恶”不去“行善去恶”是做不到正心的。意义就是正心,就是“心之所指、行之所宜”。边行边格倒是正心诚意一体,通过格物来正心,通过致良知来诚意。

心学,是修心也修行。心为机、行为验,知行合一,顺心、由心且要顺理。理在心中,心中也有不义之欲。无善无恶是空,心不过是容器;念起有善有恶,知道多了心念杂了,容器中就有了道理,理在心中。走的通就是合适,走不通就不合适,知道了合适不合适就是正确的认知。理从心中取,因为“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既然是自己的道,为何它求啊?当然是从自己心中取啊。

理解“心即理”,即理在心,欲在心,去欲存理即可自成,在意那么多心外物干啥?辨不尽,乱心而已。依心而行,以果而断,这样就够了。

其他网友回答:

很高兴可以回答您的问题。其实心即理 里边的心 其实是指的是每个人内在。任何事物好与坏。错与对其实都是生活中我 在对一件事情根据自己的经验 经历 成长坏境以及价值观来做判断的 每个人都不一样 每个判断同样也不一样。类似佛教 相由心生 其实所有的情绪和已经发生的事情 考虑的事情 都是由自己内心去告诉外在你的是个什么事请 其实并没有客观世界 主观世界 你的心认为客观世界是这样的 同样你的主观世界也是一样的 心无外物 当你想到外物 外物对于你来说才会显现出来 当你不想的时候 它并不存在于你内心 也就没有好坏判断了

其他网友回答:

心即理,中的即是“就是”的意思。这个心是表意不是表象,心学和理学的区别之处也在这。心代表向内的探索,理代表向外的求知。所以王阳明正是用自己的生命探索出了。心即理,心就是理的真谛,才有了心学的诞生。如果即是达到的意思,那就是说我只有达到了心才是理,没有达到心就不是理了。那就没有整个心学的基石假设了。

心即理,理就是天地万物的规律,即道,天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佛和上帝。而王阳明所说的心是什么样的心呢?为什么即是就是的意思?他说的心就是我们的良知,我们每个人原本有一颗晶莹剔透的心,只是被我们的人欲所蒙蔽了,人欲越强良知就被遮蔽越深。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在与人欲做斗争的过程。所以每个人都有一颗有良知的心,而我们需要的只是时时刻刻呼唤他使他显现,这样你的心就会通透,而不是被蒙蔽。所以我们会说有人良知泯灭而不是消灭,因为他始终在那里。只是有的人只用抹布擦一擦就显现了,有的人需要用棍子敲一敲,有的人却要用锤子砸。一个大盗,要他当众脱去底裤他也会觉得羞耻,这就是他的良知在显现。


其他网友回答:

心里健康又平衡,欲望降低是成功。

其他网友回答:

<2>您好,王阳明是儒家四圣之一,正式创立了力至千古,光耀中外的心学。心即理是心学的核心思想之一,而思想史学界关于探讨此“心”为何物的争论,已经持续五百年了。我将从心学的由来、心即理的提出、心学体系的正式形成、何为“心”,四方面说明我认为的心学中的和心即理中的“心”。心学的由来

从明末的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开始,以考据(考证资料真伪)、训诂(解释字词音义)为治学核心的朴学日渐兴盛。

到清朝乾隆和嘉庆时期出现了戴震、惠栋、钱大昕、赵翼等一大批优秀学人,朴学发展到鼎盛时期,故也称此时的学术流派为乾嘉学派。乾嘉学派主要分为以戴震为代表的皖派,以惠栋为代表的吴派。

因为朴学和乾嘉学派的治学核心与两汉经学(中国传统儒学)家一脉相承,故也称朴学为汉学,或者把朴学理解为汉学在清朝时期的发展。

朴学提倡从儒家经典中务实研究,其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清朝学人反对宋学特别是理学空谈义理,言之无物。

另外近现代许多大家,梁启超、章太炎、鲁迅、郭沫若、孟森等都持有认为清朝学人醉心于朴学,与清朝的文字狱不无关系。

“考证古典之学,半由‘文网太密’所逼成。”——梁启超

“乾隆以来多朴学,知人论世之文,易触时忌,一概不敢从事,移其心力,毕注於经学,毕注於名物训诂之考订,所成就亦超出前儒之上。”——孟森《明清史讲义》

清代朴学学人把中国传统儒学(经学)分为两大重要派别,两汉时期的汉学(包括朴学),宋明时期的宋学,学界沿用至今。宋学中影响力最大的两大派别,分别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自南宋理宗(1224年-1264年在位)之后成为我国古代官方意识形态,故我们又称程朱理学为宋明理学,而宋学另一大派别,陆王心学即是我们今天通称的心学。

先说出现较早的汉学,汉学可溯源于我国古代学术史上著名的今古文经之争。

想必我们大家都熟悉这样一段历史,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前后十年,秦始皇横扫六合,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实行焚书政策,下“挟书令”,规定如下:

  1. 除《秦纪》、医药、占卜、农书,以及国家博士所藏《诗》、《书》、诸子百家经典外,凡私人所藏儒家经典、诸子和其他历史古籍,一律限期交官府销毁,逾期不交的,处以黥刑并罚作城旦。
  2. 谈论《诗》、《书》者死,以古非今者灭族。
  3. 严禁私学,欲求学者“以吏为师”。

次年,秦始皇又认为有些儒生和方士对他不满,以“妖言惑众,以乱黔首”的罪名先后逮捕了460多个儒生,全部在咸阳坑杀。

经过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有秦一代的以吏(法官)为师,儒家经典与传承几乎断绝。西汉初年,儒家经典只能由还存活于世的儒家学者回忆,再由当时通用的隶书抄录,这样的儒家经典便称为今文经。

后来在孔子旧宅和河间献王处陆续发现了秦朝以前遗存的儒家经典,是由秦统一前的篆书写成,这样的儒家经典便称为古文经。

古文经学派与今文经学派长期围绕经学问题进行争论,这就是今古文经之争。由于此争论,当时的经学家都注重对儒家经典进行考据(考证资料真伪)、训诂(解释字词音义),以求证明己方的正确性和正统性,汉学由此诞生。我国第一部字典,著名的《说文解字》就是由古文经学家许慎在此期间写成。

汉学传至唐代,唐太宗广开科举,命孔子后人大儒孔颖达编订《五经正义》,以此为科举规定教材和答案,不得逾越《五经正义》去解释儒家经典。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唐太宗李世民

于是至唐中期,儒学日衰,道佛日盛,韩愈掀起古文运动,大力推举儒学,以儒家正统自居,尊儒但不墨守,开启宋明理学之先河,故韩愈被有些学者称为宋学的远祖。

宋学正是重视义理(讲求经义、探究名理),反对汉学一味考据,恪守五经的儒学学派,是儒学在宋朝的发展,也是宋朝文化的主要体现。关于宋朝文化,近代史学大家陈寅恪有极高评价。

“吾中华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

至于汉学和宋学的区别,通俗的说就是汉学重儒家经典的考证,宋学重儒家经典的演绎。

到了北宋时期,特别是宋神宗时期(1067年-1085年在位),宋学高速发展,出现了以王安石为代表的王学(又称荆公新学),以程颢、程颐兄弟为代表的洛学,以张载为代表的关学,以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为代表的蜀学。

宋学各家具体学说虽然有所差异,但根本上都是立足于儒家经典,以试图建立一套包括世界观(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方法论在内的理论体系。

宋学传至南宋,各家学说集大成于两人身上,一人与王阳明一样列于儒家四圣,正是朱熹,后人敬称朱子,另一人同样是中国哲学史上不得不提的人物,象山先生陆九渊。

伴随着两人在历史舞台的出场,宋学百家正式衍化为两大学派,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的陆王心学。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和创立者,直接继承了二程的学说,对宋学其他大家诸如周敦颐等亦多有吸收。朱熹主张“理”是宇宙和世界的本原,“气”只是构成宇宙和世界中万事万物的材料,认为理在气先,理学因此得名。

“理”又被理学家称为“天理”,狭义的理解可以称其为儒家的纲常名教,广义的理解则是宇宙和世界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所以理学家主张“去人欲,存天理”,即去除人不好的欲望,遵循天地运行的道理,而要达到此境界必须要先格物,后致知。

心即理的提出

陆九渊对“理”(即宇宙和世界的本原)的理解与朱熹大不相同,他继承和发挥了宋学“天即理即心”的观点,正式提出了“心即理也”的哲学命题。也就是说,陆九渊认为天是理构成的,理是心构成的,宇宙、世界、天地的本原和万事万物遵循的规律,实质上是心。

所以说心即理的确是心学的核心命题之一,但是这一命题的提出者并非王阳明,而是陆九渊,所以相应的有学者认为心学的创立者也并非王阳明,而是陆九渊,王阳明只是集大成者。

南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发生了我国思想史上最精彩的学术大辩论之一,为了调和理学和心学之争,由金华学派的吕祖谦牵头,陆九渊和朱熹都来到江西信州鹅湖寺(今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鹅湖寺),鹅湖之会就此开幕。

鹅湖之会上,双方针对宇宙观和方法论问题唇枪舌战,争论之声直达千古。

关于宇宙观问题,朱熹提出心本身并非是理,心之性才是理,理是宇宙本原;陆九渊则提出心性无别,心就是理,心是万物本原。

关于方法论问题,朱熹强调格物,以物穷理,渐渐才能致知天理;陆九渊则主张由内入手,直接彻悟本心,不必去大力认识外界的物。

到南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理宗亲撰《道统十三赞》,赐给国子监诸生,理学成为我国古代后一千年的官方意识形态从此开始。

朱熹所撰写的《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五经由此成为读书人的口头禅)也逐渐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

与此同时,心学和理学不断碰撞,也不断发展。

心学体系的正式形成

崖山之战,南宋灭亡后,元朝佛教兴盛,心学乃至儒学并无太大发展。

至明代早期,陈献章,即陈白沙,岭南地区惟一得入孔庙的大儒,他倡导涵养心性、静养“端倪”之说,开启了明代心学先河。

明代中后期,陈献章门人湛若水创立甘泉学派(湛若水号甘泉),大大完善了心学体系。而湛若水与比他小六岁的浙江余姚人王守仁为知己好友。

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早年在绍兴会稽山阳明洞天筑室而居,自号阳明子,世人故称其王阳明。据称是王羲之之后,父亲王华是明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年)状元。

王阳明虽然生活在宦官弄权,朝纲不振的明中叶,但是从小立志要做圣人。他的一生和心学的最终定型可以用三大悟道来粗浅概括。

一是龙场悟道。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直言犯谏得罪了大太监刘瑾,被贬到贵州龙场驿(今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当驿丞。在龙场人迹罕至的万山丛中,王阳明提出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哲学命题,并且认为以前的格物以求致知天理是错误的。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阳明

龙场悟道不久之后,王阳明在心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并提出“知行合一”需要“事上练”。

二是通天体悟。王阳明平定赣南匪患和宁王之乱后,明武宗正德十五年(1520年),于赣南通天岩(今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通天岩)讲学时提出了心学的最终归宿“致良知”。

三是天泉证道。王阳明前往平定广西匪患前夕,于明世宗嘉靖六年(1527年),在绍兴天泉桥上为弟子解答疑问时,提出了心学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解答了心学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并提出了方法论,由此心学体系正式形成。

何为“心”

从心学的由来、心即理的提出,心学体系的正式形成三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心学和心学核心“心”的内容和内涵都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不断丰富的过程。

在提出心即理的陆九渊眼里“心”是宇宙和世界万事万物的本原,这也是关于“心”最广义的理解。

陈献章提出了“天地我立,万化我出,宇宙在我”的哲学命题和“静坐中养出端倪”、 “为学当求诸心”的方法论。其弟子湛若水发扬了陈献章的学说,提出“随处体认天理”,即随时随地都可以内外结合用心体悟天理,陈湛心学所认为的“心”有很多人本主义色彩,对后世影响很大。

至王阳明时,心学体系已经完全形成。“心”可以狭义理解为世俗日常的人心,也可广义理解为宇宙的本原(心即理也),人生的最终归宿和价值的判断(心学归于致良知),做事情的方法论(知行合一)。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希望能帮助到题主。

其他网友回答:

心就是;"先天有一物,无形夲寂寥,能做万物主,不逐四时凋"!!!只能悟!!!这个悟透了就是心!!!(不是一刻都不停的妄念!!!但修行大德也能把妄念化智!就天人合一!宇宙山河大地都是心中之物)

标签: 心即理 心学 王阳明 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