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为什么说“击溃敌十个师不如歼灭敌一个师”?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1947年9月间,许世友领导的胶东保卫战打得很不理想,在敌范汉杰第一兵团(亦称胶东兵团,以六个整编师为主,加王耀武守点部队还真差不多是十个整编师的兵力)的疯狂进攻下,胶东地区几乎全部沦陷,用以保持和东北海路联系的烟台和威海两个港口也丧失掉了。仗打的不好的重要原因,就是从诸城战斗开始,未能形成一次真正的大型歼灭战,遂使局面逐次被动。


(整编第9师王凌云)


范汉杰指挥的六个机动整编师,包括整8师、整9师、整25师、整45师、整54师和整64师,其中战斗力比较强的是李弥整8师、黄百韬整25师和阙汉骞整54师,自9月1日起,敌第一兵团分三路大举进犯胶东解放区。范汉杰的战法是“锥形突进,分段攻击”,当时许谭指挥的部队有华野2纵、7纵、9纵和后来组建的13纵,但却分为内外两线兵团,其中9纵和13纵在胶东腹地,之前在南麻战役中伤亡较大的2纵和7纵在外线作战。


谭震林指挥外线兵团的第一战,选择了战斗力相对较弱的粤军整64师,我军集中2纵、7纵和部分地方武装秘密集结于诸城外围,一俟整64师157旅进入诸城县城,立即将其包围发起攻击。然而从9月9日的午夜打到11日凌晨,尽管已经占领县城大部并接近敌旅部,但是由于负责阻援的2纵6师动作不及时,整64师师长黄国梁率领的131、156两旅很快兵临城下,谭震林和韦国清认为继续打下去会陷入被动,遂下令撤出战斗。


(2纵司令员韦国清)


诸城战斗,我军歼敌1500多人,但是尚未能吃掉敌人一个整编旅,2纵和7纵的部分指战员由此情绪不高,甚至要求离开胶东南下随华野主力作战,可见打夹生了的歼灭战副作用有多大,总体而言,谭韦的兵力不足确是主因,实力大损的2纵和7纵加一起,在兵力上对敌人一个整编师也不具备多大优势,所以很难迅速吃掉这股敌人,而9纵和13纵又远在胶东内线。


陈毅和粟裕也于22日致电谭韦首长,指出:“我们认为,此次诸城战役,既缺乏坚持亦未集中兵力”,不久以后的10月5日,许世友直接指挥9纵和13纵在红石山再次截击敌整编第9师,大战三天三夜,虽然将敌人击溃和逐退,但是我军也付出了较大伤亡,始终未能消灭整9师主力。随着更多敌人的到来,至10月20日左右,我军“内线兵团”连同50000多伤员、干部家属和群众已被敌人压缩到海边,形成了三面包围的态势,这是胶东保卫战最危险的时刻。



(第一兵团司令范汉杰)


直至10月22日,在9纵的坚决阻击下,内线兵团才利用敌整8师、整9师之间的空隙,强行军180里突围成功,胜利进入大泽山区。在此期间,范汉杰的部队连续侵占我15座城镇,虽然伤亡15000余人,但由于没有一个整编师被歼,敌军仍然占据战场优势,华东局和内线兵团不得不申请撤出胶东转战敌后,可见局势之糟糕。


不过由于在其他战场上,我军不断胜利造成敌人兵力吃紧,以及老蒋认为胶东已经“肃清”,所以自10月底开始,连续调走了整25师、整9师、整54师等部队,连范汉杰也调往东北,胶东也终于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而胶东保卫战前期的失利,根本由于在于没有贯彻主席的军事思想:“1,集中兵力打歼灭战。2,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四个纵队分成两部分作战,虽然期间重创了敌人数个整编师,但是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战场不利局面。


(2纵司令员韦国清)


对比下之前的孟良崮战役,华野以九个纵队大战敌人十个整编师,以五个纵队围歼四个纵队打援,一举消灭整74师,直接让敌人的进攻破产。歼灭战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被歼的敌军建制直接在战场上消失,即便重建,由于其指挥机关和骨干全部损失,战斗力绝难恢复,另一方面,会给战场其他敌军部队以有力震慑,再不敢轻易冒头,便于我军撤出战斗和转入休整。


但是击溃战就不成了,战役期间无论击溃敌人几个整编师,其骨架仍在,只要完成兵员、武器和弹药的战损补充,它们很快就可以恢复元气并重新投入战场,而其他敌人亦不会因此胆寒,敢于继续寻求与我军决战,那么战场形势就被动了,因为已经付出一定代价的我军,来不及得到休整和补充,战斗力大打折扣。


(7纵司令员成钧)


根据华野的战史来看,在敌阵中若想全歼一个整编师,至少要集中五个以上的纵队,才能完成歼击、打援和预备队的有效部署。胶东保卫战之前的南麻战役,也是由于粟裕手中兵力不足,才让胡琏的整11师逃出生天,因此胶东保卫战我军仅有四个纵队,又未集中使用,当然很难全歼敌人一个整编师,进而扭转战局。


所以华野“七月分兵”虽然协助了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但是也造成了相当的损失,几次战役都没有打好,这也是我军转入战略反攻以后,随着野战主力部队杀入外线,势必造成解放区内线兵力不足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在胶东保卫战最困难的9月16日,军委特意致电华东局,要求必须坚持在胶东,不求打胜仗,“只要不打败仗就好,一个月至多两个月,局势就会变好”,从其后的战争进程来看,这一判断惊人地准确!


其他网友回答:

解放战争时,各级首长在部署时都反复强调:避免打击溃战,力争歼敌一个建制部队(师或旅或团)!

这是符合当时敌我形势做出的务实态度。

优良传统在新形势下的发展

1946年9月16日,中央首长对“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原则做出了明确指示和详细说明。

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原则,是我军从建军起就有的优良传统,并不是解放战争时才提出的。

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中,尽管我军也曾抓住时机,以伏击方式打过一些歼灭战。不过,总体上,我军当时以分散的游击战为主,歼灭战并非常态。

解放战争爆发时,我解放区、野战军都已经发展壮大,具备了打歼灭战的条件。

但是,由于敌人兵力、火力仍然占据优势,我军一次不可能吃下太多敌人,所以,特别强调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法。

歼敌一部,既有必要,也有可能。

以东北战场为例。

1946年10月25日,东北民主联军在《关于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歼敌一个团的战术指示》中指出:歼敌一部既有必要,也有可能。

敌人如果要保持集中兵力,就只能占领主要点。

如果敌人只占领主要点,我军能占领广大兵源、粮源区,就仍然可以对占据主要据点的敌人形成战略包围,占据主动。

所以,敌人必然要分兵来占领各个次要点。

因此,歼敌一部,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否则,敌人占据次要点,控制广大粮源、兵源区域,我军将会非常困难。

同时,歼敌一部,也非常有可能。

因为,不论是在南满还是北满,我军都有足够的力量组织起6-9倍的兵力歼敌一个团!(这里的比例只是东北战场,在其他战场,比例可能低一些)

既有必要,又有可能,那为什么不这么作呢?

歼敌一部,最利于壮大我军实力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获得有经验战士和良好武器的主要渠道仍然是缴俘。

当时,由于敌人火力强大,我军在打垮敌人的作战中,往往要付出相当代价。

如果只是打垮敌人却不能歼灭敌人,让敌人成建制逃走了,那么,我军就不能大量抓俘虏,大量缴获装备,那么,胜仗很可能是“杀敌三千,自损八百”,不划算。

只有歼灭一部,才可能缴获敌人的良好武器,教育、吸收俘虏,壮大我军。

歼敌一部,对敌人的打击远大于伤敌十部

敌人兵力强大、装备优良,但是,却没有现代化的军事体系。

敌人的先进装备虽先进,但主要依赖外援;敌人的兵力虽多,但其主要骨干,来自大革命战争、抗日战争时期的老本。

因此,敌人虽强,但编制、训练新部队的周期长、能力弱。

如果只是打击溃战,敌人保存了重武器和指挥骨干,通过补充新兵等手段,很可能在不长的时间内恢复战斗力。

如果是歼灭战,那么,歼灭敌人一个团,敌人就少一个团,歼灭敌人一个旅,敌人就少一个旅,很难补充!

所以,在战役层面,每当我军歼敌人一部后,战场态势都会发生极大改变。

在战略层面,解放战争时期,首长下达给各个野战军的阶段性任务,多是以歼敌几个旅、几个团为“指标”。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针对新的形势,务实地调整了打法,进一步发展了歼灭战思想,使“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方针得到落实,使我军从胜利走向胜利!

将来,战场、对手都可能具有新的特点,打法可能又会有不同。

不过,只要保持务实的态度,我们依然能够继续胜利下去!

其他网友回答:

解放战争期间,军神粟裕在豫东战场,在自身弱势兵力下,敏感地抓住了敌人的误判,利用2个纵队主攻,三个纵队打援战术,一举攻克了开封,全歼对方的约四万守军,同时也创造解放军首次打下省府城市的纪录。

随后不久,粟裕来了一个神龙摆尾,趁敌人因为开封失陷,被全盘打乱了节奏之时,悄然发动了睢杞战役,经过了差不多十天的战斗,取得了歼灭敌人五万余人,活捉区寿年,而这一战下来,敌人在中原损失了区寿年兵团主力,并且黄百韬也损失了一部战斗力。

对于此战的胜利,毛泽东同志在一个月后,在西柏坡接见华东要员的时候痛快地说:“解放战争好像爬山,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阶段已经过去了。”

他生怕对方没领悟到自己意思,还用自己拳头做了一个动作,他紧握左拳,让大家看着自己拳背,再用右手的手指,模拟了一个爬山的弧形,让手指在手背翻越了过去。目的是告诉大家,现在就好比翻越爬山,越过了最艰难的爬坡阶段,胜利就在眼前。

进入到了同年的冬天,他再次做出了大胆的预言:“只需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敌人从根本上达到了。”其后,确实如此,历史用事实证明了毛泽东的高瞻远瞩,同时也让粟裕更让毛泽东同志所倚重,随后放心大胆的让他主持了淮海战役,而淮海战役中,粟裕在自己只有60万的兵力,敌人还多出自己20万兵力的情况下,利用60万战胜了80万人。

特别是在初期的孟良崮战役中,粟裕集中了优势兵力,以“歼灭敌人十个师,不如歼灭敌人一个师”为作战方针,趁着张灵甫带着号称王牌中的王牌,敌人七十四师孤军深入之时,经过了反复的研究和商讨,最终给敌人一个警示和下马威,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一举围歼敌人七十四师,让敌人尝试我们的铁拳。

而初期张灵甫还想着深入虎穴,一举抓住解放军指挥部的美梦,大意误判后才发现自己,猎人反而成为了猎物,但是已经完成了包围的解放军,怎么都没让他突围出去,而此时敌军指挥部也让他做固守,希望集中自己优势的兵力,进行一次反包围战役。

此战打了三天三夜,并且在许多的重要的据点,都经过了敌我双方反复争夺,最终敌人重要的据点都给华野拿下,可是剩下给华野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因为在外围敌人已经聚集了优势兵力在集结,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会部署完毕,如果不尽快歼灭七十四师,那么华野将会被敌人包围。

此时华野上下团结一致,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猛攻,配合强大的炮火和高昂的士气,数天被围困失去了优势装备,还缺少供给的七十四师最后全部被围歼,而围歼以后他们并没有恋战,而是选择了快速机动的脱离了战场,华野集中兵力五倍于74师兵力,做到了伤其一指的骄人成绩,同时也让敌人非常心痛和震动,后来大家总结张灵甫有如此的大败,原因是在他的自傲与敌人内部不和谐,其实这正是毛主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最好的一次诠释。

孟良崮战役只是当时众多集中优势兵力,一点一点消耗敌人,集小胜化为大胜的战役之一,而在红军时期,到抗日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多次灵活运用此作战方式,获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他的指挥艺术和战略眼光,是一步一步经历过实战而检验出来的真理。

关于如何以弱胜强,他在不同时期,总结出不同的方法,但是集中自己五个拳头,打断对手一根手指,是他一直以来的方针。晚年的毛泽东同志,非常喜欢看三国演义,并且他对三国演义做了许多的批注,其中他对于诸葛亮的隆中对,就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他觉得蜀汉在隆中对是,一早就犯下了战略上的失误,特别是对诸葛亮建议分兵夹击提出了意见

其点评:“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而相反他对于唐宗明祖的用兵才能,却是评价非常高,特别是李世民在虎牢关一战,集中三千的兵力,完成了对窦建德的逆袭,他点评道:“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可见他老人家,是一直以来非常重视集中兵力,甚至认为是“唯一正确的作战方法”。而他能够娴熟运用这个方法,并且能够反复不同地方不同时期对敌运用。和早年经历的秋收起义起义军最终失败有很大关系,也是这次的失败,触动了他的重视对优势兵力的集中和运用研究。

我们知道,他很喜欢看古代的各种文献和兵书,在战国时代《孙子兵法》就已经提出了,“兵散则势弱,聚则势强,兵家之常情也”,而中国数千年来,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无论是刘秀昆阳之战,三国曹操的官渡之战,还有成吉思汗的野狐岭之战,都是注明集中兵力,完成逆袭的优秀战例,无论是中西方,还是解放军和敌人,军事家和将领们都知道这个道理。

不过道理虽然懂,要做的好,做的妙,又是另外一回事,甚至事难事。特别是在敌强我弱兵力悬殊的情况下,还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合理运用时间和空间,奋不顾身的打击敌人,要做到真的是难上加难。

早年的毛泽东同志,尚未能完全把握此中的精髓。秋收起义的时候,他就已经坚持缩小范围,同时将力量放到地方薄弱的农村去,而不是攻打长沙,后来他的前瞻性得到了证实,因为力量没有集中,起义军最终被敌人优势兵力围剿,他只能带着大家转移到了井冈山。

创建井冈山根据地时期,是他领悟集中兵力的奥秘的关键时刻,正式艰苦卓绝的井冈山多次反围剿的成功,毛泽东真正掌握集中兵力,歼灭敌人的精髓,在一次一次面对敌人集结的兵力下,他总能创造性的找到敌人的弱点,聚而歼之,又分而散之,让敌人打不到,摸不着,又经常一个团一个分队的造成损失,对敌人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而这段期期间他总结经验:分兵几乎没有一次不失败,集中兵力以击小于我或等于我或稍大于我之敌,则往往胜利。”

但是不是所有的指挥员,都能领悟毛泽东的战术精髓。在井冈山时期就出现过失利。原因就是因为当时一些指挥员,没有领悟他的作战意图,错误的分兵导致,被敌人逐一击破,而让井冈山失去了部分的根据地,赏失了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的机会。

经过了胜利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毛泽东明白了红军要战胜敌人,必须夺取战争主动权。而做到这样只要做到三点就可以获得胜利,第一:集中兵力可一战而胜,改变敌进我退的形势;第二:转入反攻,改变攻守形势;第三:将战略防御中的弱者地位,改变为战役战斗中的强者地位。

在当时集中兵力已成为红军反围剿的重要法宝。如何集中,什么时候出手,机会和胜算如何,毛泽东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而毛泽东灵集中兵力的原则,明确了目的是歼灭敌人。集中兵力歼灭敌人,本来就是一个整体的思路。

对于自己的战友和力量,他非常珍惜和在乎,在取得了南雄、水口战役胜利后。虽然红军击溃敌人,但毛泽东却说:说它是败仗。因为自己消耗太多,却无法做到对敌人一部一个整体的消耗,虽然胜利,其实就等于是失败,因为敌人的十个手指的拳头还在,

他指出歼灭敌人就是要剥夺的持续做战能力。并未是缴获敌人的装备来补充自己,而他的名言是:“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

但是作为毛泽东的老对手同意懂得这个道理。两人为何用同样的战术,却出现不同的结果呢?

在红军时期,毛泽东喜欢用分进合击战法,而敌人也非常推崇分进合击战法,两人对井冈山的几次“围剿”较量,双方几乎都有分进合击的部署,但是敌人却屡屡失算,反被红军同样是分进合击,却各个击破,到底他们的差距在哪里呢?

关于分进合击,他说出了精髓所在,就是在于最后合的把握。敌人的分进合击,看上去非常吓人,实际压根没有协同。等于萨尔浒中的明军一样,在优势兵力下,被努尔哈赤的后金军,各个击破,而红军的分进合击,是能聚能和,能分能散,又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和战斗力,如他最后点评说的:“所谓以弱当强,就是以少数兵力佯攻敌诸路大军。所谓以强当弱,就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五六倍于敌一路之兵力,四面包围,聚而歼之。”

他在带领红军四渡赤水的时候,除了重视运动战,也很重视歼灭敌人一部的作用,正是这样的威胁力,给一盘散沙的敌人,带来了心理压力和顾忌,最后成功的脱离了包围圈,向陕北进发。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亮剑中的李云龙,正是将八路军分而散之最好的表现,他们会分开成一个一个小队,但是不断地自己发展,到了有需要而又能够聚拢其起来,更重要的就是协同战斗力很强,而大家都会为战友做支持,经典的就是平安县的战斗一段,而通过游击战术和敌后的发展,这个战术更是成为了各指战员最喜欢运用的战术。

解放战争开始时,他将八路军和新四军重新组织成为野战兵团,根据形势变化,初步制定了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的对敌方针,当然敌人集中了大规模的兵力,对解放区进行了侵袭,而在这个时刻,陈赓大将获得一次战役的胜利,毛泽东研究了战报后,将陈赓作战胜利的经验推广的全野战军,指出各地方部队,学习陈赓每次集中兵力,寻找机会打敌一部分,将自己的优势兵力加强的三比一,或者是四比一的比例,以求全歼小部分的敌人。他后来一段时间,对各指战员获得的胜负经验,寻找出了一个百战百胜的规律,就是集中自己小范围优势兵力,对敌人做分割包围,争取一口一口吃掉敌人。

而敌人也非常重视集中兵力,每一次战役都是集结了比解放军更多的兵力,比如延安保卫战,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在解放战争初期,在中原投入的兵力是解放军的数倍。

并且他也很重视对毛泽东战术的研究,一次他得到了一本解放军的作战手册,就忘记了吃喝般的研究,还觉得自己领悟出一些心得,立即改变打法。在山东战区,收缩兵力,聚成一个方圆不到50公里的梯队,同步推进。

面对对手在班门弄斧,毛泽东笑着说:他们用这种战术,缺点很多,特别是而两翼还有后路,都出现了空虚,这不是给我们机会吗。这个道理就会蒙古族打击欧洲的方阵一个道理,面对敌人严密的方阵,但是两边和后方空虚的情况,蒙古人就是讲过两边不断的骚扰和后方的侵袭,不断的让对手出现混乱,当敌人出现了阵脚大乱的时候,就进行机动的分割包围,在给与一个一个的歼灭。所以蒙古人用了几万人就横扫亚洲直到欧洲。

敌人也没想到在自己手中,被毛泽东掌握的如鱼的水的战术,对于自己来说却是个举步维艰的的障碍。虽然他们集中兵力是集中了,但是内部不齐心,外部无斗志,很快就出现了动则集中、战则分散的情况。但是相反,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解放军的虽然在兵力和装备上,刚开始处于弱势,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兵力,动则分散、合则齐心,实现小部分歼敌,以量变成为质变。

其实敌人不知道,要做到毛他那样运用自如地集中兵力歼灭敌人,需要有几个必备的条件,

首先:军民一家亲,将帅同心,将士上下一心,这是敌人难以做到的。

第二:必须有为人民贡献,为新中国努力的愿望、敢于付出和有协同精神,我们看到人民军队同仇敌忾。而敌人无路是地方还是指挥层,在内部是军心离散,各部分是矛盾重重,即便是表面上集结了兵力,其实要想做到协同是很难,我们看到了三大战役,他们所以失败,根本原因就是在此。

毛泽东对于将集中兵力歼灭敌人一部分,将理论转化为实际。他曾经说:我们是以少胜多的——这是敌人说的。我们又是以多胜少的——这时对战场上敌人情况来说的,虽然这不是秘密,敌人也很清楚。然而敌人打败不了我们,我们还不断取得胜利,因为他们不知道,我们会什么时候如何做怎么做,这一点我们是要保密的。

其他网友回答:

很高兴跟大家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击溃敌十个师不如歼灭敌一个师”语出毛主席1936年12月在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的讲演名篇《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主席在讲演中,深入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规律,总结了五次“反围剿”斗争的经验教训,提出“反对击溃战,承认歼灭战”。

为什么要说溃敌十师不如歼敌一师呢?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原因:

①歼灭使敌彻底丧失战斗力,击溃则仅仅使敌暂时丧失战斗力或丧失部分战斗力。

在战役战斗中,歼灭是指成建制地消灭敌军的部队,这种歼灭不仅仅指杀死,也包括打伤、俘虏、改编和接受敌人的投降,目的就是为了使被歼灭部队失去战斗力,无法再对我军构成威胁。击溃是指打垮、打散敌人,使其部队的建制大乱,全军溃退。毛主席说:“击溃战,对于雄厚之敌不是基本上决定胜负的东西。歼灭战,则对任何敌人都立即起了重大的影响。”由于国民党雄厚的兵力,被击溃的部队经过一定时间的收拢、休整、补充之后,战斗力又会恢复甚至比之前更强,对我军的威胁并没有解除。“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是击溃与歼灭形象的对比。

国民党很多军队都在被击溃败后经过整编重新形成战斗力,国民党第55军,在1943年3月日军和鲁南攻势中阵亡一个师,113师师长韩子乾被俘;1946年改编为整编第52师,但在宿北战役和鲁南战役中,被山东人民解放军击溃;后又经过整编,并参加了盐南战役、益林战役、李堡栟茶战役,其第113旅被我军全歼。51军后来甚至恢复了军的编制,在1949年4月的长江防线中再次被击溃,其残部逃入上海继续抵抗,最后在军长刘昌义带领下向我军投诚。

②歼灭敌有生力量,是改变敌我兵力对比的主要途径。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部队人数有400多万,中国人民解放军只有100多万人,兵力(仅指人数)对比大约4比1;至1948年6月左右,双方部队员额已基本持平;到了1949年2月,国民党部队减少到200多万,其中只有100多万可投入作战,而此时解放军的总兵力已经是内战初的3倍。国共双方兵力对比的变化,固然有民心向背等影响因素,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民解放军坚持了歼灭敌有生力量的作战原则。解放战争中,我军打了很多经典的歼灭战,像淮海战役、豫东战役、辽沈战役、苏中战役、莱芜战役、晋中战役、济南战役、平津战役、鲁西南战役、宜川战役等,都是非常有名的,仅淮海战役就消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55.5万人。

1948年11月初,在中央军委决策下,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加上部分地方部队共约60万人,在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等组成的前敌委员会的指挥下,发起了淮海战役。战役只持续了两个多月,就歼灭国民党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的5个兵团(包括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杜聿明集团等)、22个军、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其中,投降3万多人,改编近3万人,打伤近2万人,俘虏32万余人,创造了歼敌数量最多的纪录。

③选择数量少力量弱的敌军部队,有利于我军形成局部绝对优势。

集中优势力量打歼灭战,是我军打胜仗的重要法宝。什么是局部绝对优势?毛主席十大军事原则第四条指出: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就是对敌最少要形成两倍的兵力优势,10个师和1个师只是打了个比方,说白了就是尽量捡软柿子捏,捏就给它捏碎了。对敌1个一万多人的师,需要3万到9万的部队,不然难以形成包围之势。事实上要击溃敌10个师,我们需要同样多的部队甚至更多,只不过形不成对敌的绝对优势。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只要是毛主席指挥,就一直坚持这个选择,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也是一脉相承的,既然可以6个一起打死1个,干吗要6个对他6个,不逞那个英雄。

④打赢歼灭战,可以有效地补充我军的人员、武器装备、给养等。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我军的武器装备来源主要靠缴获,就算后来建了兵工厂,但还是主要依赖缴获补充。国民党军队被称为我们的“运输大队”,解放战争期间仅大炮就被我军缴获了将近3万门。而歼灭敌军和击溃敌军,在缴获数质量上有着天壤之别,即使被击溃了,吃饭保命的家伙敌人大概率不会丢弃;而被消灭特别是投降、被俘、改编以后,全部精良的武器装备包括人员、给养,对我军都是极大的补充。

⑤歼灭甚至全歼敌军,能够有力震慑敌其他部队。

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被俘和投诚数量远远大于死亡数量,仅起义投诚的将军就有1000余名。这与国军党军部分指挥官思想认识的转变和我军优待俘虏的政策是分不开的,还有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打了无数的歼灭战。歼灭战如猛虎下山、摧枯拉朽,战役更加惨烈,能够更明显地反映出解放军强大的战斗力和顽强的战斗精神。那一句“缴枪不杀”让敌军闻风丧胆。

以上就是我对该问题的认识,供参考。欢迎大家与小兵一起学习历史!

其他网友回答:


在亮剑里,李大脑袋曾经在和政委赵刚吵架的时候说过,旅长让他去组建新一团的时候,要枪没枪,要炮没炮,但他去了一年之后,新一团的家底儿就很厚了,92式,歪把子,应有尽有。为什么呢?

主席在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这篇文章中曾经说过,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人,击溃其10个师,不如消灭其一个师。

也就是说,形成这种击溃敌人10个师不如歼灭敌人一个师的战术指导原则,其实不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而是早在红军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广州起义的时候,徐向前的级别还比较低,起义失败之后,也没有人管他。他逃出广州之后又找到组织,组织上将它分配到了海陆丰地区。


徐向前到海陆丰地区的时候,当地在彭湃的组织之下,已经有了小规模的游击队,但因为缺乏有军事经验的军事干部,所以一直发展不起来。

徐向前到了海陆丰之后,很快就帮助当地的游击队确立了一个作战指导原则,每次作战应当力求成建制的歼灭敌人的一个部队,而不是仅仅击溃就了事。

为什么一定要成建制的歼灭敌人的部队呢?难道击溃不是同样可以算是打胜仗吗?为什么徐向前去强调必须要成建制的消灭敌人呢?

这就是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红军还很弱小,武器弹药和后勤物资非常匮乏,而且处在完全被封锁的环境之下,也没有其他渠道来获取这样一些必要的物资。

那么就只有一个出路,这也就是游击队员之歌里的歌词所说的,没有枪没有炮,自有敌人给我们造,没有吃没有穿,自有敌人给我们送上前。如果缺什么了,就从敌人手里去夺取。


所以徐向前很快就为当地的游击队确立了这样的作作战指导原则,与其击溃敌人一个连,不如全歼敌人一个排。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取这个建制内的敌人的所有武器装备和资中物资。

这个指导原则很快在其他根据地也几乎是不约而同的确立起来了。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当时所有的根据地的外部环境都差不多,都处在被敌人四面封锁的境地,所有的物资都只有依赖于缴获。

我们现在回顾许多开国将领的回忆录,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那就是他们在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枪,很多人的军旅生涯的第一支枪都是从敌人手里夺过来的。

因为当时中国的工业化程度很低,所有的革命根据地都建立在农业地区,工商业都非常落后,所以根据地无法自己建立兵工厂,也就无法自己造枪造炮,只能依赖于从敌人手里去夺取。


这种情况不只是在红军时期如此,抗战时期如此,解放战争时期同样如此。各个战区在解放战争初期,之所以不敢和国军打攻坚战,就是因为当时的解放军非常缺乏重武器。

而到了解放战争的后期,也就是1948年下半年开始,各个战区的解放军不仅在质量上早已经完全超过了国军,而且在火力配置上也已经压倒了国军。无论是济南战役还是之后的辽沈战役,都是如此。

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三年之内出现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就是因为在这三年里,解放军不断的通过整建制的消灭敌人,来补充自己,提高自己的武器装备水平。

也正是因此,在1950年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时候,各部队的武器还是万国牌,有扛着美式冲锋枪的,也有捷克造,也有意大利炮,国军用啥,这个时候的志愿军就用啥。

其他网友回答: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击溃敌十个师不如歼灭敌一个师”就是这一理论的具体实践。伤了十个手指,恢复了还是个健康人,但如果彻底打掉一个手指,他就剩九个了,就是残疾了!同理,击溃十个师,恢复后还是十个师。但如果通过运动和调动敌人,形成局部数倍于敌人的优势,彻底歼灭敌人,那敌人就剩九个师了!

其他网友回答:

不是解放战争。

“击溃战,对于雄厚之敌不是基本上决定胜负的东西。歼灭战,则对任何敌人都立即起了重大的影响。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

这段话是1936年12月,毛主席在红军大学的一次讲演上提出的。

为什么毛主席认为歼灭战远优于击溃战?

因为土地革命时期,红军物资匮乏。尤其是武器装备,极度匮乏,且无法自制,只能依赖于战场缴获。

在这种背景下,红军消耗了弹药,打跑了敌军,但却没什么缴获。下一场战斗要拿什么迎敌呢?

所以,击溃战对于红军而言,显然是没有意义的。红军只有通过歼灭战,成建制的歼灭大量敌人,获得批量军需物资。才能应付一场又一场的恶战。

而且歼灭战也能俘获大量俘虏。这些国军俘虏的军事素质高于赤卫队、游击队。不用特别训练就能投入战斗,在关键时刻,往往能解决红军兵源不足的问题。

举例子说。

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期间,红一方面军攻击南丰县城失利。

之后,红军调整战术,以大兵团伏击和大兵团山地攻坚战术,全歼中央军三个师。

其中就包括了陈诚的看家部队第十一师。

由于损失太大,陈诚气的要吐血,蒋校长精心筹划的第四次围剿也就此失败。

红军方面,反围剿成功后,清点缴获:最新式德造轻机枪三百多挺,四十门大炮,各种枪支一万多支。俘虏一万余人。

靠着这些缴获,红一方面军的装备水平较于之前有明显提升,兵力由七万扩充到十万。

具备了与国军打大规模运动战的实力。

但接下来的事,众所周知。李德、博古来到苏区后,否决了此前的游击战、运动战,提出所谓的“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方针。

企图以阵地战、正规战,在苏区外制敌,保守苏区每一寸土地。

这里的“御敌于国门之外”方针,其实就是击溃战的一种表现形式。

就拿第五次反围剿初期的团村战役来说。

当时中央军三个师进犯苏区,红军的策略是于险要地区设伏,全歼这股敌军。

如果这次伏击战成功,打破蒋校长的“堡垒主义”战略,接下来再打几场歼灭战。第五次反围剿可能就成功了。

可是由于李德的瞎指挥,硬要把一、三军团分开使用,导致一军团未能准时进入战场。因而兵力不足的三军团和五、七军团一部,只能是“硬吃”这三万国军。

但红军才一万二,国军三万。怎么可能吃的下去呢?

于是,伏击战打着打着就变成了消耗战。

虽然在战斗中,三、五、七军团的指战员极其英勇,以一万余人的兵力,硬是击溃了国军三万人的进攻。让不了解情况的李德、博古在事后颇为得意,认为这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式的大胜。

但前线指战员知道,这种击溃战对于严峻的反围剿形势,没有任何意义。

国军有钱,损失再多也没事,回去补充完兵源、弹药后,马上就能再战。

红军穷的叮当响,一场恶战下来,损失的兵源和弹药,要找谁来补充呢?

要总这么无意义的血拼,打到最后,红军就只能拿烧火棍迎敌了。

彭总当时叹息地说:如果一军团在,与三军团靠拢作战,敌三个师十五个团当能全歼,加上洵口歼灭之三个团,就是十八个团,再寻机歼敌二十个团左右,敌军第五次‘围剿’就可能被粉碎,历史上也就没有二万五千里长征了。

但历史没有如果。

红军此后在错误的战略指导下,军需弹药越打越少,兵源越打越少,地盘越打越小。打到最后,不得不放弃经营多年的根据地,被迫踏上两万五千里的长征。

当然,歼灭战的大量应用,确定是在解放战争时期。

如《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在山东华中打几个好的歼灭战》、《学习陈赓部集中主力各个歼敌的作战方法》等文件,便都是1947~48年期间,毛主席针对当时形势做出的相关战术指示。

据陈赓十四日辰电称:……经五小时夜战,消灭顽十一旅两个团。据不完全统计,我缴获山炮四门、迫击炮七门、重机枪八挺、步枪五百余支、轻机枪三十余挺,俘顽千余名,我伤亡甚少。……彻夜激战,结果我缴获山炮六门、平射炮二门、迫击炮十一门、小炮二门、重机枪八挺、轻机枪数十挺、步枪五百余,俘虏七百余,我军士气高涨,准备继续作战等语……我陈赓纵队现已开始作战,采取集中主力打敌一部、各个击破之方针,取得两次胜利。我各地作战亦应采取此种方法,每次集中大力打敌一部,其比例应为三对一,最好是四对一,以求必胜,各个击破敌人。望将此种战法普遍教育团级以上将领,是为至要。——《学习陈赓部集中主力各个歼敌的作战方法》

这些指示,笼统的说,就是不要打无意义的仗。我军每次出动,都应集中力量,以三倍或四倍兵力优势歼灭敌军之一部。不战则已,要战就争取必胜。

依靠中央的指示,我军在解放战争后期打出了人类罕见的战损比。

通常打仗,是我方50万,敌方30万。

打完后,我方剩30万,敌方0。

敌军在我方的强势进攻下,死伤溃逃俘,全军覆没。我方也没什么补充,损失20万,还剩下30万。

我方能剩多少人,取决于敌方的抵抗程度。

但在中央打歼灭战的指示下,解放战争是这么打的。

辽沈战役,我军70万,国军50万。

打完后,我军变为100万,国军0。

淮海战役,我军60万,国军80万。

打完后,我军变为120万;国军0。

平津战役,我军100万,国军60万。

打完后,我军变为150万,国军0。

三大战役下来,国军由365万变成了150万。我军由280万变成400万。

其实我军并没有肉体消灭多少国军,而是大部分国军都被我军以歼灭战的方式包围。或于战场起义、投诚了。或被俘后加入人民军队怀抱了。

然后的渡江战役也一样。100万对70万。打完后,毫无悬念的变成160万对0万。

如果解放军不以歼灭敌人为目的,而是像国军一样,仅以击退,击溃为目的。如所谓“徐东大捷”,这居然也能算作是大捷。解放战争肯定不可能在短短四年内就结束。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伟大的教员同志给解放军定了一个基调: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集中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教员同志这个思想可谓一针见血,因为这个思想是在教员同志洞察己方的劣势和敌人的长处短处之后确定的。

敌我兵力对比

抗日战争结束时,伪军从190万人扩张到430万人,毕竟蒋秃驴打着抗日的名号猥琐发育嘛;而人民军队只有120万人。明面上看人民军队扩张的多,但是人民军队从四五万人发展到120万人是跟日本打了八年打出来的,而伪军在1939年之后就消极抗日,身知道了日本投降之前还在丢县城。反而人民军队则被日本列为主要对手,这是侵华日军官方报刊提出的。虽然人民军队在抗战时候装备差,人员缺乏训练,但是在教员同志持久战思想指导下,人民军队通过游击战、运动战的方式,不断的打击敌人,虽然单次战果不大,但是可以积小胜为大胜,而且让日军不得不把大量兵力物力放在占领区维稳上,南方的新四军甚至开着日本汽艇设卡收日本人的抗日捐,一边拿日本人交的钱改善根据地人民生活,购置武器。也正因如此,人民军队通过战争获得了广大敌占区人民的信任和支持,进而发展壮大。

敌我实力对比

当时人民军队虽然经过抗战的洗礼,但是依然不擅长大兵团作战,毕竟全面抗战八年,人民军队打的更多的都是游击战和运动战。尤其是人民军队在当时严重缺乏自动武器和重火力,甚至连步枪都做不到人手一枝,上党战役得时候很多战士都是拿着大刀长矛参战。

反而伪军则事美国爹爹养出来的,其五大主力也是美国爹爹训练出来的,重炮、坦克、自动武器比人民军队多的多,甚至还有人民军队极度缺乏的载重卡车。而且当时明面上看,伪军比人民军队更擅长大兵团作战。至于为什么说明面上,至少纸面实力伪军在机动性和火力上都远强于人民军队。

解放区和敌占区对比

伪军当时控制着全国最富庶的地区,控制着大量的交通线和大城市,而解放区大多数都是较为贫困的地区,而且农村地区居多。同时解放区也缺乏工业产业,顶多是手工业,缺乏重工业。这也是为什么解放军急着进军东北,因为冬被的工业基础还不错,控制东北可以给解放区带来必要的工业体系。

所以当时伪军得意洋洋的说:三个月内解决中共问题。话说,这副嘴脸怎么个日本法西斯那么像呢,果然伪军和国民党伪政权是日本法西斯的亲儿子。

不过伪军面对的是教员同志,也该着伪军倒霉,因为教员同志在军事战略和政治上高瞻远瞩,面对咄咄逼人的伪军,教员同志给全国解放战争奠定了一个指导思想,也就是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集中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同时指示各解放区,让开大道,占领两厢。这么玩的好处是处处牵制伪军,让伪军分兵,因为伪军不管是占领城市还是交通线都需要分兵把手,这样伪军投入前线的兵力就会减弱;同时伪军机动性也会下降,处处被动。

既然如此,人民军队就可以发挥运动战优势,集中兵力打歼灭战。而且人民军队还可以围点打援,这是明显的阳谋,因为伪军知道去了就会被打援,而且说不定自己就会被解放军包饺子,搞不好不仅无法给队友解围,自己还会搭进去。这也是教员同志说的: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说到这里,不得不佩服教员同志的英明伟大。

敌我兵员文化素养对比

人民军队向来重视对官兵的文化教育,比如一个新兵加入人民军队之后就被强制上识字课,这也是人民军队从红军以来的优良传统。因为识字就会有文化,有文化就能看清社会现实,就是思想上觉醒,觉醒后就能理解革命的崇高思想,进而为了实现崇高的革命理想而战斗。而且有文化的士兵能够准确的理解并执行上级的命令,具有极高的组织纪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进而获得战争的胜利。举个例子,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往往越乱越能打,因为解放军打乱了官兵可以就地重组,通过职务的高低以及党龄、军龄推举临时指挥员,指挥重组的官兵按照上级的命令或者根据战场实际情况继续战斗。

相比之下,伪军士兵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兵比比皆是,甚至队列训练时候都分不清左右脚,听不懂口号,走成顺拐的比比皆是。这也造成一个问题,就是伪军士兵不懂的如何使用并维护手中的武器,虽然伪军装备着大量先进武器,但是因为文盲比例居高不下根本不会使用,反而到了解放军手里只要看得懂使用手册并实际操练几次,就能发挥出应有的威力。而且,伪军还有一个人民军队从来没有的优良传统,就是克扣军饷。人民军队从红军到解放军,从不克扣军饷,虽然曾经叫津贴。在解放区战斗时候发边区票,进入敌占区后发现大洋,从不克扣,即便是偶尔拖欠也会迅速补上。如果你敢克扣战士们的军饷,那么士兵委员会会随时向上级举报你。不仅是军饷,干部见伙食费都不能克扣,每个月剩余的伙食费,也就是伙食尾子,每个月月末都要平均分给每一位官兵当零花钱。

所以,人民军队的官兵才是人,而伪军官兵不过是国民党伪政权的看门狗,只有成为一个有尊严的人才知道为何而战,才有战斗力。而看门狗就是国民党伪政权的擦脚布,用完了就扔,没资格谈权利。一个国民党伤兵在没断气的时候,身上的财物就被长官或者那一堆乞丐兵摸走了,然后就给你扔一边等着等死,你被野狗野狼拖走了也没人管。而人民军队的官兵伤了有人抬有人治,还有病号饭,你死了也有人收尸,没时间掩埋还会派人给你守灵,防止你的尸体喂了野狗野狼。

如此对比,人民军队焉有不胜之理!

所以,伪军在人民军队凌厉的打击下丧师失地,节节败退,也就是教员说的人地皆失。

三大战役之后,敌我兵力火力对比彻底逆转,在渡江战役之前,明眼人都知道国民党伪政权早晚完蛋,美国佬也抛弃了无能的伪政权。

1949年元旦,伟大的教员同志发表了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提出了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同时,教员同志针对蒋秃驴的摇尾乞怜,针锋相对的提出废除伪政府、废除伪宪法、废除伪法统、依据民主原则改编全部反动军队的条件。当然国民党伪政权不会接受这些条件,1949年4月,教员同志一声令下,百万解放大军横渡长江,各路伪军望风披靡,再解放大军的痛击下,大小伪军只恨爹妈给少生两条腿,我估计伪军当时想的肯定是像狗一样长四条腿就好了。

最后祖国大陆得以解放,伪政权和残余伪军只能在美国佬的庇护下,躲到一个小岛子上苟延残喘,直到今天还在给美国佬当狗。

所以,伟大的解放战争尚未结束,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解放大军的钢铁洪流会横跨海峡,伪政权和伪军将会在解放大军的铁蹄下灰飞烟灭。

在解放大军的红旗下,旧社会的残余将会被扫荡殆尽,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将获得全面胜利。

全文完

其他网友回答:

“伤敌十指不如断敌一指。击溃敌十个师不如歼灭敌一个师”。这是老人家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的战略问题》一书对战役具体目标的形象比喻概括。它具体解释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中“

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战略原则。它是老人家和战友们几十年戎马生涯浴血奋战的经验总结。它贯穿于人民子弟兵成长的各个时期。

只是碍于不同时期的不同条件。它实施起来有着明显的差异和结果。


其他网友回答:

关于溃敌十师不如歼敌一师,毛泽东主席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其中的事实和道理,是从战争的实际、长远效果出发考量的。把十个师的敌军击溃了,溃者,溃败、溃散、溃逃,这溃败、溃散、溃逃的敌军可以再聚拢、再充实,聚拢充实之后依然是十个师的敌军,虽然是歼灭了一个师,但你把它歼灭了,这个师的敌军以后就不再存在,敌方的对抗力量就少了一个师,所以,歼灭战的实际、长远效果要大于击溃战。毛泽东主席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其出发点盖源于此。




标签: 歼灭 击溃 解放战争 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