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你们的草书是以中锋为主还是侧锋为主?高手在哪里?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书法是中侧兼用!

中锋使用的好也就是个高手而已!而侧锋出众则不然,侧锋高手无论是行书,还是草书,都能写出强烈的粗细笔划来,所以,侧锋才是体现书法鲜明特征的最好诠释者。

好的书法是中侧兼用,所谓,中锋取势,侧锋取妍!中锋完成连绵,流畅的笔意,侧锋蕴生,有如音乐的顿挫一般,抑扬顿挫交织,一篇完美的乐章才能多姿多彩,技艺精湛!

不要迷信笔笔中锋,笔笔中锋只是隶篆者肤浅的言论,书法的感受绝对是中侧兼备,中侧俱佳的人!

其他网友回答:

草书贵在流畅,跌宕,肯定是中锋为主,侧锋为辅,中锋主正,侧锋取妍。比如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如果主次不分,肯定会乱了情节,没了分寸。草书是心的画,情的舞,韵的节奏,唯有心手双畅,意在笔先,方能愉悦自我,感染他人,谢谢邀请!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的用笔,古人并不存在中锋与侧锋之分。“点”的名称就叫“侧”。侧锋在书法中不仅不被排斥,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笔法。

点为万画之源。所有的笔画都要从点开始。而用笔不是单一性的一个笔法写到底,每个笔画由起、行、收组成。起笔时用到的笔法至少要在三个以上。就以最简单的一个点画为例,侧下其笔,一个动作,入纸以后不管是蹲还是顿,都有一个向下压的动作,这又是一个动作,起笔时必转,这又是一个动作,而每顿或蹲必提,一连串的组合动作才能完成一个起笔。笔锋在不同的位置,或侧或正,并不是如铁锥一样一成不变的,正是因为它的柔软,才产生出万千变化的形态。

我们看看王羲之《兰亭序》和王献之《鸭头丸帖》等墨迹,哪一个笔画是完全绝对的中锋?一个都没有。都是侧起。我们把董其昌作为古代最后的一个大师,从他以前的书法家,没有一个人不用侧锋。这不是信口开河,墨迹作品中可以去证实。

到了清代以后,以包世臣为首的人力挺中锋说。他在《艺舟双楫》中把中锋说得神乎其神。说在笔画的正中有一条纤如发丝的细线,对着阳光,清晰可见。这完全是他看着毛笔的外形想象出来的。他在写书时,甚至连毛笔在纸上的形态都没有用眼睛看一看。

毛笔落在纸面上后,并不存在所谓的中锋。原来是圆锥状的笔尖,变成了整齐的平铺在纸面。大家用毛笔蘸清水试试看,这个非常容易得到答案。中锋并不存在。现在的书法家,为了追求这并不存在的中锋,不顾自然而为的法则,为了所谓的中锋,颤颤抖抖的生怕一点点的失误。其结果纵然是笔笔中锋,而呆板凝滞,毫无生气。丑陋无比,又有何益!

其他网友回答:

大多写草书用狼毫或兼毫以中锋为主少用侧锋,这样写起草书来才能自然流畅转折自如。




其他网友回答:

按说不管中锋侧锋,字能写好都可以。比如黑猫白猫,能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但侧锋好像进步快,降低书写难度。初学者可以试试!

其他网友回答:

草书尤其是狂草的用笔肯定是中锋为主,侧锋为辅。




其他网友回答:

执笔方法,决定中锋侧锋,养成习掼后要不中锋,要不侧锋。一般没有那个为主,那个为次。会写字的人一般全是中锋,如于佑任常常通篇找不出一笔侧锋。

其他网友回答:

这和书家的书写方式和风格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怀素的草书就主要用中锋,线条如钢丝弹力十足,好像手一放开,就要弹出去;再比如王铎,则是八面出锋,大量的使用侧锋,配合使转的深厚功力,浓墨重彩连绵不绝。当今的草书者,大多使用侧锋,甚至将笔倒拖,近于平行划过,比如刘洪彪、徐右冰等名家。因此,到底用中锋还是侧锋,或兼而使之,完全看个人所学。




其他网友回答:

关于草书用笔锋问题,有以下体会,草书为啥都喜欢中锋,主要与运腕有关,悬腕书法多用中锋,枕腕书法,由于空间限制无法全用中锋只好以偏锋为主,此评论,属个人浅见!见笑!见笑!

其他网友回答:

草书个人感觉应该是中侧结合去使用的,包括笔锋绞转,都用的到。还有主要是看写谁,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倾向性,比如王铎很多折和翻,怀素多绞转等等。还有比较重要一点就是手腕的使用,草书如果只用手指,在写的时候笔锋很难调整不说,还不容易达到线本来的状态,所以在写的时候遵从字形、线条的自然规律,指腕结合,出来的东西会更自然。

反正总而言之,各家有各家法,但是我的感觉就是一定别纯中锋去写草书,一方面是过渡调锋会让字显得不自然,还有就是还原自然的书写习惯往往也能更好的找到自然的书写状态。


标签: 侧锋 草书 中锋 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