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书法中无错字,是这样的吗?你怎么认为的?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书中无错字”指的是书法艺术审美的核心在笔墨章法,而非用字是否准确。古代汉字的规范性比不得现在,康熙词典里收录的大量的异体字,都是古人在正典典籍中使用过的。古人也会有错别字,今人称其“通假”。

“书中无错字”的观点,抓住了书法艺术审美的主要矛盾。能不错字最好,真的错了字也大是大事,关键是能把字给写精彩。这其实是一种哲学智慧,不蔓不枝,直奔要害。所谓“书中无错字”,主要也就是针对异体字或通假字较为普遍的情况,坚持“书法”功夫第一,有大行不顾细谨、瑕不掩瑜的意思。

“书中无错字”的观点,体现在诸多的名家名作之中。王右军的《兰亭序》出现多处勘误修改的墨团,颜鲁公的《祭侄文稿》直接大笔删改,涂画得不成样子,照样是天下第一第二行书。因此这句话不只是流于空泛的思想,更有生动的实践佐证。



“书中无错字”的观点品质,值得今人学习借鉴。这就又回到了“简繁混用”的老话题。古时的异体字其实很多就是当时的简化写法,也就是说,古人写书法也有简繁混用的。在不少书友眼中,出现了简繁混用就代表着尚未入门、文化水平不高,这就不免有些僵固旧窠了。能统一当然最好,即便出现了简繁混用,我认为这不是什么大毛病大问题,关键还是看字的功夫。



抱庸妄谈。

其他网友回答:

<2>书法中无错字,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也是没有任何依据的,不值得提倡。有些书法家喜欢写异体字来炫耀,甚至拿“书法无错字”来当错字“挡箭牌”,这是不可取的。细说如下:

首先“书法中无错字”的说法应该是来源于对古代碑帖中一些不规范用字的认识。在古代由于中华版图内长期存在分裂的状态,各国文字并不统一,秦朝统一了小篆。但秦以后各体书法的发展依然没有统一规范,致使很多字大体相似,但存在个别多一点、少一点、多一横、少一横的现象;或存在一些名家、皇家贵族留下的笔迹中的不规范现象,这些都是历史造成的。

其次,用古代碑帖中的这种个别现象来以偏概全,明显是犯了逻辑错误。即使在古代,也只有个别少数不规范或者存在少数异体字的写法,大多数的汉字都是约定俗成的。况且新中国成立以后,对原来的文字进行了逐步的规范,不能再让不规范的汉字放任自流。有些人喜欢写异体字,异体字严格说可以不算错字,但属于不规范字,现代人不值得提倡。

最后,“书法中无错字”的说法放任自流,明显会对书法发展不利。事物的发展总是从不规范到规范,从没有法度到有法可依。见上图,一个“看”字就有5种以上的异体写法,学书法在临帖过程中可以尊重原帖的写法,但是在创作当中,尽量需要采用规范的汉字,才便于鉴赏、交流和传播。如果现代人在写字过程中仍然对古代的很多不规范写法抱残守缺,明显对于书法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以上为麓风轩个人看法,读者朋友们怎么看?欢迎留言共同交流。

其他网友回答:

感觉大家对书法作品只要笔法好,存在错字无所谓。事实上,书法中无错字,作为法则,不允许有错字,不容有异议。

书法,讲的就是法。法不仅仅是技法,还包括书写的规则。在技法方面,笔法、笔势、结构。在造句用字方面要求准确无误。它的范围包括所有的书写形式。铭文、碑文、奏折、公交、书籍、笔记、书信…………

然而我们在古代书法作品中,错字、别字、涂抹的地方屡见不鲜。这些有修改的书作,全部是在书信、草稿之类的作品之中。正式的作品中是不会有错误存在的。出错最多的书法作品,是个人所撰的底稿。如《兰亭序》《祭侄儿文稿》《书谱》等。底稿修改是很正常的事。

我们再去看看敦煌写经,动不动几万几十万字的经文,有初核、核对、检校、再审、总核,经过层层把关,最后才能算完成。碑文上的字,有哪一块出现了错字?没有。写给皇上的奏折,能出错吗?官府写的告示,记录的档案,文书,谁见过有写错的?没有人见过。

我们学习书法,是学法学规矩。不是去学他人犯的错。如果把他人写错涂抹当成了书法就是这样才好,就与“法”背道而驰了!不能产生可以错来作为自己写错的念头。犯错再所难免。但把书法理解成写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就错了。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中无错字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了,我们做创作时肯定要想清楚,准备好了再写。

但是这个话也太绝对。纵观古今,很多书法作品中都存在“错字”,要看什么叫错,以前多一笔和少一笔的情况是有的,通假字用错也是有的。绝大多数人把一个字写成长横,但有人偏偏写成短横也是有的。看起来个别不合乎法度,但到今天也是很经典的。

人无完人,字肯定也不可能完美,绝对无错,是很难的。

当然现在人们文化程度在不断提高,研究的东西越来越有规律,包容性也更强,所以错误率也会大大降低。

其他网友回答:

不知为什么宗祠牌匾的“文魁”的魁字总是写成“

标签: 错字 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