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本是儒家学说中的一种很高的境界,但为何在有些现代人口中却有贬义意味?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中庸,是纵合因素促成的存在,存在自有它的合理性,不是人认为的应该不应该,合理不理。只会用名词不懂名词意,拿来用作装门面唬人而已,古人也是,念书,背书,死读书,读死书,没读到开讲就不上学了多的是,但也在社会上混,乱用名词并不懂其中之意,古代就这样形成的,新社会更是乱用名词,多用名词连成顺口流装门面冲大学问也。

其他网友回答:

真正明白中庸之道的人,会对它爱不释手,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使用它屡试不爽。正确使用中庸,可以巧妙地处理各种纠纷,解决各种难啃的问题,在达到自己预期目标的同时,通常又可以比较好地保留涉事者的利益和尊严,基本不会得罪别人,反而很可能收获意外的友谊和交情,实现大家都满意的互利共赢。


其他网友回答:

儒家的"中庸"二字是形容人性深处最光芒的点、最高境界,搞不清楚就贬。

儒家的“中庸”的意思不是折中,“和稀泥”,而意思是:心脏、社会票决领导头脑(中)时,以平凡平常心对待(庸),当选了带头干,落选的事都忘了、不知道。这就是健康的社会和人体选领导头脑的平常机制。谁知道单位无记名投票的意见隐私、自己脑细胞更新的事?若知道这些事,就是腐败的社会和被监测、解剖还监测、解剖不清楚的病人死人。

要想理解“中庸”一词,就要明白中华文化、龙的造字规则,否则解释不清楚。“中庸"的可操作意思不是折中的意思,而是:以交换、票决马首是瞻的中国龙(五中)文化能用于日用的平凡生活中,岂(庸)有平庸人吗?“庸"(岂)可弃乎(吗)?

这一解释是毋庸置疑的。《详见《解密红楼梦真味道》(含《道德经》译文)《破译<论语>背后的龙学密码》开始的“说明”。 文/刘树成

其他网友回答:

中庸简单地说,就是恰到好处,刚刚好,正合适。人类所犯错误大致分两类,一是过分,一是不足。所以才有左倾,极左,右倾,极右的说法。我们总是在左右震荡中前进。很难踩准中间那条线。人类社会有制度,规则,法律,这些规距未必都是最合适的,但也只能如此,因为很难做到中庸。

新文化运动以后,要打倒儒家文化,很多人不读经典了,中庸被曲解了。把庸简单看成平庸,庸庸碌碌。庸还有一个内涵是用。中用,好用,合用。这是说一切要以实践为准。

其他网友回答:

“中庸”既是儒家学说中的一部作品名称,又是被孔子认为的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与有些现代人口中的“中庸”大相径庭。

《中庸》是一部论述道德修养境界的哲学式专著,出自由汉朝的戴圣根据一些儒家著作合编而成的《礼记》。南宋的朱熹将《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一道列为“四书”,成为后朝各代的学校指定用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科目,对维系封建统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一书围绕“中庸”二字论述了如何以中和之道为人处世以及治理国家。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孔子说:“中庸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很少有人能够长期地践行它!” 那么什么是“中庸”呢?中庸即不偏不倚,不过不及,以平常的中和之道看待事物,修养自己。

《中庸》一书给“中庸”的定义是:

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意思是: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现出来,称之为中,表现出来但合情合理,称之为和。中是天下最根本的,和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法度,需要大家共同遵循。

谈“中庸”不得不提“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包含三条主要的原则,这三条原则在《中庸》一书中皆有体现。

  • 慎独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道是一刻都离不开的,离开的均不是道。因此,君子在旁无他人的时候须小心谨慎,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也须持敬畏之心。隐蔽一处时会被人发现,细致入微处也会昭然若揭,因此君子在独处时应慎重。

  • 宽恕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会远离人,如果有人在践行中庸之道时远离了人,那么这不是在践行中庸之道。《诗经》有言:‘砍伐斧头,砍伐斧头,斧头的制作方法就在手中。’手持斧头砍伐另一个斧头,眯着眼审视二者,仍然觉得两者相差甚远。因此君子应该以对待人的方式管理人,直到他们改过自新为止。忠恕距离道并不遥远,不要以自己也不情愿的方式对待别人。

  • 至诚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方能将其天赋发挥到极致。能够将人的天赋发挥到极致也才能够充分发挥人的本性;能够充分发挥人的本性才能够充分发挥事物的本性;能够充分发挥事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育养万事万物;可以帮助天地育养万事万物就能够与天地为列,实现天人合一。

以上所述基本是儒家学说中“中庸”的含义。有些现代人口中的“中庸”多有指才德平庸,能力一般,或对待某事持中立态度,或和稀泥,充当和事佬角色等等的意思。前后对比,两种“中庸”确实有两种不同的意味,但这也充分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

其他网友回答:

要怪就怪对“中庸”这两个字的误解,古文就是中庸,看到的以为它是教人作和事老,和稀泥的,实际上不是这样,用现代语的解释就是“权衡”,看准再做,错了改正。

“中庸”之道有“和”的思想,但和太泛泛了,有和稀泥的,有求大同存小异的,有融入的意思,也有渗透的意思,改革开放几十年,没有前面几十年的开放搞活,哪来财力物力人力来改革?
牟其中的“九十九度加一度”

“中庸之道”也有激进思想,也讲枉娇过正,就是把什么坏局面打破一定要用比它更坏的手段才能解决好,用战争消灭战争,用法律的惩罚来约束人们犯同样的错误。

本来古代的思想我们应该批判的继承,可是却成了因为几句错误把整本书否定的局面!有很多商战思想和成功案例都符合中庸之道!
这个人叫索罗斯,是很多国家听到名字就胆寒的金融大鳄,他虽然拜的是西洋师傅,但是理论就是“中庸之道”,当错误发生,就让它犯更大错误从中取利,当年泰国把外汇都花光,索罗斯就放水冲击,结果泰国忙中出错,企图以抬高利率阻击,结果正中下怀,索罗斯乘乱大赚一笔走人!

其他网友回答:

主要是两种人,一种是有点文化而性格偏激,对五千年牛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知半解,更不了解中庸(中和)本质精神就开骂的人。第二种是原本就既无知又无聊的人,人云亦云,不骂老祖宗心里就不痛快,如现在社会中还存留的那些文革余孽。建议他们静下心来认真从头至尾读一读四书中的《中庸》,再读一读《周易》知道什么叫中庸。中庸思想是中华民族中哲学的核心,儒家叫中庸、中和,道家叫中道,佛家叫中观(有时也叫中道,如《中观论》所说“执中道而不落二边……”)。中华民族精神即是大中至正的精神,不可动摇的精神(《周易.豫》:“中正介于石”)。

其他网友回答:

对祖先高超智慧持嘲笑和轻视态度的列属"下士",他们不懂先贤之用意,没有必要计较他们的想法与态度。″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其他网友回答:

《中庸》本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写的,北宋时的二程很推崇它,在北宋时有很大的影响力。到了南宋,朱熹作《中庸章句》,把它和《大学》、《论语》、《孟子》一起列为“四书”,从此成了读书之人的必读之书,“中庸”思想也渐渐融入了中国人心中,成了为人处世的准则。但做到真正的中庸并不容易。

中庸不是老好好,中庸也不是和稀泥,说中庸禁锢了中国人思想的人要么是本来就不理解中庸是什么意思,要么是知道,却囿于其所处时代的政治文化环境不愿或不敢说中庸的好,还有一种可能是一些批判中庸的人或许是对一些没有理解中庸思想的博大,自以为是按照中庸思想做,其实是没主见的人的不符合中庸思想的批判,并不是对中庸的批判。就像批判假借儒学外衣帮助进行封建独裁统治的“学术”却不是批判儒学一样。

中庸之道在生活中也是适用的。但是,必须得正确理解“中庸”的意思。《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朱熹注释说“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中庸”也就是办事不要毫不在意,也不要过分,符合事物的规律,正常就好。

《中庸》一篇中也没有一句是叫人当墙头草的,相反是在讲做事要有原则,要符合规律,儒学本身就赞扬“能恶人,能好人”,不可能教大家丧失操守,办事和稀泥的。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大家很难真正做到中庸,所以做的半假不真的中庸就容易让中庸遭到诋毁了,这跟摆地摊算命糟践了中华文化是一个理儿。

中庸之道是一种处世做事时符合天道的准则。 《中庸》开篇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这就是说,这本书要讲的是一个“不可须臾离”的道理,即“中庸之道”。这个道理就是办事不要过分,《论语》中有“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就是这个道理。其实好多思想儒家和道家是想通的,“中庸之道”在《道德经》中有最好的注解“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还说“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为什么太好了,东西太多了就要陷入失败?为什么想要毁灭一个事物去要先使它变得异常的壮大?就是因为只有过分地发展,发展得不符合“中庸之道”了,它才能彻底的失败!这也是“物极必反”的道理吧。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中庸之道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凡事都是有度的,不要太过,适度就好。

标签: 儒家学说 贬义 中庸 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