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建议中小学教师取消按职称发工资,增加教龄工资,你怎么看?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网友建议取消中小学教师按职称发工资,增加教龄工资,这个建议或许代表了很多职称低的老师的一些想法,但是叫我看,完全取消中小学职称发工资目前实现不了。增加教龄工资有待实现。

我根据我身边的实际情况,来谈谈这个叫老师们又是欢喜又是忧的职称问题。评上了,自然开心,又是秧歌又是戏。评不上的阴云惨淡,一切的努力终成为泡影,真的很受打击。

我身边的许多小学老师们,现在已经大部分都是一级教师了,只有极少数后来分配的,和以前落下的极个别的中年教师,其他都是一级教师了。2016年前,小学到了小学高级职称就封顶了。在2016年职称改革后,过去的中学一级老师和小学高级老师统称为中小学一级老师,属于中级职称。小学老师就有资格评高级教师了,属于高级职称。分为副高和正高,正高的名额全省也没有多少,小学老师们也没有做那个梦的。

于是大家就又开始挤在了评副高职称的路上。

过去很多三四十岁的老师,因为评上了小高,职称已经在小学封顶了。也没有什么进取的意识了。工作整体属于消极的状态。

学校分的任何任务,她们都懒得参与,摆老资格,推给年轻的同事,美其名曰是叫年轻的同事多锻炼锻炼,多个机会拿奖励证书,好评职称。

但是自从职称改革后,可以评高级职称了。那些中年教师,就又开始重整旗鼓,努力工作了,从上课的整体状态,对待工作的态度,和以前有了很大的区别。

各项工作都会积极参与,就想多的一些奖励证书。就连大家都不愿意上的公开课,也都抢着报名。因为评中高必须有县级以上的优质课。

从这点来看,职称对于老师们的管理是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的。但是任何事都有它的两面性。

为了取得好成绩,为了奖励证书,有的老师无所不用其极,手段百出,令人不齿。靠各种手段人家就评上了中高职称。

可是脚踏实地,老实本分的老师,不会玩手段,也没有关系可走,就算努力了,也不会取得成功。于是这部分人刚热起来的心思就冷了。

因为终于看明白了,还是只有少数的老师晋级成功。绝大部分的老师,没有这个机会。于是再次消沉。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表示:

“我们还将研究改革和完善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降低职称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权重,单列班主任岗位津贴,推动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标准。”

看到没有,按照教育部的规划是降低职称在绩效工资分配的权重,根本不是降低基本工资中的权重,更没有取消职称的意思,只是会更加完善制度。

再说现在很多领导阶层都成了高级职称了,大家想取消了职称,那是不可能的。

再说直接按教龄来发工资,那不就成了教育的大锅饭了吗?干多干少一个样了。那肯定不是制度的进步,而是落后。

任何一个制度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可以在实行的过程中发现弊端,进行改进。

现在大部分人对于职称不满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指标问题。

指标太少,拿小学一级来说,今年我们这里学区就给了几个指标,指标太少,竞争太厉害。很多老师,按分给的指标计算,自己十年后才艺轮到晋级。这样不免就打击了年轻老师的积极性。

其次就是评选过程不够透明。

我们都是先参加学区评选,再推荐到市教育局评选。可是评选的过程不透明。落选的理由都不知道是啥,如果评选的明细透明,大家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差在哪里。来年在努力,也不是不接受评不上的结果。而是不接受,评选过程不透明。

这就是典型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

如果评上的都是靠个人能力,那么大家也不会有意见,自己能力不行,评不上是正常现象,可是评上的根本就不是能力过硬的,你叫大家怎么会心理平衡呢。

我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去年参加了评选,落选了,成绩很好,可以依然落选,有明白人指点,你不去“表示”下,怎么可能把指标给你。于是今年她就去“表示”了。领导也答应了。可是最后依然没有她,领导的解释是,有一个市领导的亲戚也想要指标,所以指标就给了市领导的亲戚了。

同事知道后,气的不行,可是又能怎么办!之好寄希望于明年!她都40多岁了,比她年轻的都评上了,她还没评上中级,她也很是灰心丧气。干工作觉得没有什么动力。

再就是,评上高级和中级工资相差太多。

高级职称挂钩后,比自己以前要多挣800左右的工资。绩效也多,取暖费也多。林林总总算下来,要比中级职称的多一千多。这对于靠工资吃饭的老师来说,的确差距很大。

一说涨工资,平均400百,高级的涨500多,低级的涨100多,越涨差距越大。很多老师都被平均了。涨工资就会吐槽半天。把涨工资那点喜悦也给整没了。

其实老师们诟病的不是制度本身,而是在实行的过程中,制度已经出现了一些弊端。那么就要针对弊端进行整改,而不是靠取消来解决问题。

在没有更完美的制度出来代替职称前。这个制度不会被取消。

再说说教龄工资。这在很多人看来,教龄工资就是个笑话。一个尊师重教的笑话。

一个教龄在20年的教师的教龄工资,每月才10元钱。当初实行教龄工资的时候,那时的工资才20多元钱,给10元钱,就真的不少了。是一种补贴。而现在工资涨到了几千。教龄津贴还是10元。这就让老师们觉得这教龄津贴就是鸡肋,甚至连鸡肋都不如,食之无味,弃之不可惜,有它不多,无它不少。

这对于鼓励年轻教师安心终身执教,是个消极的因素。没有叫年轻教师看到自己年老后有什么可以期待的地方。值得不值得留下来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很多年轻的老师就会摇摆不定。

因为吸引优秀人才,引进新鲜血液的还是要靠真金白银。没有任何行业吸引力的职业,一定不会招到你想要的优秀人才。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公办学校招收老师的条件一降再降,也招不到老师。而有名气的私立学校,却可以找到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来当小学老师。除了待遇高,我想不到其他理由。

人首先得生存,然后才可以谈理想。饿着肚子干工作,别说效果,你也坚持不了几天,你会给自己找另一条吃饭的道路了。谁也没在生活在真空里。

有的省份已经着手提高教龄工资,但愿政策可以早一天实现。

这是我的一点看法、希望朋友们谈谈自己对于职称的看法。期待您的留言。

其他网友回答:

同意。

1.按照职称发工资不符合按劳分配的原则。

老师工作量相同,教学效果相同,职称高的领的工资多出许多。也有很多高职教师工作量只是正常的一半,甚至有的直接到后勤工作,工资丝毫不受影响。这与按劳分配的理念是冲突的,也是不公平的,严重打击职称低的老师的工作积极性。

2.职称高不一定教学水平高。

职称评审有很多弊端。比如要求优秀模范荣誉,这些荣誉有些不是凭工作努力或成绩好获得的,但是荣誉多的评职称就容易。所以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工作成绩不一定好,但工资却高。也不公平。

3.按职称发工资加大了老师之间的竞争,破坏了和谐友好的同事关系。

由于职称不同,工资差距巨大,有的老师往往为了评职称不择手段,伤害了其他老师的利益,造成同事关系紧张。

4.按照工龄发工资相对公平,对教师和教学都有好处。

按工龄发工资虽然也可能产生一些问题,但是所有的老师工龄都逐渐增长,每个人都有盼头,不会相互嫉妒,相互打压。老师们可以专注地搞教学,而不是为评职称费尽心机。

5.按工龄发工资,能够遏制评职称中的造假等不良现象。

职称造假、论文造假成了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如果按工龄发工资,那么造假的现象就会大量减少。也不会有人再利用手中的职权搞腐 败。

综上所述,我认为网友的建议很好。希望政 府能够采纳!

其他网友回答:

1.教龄工资增加比例,现在占比太小。2.取消职称与工资挂钩的关系,这部分划入绩效工资。3.绩效工资学校评,不能像职称评定那样由不了解情况的人说了算。

这样,既稳定教师队伍,又能使优秀教师留在薄弱学校,因为这里竞争对手相对较弱。同时解决因为职称造成的高工资终身制的问题,真正实现多劳多得。

其他网友回答:

中小学教师取消按职称发放工资,增加教龄工资,这是彻底回归了吃大锅饭,体现不出多劳多得,质优酬高的原则。

为调动大多数教师的积极性,可以适当缩小级差工资差距,让更多一些的教师进入更高一级的档次,调动大多数教师的积极性;还可以适当增加工作量工资和绩效工资,同样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积极主动地去承担更重一些的教育教学工作,并且努力争先晋优,依此推动教育的稳妥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其他网友回答:

职称工资的弊端已经越来越明显。

很多该获得职称聘任的老师,没有任何机会获得……由于名额有限。

所以获得职称的老师里面也有很多腐败案件的发生。

很多获得高级职称的教师,上课水平不怎么样;而很多上课水平高的老师却无法评上高级教师。

既然已经大家都发现了他的弊端,而且是弊端远远大于利处,就不如早日取消。


其他网友回答: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对于“职称”,教师们对此褒贬不一

评上职称的老师,自是欢喜,生活、工作都很起劲;

没有评上的老师,惆怅不已,似乎已没了先前的积极性。

9月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

有记者提问:下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或者大的动作?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表示,下一步将有六项重点任务,其中,有一项内容老师们比较感兴趣,如下:

“我们还将研究改革和完善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 降低职称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权重,单列班主任岗位津贴, 推动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标准。

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教育部已经重视到“职称”与“工龄工资”这两个问题了。

【1】降低职称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权重;

【2】推动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标准。

由此可见,“取消按职称发工资”这一提议,是不可能实现的了,至少近期是不可能的了。反倒是“增加教龄工资”可以实现。

比如河南省,从2019年7月1日起,河南全省教师的教龄津贴将调整为每一年教龄,每一个月10元的政策。

举例说明:某老师从教10年,那么他每月可获得教龄津贴100元。

要知道,以前的教龄工资是非常低的,我们看一下,如下:

教龄满5年不满10年者,每月发3元;满10年不满15年者,每月5元;满15年不满20年者,每月7元;满20年以上者,每月10元。

(一)为何有的老师会反对按职称发放工资呢?

【1】心理不平衡。

同是干一样的活,同是一样的教龄,人家评上了,你没有评上,心理怎么会平衡呢?

【2】工资差距大。

评上职称的和没有评上职称的老师,工资会相差1000多块钱,有的能差距近2000,这可是真金白银啊!谁不羡慕?

【3】评定是否公平?

职称评定标准没问题,就怕“职称评定”时会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如此一来,就容易滋生腐败。

有的老师表现优秀,却没有评上;有的老师表现一般,反倒选上了,为什么呢?值得深思。


(二)为什么说取消按职称发工资不可能呢?

【1】如果取消按职称发工资的制度,你让现在已经拿到职称的老师怎么办?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呢?

【2】如果取消按职称发工资的制度,今后谁还愿意去评这个职称呢?那么,这个职称岂不是成了一纸空文?

【3】按职称发工资,可以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励广大教师钻研业务,抓好教学质量;

【4】如果取消按职称发工资的制度,何以体现出优秀老师的价值呢?

【5】如果取消按职称发工资的制度,只是增加教龄工资,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必定会下降,因为努力和不努力都一样的,为何还要那么拼命呢?


(三)就目前而言,降低职称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权重,适当地增加教龄工资,这倒是可行的政策。

具体怎么操作,何时执行,还要等待教育部的进一步落实了······


【结束语】一流的制度,必须配上一流的执行,方可奏效。否则,难以达到预想效果。本该安心教学的老师,现在却还要为职称等问题而烦恼,究竟为哪般?值得我们深思。你们觉得呢?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邀请,关于教师职称,以前确实备受广大一线教师的吐槽,原因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明白。近年来的职称改革,可以说是乡村教师的福音,小学教师只要达到规定年限,可直接晋级副高级乃至高级教师,这样的待遇是之前不敢想的。

我县的晋级条件非常透明,我乡第一批晋级副高级的教师,他们教龄长,工作认真负责,平时教学成绩突出,多次获得县级,乡镇级表彰,也在县级以上得教育刊物上发表过各种教育教学心得,老师们的评审很通畅,确实令人羡慕。

职改三年来,受到实惠的乡村教师越来越多,同时也出现一个问题,晋级副高级的教师,工资提高了,教学成绩反倒一年不如一年,老师们开始懈怠了,干劲逐渐消退,家长很不满意。在乡人代会上,曾有人大代表指出当前教师的现状,引起乡党委政府的重视,很快就在县委政府得督促下,县教育局和乡镇各中心学校对教师晋级做出调整:

乡镇级调整:教师所教科目成绩低于本乡镇同年级平均成绩,取消当年晋级推荐资格,并且取消本年度评优评先进资格。

县级调整:乡镇推荐的教师,虽然教学成绩高于本乡镇同年级的平均成绩,如果排在全县同年级倒数第15名以前,含第15名,当年晋级资格照样被取消。对于已经晋级的教师,如果连续三年内的教学成绩排在全县倒数第15名以前,全县通报,职称降一级,同时还要自费参加教育局举办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班,接受再学习。如果接受再学习后教学成绩依然排最后怎么办?处理细则正在制定中。

这项调整出台后,人人都有危机感,老师们一改往日的慵懒懈怠,工作态度极大的转变。就2019年春季学期,期末成绩又大幅度提高,反映了上级部门抓住前教育现状问题的根本,整治问题的举措非常有效。

其实,职称原本体现老师们自身的价值,晋级就是对这种价值的肯定,有利于提高教师积极性。可是,相当长的时间内,职称都被一些掌权人作为敛财的工具,才倍受诟病多年。如果取消职称职称,按工龄发工资,大家都觉得进了保险箱,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都一样,对教师的利益失去制约,懒惰懈怠永远存在。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出台什么政策对他没有什么影响,制度都是针对工作态度不端正的人而制定。

随着法治社会的不断深入,晋级条件越来越透明,靠吹捧拍马晋级、靠关系晋级,靠提钱晋级的历史很快就会结束了。

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如有不妥敬请谅解,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我也感觉不能只凭职称等级定工资,因为从我了解的情况看,在中小学,职称的高低与工作能力、工作水平、教学成绩并不成正比,职称没有完全体现教师的工作能力。一些职称高的教师他们的教学成绩也并不就是优秀,如果仅凭职称等级定工资确实有不合理的地方,况且职称评定有严格的条件,比如学历、荣誉证书、论文等等,一些在边远山区从教的教师,也许永远达不到高级教师的条件,可他们在边远山区默默耕耘,无怨无悔,直到终老退休,为教育事业奉献出青春和汗水,为边远山区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但就是因为职称无法达到一定的等级,无法聘任高级的岗位,他们的工资待遇得不到更好的体现。从另一方面说,单从教龄方面考虑定工资,感觉也不科学,对一些年轻而又有教学能力,教学成绩突出的骨干教师,也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这样也会出现一些教师混日子,挨时间的情况。所以我认为,对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应该既考虑职称,也考虑工作年限,两者兼顾较为合理。

其他网友回答:

非常感谢,能对中小学教师按教龄发工资,减少职称的差距,是新形下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调动在职教师和教辅人员的根本性政策,一定会拍手称快。但是各级担负评聘职称的人员,包括人事科技工作者财政工作,主管部门不高兴,没有权利了,也就很难实施。


最近对上述观点有些意见和认识很不一致,因此,我想就此事不断加以完善,取消中级限额,增加副高限额,增加正高名额,相应的名誉证书,考核优秀良好,合格作为必备条件,工龄学历是硬杠杠,中小学线教师优先评聘,教辅人员和后勤不上课老师不能晋副高,只晋中级,必须形成共识。

天天讨论这个问题,也是太无聊了。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政策越来越深入人心,越来越好,老百姓和基层党政干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是受益者。本不想就中小学职称问题说什么,目的很明确,效果也很明确,深得绝大多数人的拥护和赞称,至于极其个别人的不满意,始终存在。

其他网友回答:

<2>已经开始弱化职称在工资中的影响了!取消职称还远在路上。

种种迹象表明,职称的作用或许正在被弱化,那么,可能被取消的几率也就提高了。

【一】

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年教师节之前的9月3日,教育部透露,将对教师的绩效工资进行改革和完善,其中就说,要降低职称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权重。什么意思呢?

过去,在确定绩效工资的时候,同样的工作年限,因为职称的高低不同,结果相差甚远。有表格为证:

都是21年教龄,结果技术员职称比副高级职称一个月就少148元。这是绩效工资刚刚开始时的标准,经过很多次的调整之后,现在的差距会更大的。

现在呢,这种现象马上就要被打破了。就是说,职称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同样是21年的教龄,技术员职称比副高级职称相差可能就不会这么大了。职称的影响还是要有的,但是,他们之间的悬殊可能只是几十元而已。使低职称教师的绩效工资绝对值提高了。其实这就是减轻了职称的作用,弱化了造成的比重,降低了职称的影响力。

【二】

同样,我们从之前好多省份的做法中也能或多或少地看出职称正在被弱化。像福建、河南、山东、甘肃、湖北等等省份对于农村教师职称评定方面的政策是:在一线工作25年以上、30年以上的教师,不受岗位比例限制,可以直接评聘或者是认定为中级职称或者是副高级职称,并且,即评即聘,有职有岗,保证兑现工资待遇等等。所有这些举措,一方面是对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教师的肯定与支持和赞誉,另一方面也一改过去职称评聘的条条框框。或许就是政策松动了,也应该是在弱化职称的影响了。

【三】

要想取消职称,估计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毕竟职称还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专技地位和贡献大小的。如果取消了职称,那么,用什么来表现以上这些方面的水平呢?

标签: 教龄 发工资 小学教师 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