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执笔为什么需要指实掌虚?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学书先学执笔,五个指头把笔管牢固的控制在手,手掌空虚,运笔不僵硬,书写才自然轻松。

控制笔管,主要是三个方向合力,使笔管稳实,拇指为一个方向,食指和中指并列为一个方向,无名指为一个方向。

张旭认为执笔的原则是:"令其圆畅,勿使拘挛。″执笔要自然灵活,勿使其僵硬,屈伸不灵,不能伸展自如。

执笔正确才能达到李斯说的用笔如"游鱼得水,景山兴云。″

指用笔要自然舒畅,像水中游鱼的状态,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游动,亳无阻碍。像山上升起的云朵,飘飘渺渺,悠闲自在。任意东西。

执笔正确才能达到张旭说的用笔如"孤篷自振,惊沙坐飞。″

指用笔要像飞篷草摇动一样,蓄力抖动,触动奋起,翻转奔逐。用笔要像受到震动的沙子飞扬一样子,雄浑纵逸,洒脱奔放。

元代赵孟頫小楷《汲黯传》,写于延估七年(l32o年)是赵孟頫著名小楷作品,圆畅劲健,点画精到。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上图书法作品为赵孟頫所书《汲黯传》局部。)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中的“指实,掌虚(空)”,其内含意义最大化是指法统帅笔画,掌虚在于画弧,这是针对一般性书法中的小楷中楷书法而言。这是一个方面需要说明的。另一个方面:大家都知道“十指连心“么?在书法的同时,不只是手指手碗手臂在动,而是书法者的“心神”促使配合手指手碗手臂在动。这就是书法中的心神合一。

古人练习毛笔字的时候,写小字或中楷书法的时候,都配垫有腕枕,这样,可以减小由于内心力的不足,带来的某些心里负担和压力。如果掌心不空,又怎么能时时捻动笔管呢。

以上就是书法时实指掌空的正解。

其他网友回答:

执笔为什么需要指实掌虚?

指实才能把毛笔拿稳,掌虚才能运转灵便,书写顺畅。

接触为实,离开为虚。指实大家都能理解,手指要和笔杆接触,不接触便不能拿起笔来。就不用再多说指实的问题了。掌虚在理解上,则让很多人产生了误会,我今天就给大家着重谈谈掌虚的问题。

我们上书法培训班的时候,有的教师对执笔的要求,让学生们的手掌心是空的。能放入一个鸡蛋是最好的。这完全理解错了掌虚的意思。掌心空不空,一点不会影响到运笔的灵活。掌心不空,还更便于运笔。不信大家都可以试试看。那么掌虚到底所指的是什么呢?

掌虚,指的是手掌不与桌面接触。手掌离开桌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悬腕、悬肘、悬臂。根据不同字体和大小,采用相应的方法。接触点越少,运行越顺畅。与桌面接触的部位越多,运笔受到的阻碍就越多,运行越不灵便。手掌放到了桌面上,运行的阻碍最大。大家也可以试试看,是不是这样的。所以说,掌虚,指的是手掌不与桌面接触。和手心没关系。










其他网友回答:

对于指实掌虚的这个问题,大多数人有一定的误解。尤其是对指实的误解,那要不要执笔时紧握笔管那?

从古代的画中用可以发现古人是三指执笔,或者是二指执笔的方式,而晋人在书写时通过手指的捻动调整笔锋,这就要求在指笔时手指要放松,这样有利于手指的捻动,其实是一种虚的状态,此时只要笔不掉即可。而一旦在行 笔的过程中随着笔管的捻动,手指会对笔管施加力量,此过程中的用笔是实的。

古有王羲之从背后去拔王献之的毛笔而不得,如果是真的话,那有可能就是献之在运笔的过程当中,笔画在行进时,而不是在停滞时。

所以这个指实还是要分时间,是在执笔时,还是在行进时,学习者不可不察。

其他网友回答:

指实掌虚是古人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正确执笔法,也是会运腕创作书法者能认可并有所体会的正确执笔法。

但是不会运腕的书写者是体会不到其中的妙处的,往往会引用苏轼诗:把笔无定法……来说明执笔不用讲究,可以随便拿。其实这是断章取义,苏轼诗还有第二句:要使虚而宽。虚而宽就是指实掌虚。

苏轼如执笔做不到指实掌虚,是绝对写不出天下第三行书《寒食诗》的,看看他写的粗笔画和长线条就知道了,不信去转指原样临一下试试。

其实很多人写不好书法不是手拙,乃是眼拙、心拙。




其他网友回答:

【指实】意思是说,手指尖部(指肚)适当的着力挟持住笔杆,接触点不能过于虚弱,捏笔松紧程度以能控制住毛笔不能脱落为宜,有利于指法发力。

千万不要把指实理解成使劲儿捏住,否则,那不是指实,而是错误的用力。

其实,写字拿笔的感觉和平时吃饭使用小勺、筷子的手法差不多,不可能很用力地捏着,而且手指关节、腕部始终是保持自然松驰状态。如图:

▲图为本人教学示范

【掌虚】是指手心要空着,可放入一个鸡蛋,或者像拿小皮球似,手型呈半握拳状,虎口眼圆形。如图:

▲图为本人教学示范

我觉得,指实掌虚意味着科学的、合理的执笔法,有利于运笔动作正常有效施展,是写好书法的重要前提条件。所以说,指实掌虚是核心技术问题,也是执笔姿势要领基本要求,这样的手法符合人手肌腱运动规律,灵活轻巧,挥洒自如。

传统执笔法形式有很多种,例如:单勾法、双勾法、拨灯法、撮杆法、四指争力法、五字执笔法等。不管哪一款,写什么字体,指实掌虚这个条件都是必要的。

对此,我专门对各种执笔法进行过深入研究,并且作过不同书体、字体对比书写实验,结果是功能特点各有所长。从科学性、合理性、专业性、实效性等多方面综合评价,三指法比较好的,可以书写各种书体和大小不同的字体,而且硬笔、毛笔通用,小楷、大楷、榜书皆可自由转换,坐立均可,老少皆宜。如图:

▲以上各图均为本人教学示范

用这样的执笔法写字特别轻松畅快,可以八面出锋,挥洒自如。如图:

播放 暂停

进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试试

播放 暂停

进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试试

书写技法、训练方法是永恒的主题,书法实验尤为重要,凡事不要凭空想象

以上是我的教学研究心得,仅供参考。感兴趣的朋友请点赞,或关注我,翻阅之前发布的相关练字论述,我的抖音、火山里有小视频可以看看,兴许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谢谢支持!

其他网友回答:

<2>古人总结书法执笔执法,要笔在指端,掌虚容卵,指实掌虚,手掌中能容一个乒乓球或者鸡蛋的空间。为什么要指实掌虚呢?自然是有道理的!

关于指实掌虚最早出自唐代张怀瓘《六体书论》说:

笔在指端,则掌虚运动,适意、腾跃、顿挫,生气在焉!笔居半则掌实,如枢不转,掣岂自由?转运旋回,乃成棱角。笔既死矣!宁望字之生动?

张怀瓘的这一段论述,其实已经把道理说得很清楚了——

1、指实,五指用力才能平衡自然,不会过紧或者过松,这样才能相互配合,自由顺畅。

2、掌虚才能灵活,忌讳掌实,掌实则不能转动自如,更不能发挥手指的作用。《书法约言》也说:“若掌实不得自由,乃成棱角,纵佳亦是露锋,笔机死矣!”

3、此外在执笔的高低上也有讲究,小字执笔偏下,大字执笔偏高,行草书执笔偏高,这样才能灵动自如。

最后用前人的四句话来总结:“指欲实,掌欲虚,管欲直,心欲圆”,学书之人,务必参透!

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其他网友回答:

一、指实

对于指实,古人未释其意,致使许多人误解为手指要紧握笔管才能做到指实。如唐·张怀瓘《书断》中记载王献之的一段传说:“子敬五六岁时学书,右军潜于后擎其笔不脱,乃叹曰:‘此儿当有大名’”。明·谢缙《春雨杂述》说“执之法,虚圆正紧”。一“紧”字告诉我们要手指用力紧握笔管。即认为只有紧握笔管才能力强。执笔用力,并使劲去写(捏破管,书破纸),才能把字写的劲健有力,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虽有驳斥此等错误观点的书论,但并未引起广泛关注。甚至清·王虚舟《论书剩语》“执笔欲死,运笔欲活;指欲死,腕欲活。五指相次如螺之旋,紧捻密持,不通一缝,则五指死而臂斯活;管欲碎,而笔乃劲矣。”又把“实”与“死”相等同,作为学书的不二法则,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使学书者误入歧途。其实执笔最忌太紧、太死,这种错误的书写方法不仅指腕疼痛,更不能运笔灵活圆畅,字也会很刻板或孱弱。由此宋·苏轼《论书》提出“把笔无定法,要是虚而宽。”告诫我们力要恰当的用在笔端,而不是以指之力紧握笔管,这样则腕部拘束,臂力也不能到达笔尖。正确的做法是力愈大,把笔应愈轻盈。周星莲《临池管见》则说“把笔宜浅,用力宜轻。”而且手指要灵活。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出“实指”,之“实”与“虚”相对,“实指”即五指齐力,力聚掌心,指的是每个手指都能致力于笔管,手指的力量汇聚在掌心,在执笔过程中发挥作用而不虚设。不仅手指要灵活圆畅,且要有力。不宜过紧,但也不能毫不用力。一指有一指之力,一力有一力之妙,五指各司其职,协力一致,作用于笔管。力量由四面聚集到笔管,任何一指轻微加力,都破坏原来的平衡,手指随笔管而动,笔毫随笔管而转动,动转皆从心而欲,致使笔随之产生不同的变化,笔法顺势而生。在这里所谓“指实”就是执笔牢,这些经验之谈,需要我们在书写时根据书写需要来自行掌握,注重手感,松紧适度。

二、掌虚

“掌虚”的解释历来无争论,皆指掌心空虚,几可容卵。手掌的“虚”,要求无名指和小指不要扣到掌心处,如果扣人掌心,必然会妨碍笔的灵活运转。手掌能虚则笔势往来,运用得宜。掌是手的主体,对于执笔无直接作用。但指、掌、腕、是一个有效的整体,只有掌虚,手指才能运动自如无凝滞,笔力才能从手腕中出来。正如丰坊在《书诀》中说道:“掌不虚则窒碍而无势”。欲做到“掌虚”,须“笔在指端”。张怀瓘《六体书论》中说:“笔在指端,则掌虚运动,适意腾跃顿挫,生气在焉”。亦当五指共执,方能掌虚。李煜又益二字“导、送”,谓之“七字诀”,又名拔镫法。指导我们执笔之法。如此执笔则虎口间空圆如马镫也,令“手指圆活易转动也”,否则五指向内弯曲,指、笔、掌凝在一起,笔成死笔,徐渭在《笔玄要旨》中提到“笔居半则掌实,如枢不能转擎,岂能自由转运回旋,乃成棱角。笔既死矣,宁望字之生动乎!”告诫深执笔时笔管居手中,调转不灵,笔机凝滞。同时他又在《论执管法》中说到“执之虽坚,又不可令其太紧,使我转运得以自由。”且“不可一味紧执,盖执之愈紧则愈滞于用故耳。”宋曹的《书法约言》也谈到勿令掌实。“若掌实不得自由,乃成棱角,纵佳亦是露锋,笔机死矣。”此书法大忌。综上所述在书写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指掌的虚实,做到虚实相生。

实践证明:指实,才能执笔牢稳;掌虚,才能用笔灵活。我们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两种错误的执笔法:执笔时手指分散,掌虚指不实;或手指形同握拳,指实掌不虚。正确的做法是指既要稳又要活,握笔松紧适度,恰到好处。所以我们在承接古人经验的基础上,最重要的在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认识、理解、把握指掌的虚实,同时运用理论指导技法,才能真正做到指实掌虚。

其他网友回答:

两个原因:

首先是为了灵活性。

关于指实掌虚这个动作本人反复做过验证。

如果指实掌也实的话,写出来的字是死滞的。

如果掌虚指也虚的话,写出来的字是虚浮的。

想让字既有灵动感又能力透纸背,则必须指实掌虚。

所以,古代书家总结的书论观点绝不是随口一说。

一定有他的道理在里面,我辈无需再疑惑研究。

其次是为了尺度。

我在另一篇讨论执笔的文章中有过一个观点。

其实执笔可也看成是拿毛笔在纸上“画圆”。

手腕与桌面的接触点是“圆心”,手指加毛笔是“半径”。

那么,从物理学角度来看,指实掌虚是为了增大“半径”。

你自己可以拿毛笔在纸上写几个字感受一下。

指实掌也实的情况下,这个半径是固定死的。

有些笔画的表达需要这个半径很短,比如点画。

有些笔画的表达需要半径则很长,比如长竖。

面对这些长长短短的笔画表达,

这个书写半径也需要随之进行长长短短的调整。

想要随意调整这个半径,只能指实掌虚。

分享到: 相似文章推荐
  • 小松鼠壁挂炉缺水故障分析(壁挂炉缺水故障维修)
  • 《林海雪原》里管二当家的叫“粮台”,是什么意思?
  • 怎么鉴定浪琴手表真假?
  • 假设苹果公司远程锁死国内的苹果手机怎么办?
  • 自闭症的孩子可以恢复正常吗?
  • 国产手机质量最好的是华为么?
  • 驾考的时候怎样才能轻松考过科目三?
  • 暗黑2单机如何获得装备?
上一篇:为什么我的毛笔老是容易秃毛? 下一篇:关于毛笔行书的学习,谁有什么有效的学习方法吗?尤其是在临帖方面? 最新文章
  • 华帝油烟机全国24小时服务热线号码2022已更新(400/更新)
  • 容声冰箱全国售后服务热线号码2022已更新(400/更新)
  • 海信电视全国24小时服务热线号码2022已更新(2022/更新)
  • 创维电视全国售后服务热线号码2022已更新(今日/更新)
  • 长虹空调全国售后服务热线号码2022已更新(400/更新)
  • 好太太燃气灶售后服务电话24小时2022已更新(400/更新)
  • 西门子洗衣机24小时服务电话号码2022已更新(2022/更新)
  • 长虹电视全国售后服务热线号码2022已更新(今日/更新)

Copy right©2006-2021惠修网hfqx.com.cn版权所有 赣州名都贸易有限公司 赣ICP备2021008248号

报修电话

标签: 掌虚 执笔 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