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是如何教学楷书的?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赵孟頫是如何教学楷书的?

你好,你的这个问题,是所有想学习赵孟頫书法的朋友们都想知道的。但很遗憾,他没有把他的教学方法留下来。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教学楷书的。如果他的教学方法留存下来,我们今天就不用为了书法的核心:笔法,去苦苦的探索。以至于现在到底是笔法重要还是结构重要的争论不休。

不过,虽然赵孟頫没有留下来他的教习楷书的方法,却留下来了他的一些学习书法的心得。《兰亭十三跋》,就是他的学书感悟。这十三道跋文,是他去京城的途中,在船上写下来的。他把学习王羲之《兰亭序》的心得记录下来。我们在学习书法时,可以通过阅读他的这些感悟,借鉴他的学书体会来学习书法。下面摘录几段《兰亭十三跋》中的经典名句,供大家学习参考。

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学习书法,要反复的读帖,把字帖的用笔研究透悉,领悟出用笔之道,对学习书法才能有正确的方法进行学习。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宇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此段文字,是赵孟頫感悟最深的一段。字的结构,会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习俗、审美而变化。或肥或瘦,或妍丽,或古朴……各种风格的流派,都会有个人和时代的印记。而构成书体风格的核心,是笔法。用笔只有组合的不同,它的根本是不会改变的。

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


这一段说的是学习书法,只要你专心一意的学习,认真的研习,专精一体,何愁不能学通悟解?学习书法最忌讳的是频繁的更换字帖,一本字帖皮毛尚未学到,又更换字帖,前面的就等于白学,徒费其功。

东坡诗云:天下几人学杜甫,谁得其皮与其骨。学兰亭者亦然。黄太史亦云:世人但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右军人品甚高,故书入神品。奴隶小夫,乳臭之子,朝学执笔,暮已自夸其能。薄俗可鄙!可鄙!

学书之人,切忌自夸。勉之勉之!

其他网友回答:

一字千写万写,勤学苦练,,因为书法没有结近,,,

其他网友回答:

没有历史记载,后人谁能知道他是如何教学楷书的?不过赵提倡复古,要求学习前人笔法,集众妙为我所用,所以他的字极具众美。赵于魏晋、二王间徜徉最久,这就是他的字始终保畄了蕴藉、流丽之美的晋人风韵的主要原因。

其他网友回答:

赵孟頫如何教学的,,,,这个问题,不应该问头条,你因该去问赵孟頫,,,但头条里有高手,比如我,,问我其实就对了,因为我研究赵孟頫十几年了,,研究的非常深,,他的介绍我就不说了,都能搜到,,他的书法也能搜到,我也不说,哪说些啥?,,直接说对你有用的,,哪就是赵孟頫为什么写的好看,而你却不能,他是怎么办到的?,,,是不是很想知道,,他的诀窍我知道,你单纯的临帖没用,,练他的字也没用,,因为你没掌握诀窍,,,这个诀窍,,我现在不想说,,头条太坑了,我贡献了那么多书法知识业不给我个优秀,,我心情不好,,以后告诉你吧,,,

其他网友回答:

赵孟頫是如何教学楷书的,如果不能玩穿越,只怕是难点。

就赵字楷书代表做《胆巴碑》而言,分享一下心得。其基本笔划,首难在横划。如帖中(辩,寿…)字,凡横划无论主次,皆极尽变化,各不相同。或俯仰,或粗细,或左粗右细,或藏锋顺锋。

在临帖时,尚不用考虑结字,而一旦背临,创作则要懵圈很久。字帖中没有的字,既要考虑笔划变化合适,又要预想字形,且《胆巴碑》同字不同形,如行书。其点,撇,捺…各得其妙,且有隶意。至于结字,揖让,穿插…慢慢体会吧。

1:先临,苦临,勤临。

2:再半临,掺杂帖中字组词。

3:背临,随意词组书写以求得其神。

4:创作

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

赵孟頫是唐末宋初的人!等五十以后我下去问问!他写的《寿春亭》非常好!

标签: 赵孟頫 楷书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