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的产生,是秦国大将蒙恬所发明。古代启蒙教科书《千字文》中,“恬笔伦纸”,指的就是蒙恬制造的毛笔,蔡伦发明的纸。
在先秦时期,书写的笔叫做“聿”。甲骨文、金文的写法为一只手握着一支笔。大家注意看,这支“笔”的下端,有三画,象征着“毛”。金文和甲骨文的年代,要远远早于蒙恬的秦始皇时期。所以说,蒙恰发明的毛笔并不可信。
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从字的形态上,可以推断出器物的形态。不要抱着怀疑的心态去质疑文字的产生。中国象形文字的产生都是有对应物作参照而创造的。
为什么会把毛笔的发明算在蒙恬的帐上呢?这是因为蒙恬对毛笔进行过改良。当时的毛笔毫毛稀疏,含墨量极少,书写十分不便,几乎每个笔画都要蘸墨。蒙恬在一次战斗中,战斗紧迫,急切中抓起马尾书写战报。因为马尾上有很多血渍,一下就把战报写完传递出去,从而赢得了时间,取得了战斗的胜利。由此而对毛笔进行了改良,使笔头如马尾一样的呈圆锥体。尖尖的笔尖利于书写,而饱满的笔肚可以含有很多的墨,利于书写速度的加快。
文字和书写工具的改良,为战争胜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一、毛笔的起源
据历史文物查证,在新石器时代就在一些彩陶上发现有用毛笔描绘的花纹。又在殷商的甲骨文上也有残留的朱书或墨书而未经契刻的文字。看它的笔画圆润爽利,都是用毛笔书写的。甲骨文有“聿”字(笔字的古体),字的形状象一只手握笔的样子,由此可知约在3千年前就有毛笔了。
到了秦代,笔的作法有所改进。它将笔杆的一端凿成小窝,把笔头放在窝里粘住。套笔也用竹管装入,又在两侧各凿一小孔,以便取笔。
在我国有一种传统的说法,认为毛笔是秦时蒙恬创造的,蒙恬可能对于毛笔的制作有所改进,但怎样改进的也没有记载。秦时始用兔毫竹管而有“笔"的名称。
二、毛笔的制作
1、在文房四宝的制作中,难度最大的就是毛笔的制作。
那么毛笔的制作难在哪里呢?首先就是挑选毫毛,而挑选毫毛的难度在于怎么才能准确精妙;其次,是笔心的制作,其难度在于怎么才能合乎“尖、齐、圆、健”这四个标准。俗话说:“毛笔一把毛,神仙也摸不着”说的就是笔心制作难以把控。
2、笔料工序
笔料工序是指对制笔用毛进行分类,就是根据用毛的长短、粗细、色泽、锋颖等方面的不同,拣择分类。
3、水盆工序
水盆工序又称水作工,是把分好类的制笔用毛,制成半成品笔头。在湖笔制作上,是最为复杂,也最为关键的工序之一。《笔史》上说:“笔工最难,其择毫。”
由于毫料有扁圆、曲直、长短、粗细等区别,需要在水盆中,将已脱脂的毫料,用角梳(多为牛角制的梳篦)反复梳洗,进一步整理分类。
水盆工序中的拣毫工作,要求极为精细,需要逐根择选,分类,组合。制成刀片状的“刀头毛”。再剔除劣毫,进行“齐毫”,造型成笔头。
水盆工序根据毫料不同,又分为羊毫水盆、兼毫水盆等。
4、结头工序
结头就是结扎笔头,也叫“扎毫”。是将水盆工序制成的半成品,经结扎、黏结,制成笔头。《笔史》说:“缚笔要紧,一毛出,即不堪用。”
5、选管工序
选管就是精选笔管的工序。对管径、管长,圆度、直度都有一定要求。并要剔除干裂、虫蛀、皮色枯劣、粗细不匀的管料。
6、装套工序
装套工序是将笔头与笔管进行装配。先将笔管两端锉平,再将一端掏成空腔,孔径大小需与笔头粗细相适,以装入笔头。装配工作也包括配装笔帽。
7、镶嵌工序
镶嵌工序是用装饰物品(如牛角等),对笔管进行加工装饰,使其美观。镶嵌分为镶头与镶尾。镶头又称装斗,镶尾又称挂头。工艺上要求口面匀趟,起线流畅,接连紧密,螺纹清晰等等。
笔管经过镶嵌加工,或显玲珑华丽,或呈古朴雅美,使之操赏双优,用观两善。
8、择笔工序
择笔又称择抹,与水盆工艺一样,是一项特种技艺。
择抹是把笔毫捻成笔头形状,把弯曲毫毛剔掉,将笔头抹光。笔头经过择抹后,即可具有尖、齐、圆、健的性能,外观上也锋颖清秀,形态美观。
9、刻字工序
刻字工序是将笔名、商标以及题记等等,镌刻于笔管上的工艺。要求根据字文数目、字体形式,布局适美,安排匀当。
经过镌刻的笔管,有着“浮雕”的艺术效果。加上镶嵌装潢,彩绘锦饰,使支支笔器赏心悦目。
以上是毛笔”制作的主要工序,实际上,一支“毛笔的制作,从开始到完成,要经历100多道工序,制作技术复杂,工艺要求精细。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需要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