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草书《秋兴八首》与赵孟頫的楷书相比如何?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怀素的《秋兴八首》是草书,而赵孟頫的《秋兴八首》是行书,怎么比呢?

《秋兴八首》是诗圣杜甫所作的千古绝唱。是书法家们最广泛的书写题材之一。怀素所书的《秋兴八首》,原迹已失。现在存世的是刻本。很难看到怀素用笔的细节,不过,按年代推算,当是怀素晚年的作品。也就是人书具老的时期所书写的。

赵孟頫书写《秋兴八首》时,是在他二十八岁的时候。他在时隔四十年后,重新给这件作品题写跋文。简要说明此作是应友人之请而书。由于友人拿来的纸短,只写了前面四首。当人们见到此作,与现在的书风相比,已经不能辨识是自己所书。大意就是这样。

虽然这件作品是赵孟頫青年时期所书,而其用笔细腻,结体端庒秀逸,笔圆墨润,筋丰骨健,给人予气定神闲,挥洒自如的老练。

在观看欣赏古代优秀书法作品时,要善于发现他们作品中优秀的东西。对历史上公认的书法家去作评比,不能提高自己的书法技能,反倒养成了挑剔他人作品毛病的习惯。这对于学习书法是很不利的。为什么?因为我们总是去发现别人的缺点,却把他们的优点给忽略了,一打开作品,就去找茬,找到了又能怎么样?他们已经不能再修改了。而我们却把这些缺陷给记住了,潜移默化的在影响着自己。所以书法不要去看坏的地方。

其他网友回答:

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1. 怀素草书秋兴八首分析

(1)秋兴八首

《秋兴八首》是杜甫居四川夔州时写下来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一组七言律诗,它是杜集中七律的代表作,怀素以草书写之。

怀素草书《秋兴八首》碑拓,纵153,横68厘米,唐代怀素书。该碑上款有楷体“秋兴八首,怀素书”七字,其下有印章一枚。下书草体"怀素书"三字,其下又有印一枚,碑文左有“后裔孙通浩”字样,疑为勒石者。

(2)怀素及其书法

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可以说是古典的浪漫主义艺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他的草书,出于张芝、张旭。

(3)名人评价

唐吕总《读书评》中说:“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

宋朱长文《续书断》列怀素书为妙品,评论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

2.赵孟頫楷书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削繁就简,变古为今,其用笔不含浑,不故弄玄虚,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使学者易懂易循;

(2)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其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点画之间彼引呼应。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学者不仅学其形,而重在学其神;

(3)笔圆架方,流动带行。书写赵体时,点画需圆润华滋,但结构布白却要十分注意方正谨严,横直相安、撇捺舒展、重点安稳。只有这样,才能掌握赵体的特点。另外,他书写楷书时略掺用行书的笔法,使字字流美动人,也是赵体的特点之一。

    总而言之,两位都是中国历史书坛上的书法大家,没有谁更高明之说,只是风格不同。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3位历史名人。一位是七言律诗《秋兴八首》的作者唐代“诗圣”杜甫,在其55岁旅居夔州(今三峡地区)时所作,其诗结构严密、感情真挚,读来令人感慨万端,体现了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另一位是唐代“狂草”书法家怀素。还有一位是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

著名书法家写著名诗人的名诗,不出佳作才怪呢!

怀素草书《秋兴八首》在“狂醉”之中不失法度,颠逸如疾风骤雨,率真似行云流水。中锋运笔,前后呼应,笔断意连,千变万化,连绵不绝。彰显魏晋之风韵。观之,令人酣畅淋漓,余味无穷!而赵孟頫楷书《秋兴八首》外貌圆润,筋骨遒劲,点画华滋,结体宽绰,外柔内刚。端庄而不失灵动,雄浑且蕴涵秀美。充分体现了赵体楷书端庄、工整、灵动、秀美的风格。观之,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在《书谱》中强调,书法创作有“五乖五合”之分,“合则流媚,乖则凋疏。”“五乖”之时写不出好作品,“五合”之时才适宜出佳作。 “五乖”即“心速体留、意违势屈、风燥日炎、纸墨不称、情怠手阑”,“五合”便是“神怡务闲、感惠循知、时和气润、纸墨相发、偶然欲书”。我想,无论是唐代的怀素,还是元代的赵孟頫,能写出如此之佳作,一定是在“五合”之时,且内容又是“诗圣”杜甫之佳作,于是,一篇篇脍炙人口、流芳百世的上乘书法大作面世便成必然了!




标签: 秋兴 怀素 赵孟頫 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