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行书形成200年,今草书形成,因有王的存在,这时期真的是中国书法的巅峰吗?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你说的对,魏晋时期是书法的一次高峰。后来唐朝又一次高峰。

到魏晋时期书后的五体坡备,楷书也有了,一般称之为真书。

如你所说,这次书法高峰,同王羲之的今草不无关系。

草书(指狭意的草书),由来以久,汉简中己多有发现。杜度、崔瑗、张芝等有推进提炼攺造之功。由于除淳化阁帖有几件张芝的作品外,他们的作品基本没有传世。所以学界多认为他们写的只是章草,连张芝的《冠军帖》,有的也认为是王献之或张旭所书,不是张芝的。这些纯属臆测。

杜崔张芝等草书,己是脱离汉字的实用功能的草书书法。那时己是第一个草书的高峰。后来王羲之又在此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改造创新,形成今草。王献之则继承了前代草书发展了大草。(章草则不在草书演变序列,也就是说,今草不是由章草演变而来。章草是当时的实用字体。今草直接由汉草而来。)

魏晋时代,五体皆备,纸简并用,纸渐次取代简,书法创作繁荣,又有里程碑式的书法大字钟王的出现。所以是我国书法的第一次高锋。这次高峰比唐代的第二次高峰还要关键,说是我国书法的锋颠也不为过。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王羲之小草,提按丰富,粗细变化精微,这点后世很难超越。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答问。

不见超越,即是巅峰。

王羲之是当时登顶的代表人物,《蘭亭序》是登顶的代表作品。不会因有异议而能改变,的确通过了历史的海选。

魏晋书法承前了结了秦篆汉隶的书体变更,启后奠定了今楷丶今草的基本法则。此后之千几百年並无真正意义上的突破,只有时风流变,並无改弦更张的源头开启。

唐代的辉煌,只是强化而已。楷书到颜丶柳丶欧,只是技术的规范,而非本质意义上的突破和改变。只是作者丶作品的量数增加丶社会普及面的加大,即繁荣丶泛化。行书第二的《祭姪文稿》,充其量也仅是个性的展示,亦並无普世的影响转换之势力。

赵孟頫是全面的总结继承之功,並无开创之力。米芾丶王铎等辈,虽有出采的发挥,亦无挣脱跳出的实质。余辈至今,更无可论者也。今之大唱大行改革创新丶仿东洋丶学西洋者,未卜便知其高度如何丶命运之长短也。

天不变,道亦不变。魏晋书法丶王羲之的代表性,並非偶然的偏巧,而是天道自然的显象。唐太宗的推崇,也是历史提供的必然机缘。

其他网友回答:

魏晋时期的书法之所以称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巅峰,正是因为有了钟张羲献的存在。

他们四人,只是这个时期的杰出代表,还有很多的优秀书法家为基石。这四个人,草圣张芝,楷祖钟繇,书圣王羲之,亚圣王献之。三个圣人一个祖,空前绝后的阵容,哪个朝代能与之抗衡?

草书方面,张芝有《冠军帖》,《冠军帖》的得名,是帖中有“冠军”二字,不过在历代的草书作品中,《冠军帖》却是名付其实的“冠军”。钟繇的楷书虽然留存下来的不多,《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等作品,你可以把后面的随便任何人的楷书拿去和他相比,你会有一个心悦诚服的结果。王羲之《兰亭序》,不要说是李世民把他捧红的。历史上的大书法家多着了,为什么人家就能把王羲之尊为书圣?打铁要靠自身硬。王献之《玉版洛神赋》被公认为小楷的极则。还有什么可说的!

在魏晋时期,还有一大批的一流书法家。卫凯,卫桓,卫瓘,卫家三杰。还有王羲之的师傅卫夫人卫铄。索靖,韦诞,钟会,郗愔,陆机,庚亮,谢安……他们不但是书法家,更是在政治、军事方面的杰出人物。

即便是书家倍出的大唐盛世,尚不能与魏晋相抗衡,宋元明清合并起来都不能挑选出一个象样的阵容。至于现代,洗洗睡吧!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悟空官方邀请!

回答魏晋是否代表中国书法的巅峰?首先看这个时期的群体和代表人物是否处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峰地位。

魏晋时期书法的代表人物无疑首推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他是山东琅琊(今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王羲之书法师承卫夫人,从小由卫夫人教他习字。而卫夫人则是东晋时期著名女书法家,出身书法世家。卫夫人又师从钟繇,钟繇被称为“楷书鼻祖”。至卫夫人字形已由钟繇的扁方变为长方形,去隶书已远,表明此时楷书已经成熟而普遍。

钟繇(151年-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人。三国时期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等职,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后世书法家都曾经潜心钻研学习钟繇书法,世有“钟王”之称。

书法作为一门充满艺术性的技能,自古以来讲究师徒口授相传。王羲之的书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行楷为主,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影响深远。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更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子王献之又创雄健书风,被世人合称为“二王”。

由魏晋上溯。汉代书法分为两大表现形式,一为主流系统的汉石刻;一为次流系统的瓦当玺印文和简帛盟书墨迹。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是汉隶成熟的标记,其中尤以《石门颂》等为最著名。

汉代创兴草书。草书的诞生,在书法艺术发展史上有着重大意义。它标志着书法开始成为一种能够高度自由的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草书的最初阶段是草隶,到了东汉时期,草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章草,后由张芝创立了今草,即草书。隶书则由汉代的高峰地位降落,衍变出楷书。楷书又名正书、真书。成 为书法艺术的又一主体。三国时期,楷书进入刻石的历史。这时期的《荐季直表》、《宣示表》等成了雄视百代的珍品。

  可见,中国书法由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等大篆,再到秦代统一文字后,产生小篆、隶书。到钟繇楷书,最后到草书、行书,才日趋完臻,奠定了后世的书法规范和基础。

再看魏晋以后即隋唐,唐代众多著名书家,如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怀素等均是追随魏晋王羲之、钟繇等而自成一家。

所以,称魏晋时期为中国书法的巅峰一点都不为过。

其他网友回答:

把魏晋书法说成巅峰不妥,在书法的历史长河里,就书法而言,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秦以前的大小篆,东汉的隶书,东晋二王行草,唐代颜真卿,均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书法高度,不能区分谁高谁低,只能说各具特色!

其他网友回答:

今草书的形成是在章草发展而来,今草前驱张芝最负盛名,影响甚大,被后世尊为“草圣”。

书到魏晋主要以“二王”书法体系为代表,学习“二王”书法进入高峰期。自唐至今,特别是行书《兰亭序》步入了书法艺术的殿堂,成为书法学习的时尚。

當今,才是中国书法的巅峰时期。

古人也非常羡慕今人,到处是“书法家协会”的牌子,遍地的“书法家”,今天打“比赛”,明天“搞展览”,所以,书法兴盛巅峰在当代。

其他网友回答:

在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上, 魏晋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出现了钟繇、陆机、卫瓘、卫铄、王羲之、王献之等大批的著名书法家。其中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书法一脉相承,书技精湛,开创出光辉璀璨的书法巅峰时代。

作为中国书法史的巅峰,魏晋书法所彰显出的风度和气象是后世始终都无法超越的,它温文尔雅、贵和持中、风流蕴藉、潇洒飘逸,为历代书家所瞩目。

魏晋书法承汉之余绪,又极富创造活力,是书法史上的里程碑,奠定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方向。魏晋书法规隋唐之法,开两宋之意,启元明之态,促清民(国)之朴,深刻地影响了历代书法并影响着当代书法的发展。

从曹魏开始,对文学艺术的关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惟才是举”等选人制度的实施,使“才能”有可能越过道德而成为人们的首要追求,其中就包含文学艺术,如原来被视作小道的文学,被曹丕誉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书法在东晋时期成为世家大族争能斗胜的方式之一,上层贵族大量进入这个领域。魏晋书法在这一背景下,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首先,是楷、行、草等字体在广泛的应用中得到迅速完善;其次,出现了多位在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大书家,在风格的开创和典范的树立上有无可取代的意义,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书法史的发展;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书法作为艺术的许多基本观念被揭示出来,不仅形成理论,而且被贯彻到实践中,从而使书法的艺术性质得到了强化。

这时的书法发展,大约可以这样来描述:三国为过渡时期;两晋(尤其是东晋)为鼎盛时期。出现了王氏家族等一大批优秀的书法家。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造就了这些贵族人物的独特情怀。身居庙堂时,他们也会像传统知识分子一样,心忧天下。但其他许多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失去了权威,因而当回到个人的生活中来时,他们崇尚玄谈,寄兴高远,饮酒服药,悠游山水之间,纵情享受人生,他们的精神,体现为不拘不执、潇然放旷、纵意自适,虽然其中也许隐藏着深深的绝望和痛苦。这种精神风貌,在他们的书法里得到了真实的显现,后来人把这种艺术风貌的精华,概括地称为“韵”,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美的一大典型,长期得到崇敬。








其他网友回答:

当今的书法创作及书法队伍,是历史上花样最多的、协会最多的、封官最多的、水平最烂的顶峰时期。为何要这样说?道理很简单,往前的不说了,你就仅看看清末民国初期的书法,再比比当下的所谓国展的获奖作品,谁高谁低一目了然。

更可笑者,这还不够又弄出了书法硕士、博士,还有了专门掌管写毛笔字的政府官员。真是热闹之下无奇不有。

谢谢邀请。

其他网友回答:

自魏晋下溯1800年的书法发展史,涌现的书家可谓数不胜数,无论唐初四家,还是欧颜柳赵、苏黄米蔡、甚至江南四才子、董其昌王铎傅山、清中四大家、赵之谦何绍基…,有哪一个不是取二王笔法?又有哪一个自称超过二王?既然如此,二王不是巅峰又是什么?


标签: 行书 草书 魏晋 中国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