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曾经简化汉字这件事?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汉字简化很好,应将现有难认难写的部分汉字继续简化。有人竟然要恢复本已简化多年的繁体字,不知基于何种考虑?

其他网友回答:

什么是"文字"?记录有声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语言的交际工具。

汉字又称中文,中国字、方块字,是世界上唯一既有音又表意的词素音节文字。汉字经过不断演变到今天已有3000年的历史。其变遷的历史大体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也有加大篆为6种的说法,但大篆是和小篆相对应的,是泛指小篆统一之前的文字。

综观汉字的历史,变化是常态,其变化轨迹,就是从舆论一一到变化一一稳定。再到下一次的变化。

最近一次的汉字简化,舆论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的五·四运动,1956年1月国务院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简化汉字2238个。1977年公布《第二次汉字改革方案·草案》1981年经修改完善后正式使用。

汉字简化主要任务是适应汉字信息化的要求,特别是要使汉字便于编码输入电子计算机。这是我国现代建设和世界各国在使用汉字文献中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广大宣传工作者的愿望。

汉字的演变趋势,是由文字的工具性决定的。从汉字和世界文字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汉字的改革是必然的趋势。

我个人正好经历了汉字简化的全过程。1956年我上初二开始文字改革。应该说初二识字教育基本结束,也就是说,我们这一代人,可以读写繁体字文章,又受过简化字汉字正规教育。77年和81年的修改又是学校的语文教师,经受过专门训练。所以,我个人认为:汉字简化实属必然,回归繁体完全没有可能。

其他网友回答:

简化汉字是顺应时代潮流。有些汉字的确笔画太过繁复,一经简化,容易掌握,对于当时文盲太多的国情实在是一个善举。有些汉字简笔其实古已有之,或为草书写意,简化字基本保留了“六书”造字原意。极少数欠缺考虑,可以改进。提倡简化并不意味着抛弃繁体字,假如我们不懂繁体字,久而久之,将看不懂自己的历史书,越南就是这样。

其他网友回答:

繁有繁的优点,简有简的好处,不可以全盘否定。不过,本人的观点,还是倾向于简体字。因为事物都是在发展的,再好的旧事物都有其历史作用,随着时代进步都得推陈出新,这是规律,人们是无法抗拒的!

其他网友回答:

如何看待中国曾经简化汉字这件事?汉字由繁到简这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的文字由象形到指示再到会意,形声这些造字方法,基本是遵循由繁到简的规律。在汉字的写法上篆书,隶书,楷书,再到行书到草书,也是基本上是由繁到简,由慢到快。有的人认为,现在的简化字违背了汉字的造字规律。我到觉得,汉字在简化过程中,也基本上是按照造字的规律的。有的是繁体字上的一个偏旁部首,有的是繁体字草书写法符号。这些都是在繁体字的基础上简化而来的。个别的文字是約定俗成的。文字就是一个语言交流的一个工具,所以越简单越好。现在社会上有繁体字回潮的倾向,这是一个倒退,应该引起注意。繁体字只能作为少数人研究用,不能在交流工具上用。也不能又是简体又是繁体混着用。我们的文字也是需要纯洁的。有些书法作品可以繁体,但能不能也写一些简体字呢?只是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其他网友回答:

朝前走?繁是重!简是轻!老脑壳不入新?死守繁字灵牌!说是华夏文化五千年?穿汉服,演古装剧?相声乐津津!英国制大炮打到身边!清皇帝教子民留长辫?这样脑壳?该不该换新?起来!冒着敌人炮火,前进!打倒旧中国!建立新中国,毛泽东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努力奋斗创新!特别是文字文化进行改革!东方巨龙升腾!正大踏步进入世界舞台中心!改革开放创新是焕然一新!国富民强繁荣昌盛!

其他网友回答:

汉字简化我看来是个极大的错误,是一个歪理不讨好的事。

简化后不便于系统归类学习,

如運暈同音简化后变为多出一类,

变为运晕增加了记忆麻烦,与其简化易写省点功与文字型声意的系统易学相比,是因小失大,抓了芝麻掉了西瓜。我的看法,勿喜莫喷。

其他网友回答:

汉字,是一种唯一从远古保留下来的文字,为华夏民族甚至周边民族服务了几千年,可见其强大的生命力。

汉字从图形为主到逐步线条画、系统化、文字化,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

从图画到成熟文字,经历的时间最长。这里说的成熟文字指的是殷商甲骨文。甲骨文可以完全表达人们的所思所想,是留给后人的宝贵文化财富。

从甲骨文到金文,实际上变化不大。直到战国时期,由于文字的大量使用,使得甲骨文金文越来越规范,特别是随着社会生活越来越复杂,在甲骨文、金文基础上通过归类组合,使汉字的数量持续增加,形成了小篆和秦隶,进而汉隶。汉字进入一个稳定巩固时期。比如,我们说的初文与后起字以及衍生字,基本上都是这个时期出现的。汉字表达更加细致,更加准确。如,耑是端的初文,豊是禮的初文,㔾是范的初文,等等。

至于汉字简化,的的确确也是汉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但这与汉字的使用有关,与学习汉字的关系不大。比如,简化方法很多,草书楷化是其中之一。如,车(車)、东(東)。

简化方法之二是以局部代整体,比如用医作为醫的简化字,丰作为豐的简化字。这由于丰字也有甲骨文,是封的初文,因此丰字既是简化字,又是把丰和豐合二为一。

简化方法之三是把几个汉字规范为一个汉字。如,范、笵和範三个字规范为范,髮和發规范为草书楷化的发,銿鍾鐘鈡规范为钟,等等。

简化字对于识字率没有太多的影响,关键是汉字有没有机会上学。有机会上学,汉字笔画多少不影响识字。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老少边穷地区教育水平低,孩子上不起学,关键是要增加政府对教育的投入。

另外,也有很多汉字简化的不伦不类。比如,万能偏旁部首又,把漢和權字半边简化为汉和权,但具有同样偏旁部首的字并没有简化。如,罐和灌,熯和嫨,等等。

还有一些简化字让人莫名其妙。如,衛简化为卫,使其与其初文韋字完全失去了联系,难以把圍、偉等韋的衍生字归类学习,不但没有减轻学习负担,反而增加了学习难度。

因此,汉字简化应该遵从汉字规律,不能想当然,使简化字与表示本义的初文失去联系,那就是过犹不及。

其他网友回答:

简化字提升效率,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节奏,试想,让一个高考生用繁体字去答卷,一定会超时和崩溃。

字是象型达意,简化能准确表达意义和交流就是标准。

秦始皇统一文字,发展几千年,如果我们还沿袭繁体字,写个文章多费劲。

时代不同,就要发展,去其繁锁,取其精华。

就象又臭又长的裹脚包,裹出的脚也是畸形的美。

好的文章,言简意赅。

好的文字,言词达意。

有的人以写繁体字,生僻生买弄学问真的没什么必要。

哪些要给专业研究古文言文的人传承和保留。

生活和适用还是简化字吧。

白话文从五,四运后就开始了,鲁迅等一些国民时期文人都是白话文的推行者,建国后的文字简化也向前发展推广,是时代进步的需要,更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

标签: 简化汉字 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