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正象编者所说,古代没有书法家。所谓书法家一词,据有关考证,形成于建国前后,也就是白话文形成之后,之前有‘’书家‘’、‘’写家‘’的称呼。现存有字迹的书法家是李斯,他是秦始皇时代的宰相,他写的字体是小篆。汉有张芝,魏有钟繇,晋有二王,唐朝最为鼎盛,出了很多的大书法家,如欧、柳、颜、虞、褚、薛,宋有苏黄米蔡,后继元、明、清、民国都出了很多大书法家,但这些大家在当时都没有书法家的称号,为什么呢?1、当时没有产生书法家这个词。2、古人视写好字为文人本分。3、古人治学大多是综合性的,不象现在划分很细,诗词曲赋,琴棋书画,政治军事,天文地理都有研究,书法历来被认为是小道,不必另辟专业。所以,历史上的大书法家包括二王都不称为书法家,而实际上他们都是登峰造极的书法家。
比喻李斯,他是大政治家,王羲之是右将军,颜真卿、柳公权都是朝庭重臣,就是说他们都另有重要的工作,写字只末技小道,只是副业而已。但他们又很重视写字,把各种情感都倾注于笔端,造就了书法史上一座又一座高峰。
现代人分工细化,出现了所谓的专业书法家,文人书法家,我看大可不必,依我看,如果你的文化底蕴好,文化造诣高,字又写得好,能得到大多数受众的亲睐,喜爱,称为书法家也是可以的,如果这些条件只符合一方面,比喻说,你的文章写得好,诗词写得好,但字写得一般,写是可可以写,叫写字,但不要说成是什么书法作品,或文人书法。我很佩服贾平凹先生,他是大作家,他也喜欢写字,但他不称自己是书法家,说自己是写字。既然有人喜欢,又愿意出钱请,何乐而不为?最起码他是有文化底蕴的,有涵养底气的。相反,一个人没有文化底蕴,字写得再好,但写错别字,没文化,却夸张的说自己是什么书法家,什么大师,我认为是不配的,也是可耻的。文化底蕴加书法功力才能称书法家,缺一不可。
其他网友回答:谢谢千里马先生邀请!
我的看法是所谓文人书法就是作者是文人,这些文人又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点画、结体、章法的钻研上,而文学艺术是相通的,他们的悟性又是很高的,所以他们的作品还是很高明的。只不过目的不在书法,甚至不合法度。
李白的《上阳台帖》虽然没有书法的讲究,但王羲之未必写得出那样的珍品。见过相传唯一存世的杜甫书法,那叫一个了得!苏东坡甚至狂到“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写出的东东却是天下第二。
这个问题也可以反过来思考,难道王羲之、颜真卿不是非常优秀的文人吗?
所以这个问题没有意义。
不解文学专攻书法的技术工人是没有的,书法本身就具备文化、文学成分,具有抒情功能。
李斯、钟繇、二王、颜柳欧赵、苏黄米蔡……哪一个不是文人?就是北碑那些作者,不懂文章不懂文言文行吗?至于文人而没有到达书法层面的,当然只是文人,不是书法。
不过呢,不懂文言文可以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书法,在过去沒有钢笔铅笔,举国上下都用毛笔写字,写好毛笔书法好的多的是,在历国历代就知道那么几十人,在民间写好书法根本无数,书法家是后人奉呈起来的名称书法家。演戏的戏曲家\唱歌的歌唱家’現在称家多了。
其他网友回答:友好。问:古代没有书法家,为什么会有文人书法……?个人认为,古代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也是事实。书法家这一名号是近百年兴起的。那么,文人书法为什么又会传世继承下来,这里面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文人书法的内容,都是新的。无论是诗也好,词也罢都是由个人或者由个群编写出来的,有一定的文学水平和感召力。不像当今的一些书法作品,除了抄写唐诗宋词还是唐诗宋词。二是文人历史背景的原因。被遗传下来的书法文人,在古代都是有一官半职的,都是比较有名望的名人。当初的这些书法作品,一般在各朝代文书库里面封存,民间上也有部分流传。
其他网友回答:古代没有书法家,为什么会有文人书法和书法家书法?
头都被你绕晕了!书法作为古代的日常书写,文人士大夫写字是从小既要学习掌握的一门功课。他们使用毛笔,就和我们使用筷子一样的如意。以今天的眼光去看他们的字,无疑比现在的书法家更具有书法家这个称号的资格。
古代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但并不代表古人不会写字。古人没有书法家,书法却是每个读书人从第一天开始读书时即要学习的技能。他们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但每一个读书人都能写好字,
书法家做为現代的一种-职业,原因是现在的人都不使用毛笔,能用毛笔写字的人在现代就格外的不一般,所以称为‘书法家’。古人没有书法家,是因为他们没有这个职业,每个读书人都有写好字的这个能力。
为什么古人有文人书法和书法家书法?因为他们的书法,随便一个读书人写的字都胜过现在书法家写的字,现在的书法家所写的字在他们的面前相形见绌,以现在书法家的水平看古人,他们的足以胜任书法家这个称号。
古代没人标榜自己是书法家,但书法却是必备技能,能流传下来的书法名家其实文学功底也非常深厚。就拿王羲之来说,一篇兰亭序,书法冠绝天下,文章也是名传千载。之后文人书法、文人字画的分法也是后人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和特点划分的,书写重法、文人尚义,宋以后文人书画初成时尚,不重技法的完美,而是在书画里加入自己的情感因素,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苏轼,寒食帖更是具有天下第三行书的美誉。
其他网友回答:可以说有,这是从实质上说的。历史上灿烂的书法成就,没有书法家这些都是哪来的?王羲之、颜真卿不都是伟大的书法家吗?
要说没有,只是说没有“书法家”这种头衔。在实质上对书法作出巨大贡献的泰斗,代有其人。但是,古代没有专职的书法家,他们大多在政府做官,书法是他们的旁业。在书法领域提到王羲之,人们往往称他“右军”,这是因为他做过右军将军。提到颜真鄕,人们往往称他为颜平原,这是因为他做过平原太守的官。又称颜鲁公,这是因为他进入到中央政府做吏部尚书、太子太师,皇帝对他的表现满意,封他为鲁郡开国公。这就是“颜鲁公”的来历。
古代书法家的作品是经过时间的检验,通过人们长期的观察而认定的,不是短期的某一次评审通过来认定。
这个问题可以概括成三无一有:三无是,无“书法家”的头衔,无专职书法家,无书法展赛及连带的专业评审。一有是,有实质上的,真正的,当之无愧的书法家。
文人书法和书法家书法,也是在专职书法家出现之后才有的分别。
其他网友回答: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都被封建帝王给禁锢,所以说古代优秀的文人都活的比较痛苦,大都或多或少有点精神不正常,为了自我调整和发泄基本上都算书法玩家,我举几个列子:东晋时期王羲之的《丧乱贴》,就是王羲之听了他的祖坟被挖,这对中国古代文人来说是极其痛苦的事情,这时候就写下了《丧乱贴》,其中有一句"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遭)荼毒,追惟酷甚,号菲慕摧绝,痛贯心肝。
还有明朝浙江总督胡宗宪的参谋徐渭,胡宗宪被杀,吓的基本上快疯掉了,又是自杀又是杀妻,为此还吃了几年牢饭,出来游山玩水疯癫癫,出了很多让后世敬仰的佳作。
还有一位是朱元章的后人朱耷,也是神经病(明朝灭亡受了打击)后削发为僧,后来康复,隐于仙山、写字作画,成为一个很了不起的书画大家。
古时没有书法家这样的称号,也就没有文人书法和书法家书法之别,有也是后世人根据他们的身份与作品,硬是给分类的是不是呢?
谢谢邀请!
(图片来自网络)
韩愈、苏东坡、赵孟頫都提出过书画同源和文人书画之类认识。到了明清,董其昌、王恽及八怪等又强化了这一概念。至此书画具“文人气息”便成为评判书品、画品高下的一个标准。
具象来说,所谓的文人书或画,就是由章法构图的简散;线条细节的练达;意境气韵的高远平和等所透出的一种文化气质。抽象说,就是作者融入了儒释道和自我综合文化素养深厚度的自然流露。
文人书画,不一定接受过专业训练,也不大遵循固化程式,或寥寥数笔,或巧细繁复,总之无论远观近赏,深品浅玩,作者的个人面目、格调都会与之共鸣和完美
明代的仇英本是个“画匠”,所擅长的是色彩艳丽,饬整繁复的装饰性“匠画”,但随着后期文化素养的不断积累提升,其画作也具有了文人画的简淡、高远、精炼特征,最终位列“吴门四家”,在画史上留下了一笔。
相似的,书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魏碑”,多数为匠人所书刻,但其中流露朴拙纯真、雄强奇峻的气息,也为世人所重。
古代没有职业书法家,因而也没有“文人书法”和“书法家书法”这种名词上的称谓。但古时有些职业的“经生”或文书之类的抄写手,因而存在“文人书法”或“匠人书法”之类形容词。
文人书画历史上曾盛极一时,而今天书画则追求技巧、形式上的极至,不知这种流行书风是进步还是退步,还需各方家品鉴指教……!
[临池管窥]谢谢阅览!
其他网友回答:兴趣和爱好是多元化的,要达到专业就相当难了,也许文人书法家是借道而行,你没发觉,当今还出现了政人书法,商人书法,艺人书法等等,随意性重一些,而书法家书法也许是造道而往,专力度高一点,所以,文人家书法,书法家书法这都是存在的,而这个书法,他们达到的精髓度、造诣度有多高,那就另当别论了。
威海链 » 古代没有书法家,为什么会有文人书法和书法家书法?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