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
八十年代,露天电影的场景,大家还记得吗?
我是七九年的,八十年代露天电影依然在我心里记得,小时候最喜欢过年和放露天电影。那个时候还是放黑白的,电影机器需要2、3个人拉,一到放电影的时候村里广播就会通知。听说要放电影,小孩子们有的早早的拿着板凳去村<保管室>等。有的饭都不吃,就去等放电影,在那个时候,农村看一场电影很不容易。
现在时代变了,农村也变化大了,都没有来农村放电影了,而去城里看电影现在电影票很贵。很少时间去看,而八十年代放露天电影的那种情景不会在有了?
60年代,到70年代,那时候除了毎个乡镇有一个电影院以外。每个乡镇还配备了一个露天电影放映队。
让我记忆最深的一次是,跑到离家8里路的地方去看露天电影。我记得那次看的是电影,“万水千山,”。由于那时的人民缺少娱乐生活。一听说有电影看,早就扛着凳子去抢站好的位置了。
那次放的那部电影,万水千山,一晚要放三个地方。最先放的那里,放完了第一盘,立刻有人骑着摩托车送往第二处放。而我去的那个地方是第三处。一直等到夜里两点才开始,等到把整部看完,己经是零晨四点了。
那是我有生以来看的最难忘的一部电影。
那个年代下农村放露天电影,是广电部各级文化部门丰富农村业余生活,进行爱国主义,移风易俗教育的重要活动。对于农民来讲,那更是一个盛事。基本是每个月一次,放映的电影多是爱国主义电影,战争片,爱情片为主露天电影放映。
当放映队来到农村后,家家户户扶老携幼,早早就抢占有利位置,带着瓜果梨桃,说说笑笑,就像赶集过年一样。甚至大树上,房檐上都坐满了人。基本是全村,全生产队人都到了。放映队下农村放映电影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提高了爱国主义情怀,对转变旧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孩提时代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其他网友回答:一、我们公社是两个电影放映员,一男一女两人未婚,弄得被派饭的接待农户,很不好安排住宿,于是,很多干部群众向公社书记反应,书记向女放映员加压力,终于两人成夫妻;
二、女放映员很会编顺口溜,一般都是在正式放映以前背诵出来,至今都还记得一些:……放映台的机器多,只有一个小方桌,大家莫要挤来摸,整坏机器迢不脱……;
三、电影放映队,没得专职的人员挑抬机器,今晚这个大队放映了,大队干部着手安排劳力,在第二天白天,把机器送到下一个待映大队;
四、发电机一响,电灯一亮,大家巴不得马上就放映,可气的是大队干部,利用高功率喇叭,反来复去地讲话,一时国家形势,一时一三五七九队的社员不听话;
五、十有九次放的是国产彩色战斗故事片,以及革命样板戏,换片的时间,整个场地嗡声一片,或回顾剧情,或猜想结果,或夸某演员的演技;
六、遇到大暴雨就遭了,火把点不燃,电筒打不亮,观众无法回家,全部被滞留到大队部避雨。那次山洪爆发,摸黑牯倒回家的社员,被冲走了两父子;
七、看了电影也害人:大队学校的学生,经常放学以后,就组织成两派,一派装日本人国民党守山头,一派装八路军解放军攻高地,高潮时持棍棒“拼刺刀”,那次把y从万的眼睛整瞎了,后来还死了,家长弄学校和公社,狠给他背了一些理书,才把事情搁平;
八、一个大队的人,平时都不怎么接触,借看电影之际,关系好的或者是亲戚们,就挨在一起看银幕,有矛盾甚至是敌对者,也就借此机会提虚劲,有时也会动手打起来,人多一拖架,就坡下驴背;
九、看电影后的一、两天,到处都是社员,在高声交流电影里面的情节,和发表感慨,大队学校的学生,作文也要写“观后感”;
十、电影不会白看,每个大队每个生产队,都要向公社交纳电影放映费。
其他网友回答:謝邀。八十年代农村露天电影,成了不少国人幸福的回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直到九十年代,露天电影一直是农村最重要的娱乐项目。一块幕布,一个放映员,自带凳子的观众,构成了露天影院的全部要素。除了重大节日,有的家庭办喜事,也用露天电影来庆祝。回想当时,摸黑走几里路“赶场”是经常的事,兴致勃勃,乐此不疲。
广大农民朋友在享受露天电影的乐趣时,还有对电影内容生动形象的评论: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阿尔巴尼亚莫名其妙,罗马尼亚搂搂抱抱。太形象了,因为当时电影进口主要是这几个国家,谁说农村没有影评人才?
时过境迁,风光不再。如今农村再也见不到如此激情的场景,它如同一个电影画面,永远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而且还仍然那么鲜活与美好。尽管科技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尽管享受着高科技的便利生活,但留下的珍贵记忆,我们真的不应该忘记,也不会忘记。
——八十年代,是年轻、单纯、真诚的年代,留下的不仅仅是露天电影,还有更多的美好回忆。
其他网友回答:八十年代的露天电影,严格说七十年代中期己经开始了。场面宏大,比电影院的观众要多。一场露天电影,少说也有两千余人,有时要更多。一村七,八个自然屯,每家仅畄一人看家,余者全来。消息灵通的人家,要把远在十里之外的父母接来看,十里,八里的外村人,少年,青壮年也会涌来,比赶集要火。
电影放映时,人们很肃静,只听到演员的说话声,人人都听得很清楚,人们从中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大家唱革命歌曲,唱样板戏。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虽说生活是苦了些,都活在革命的热朝中,人们充满革命的激情,那是火红的年代,是令人神往的年代,人们心里充实,生活没有压力,个个活得轻松,人人都有满足感,幸福感。他过去了,却永远活在我的记忆中……
其他网友回答:从记事起,村里每天晚上都会放电影。与母上大人斗智斗勇、啼笑皆非的故事至今难忘。
村里好像还有一个专门的放电影队。技术和能力一级棒。
电影开了,在村委会前的大操场上,黑压压一片都是人。正面坐满了,还可以在背面看,效果没大影响。
记得,站在我家的月台上,就能看到宽银幕的背面,因为离得不远,听着声音,心里就开始痒痒了。
我母上大人管孩子是极严的。幼儿园时不怎么要求,随便看。只要不影响睡觉,看多久都行。
但上了小学就不让了,明明耳朵里都是电影情节的声音,偏偏不让去。心里想母上大人总要去看的吧,等她去了,我们也去看不就行了?那时我们真是太聪明了吧。
可是,母上为了管我们,她也不去看。她就坐在大门口,干着农活,顺便守着我们。
有一回,姐姐带着我,踩着板凳,从院墙跳到邻居家院子,从邻居家的大门口跑出去,跑到大操场上看电影。怕母上大人追来,藏到人群中最黑暗的地方,不敢拿凳子,只是蹲着看。
看得正起劲儿时,忽然觉得肩膀被人轻轻拍了一下,以为是被拥挤的人们不小心拍到了,兴致勃勃继续看。肩膀又被人拍了几下,回头看时,只见母上大人已经站在身后,不做声,等着我们的态度。
姐姐和我本来想装傻,不动窝。可看到母上大人态度非常坚决,一言不发,不怒而威,甚是害怕。不敢怠慢,我和姐姐只好跟着母上大人回家,回到家,以为会被胖揍一顿,但母上也不打骂,也不责备。仍然坐到大门口去干农活。
孩子的记性是不长久的,那次之后,很快姐姐就又抓住机会一个人跑出去看电影了。
那次不知演得什么有趣又漫长的电影,只记得姐姐回来已经很晚了,我们其他人都已经睡下。母上大人叫我们把门闩上,不给姐姐开门。我们其他人也不敢求情,也不敢偷着开门,听着姐姐在门外执着地敲了一会,就没有声音了。
姐姐也是犟脾气,你不开门,我也不求饶。
那天晚上大家都没有睡好,可能夜已经很深很深了,母上大人才把姐姐放进门来。
从那以后,大家都很少偷着去看电影了。
再后来就有了电视,先是小的、黑白的,后来有了大的、彩色的,人们看电影这事就挪到了室内、电影院,还需要买票才能看。
逐渐的,也就更看得少了。
其他网友回答:对于生于五、六十年代的人,特别是在农村的,这个问题很喜欢回答。那时候,一个公社(乡镇)一个放映队,黑白胶片放映机,自带发电机(那时我们叫电锅),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是吃国库粮),隔一段时间到每个大队(村),放映一次。每到一个村,村委一般要派人将放映设备,用拖拉机或其他工具拉到村里,并帮忙在宽敞的地方,架起放映幕布。看电影是老百姓日常娱乐生活中,重要的精神食粮。大人小孩无不为之欢欣鼓舞,小孩没黑天就早早地拿着板凳,到前面占位子我们叫“占前台”,站在后面的,要踩在长凳上才能看的见。放映的电影题材挺丰富,记忆比较深的有红灯记、沙家浜、英雄儿女、渡江侦察记、地道战、地雷战、一江春水向东流、艳阳天、鲜花盛开的村庄、卖花姑娘、地下游击队、大篷车等等,虽然是黑白片,但都看得津津有味、饶有兴趣。记得放映故事片之前,是要先放映“新闻简报”,都是先出现毛主席或者周总理等,会见其他国家领导人的简报,再报道其他新闻。放映时,一卷照片放完了,要停一会“换片”,并且很远都能听见发动机的马达声;自己村放映过了,还要到附近村庄,再看好几次,每次看完回家路上,都要用手电筒照明,乐此不疲。
我们这代人,见证了时代的变迁、祖国的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现在人们在物质、精神两个层面,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由衷地为祖国感到自豪、骄傲!
喜欢请关注一下,谢谢!
感谢邀请
不仅80年代有,现在还有呢!不过已经没有了小时候的味道!
小时候下午的时候村里喇叭会喊:今天晚上到村部门口集合,村里放电影啦!拿好自家的板凳!那时候常常和小伙伴们去抢位置,一定要在最前面,有点小钱的会去小卖部买点瓜子饮料零食带去看电影,把其他的小朋友馋的哦!当然了,也会分享给自己的好朋友。
电影开始的时候精力是非常强的,看到一半就会犯困了,就躺家人的怀里睡着了,直到电影结束,家里把我们抱起来回家,我们才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问道放到哪里了,当知道电影已经放完了,那个后悔哦,表示下次来看电影一定不会睡,大家有没有这种经历?
这不仅是70后,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更像是农村孩子的回忆,回忆那个无忧无虑的年纪!
其他网友回答:记得,很温馨,有点怀念。
我们村大喇叭经常播放《铁道游击队》里的插曲: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现在想想,喇叭里放这首歌,感觉播放者是向意中人传递爱意的意思。当时很喜欢这首歌,太好听了。
不管哪个村放电影,我们村大喇叭都提前广播。告知大家是哪个村放电影,演什么电影。
只要听到村里大喇叭播放放电影的通知,大家就早早地做好了思想准备,提前和同伴们约好,到放映那天,尽早收了农活,期盼着晚上的到来。
吃完晚饭后,在去看电影的路上,可以看到,三三俩俩,三五成群的人们结伴而去,大家肩扛着板凳,一路说笑;小孩子们则一路小跑,加快着脚下的步伐,唯恐电影已经开演。
那个年代,露天电影是农村人获取外界知识的主要方式。年轻人最喜欢去看电影,其实他们不是去看电影,他们只是借着看电影的由头去约会,放映电影的场地也成了年轻人光明正大谈情说爱的场所。
电影放映时,里面是老人孩子,这是真正看电影的人;外围是年轻人,他们在外围谈情说爱,嬉戏玩耍,以解他们的相思之情。
那时候,我年龄还小,看电影的时候,不知道为啥,姐姐们一会儿就不见了人影,等到电影快演完的时候,她们就回来了。有一回,我要去方便,挤出人群,发现了姐姐们的秘密。
当时的农村人还比较封建,婚姻基本上还是遵从媒妁之言,两个订过婚的年轻人之间,除了逢年过节之外,基本没有其它接触的机会。
有部分胆大的年轻人,就借着看电影的机会约会,或者是向意中人表达爱意。露天电影成就了不少年轻人的浪漫爱情故事。
那时候的人简单,没有那么多的欲望,看一场电影,就可以满足几天的精神食粮。
我们那时最常看的就是《铁道游击队》、《红色娘子军》、《地道战》、《闪闪的红星》、《智取威虎山》、《沙家浜》、《青松岭》、《海港》,《朝阳沟》等。
到现在,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不管是谁都能顺口说出一句电影里的台词,有的人还能哼唱几句电影里的歌曲。
《闪闪的红星》我认为最经典的台词: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铁道游击队》的歌曲,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太好听了。
《海港》歌曲,大吊车真厉害,轻轻地一抓就起来。。。吊车的威武霸气从歌词得以体现。
《沙家浜》的歌曲智斗,这个女人不寻常,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腔。。。阿庆嫂的应变智慧能从歌词表现出来。
《青松岭》的插曲:长鞭子那个一甩啪啪地响,赶起了大车出了庄。。。潇洒,适意,农民的快乐生活从那甩鞭子的响声中得到体现
这些歌曲唱起来朗朗上口,至今很多人还很喜欢,也不时地在各种场合能听到,很是亲切。
有时很怀念那个无忧的年代,那时的人们思想简单,人与人之间容易相处,相互之间都很信任,出去看电影,把大门一关,不用担心有贼光顾,心里很踏实。但我更喜欢现在,那时做梦都不会想到,现在能过这么幸福的生活。
威海链 » 八十年代,农村露天影院放电影的场景,大家还记得吗?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