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颜真卿书法的哪些作品?为什么?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我最喜欢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也有称为《祭侄季明文》。颜真卿有多部书法作品存世。例《多宝塔感应碑》,《圣教序》,《麻姑山仙坛记》,《宋璟碑》等,或结体匀称,或清劲腴润,或真草并重,或顿挫纵横。《祭侄文稿》为祭侄季明而作。季明遇害,英年早逝。颜氏一家因抗击叛乱多人牺性,年幼的侄儿季明又遭杀害,仅余头部,身首两处。颜真卿作为长辈,目不忍睹,悲痛万分,愤恨交夹,愤笔疾书,写下祭文,发自肺腑,血泪并进,情不自禁。其意不在文字之间,更无章法制约,顿挫纵横,一泻千里,终为千古绝唱。自《兰亭序》之后,天下第二行书横空出世。《祭侄文稿》分若抵背,合如并目,自然流畅,法度备存,望之知为盛德君子也!或如篆籀,或若镌刻,其妙殆出天造。所以,我喜欢《祭侄文稿》,并反复练习琢磨,从中吸取书法营养和盛德君子之风度及忠烈精神!

其他网友回答:

最喜欢颜鲁公的《自书告身帖》,其次是《祭侄文稿》。


我觉得《自书告身帖》才是颜鲁公楷书的巅峰之作!《自书告身帖》打破了以往楷书的樊篱,是趋向行书的笔意,然未有一处连笔,笔划浑厚雄健,沉稳之中加诸动感,真真正正地实现了把楷书往行书写的意境!


《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书,满纸的屋漏痕!直欲把满腔的愤懑倾注纸上,点似坠石,横恰阵云,飞白的墨色说明了颜鲁行笔迅捷无比,恣肆不羁,折转之笔也是显露了其收放自若,节奏分明,涂抹的笔痕亦强势见笔,不留俗迹!观其书如观其人之质表。

书如其人,颜鲁公!

其他网友回答:

我敬佩颜真卿正气凛然的英雄气慨,但不喜欢他的书法风格。

别问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的为什么。我喜欢的书法风格是妍媚秀丽,温婉柔和的那一类型。就如现在的影迷,可以喜欢吴京《战狼》式的硬汉,也可以喜欢涂脂抹粉的鹿晗。

中国书法风格千姿百态,颜真卿书法只是其中的一种,虽然,他的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但不能因为他崇高的品质和丰硕的书法成就,人人都得喜欢他的书法。世界是多元化的。不能用程式化的标准去让所有人的欣赏标准统一一致。有人可以兼容多种风格,而有人则偏向于某种风格。

喜欢多的人,别人说你俗,没有独到的眼光。喜欢独特的,别人又说你怪僻。其实,何必去管别人喜欢什么?自己喜欢,做自己的事,不必计较他人说什么,喜欢什么!

其他网友回答:

说起颜真卿颜鲁公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

笔者最喜欢的还是他中后期的《颜勤礼碑》,

此碑宽润疏朗、气势雄强,与《麻姑仙坛记》

堪称颜楷的双峰并峙。

在此,我也非常愿意分享一下我的临颜体的感悟。

二十年前,我初学书法时便临的颜体,先《多宝塔碑》,后《颜勤礼碑》。有些同学认为学书法不一定临帖,勤写就行。我对此种观点深恶痛绝。若不临帖,就算你天份再高,写出的作品都是“野鸡江湖”。

颜真卿书法的艺术地位在书坛是神一样的存在,近千年没有变过。在唐一代,虽前面有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这样的书坛神人,颜真卿依然在之后成为书法的泰斗,被后世称为“颜柳欧赵” “颜筋柳骨”,成为唐楷的典范。

他的正楷雄秀端庄,结体布局由初唐的瘦长变为趋方,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用笔浑厚强劲,大气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气象。颜体楷书不如柳体在视觉上好看,但对初学者来说,非常容易上手,能锻炼正楷的结体能力,养成一个比较扎实的书写习惯,所以许多书法学校都建议学生从颜体练起。

颜真卿的行草书成就也非常高,整体看来遒劲有力、真情流露,结构沉着,点画飞扬,在王羲之之后为行草书又开一先河,显得遒劲郁勃,其《祭侄文稿》被后世誉为《兰亭序》之后“天下第二行书。

可以说,颜真卿从风骨人品(安史之乱的坚贞不屈)、才情成就等多个方面都足以启迪后辈、彪炳千秋。成为后世学子学习的榜样!







其他网友回答:

https://rt.mbd.baidu.com/frh1nlr?f=cp&u=0ebe8f4671a49bcf

其他网友回答:

颜真卿的书法源自家学,自成一格,其作品我都非常喜欢,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为人忠厚,刚正不阿。

2、楷书作品或点画遒婉娴熟,秀媚多姿,如写于44岁的《多宝塔碑》;或线条苍劲浑厚,结体宽博,如《麻姑仙坛记》和《颜家庙碑》。

3、颜真卿的行书线条强调“屋漏痕”,中锋用笔,沉着、凝重而有涩意,结体宽博浑厚,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祭侄稿》和《争坐位帖》。

其他网友回答:

提到颜真卿,简单说几句。

颜真卿唐朝人,比书圣王羲之(东晋)晚了400年。

颜真卿书法以楷书、行书为世人瞩目。尤其是楷书,像《勤礼碑》、《多宝塔》,都是后人学习的“楷模”,尊称“颜体”。其书体雍容、端庄,深受后人膜拜。颜真卿虽然政途不畅,但其书法“业绩”不可否定。行书《祭侄文稿》更是名垂千古,历史地位与《兰亭序》比也未必逊色。

不过,从楷书学习的角度,有“颜筋柳骨”,我更喜欢“柳体”,没有好坏之分,只是风格不同,个人爱好而已。

其他网友回答:

颜真卿书法堪称一代宗师,其楷书造诣很高,后人研习林摹大有人在,当然书法作品最好的应该是晚期《颜勤礼碑》,当然还有早起的《多宝塔碑》,都是不错的作品,值得临摹学习。因为颜的楷书在这些作品里写得很到位,不论笔法结字都非常严谨,很有神韵。值得学习和借鉴。



其他网友回答:

<2>喜欢艺术,热爱书法的朋友,欢迎关注交流!

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历史上继王羲之的第二个高峰,他对于中国书法艺术的贡献是仅次于“二王”的。颜真卿出生于盛唐时期,颜氏家族又是一个世代为官、以儒学传家的名门大族,因此颜真卿从小就接触儒学,接触书法,为他的书法造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颜真卿对“二王”的书法体系加以研究,依据他们的书法特色,灵活通变,推陈出新,创造了符合盛唐审美追求的刚健雄浑的颜体。


颜真卿诸书体传世最多,被称为中国书苑的一大宝库、百代楷模。启功先生曾说:“鲁公书,非独为有唐八法之宗,亦古今书苑不之祖。其铭石之作,上下千年,纵横万里,莫不衣钵相沿。”

在诸体书中,楷书是唐朝书法中最为出类拔萃的,而颜真卿的楷书又是文人楷书的卓越代表。颜体的楷书一改以秀劲取姿、欹侧取势的圣教书风,融合了许多秦汉时期的郁勃、两晋的古朴、北朝的雄浑、唐初的秀逸和中唐的肥劲,常被称为集诸家之大成。


颜体的楷书技巧多用外拓笔法,巧妙地运用了藏锋和中锋,着力于点划的起止,使点划更具有节奏感。笔画的重量感和力量感较强,横轻竖重、横细竖粗,且轻时笔画园劲,重时筋骨内含,会给人一种浮雕感,这是“二王”的书法所没有的。并且颜体更注重对称方正,外紧内松,给人一种庄重雄浑的气度感。


除楷书之外,颜真卿的行草书也堪称一代书法典范。


他的行草书恰到好处地融合了唐代书风“尚法”和“尚情”的两大倾向,在注重法度的同时,融入了个性的创造和性灵的表现。颜真卿的行草书中常常可以见到篆、隶、楷、籀的痕迹,线条多运用中锋、藏锋和转锋,从而显得笔画苍劲有力,字形灵活多变,墨色浓淡枯润,有驰骋挥戈、拔剑起舞的叱咤气概。


历代书家评论颜体的行草书有如下三大特点:一、笔法奇特,用笔中含有篆籀气韵,改方为圆,前锋外拓,富有弹性,与王羲之用笔迥异;二、结构自然,无雕琢痕迹,舒和遒劲,自然朴实;三、字体英爽,一点一画顾盼有情,丰丽超动,神采焕发。此等评价是极高的。这种笔法的特点和颜真卿的为官经历以及他个人的品性是分不开,所谓字如其人,这一点在颜真卿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颜真卿

除了诸体兼备之外,颜真卿的书法在各个历史时期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50岁之前是颜真卿书法成就的初期。


在这一时期,颜真卿师从张旭,从艰苦地自我摸索期中脱离出来,在张旭的指导和自我的创新中,颜体初步形成。这时的颜真卿主要追求用笔的沉着、雄毅,以劲健立骨体,敷以较厚的血肉;结构上整密、端庄、沉稳,由瘦长变为方正。颜真卿在初期时虽然在书法造诣上已经有了一些成绩,但是显然还不成熟,一味地追求“雄媚”,所以留世的并不多,其中属《多宝塔碑》和《东方朔画赞碑》最为著名。同是在前几篇我们对颜真卿的生平经历介绍中可以看到,在他46岁时(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由于安禄山造反,颜真卿投身于金戈铁马之中,与叛军作战,也无暇顾及笔砚艺事,因此他的书法造诣稍显停滞。

东方朔画赞碑


在他五十岁到六十五之间,是其书法创作的中期。这一时期颜体逐渐趋向成熟。此时的颜真卿大胆变法,自出新意,使颜体形神兼备。他加强了腕力,圆转藏锋,中锋涩进,如印印泥。笔画多为横细竖组,钩捺的末尾尖锋明显,捺笔有明显的一波三折之节奏,折笔中提笔暗转,形成斜面折下,以“折钗股”拟之。结构趋向方正端庄,外紧内松,不因字本身结构的重心欹侧和松紧度而有所偏倚,而是以对称的正面形象示人,保留了不少篆隶的面貌。


其实这一转变,与颜真卿在这一时期的个人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由于正值安史之乱,唐朝的政治局势动荡,作为忠臣的颜真卿自然受到不少奸臣的恶意排挤。在这十几年中,颜真卿虽一心投入到报效朝廷当中,但也正是由于其太过中正刚直的品性得罪了不少当政的奸臣,屡遭贬谪,在他58岁之时更是一路被贬到了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几同流放。不但如此,在他遭受着官场上的种种贬谪打击的同时,其次兄允南和弟弟允臧也在这几年相继离世,使本就饱经风霜的他更添白发。正是这些生活境况的频繁转换和人生酸甜苦辣的体验,让颜真卿对艺术的体味也更加丰富,更加深刻。


这一时期颜真卿留世的作品是最多的,有《颜允南碑》《麻姑仙坛记》《郭氏家庙碑》《鲜于氏离堆记》《颜乔卿碑》《宝应寺律藏院戒坛记》《逍遥楼刻石》《颜含大宗碑》《臧怀恪碑》《殷践猷碑》等,著名的《祭侄文稿》也是写于这一时期。

麻姑仙坛记

六十五岁以后,颜真卿的书法风格进入后期。这一时期,颜真卿步入自己人生的晚年。历经四朝的政治风云,六十多年来的人事沧桑,基于对儒、释、道各家的深刻认识,颜真卿对生命与书艺有了进一步的领悟。此时他的书法技艺,老辣中富有鲜活的生机,疏淡中不乏质朴的风神,笔锋得意处更显功力的炉火纯青。书风更趋于豪迈奔放。可谓“成熟中加以神奇变化,一日有一日的进境,一碑存一碑的异彩。”


著名的《颜氏家庙碑》和《颜勤礼碑》便是颜真卿晚期的作品,同时期的作品还有《干禄字书》《妙喜寺碑》《李玄靖碑》《颜氏告身》《奉命帖》《移蔡帖》等。

移蔡帖

中国书法史上,艺术生命力最强、影响最广、使后世书家受益最大的,莫过于王羲之与颜真卿。颜真卿一生忠烈,在完善他刚介守正的人格同时,也完善了他刚健雄浑、超凡脱俗的书法艺术品格,这种人品与艺品的高度统一,一直受到历代书法家与评论家的推崇。他的出现以及颜体的创造,对后世的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直被历代文人学子推为学习书法的范本,即使是到了现代,颜体书也是各家学习书法的入门字体,可见其书法艺术成就之崇高,深得后人的敬仰。


颜真卿楷书欣赏《多宝塔碑》,台北故宫博物院拓本,书法图片42张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天宝十一年(752)四月廿日建,岑勋撰文,颜真卿书丹,徐浩题额,史华刻字,三十四行,行六十六字,现藏西安碑林。碑文写的是西京龙兴寺和尚楚今静夜涌读《法华经》时,仿佛时时有多宝佛塔呈现眼前,他决心把幻觉中的多宝佛塔变为现实,天宝元年选中千福寺兴工,四年始成。在千福寺中每年为皇帝和苍生书写《法华经》、《菩萨戒经》,这在佛教史上,有特殊的意义。



标签: 颜真卿 书法 作品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