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各位书法大师,初学者可以直接临赵孟頫的《胆巴碑》吗?需要注意些什么?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我不是书法大师,连入门者都不算,但很高兴看到有人和我一样喜欢《胆巴碑》,所以就来回答这个问题了。


《胆巴碑》是赵孟頫六十三岁时的作品,可以说是他书法的巅峰之一。赵孟頫一生在各种门径中细细地琢磨书法之道,但到了晚年突破了一种自我约束,而有了胆巴碑这样的精品,可以说是书法中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之作。

但正因为如此,就我的个人经验而言,它确实不适合初学者一开始就临写。我因为太喜欢这个帖,曾经数次要临写此碑帖。第一次是在初学不久,第二次是在临写完整个赵孟頫《老子》后,第三次是在临写完《赤壁赋》后。这几次最长都只临了一百多个字后就退缩了。


后来有一位老师为我说了一段简洁的评说,说了为什么胆巴碑不适合初学者,我把他的话大致转述一下。

赵孟頫一生用功是有脉络可循的,基本上就是其先是要寻王羲之的路径的,后来找到了虞世南褚遂良的法门又练到唐颜真卿柳宗元的唐法,其后又揣摩了宋文人书法的“笔意”,然后又回到了晋人的风韵,才寻得王羲之的那种收放的写意。基本上他的大部分时间是收着的,也因此他的晚年的那种“放”才尤其有节度之美。所以,真要达到他晚年这种感觉,老老实实地循着正楷的法统道路走一遭是不可避免的。


这番话让我现在还真就只能老老实实地从正楷入门慢慢练起了,献丑贴一部分自己临写的赵孟頫《赤壁赋》,贻笑大方一下。


一己愚见,抛砖引玉!

手打完毕,走过路过戳个赞点个关注呗~

其他网友回答:

初学者可以直接临赵孟頫的《胆巴碑》吗?

初学书法的朋友,最好不要一开始就临帖。而应该先了解基本的笔法和控笔。没有对笔法的认识和对毛笔的掌控,直接去临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习的效率就十分低下。

或许,很多人都会反驳我的观点。认为现在的书法学习,哪个人不是从临帖直接开始学习书法的。确实不错。现在的书法学习,的确是直接从临帖开始的。但是效果怎么样?进步是快还是慢?进步是非常缓慢的。为什么?因为不明书法的用笔。完全靠描摹来临帖。练就了一手描摹的功夫,最后连笔法的名称及应用都不知道。

所以,学习书法,一开始要先学生理论知识。把起笔、行笔、收笔需要用什么动作来完成。而这个动作就是笔法。具体的笔法我在以前的问答题中讲过很多次。不再赘述。你有了对点画起行止的书写动作认识,按照掌握的理论知识去练习,把动作练精练细,临帖才不会去描而是写。

那么问题又出来了。描和写不是一样的吗?不是。写的动作是和谐的把笔法组合起来完成的。而描则是零散的把本该一次书写完成的笔画,分解开来进行。描在慢速书写的书体当中还能凑合着用,而当在快速书写的时候,就用不上了。为什么描摹功夫越好的人,他们的行草书完全不能看,就是因为没有正确的笔法。

赵孟頫作为楷书四大家之一,《胆巴碑》又是赵孟頫楷书中的精品。只要有了笔法的认识和掌控毛笔的技巧,就可以进行临习了。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理论学习及运笔锻炼,就是磨刀。当把刀磨锋利了,砍起柴来就不会费很大的力!

其他网友回答:

当然可以直接临。临就临你喜欢的书法,不要很痛苦的去临别人说好自己又不喜欢的字。海上名家白蕉先生曾说:“选帖就像娶媳妇儿,找对象宜自由恋爱,旁人的话只能做参考和指导,到头来还是自己拿主意”。关键是二点;一是不忘初心的一直坚持去临。不要见异思迁。二是把每个字临像,一直临到出帖为止。

其他网友回答: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先说个人,毕加索,现代艺术的创始人。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他的作品,尤其是他后期的分析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以及超现实主义时期的作品,不懂艺术的人一看,估计都会产生画的啥玩意之感。但懂艺术的人却能从中读出毕加索的美学思想和哲学思考。在这里早说过题外话,年轻的毕加索能把素描画得和相片一样。

再接着我说下禅宗的三境界,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第一层,说明最初级的是只看形。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是第二层,说明开始思考形后面的灵魂过程了。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最高层,说明已经懂得形不过是灵魂的表现形式,你已经学过表直达里了。

也就是说艺术有形也有灵魂,有外在也有内里。形式是灵魂的表现形式,灵魂没有了形就无所依。形是起步,是直达灵魂的基础。也就是说所有的艺术都必须建立在最基本的基本功。

拿书法来说,前期你的临摹对象美什么关系,关键的是这个过程能否磨练你的书法基本功,比如运笔,比如字的结构分布等等。过了这关你才可以谈书法艺术。

所以形的着重点在于练习,至于对象可以随你喜欢

其他网友回答:

劳烦提问题的人把人名字写对再提问题【赵孟頫(fu)】不是赵孟,

《胆巴碑》又称《帝师胆巴碑》,为中国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的碑书墨迹。赵孟頫(1254~1322) 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碑稿为纸本,楷书,纵33.6厘米,横400厘米,内容为记述帝师胆巴生平事迹,是赵孟頫奉元仁宗命书写的碑文, 《南阳法书表》《式古堂书画汇考》《壬寅销夏录》、《三虞堂书画目》等书均有著录。此卷书于延佑三年(1316),书法点画顾盼有致,用笔遒美峻拔,为晚年碑书之笔。

对于初学者来说练习此帖是可以的,此碑帖为楷书字帖,初学者从楷书字帖练起是比较正确的,楷书是汉字的主要书体,楷,是楷模,就是标准的字体,




其他网友回答:

初学者无所谓可学不可学,当然是最好是上追古人。与古为徒,你写的品位会越来越好,也就会越来越脱俗,变得高雅起来。我比较喜欢汉隶,选择从《好大王》开始练起,带有篆隶两种味道,很古拙,高古。


其他网友回答:

书友您好,《胆巴碑》又称《帝师胆巴碑》,为中国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的碑书墨迹。赵孟頫(1254~1322) 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碑稿为纸本,楷书,纵33.6厘米,横400厘米,内容为记述帝师胆巴生平事迹,是赵孟頫奉元仁宗命书写的碑文。

其字形开张舒展,点画精到沉着、神完气足、萧散率真。从整篇来看,基本还是承继了“二王”正统的笔法,而在用笔上明显又多了沉着痛快之意。其结体多取法李北海书庄重沉实之意态,醇和典雅,是一种纯粹的自由状态。

其开篇部分基本是纯正的大楷,到篇末,则间杂少量行草,这一方面显示了整个创作从规矩到自由的时间流程,同时也起到了调节楷书易流于板结平淡的弊端。

清人杨岘在评此帖时说:“用笔犹饶风致而神力老健,如挽强者矫矫然,令人见之气增一倍。”

《胆巴碑》书法字体秀美,法度谨严,神采焕发。细观其用笔,可谓意在笔先,笔到法随,起笔收锋,转折顿挫,皆具筋骨——形于其外,温驯典雅;细究其内,铁画银钩。赵孟頫特别重视用笔,“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其用笔虽无大起大落,但颇具变化,以平和之态予以微妙表现,可谓平中见奇。

其结体取法李北海,楷书中带有行书体态,字形扁方,撇捺开张,结构均匀,疏密合度,行笔提按幅度不大,平顺流畅,丰润婉通,于规整庄重中见潇洒超逸,自非早年书法所能比,达到了“精奥神化”之境界,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因此在明白《胆巴碑》的笔法特点后,初学者完全可以临习的。

其他网友回答:

那要看是什么初学者了,如果是书法初学者当然不建议临摹;如果是已经有相当书法功底的临摹初学者,则不介意直接临赵孟頫的《胆巴碑》。

其他网友回答:

只要喜欢,就去学。当然,看你是抱着什么样的目的去学书法,如果是一种兴趣爱好,只是写着玩玩,自娱自乐,只要喜欢,大胆写就是了,哪有他们说的那么深奥,什么笔法,什么路子,把书法搞得玄而又玄 ,吓的我们都无从下手了。大胆写起来,只要喜欢,在写的过程中边写边发现边体会,同时多看有关胆巴碑的视频讲座,多读帖,临帖要静心,要精临字帖,不要范范的去抄。我们学书法的最终目的,应该不是希望写的和原贴一模一样,而是去享受写书法带给我们的快乐。




标签: 胆巴碑 赵孟 初学者 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