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农民挣工分是怎么回事?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化以后就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

生产队设正副队长各一名,妇女队长一名,会计一名,出纳一名,队委二名。

生产队对每个参加劳动的成员评定基本工分。一般男人全劳力的一天记10分工分,差点的有9.5分、9分、8分工分。妇女全劳力评8分工分,差点的有7.5分、7分工分;老人和小人在6分到3分工分之间。

技术工、特殊工种和有的能计件得工分的由队长与队委讨论决定。

早工、中工和晚工各计二成工。

早上队长负责在生产队黑板上派工。上下工时间由队长统一指挥。

晚饭后社员带上劳动卡集中队室,由会计记工分,生产队有日记账,社员有劳动卡,每日工分都有记录,做的什么活,得分多少,详详细细。劳动卡不准涂改。每月由会计小结公布,社员可对账查看有無错误。

六月底由会计结出各人所得工分,按户合计工分,和全队总工分数。再计算上半年总收入多少钱,(实物按价计费)各项支出多少,实际收入多少,再去除必要提留,大概每个工分平均多少钱,造分配方案,经大队审核批准后公布上半年预分工分单价。然后按每户总工分收入减去所领实物及借支现金,是余还是超支列表公布。开始半年预分,(其实是预支的,不是正式报酬。)

下半年年终分配方案的产生过程与上半年相同,只是年终分配方案才是正式分配方案。因为上半年的只是预分,也就是预支的。下半年的才是决分方案,也就是当年正式报酬。因为每年收支不一样,报酬也各年不同。各队更是差距很大。

这就是人民公社生产队社员凭工分按劳取酬的分配方式。

我六二年五月三十日开始参加劳动,初评基本分为八分,后来升为九分。但因为我们没技术的人做定额工的多,我还兼任出纳,我的工分属于最多的几人中之一,几个单日得分冠军都是我得的。因为我们平时不用去借钱,又都是劳动力所以我家也是分红最多的人家。队里也有人多劳少年年超支的人家,队里的家底其实很多是空的,被超支的人家借用了,直到分队也就不了了之。

注:下面年轻的照片是生产队劳动时的六三年十一月照的。老的那张是当前照的,相差五十八年。那扁担是劳动时用得最多也是仅存的一条,还是我父亲传下的,已上百年。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还用细说吗?工人为什么挣工资,商人们摆摊设点干什么?事业单位的人整天上班工作又是为什么?以其说是为国家在作贡献,还不如说是为了能每月挣钱养家糊口。

无论是按月发薪的工人、商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还是农民都得要挣钱过日子。不过其中农民,由于经济实体的不同,不可能按月薪制的单位一样按天拿钱和按月发薪。如果按月取薪,谁来发,每月发多少,能有条件按天和按月发吗?因此只能是一年四季结束以后,按每一个人出工的多少来进行决算分红,平时按出工的多少来进行财物的分配。

出工的多少用什么来计算呢?人们于是就采取按每个劳力出工的情况给每人每日记上工分,以便平时的财物分配以及年终时、按整个经济收入的多少除以一年劳动付出了多工分计算出劳动价值。劳动价值按每I0分计算,10个工分值多少钱就是一个生产队的劳动价值。

总之,对于社员的集体劳动只能用工分来计算每个人付出的多少。给每个社员评工分要经过队委会进行评议,一般男劳动力每日是10分,女劳动力是8分,劳动力弱的无论是男是女都要低于10分和8分,比如刚参加劳动的中学生工分还要打折,相当于成年人的一半左右。

计工分的办法充分体现了在生产队时人们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而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集体化是养懒汉,出工不出力,甚至很主观的定性叫作吃大锅饭,对毛泽东时代进行无底线不求实际的攻击和污蔑,作为当时的农村劳动,如果不用记工分的办法,还有其他更恰当的办法吗?

其他网友回答:

农民挣工分是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一种特殊产物,其实就是一种无效劳动。

那时农民手里啥都没有,土地是集体的,牲畜,劳动工具都是集体的。农民要按时出工参加生产队的劳动。这样的管理方式是学习的无产阶级的工作方式。因为无产阶级没有私有财产,参加集体劳动,其结果是团结性强,革命最彻底。而农民呢,是私有生产者,个体劳动,私心重。把农民集中起来劳动,既防止资本主义思想产生,又培养农民的集体观念。对于吃饱吃不饱饭是另一回事,先解决农民思想改造问题才是主要的。

工分就是参加生产队劳动的凭证,说白了就相当于现在工作单位的签到制。那时,农活主要在春、夏、秋。早晨要趁凉快出工,大约干两个小时回家吃早饭,再出工。一天共五泮,早晨一泮,中午、下午各两泮。壮劳力一泮2分,老人孩子一泮1分。

因为生产队啥工矿副业也没有,生产的粮食除了交公粮还不够吃的。所以挣工分多除了多分点粮食,基本没多大用,所以我说是无效劳动。各生产小队是自负盈亏的,工分再多,生产小队没有钱,工分也是一文不值。农民穷就穷在这种工分制上。我记得我所在的生产小队特别穷,光棍儿也特别多,连续多年没见生产队按工分分钱,一年换一任队长也没用。

其他网友回答:

工分归根结底就是工资。

过去生产队的收入年终才能知道,社员劳动的价值年终前不确定,先以工分记账。

到年终,生产队农林牧副渔收入就有数了,全年共用了多少工分也有数了,就可以算出分值是多少。不同的生产队,分值不同,以10分为单位,从几毛到1元左右不等。

一个社员家庭一年共挣多少工分,乘以分值,就是挣了多少钱,减去分得粮、柴、菜等的价值,余下的开资。

工分就是这么回事。

其他网友回答:

难为作者不耻下问!简单说“挣工分”是8O年代以前大集体时期,农民参加集体劳动的多少,每天用工分分值纪录下来,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年底一次性结算报酬。

其他网友回答:

我就在生产队里挣过工分的,看完我的回答,你就知道从前农民挣工分是怎么回事了!

过去生产队的工分,基本上是每天以10分计算的,也就是一个白天的劳动日,每一个社员可以挣10个工分,由于过去生产队的农活都要起早贪黑的,那么起早贪黑,是要加工分的,加工分的多少,是看起早贪黑时间的长短 ,有的时候加1个工分,有的时候可能加2个工分, 有时候晚上如果干农活干到半夜的话,可能就会加3个或者4个工分的 ,工分加多少,是由生产队的队长说了算的, 因此到年末的时候 ,每个社员最后的工分并不是10分×360天=3600个工分 ,因为在雨天,在雪天不能出外劳动的时候,是不挣工分的, 在春节放假的时候,也是不挣工分的!




而生产队的队长 ,还有带头干活的生产组长,(在我们这个地方的农村, 不叫生产组长,都叫打头的,) ,还有带领女同胞干活的妇女队长,每天也会固定增加2个工分的,如果一年以360天计算的话,那么每天固定增加2个工分的生产队的那些干部们 , 每人每年就会比普通的社员每年多挣720个工分 ,生产队每一个社员都有一本工分手册的 ,工分手册是由每一个社员自己保管的 ,每天晚上劳动结束的时候,男社员的工分手册由生产组长在上面写上你今天所挣的工分数 ,然后盖上生产组长的名章 ,而女社员们的工分手册由妇女队长在上面写上今天所挣的工分数,然后盖上名章 ,这样,你对你今天干活挣了多少工分,也就一目了然了!


在很多地方的农村生产队里,一般情况下,每天都是以10个工分为记分标准的 ,但是,全国各地农村的生产队太多,各个地方记分的分数标准也是不同的 ,我曾经劳动过的生产队,每天基本上的工分标准是10分的,在当时的农村 ,也有一部分没上学的孩子参加了生产队的劳动 ,由于这些孩子很小,身体也不是很健壮,不能完成一个大人的劳动量,所以,在我们当地的农村,也就有了半拉子的称号 ,他们每天挣的工分,是大人的一半,也就是说,如果大人每天的工分是10分的话,那么他们每天只能挣5个工分 。


到了年末决算的时候,是以生产队各项总的收入,除以全生产队工分的总额 ,就决定了每10个工分可以在生产队挣多少钱 ,由于各地农村的情况不一样,有的生产队挣的钱就多一点,有的生产队挣的钱就少一点,在有的生产队,10个工分就可以挣到1元钱,而有的生产队10个公分只能挣1角或者2角钱,如果这一年你挣到3000个工分的话,好一点儿的生产队,你就可以挣300元钱 ,在那个年代的农村,如果每年能挣到300元钱的话,那就是相当相当不错的了,而在不好的生产队 ,每10个工分能挣1角钱的话,那么你挣的3000个工分,你这一年只能挣到30元钱的,如果10个工分能挣2角钱的话,那么,你这一年也只能挣到60元钱的!

从前农民挣工分就是这么回事,有不明白,想了解具体情况的,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会耐心全面的给你解答的!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其他网友回答:

从前农民挣工分是怎么回事?

我初中毕业就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整天在生产队,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劳动着。

男劳力,干的活有点累,每天是挣十分,而我们这些没结婚的大姑娘和家庭主妇,则是挣,7、5分,如果是年迈的老太大则是6分。

结婚后我的老伴也来到我村,也成为一名农民,只因他是复负军人,我村支书看好他,让他干生产队长,一干就是四年。

结婚第二年,村里也就是说还有点副业,我们夫妻二人, 辛苦劳动,到年底一结算,还真的不错,一个劳动日能合两块钱,也就是意味着,老伴一个壮青年小伙,辛苦一天,只挣两块钱,而我呢,每天哪么辛苦,只挣7、5分,也就是说,我每出勤一天,就能狰1'块5毛钱,到年底算盘一响,我们开支,1千56百块呢。

假如说,家小孩多的,和老人多,劳动力少则不行,去你的口粮的哪部份,就是你应得的报酬,所以呀,劳动力不足,年老体弱者,挣的工分少,挣钱自然也多不哪去。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共和国同龄人,生产队会计,也来这里凑个热闹。工分实际上就是出勤表。人民公社时,生产队长喊出人来分派活,晚上记工分。记工员张三李四地一个个问,队长十分八分一个个地答,这些数字,就叫作“工分”。给工分比给钱容易得多,因为有钱才能拿出钱来,而每一个队长手里的工分,永远不会没有,可以随便给。这是队长的权力。

工分有什么用呢?年底会计把本年生产的所有东西,按国家派价折成钱,叫总收入。减去本年的总开支,留足储备金,剩下可分配收入,除以本队总工日(十分工为一个工日),就是每个工日价值。每户挣的总工日,乘以工日值,再减去你分的粮油菜草钱,剩下的就是你的钱,不够的永远欠着。多说一句,老农民无偿修了很多水库、公路,有人说给你记工分了,就不叫无偿。是记工分了,可所在生产队没见一分钱,就是给你记两万亿工分,只能把一元的工日价值变成一毛,甚至更低。


十三岁那年放麦假,我去生产队拔麦子。大人拔三趟,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拔一趟,我拔二趟。到下午三四点钟,实在受不了,就拔一趟。晚上记工分,我的工分和拔一趟的一样。那是我第一次认识工分。

后来发现,不合理的不止这些。男女同工不同酬等,是普通现象。中学毕业后当了生产队会计,也没法改变这些现象,却发现了工分为什么不值钱。村支书,大队长,大队会计,民兵连长,治安主任,妇女主任,贫农主任,民办教师,赤脚医生,技术队人员,林业队人员,常年出夫人员,这些人有的还给队里干点活,有的一点不干 ,也没给生产队添一分钱,一斤粮,却在年底来生产队要一个劳力的工分。大家熟悉的“千里百担一亩苗”,精神可嘉。但那是一种不计成本的作法。这样的事干得越多,工分就越不值钱。用现在的眼光看,有这个功夫如果去搞副业,肯定会有百倍的收益。但那时政策不允许弃农经商。南街村等先进村,虽然还打着“人民公社”的旗号,但是,绝对不会去“千里百担一亩苗”的!

那时是三级所有,说白了就是生产队的东西,公社干部和大队干部可以随便拿。仅举一例,我们这里经济作物是黄烟和棉花,一个队一个活期存折。存折上有些钱了,大队需要就抽走,说是买机器等一大些东西。机器一开始是低级的,渐渐的越造越好,就一次次抛弃,一次次再买。生产队用机器照样付款。工分不值钱,这是主要原因。

再加上基层没有自主权,有些事情队长书记说了也不算。如有一年秋收大忙季节,公社把大小干部都招到公社开了四天会,只是为了解决“什么时候种麦子”。大吃大喝越来越严重,公社来人得酒肉伺候,到年底公社招全体干部开好几天会,哪个村都大鱼大肉,开着造。工分价值,就这样一点点地被蚕食了!

工分不值钱,队长用工分再也忽悠不了社员。开始是妇女不干了,工作组和书记给我们四个会计(我村四个生产队)一个任务:挨门挨户请妇女出来干活。后来请也请不出来了,二队队长干脆来了个“物质刺激”,妇女干一天活一斤豆油。可以想象,豆油没有了,妇女还会干吗?

二队是书记所在队,勤杂人员多数在二队。虽然年底四个队也长短不齐找补一下,但是眼下干活的太少,队长却要“火烧眉毛顾眼前”。多亏二队有个任劳任怨的老队长,治队有方,顶着压力尽量给干活的一些照顾,才坚持了这些年。后来老队长气得不干了,几个毛头小伙子先后上任,书记也尽量偏向二队,甚至亲力亲为,二队种麦子时种完一块地,就急三火四地去种下一块地,地头地边都是老书记种的。尽管如此,二队也还是“摇摇欲坠”。老书记也看明白了:“豆油队长”都干不了,只有垮台。于是把二队这个累赘分成三份,并入其他仨队,把我四队改成二队。那时我年轻气盛,十分不满:二队就是“乱七八糟”的代名词,谁愿背这个锅?在报表时还称“四队”。现在想想十分好笑,何必自找气生呢?

不说了,细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迎来改革开放,实现真正的按劳分配,终于告别了挣工分的时代。感谢邓公。

其他网友回答:

((原创)

农民争工分还不是为了吃饭穿衣,我们60后的人,十二,十三岁,就在生产队挣工分了,我们生产队挣工分是,上,中,下。男人叫全劳动力,早上起来就门挣工分去了,做两个小时,回家吃早饭,上午又出门,干起12点钟收工,回家做午饭吃了,下午又出门干起天黑。上,中,下。三班制,全劳动力,男人干1天评1O分工分。半劳动力,妇女,干1天评5分工分,青年人,干1天评3分工分。1分工分算三分5厘钱。10工分就3角5厘钱,种的粮食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把粮食担去上交公粮,上等粮交公粮。下等粮分给挣工分的农民吃,工分多的就多分点,工分少的就少分点,那个时候,我干1天农活才3分工分,1天3分5厘钱,分半斤粮食,我爸爸从厂里回家务农,干的力田耙田的重活,1天有12分工分。妈妈在村上教书,也回家务农,干1天农活有5分工分。那时家里有外公外婆,弟弟妹妹还小干不农活。我只有12岁,我有3分工分1天。我给集体生产队养了5年牛。放牛。割草,担牛粪。1年1千八百分工分。我写我们生产队的,和我亲身经历。别的地方不知道。

其他网友回答:

农民劳动一天、有生產小队长、给你发工票、強壮男劳力、每天争10分工、妇女8分工、半劳力发5分工。凭工分年底分红、分粮、我记时每个工能分到8分钱。

标签: 工分 回事 从前 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