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传承,怎样去欣赏和创作一幅具有神采的草书作品?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感谢邀请:

对草书的欣赏,还是要了解一些草书发展历史。一般认为,草书有四个发展过程。首先是隶书由于在古代办公时书写不能满足速度的要求,一些官僚在文字的使用上自觉或不自觉地使隶书的字体和结构有了一些简化,有人认为是由张芝由隶转为章草。其次据说是东晋的王羲之改变汉魏书写风格,把章草又推进到了流畅秀丽的今草(小草)发展阶段。再次是王献之用其玲珑的心性开创的大草。最后就是那汪洋恣肆的狂草了。

对于草书的欣赏,确是需要一定的书法功底做为支撑。大体要把下下几个方面作为基础。

要站在正书的角度来欣赏草书。我认为,草书的基础还是楷书。从艺术的角度来说,草书最重要的是线条的质量和流畅。而要想有好流畅秀美的线条,没有扎实的楷书功底是办不到的。欣赏好的草书,我们还是要看唐朝的几位大家的作品。因为他们的草书是能够代表草书的顶级水平的。掌握了他们的草书的优点,也就能够很好地欣赏草书了。唐朝草书大家的字,都是有很扎实的楷书作为基础的。这是谁都否认不了的。这从逆向证明了楷书是行书和草书的基础。如唐代草书名家张旭,他出身书法世家,从历史上记载,家学渊源熏陶的张旭,很小即学得了纯正的楷书功夫,闻名遐迩;怀素的草书如长江大海,但他也是从笔画和楷书学起,习得严谨的正书,到后来才转到草书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多是他们的草书,只是偶尔在网上能看到他们的楷书,就是因为少,也可能是他们草书的威名掩盖住的楷书的成就。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认为,草书,甚至是狂草就是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情感,信手抒发达到癫狂的状态,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就是好。比如完全改变汉字的形体,象天书似的让人看不懂写的是什么;再如为了追求童趣,率真把汉字的结构支离解体,以达到惊人骇俗的效果,让人脱离了观看汉字的感觉等等。这都不是好的草书。狂草在识别上是有一定困难的,与正体书写有了很大的差别,但不是按照臆想胡乱涂写,其根基仍是正体。历代草书大家均由深厚的正书功底,唐代书法家更是正书基本功扎实。

欣赏草书要观察气息的贯通。在欣赏草书的过程中,我们只有在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才能对草书好坏有基本判断。在草书的书写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整体的气息连贯,一气呵成。有经验的书家在观看草书作品时也把气息贯通作为评价一幅好的草书作品的重要标准。我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有趣的对话。说一位书家看一位草书作者的作品,看到一处,他问:“你写到这去干吗了?”作者如实回答说:“接了一个电话。”这就说明,在草书的创作中,气息连贯是多么的重要。我们所说的气息连贯就是字间和行间都要有外在和内在的联系。这样整篇作品才有了一个整体的感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浑然一体。孙过庭《书谱》中论气息连贯时说的再透彻不过了。就是笔画相连。在草书中牵线用的特别多。上笔和下画的连接是很自然的事。有些虽然两个字表面上看没有连在一起,但内在的却有意连。再一个就是在蘸墨的多少与一次写字的数量和文字表达的内容也有一定关系。就是蘸一次墨尽可能地写完整一句话。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地为作品的连贯提供有效的保证。

欣赏草书要看用笔是否丰富。一个好的草书大家,在其作品中要体现多种用笔。既要展示其楷书的过硬功力,更要把他纯熟地掌握各种笔法和一些书体的写法也有机地融入草书作品中,融会贯通。我们看怀素的草书,那确实与前代草书的水平上有一个质的飞跃。笔画圆润飞扬,使转迅疾,变化多端,结字精炼,气势狂放但法度严谨。我是比较欣赏怀素的狂草的,看他的草书,就象看一幅画,他的点画特点是提按衔接自然,使转技法极为熟练,笔画多呈弧线或圆环,气息连贯、激昂流畅、䣭韧劲健、一气呵成。 吕总的《续书评》说:“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代表作《自叙帖》,用笔丰富,尤其是加入了篆籀笔意,将线条形成强烈的动感,极富生命力。

在草书创作中,我建议要在极深的楷书和其它书体的基础上再进行草书创作。不然会很明显地露出学书不精,用功不深的缺陷来的。什么时候能写草书,那是功到自然成的事。如果硬要写草书,那就一边其它书体一边加强其它书体的练习,以供给写草书的滋养。不然草书会越写越困难,越写越不成样子,到最后自己都写不下去了。

其他网友回答:

当你身心封闭,环境孤寂,境况凝滞不佳,神思停摆,行为多受束缚。

就去欣赏有神采的行草书法。或有奇效。

当心有激情,或生愤懑,或有才思,或有盛力无处宣泄。

便去创作一副行草书法,就能加成百分之五十以上。还能中和你的过度状态,一举多得。

其他网友回答:

怎么去欣赏和创作一幅具有神彩的草书?

我们先谈欣赏的问题。欣赏草书作品,首先要知道要识草字。不然对着满纸游龙走凤的笔墨,只知道叫“好”,好在什么地方,不知道。曾经听到有朋友说,就是因为不认识,所以才好。草书是有极其严格的书写规则的。并不是尽情挥洒,随意而为。楷书少一笔多一笔,还能猜到是什么字,而草书长一点短一点,就是另外一个字,笔画使转不准,便不成字。能辨识草书,就知道他人作品写的是什么。这是欣赏草书的第一步。

第二步,多看。草书的风格流派众多。有章草,今草,狂草,行草。章草为汉代史游所创。今草为草圣张芝所创。狂草的代表为张旭,怀素。而行草则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称雄。有朋友会问,如何才能知道传统书法作品好在哪里?如果学习过书法的朋友,知道笔法,笔势,笔力,结字,布局等技术性的东西。讲起来就比较容易理解。而没有学习过书法的朋友,从技术上去讲就也难理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去理会他们是怎么写的。就以他们的作品当欣赏的标准,好的作品看多了,自己就能知道好的作品应该是什么样。

怎样创作一幅具有神彩的草书作品?功夫,眼界,情怀,学识,纸墨,各种因素。书法的最高境界莫过于自然。孙过庭说:“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这个境界,不是三年五载所能的。

其他网友回答:

草书是一种表象艺术,既是艺术就没有可重复性,发自內心想创作便可以了,当然得有一定的书法功底,有时想得到理想的状态,可能要十年,二年,甚至更多。这是我几年前的小设计作品,晒一晒。回过头来看还是疵点很多。


其他网友回答:

草书是书法之最高境界的表现形式,怎么欣赏和评价草书作品,众说纷纭,又因为草书的功底包含了其他书体的所有技巧, 所以,概不例外,草书作品我们还是必须要从用笔及笔画来做出判断,总之起来,概括为十大特点。

一、  露起露收:就是起笔和收笔一般是露锋,虚出浮滑是连词要点。露起露收能使笔势相连,笔画间要有呼应且紧密。

二、  直中有曲:草书要讲究曲线变化,随意跌宕起伏,腾挪使直中有曲,但切不可缠绕油滑,笔画要有力度。

三、  轻重变化:笔画粗细轻重,才会灌注作者的运笔的神采,大家看作品就应该知道的。

四、  方圆并重:圆以增灵动达,方增加刚劲,但都要适当安排,不可失去均衡和谐调。

五、  宜转宜折:草书的转应多于折,但要转中愚折,折中有转。

六、  笔画替代:草书是一种抽象的艺术,一种符号书法(即绘画中的大写意),可以一个符号代替一字或偏旁(甚至于好几个字旁),以达到简便之效。

七、  以少代多:草书宜尽量简练,可以以少代多。

八、  墨分五色:这是楷书没有的一个考核点,草书在书写过程中要讲究墨色的浓度枯润干湿的变化,初学者需要多看名家的真迹,以体会用墨的奥妙。墨色的过程中有墨----浓----淡----枯-----干全过程。

九、  牵丝映带:前一笔画雨后一笔画之间轻提适度,但又不断开,笔断意连。自然会增强作品的活力灵动感,神采飞扬。

十、  中侧并用:起笔一般起笔用侧锋,收笔偶尔用侧锋。行笔时真正高手尽用中锋,笔画完美,此处用中锋取妍,才是大师笔法!

当然重要的章法是谋篇的重中之重,要多思考安排!

回到问题上来,这十大特点,是审核草书的档次的标准,也是我们创作时必须坚持的原则,书友们自己学会去鉴赏和创作,专业水平才会日渐提高的。

谢谢楼主高问,在下水平有限,若回答不周,还请爱好书法的朋友们留言讨论!

附上林散之大师和怀素大先贤的作品,供大家欣赏和学习!






其他网友回答:

欣赏草书,首先要看这草书是否写的符合规范,有些人认为潦草的字就是草书,这是天大的误会!

其次要看写的有没有笔气,如果草书写的没笔气,像剪影像墨猪,那就是败笔。

再者要看章法,整篇的布局和气势,还有配合文字意境的风格,都影响到草书作品是否精彩。

而要创好的作草书作品,则需要很好的书法基础,特别是对草书字帖的临习和领悟,对笔的控制要做到得心应手(因为草书对笔划形状的要求很高,不同的字往往只差一点点),事先构思好作品的大致风格,做到胸有成竹意在笔先,然后再动笔,这样就可以水到渠成了。




其他网友回答:

我国汉字自产生之时即形象丰富的表达了它的内涵和意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书写工具(毛笔)的特性,文字从象形、篆、隶、楷、行、草等书体,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和演变,对各种书体有了严格的规范和要求。从而便产生了字的结构、用笔的方式、线条的刚柔等,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能体现出书写者的文化素养和书写功底的深厚、及书写者的心态流露。

一位书家必须有内在的文化修养,及对书法的爱好,并有扎实的书写功底,否则写出的字是没有神韵,更不足观。

草书是诸多人喜欢和表达思想情感的书体,一副草书作品首先看草书符号用的是否准确,再看字的结体、用笔、用墨、章法,之后看整体布局、上下款、钤章。

书法是我们的瑰宝,以至于我们的中华文化灿烂生生不息。

其他网友回答:

非常抱歉!咱们只能说写字还马马虎虎,谈草书的法度及神采只能留给大师们去高谈阔论了!龙民愿洗耳恭听而受益为快!

标签: 草书 神采 书法 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