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说智永书法“笔笔从空中落从空中住”那么智永《千字文》楷书需不需要悬腕?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只写智永千字文可以不悬腕,如果今后想写大一点的字要悬腕。

其他网友回答:

写千字文那么小的楷书,悬腕是必须的,只有悬腕而书才能笔随意走,意随念走,才能达到心手照应。那么小的字,那么大的篇幅,如果托腕而作,腕是死的,来回挪动,势必会影响到字的气韵生动。


只有悬腕而作,才能灵活的掌握通盘的布置,上下的承接,左右的顾盼,前后的照应,大小的错落,气韵的贯通。悬腕是下足了大功夫的,永智绝对是做到了,悬腕看似轻巧,其实每一笔都注千均之力,气聚锋尖之上,提按之间见功。


千字文不是那么好字的,首先要牢记内容,行笔的舒与缓,疾与徐,枯与润,大与小,错与落,藏与露,都得在悬腕中完成,且得手眼并用,心手相通,非一般功夫所能为之。


所以,何绍基评永智的千字文“笔笔从空中落,从空中往是非常正确做,悬腕之功,需要几十年的功夫才能达到如此境界。

其他网友回答:

何绍基怎么说的我没有看到过。不过“笔笔从空中落,从空中住”却是对智永用笔的最好解释。我先把你所问的悬腕解释一下。

执笔的要领:指实掌虚肘平。出现理解错误的是掌虚。所谓的掌虚,指的是手掌悬空,不着桌面。而我们却把掌虚理解成握笔的手掌心要空。我们小时候学习书,曾经被要求掌心里要能放入鸡蛋。但掌心空不空,并不会对运笔产生实际的影响。不空同样能运转自如。而自如的运转,是手腕空悬。所以,执笔必须悬腕,不只是写智永《千字文》要悬腕,其它人的字也一样。

再来讲“笔笔从空中落,从空中住”。这是指的笔势。通过观察智永《千字文》我们看到,他的字势笔断意连。形连笔连,在他《千字文》楷书部分中绝少有游丝引带的用笔。而草书部分字字独立,笔势却无阻滞,上下笔间的运行线路,就像有一条无形的线将它们串联相接。他的运笔,在书写时每个笔画的起止是在运行中进行的。在空中没有笔画的地方,笔毫仍然是在运动的。要把这种运动说清楚很难,但如果能看到书写示范时,便能有切实的体会。所以孙过庭在《书谱》中才说“心之所通,难以尽于名言,言之所达,难以形诸纸墨”。说的就是心里面能够理解的东西,语言很难说准确,语言可以表述清楚的,文字却难以形容清楚。书法必由师授,原因就在于能够通过观看教师的示范来弥补语言、文字所不能达到的奥秘。

其他网友回答:

智永千字文字体较小,而我看你以相对较大的字临之,有些起笔之处过于夸张了,智永写的较小的字,很多时候是空中起收造成的牵丝,而你有些起笔过于刻意,而收笔处又相对不太够。

笔悬空时的运行很重要。

另外,感觉在保证笔法和结构的前提下,运笔可以再快一点。

其他网友回答:

前一句跟你的问题毫无关系。前一句是说空中取势,写千字文悬腕悬肘都可以

其他网友回答:

练习过书法的人都会遇到过悬腕与不悬腕这个问题,究竟是悬还是不悬呢?根据我本人练习书法的体会,有的字一定悬腕才能书写的流畅和俊秀,如草书中的雨、南、当等其它书体就不一一列举了。我记得书法家孙晓雲出过一本书好象就是关于悬腕之概叙,里面讲的很好书友们时间可以找来看看,我想从中会受益匪浅。以上是我个人练习书中的一点体会,本人只是书法喜好者,没的点滴头衔敢在这里扳门卖斧,见笑!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练习中需不需要悬腕一直是争论不休,从来没有一个定论。古代在没有几案出现时一般都是席地而坐,一手端简一手执笔而书,这时只能凌空悬肘悬腕。后来随着几案的出现而进入人们的家庭中就出现了伏案而书,这个时候写字多半是不悬肘。所以,悬腕悬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条件和习惯。

书法中无论大字小字想要真正体会到运笔的乐趣必须是手腕运动而带动毛笔的八面出锋,如果硬说写小字就一定需要悬腕或者一定不能悬腕那是错误的说法,悬与否还得看个人的习惯和爱好。书法练习中主要还是心手合一,心到、意到、笔到,不要过于纠结悬腕与不悬腕。



其他网友回答:

说的玄乎不知所云。长安纸贵,白居不易。古人的字写的比较小,花生米那么大。不要听别人说的,好好临贴。

其他网友回答:

丰坊书诀曾说寸以内则用提腕,手离纸三二分。悬腕,提腕,枕腕,三个概念。悬腕即悬肘!而大家说的悬腕是提腕。

标签: 智永 悬腕 何绍基 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