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书法就是严格的遵循古代的规矩吗?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学书法须先学习古法,即古人用笔的方法,得其笔意再揉入自身的笔调,成为自家独特书体风格。这种过程是古往今来书法家成功的路径。古法非一种,每种书体都有多种精品书帖呈现,古人以毛笔为主要书写工具,自然古人的法帖和成功经验更可取,但并不排斥当代一些书家体现古法和新气象的作品也可师法。

书法作品贵在风采神韵,是书法的风骨,古人称之为风神。孙过庭《书谱》中说“凛之以风神”,南宋姜夔在《续书谱》中对风神的诠释很清楚:“风神者,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八须时出新意”。这里的“出新意”再明白不过,是指书法的创新,在这里表达是指书法承古的同时也必须出新,这是风神所在,也是书法艺术发展的生命力。学书法有如悟道:叩门求道,进门问道,出门得道。而道法岂能一成不变?

謝邀!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 学习前人、借鉴前人优秀的东西,目的是缩短自己探索性路程,提早、更好地有所成就。

至于尊守前人规矩,正确的继承尊守。通过实践认识到前人不正确的东西,应该抛弃。传下去的应该是优秀的东西,才是正确方式方法。怎样识别前人不正确的东西?唯一方法就是根据其理论,进行实践。得出结果非常快,而且准确。

继承前人优秀的东西、目的是去更好地发展艺术。

取古人之精华,去掉古人之糟粕。扬长避短。推陈出新。这些毛泽东先生曾经都讲过的话。对任何时代都有积极意义的。

对待古人的东西,一定要认真检验。这是严谨治学科学态度。

其他网友回答:

任何一个成功的书法家都必然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取得创新的成果!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就是要严格的遵循古代的规矩吗?其实话不能这么绝对,但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先把书法放一边,先来看看学美术的。学习美术一般一开始是不是也要临摹大师的作品,在不断的临摹大师的作品的过程中,慢慢的积累着对美术的经验和技法,最终形成自己的画风。

对各行各业来说,一般刚开始都是要先学徒,跟着师傅学习前辈的经验,学成之后通过实践再加上自己的悟性,最后形成自己的东西。

那么书法更是如此,它是一种文字内容与线条表现的艺术,也就是书写的艺术。书法是需要一定的法则的,没有这个法则你写的东西大家不认识,就没办法理解你要表现的是什么,这就谈不上是书法了,就像目前流行的什么“丑书”、“渔网书、“吼书”、“射书”等等,充其量算是一种笔墨表现艺术(如果能算是艺术的话),但绝对不能叫书法,它已经脱离了书法的范畴。

学书法是要有规矩的,打个比方,书法中的草书,就是千百年来大家约定成俗的一种写法,你按这个规矩来写,大家都能认识和理解。如果你说我就不这么写,我非要那么写,OK,没问题,你自己在家随便欣赏,但拿到外边就得不到公众的承认。书法的规矩不是为了禁锢大家的创造,而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创造。就像我们说的自由这个问题,自由是在法治下的自由,没有法治了你就真的自由吗?法治是在一定范围内保障每个人的自由。书法的规矩亦是如此。

但你说必须严格遵循古法吗?也不尽然,历朝历代都有在继承古法的基础之上,不断创新的大书法家。魏晋的钟繇、二王,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宋代的宋四家,元代的赵孟頫,清代的傅山等等,他们的创新的基础是古法,古法就是书法的师傅,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化古法为今法,你就是书法家了。

我是翰墨今香,关注我关注更多书法资讯。

其他网友回答:

学习书法是不是要严格遵循古代的规矩,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古代的规矩,书法有法,这个规矩其实就是书法的“法”,这些规矩是怎么来的的呢?就是古人在书写的过程中总结的书写的规律和经验。

几千年的书法史,经过历代书法家的总结和实践,得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书写的规律和法则,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书法的规矩,这个规矩在魏晋时期其实已经成熟,后来的书法家不断的又进行丰富,形成了我们现在学习书法的规律和法则,我们现在人学习书法,当然要遵循这个规矩。因为除此之外,我们没有更好的方法去学习书法这门艺术。

但是,遵循古代的书法规律并不是指的一定要循规蹈矩。

我们初学书法的时候是一定要按照一定的规矩来写的,但是当你熟练掌握了书写的规则和方法以后,则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性情,有探索精神的书法家还能写出独特的个人书法风格。

虽然王羲之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确立了书法的基本形式,历代的书法家都学习王羲之,但是我们发现历代的大书法家很少有写的非常像王羲之的,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特色,这个特色其实就是规矩之外的追求,比如颜真卿、米芾、苏东坡、黄庭坚、王铎等等。

他们学习了王羲之书法的内在的原理,懂得了书法的真谛,然后总结出自己的风格,表面上看不像王羲之,但是脱去外衣,里子还是王羲之。

这就像我们学习开车一样,一开始有很多具体的要求,但是当你真正开了几年的车,熟练了,做到了人车合一,你会发现也不用非像初学那样,自己想怎么开怎么开,这个和学习书法的道理是一样的,要遵循规矩,但是也要在规矩立发挥。

你觉得呢?

喜欢书法的朋友麻烦点个赞,关注一下啦。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叫书法,她就有规定性。学习书法,首先就是要临古,不临古,创新就无从谈起。不临古的书法不能称其为书法,只能说是写字。江湖书法在当今大行其道,就是目无古人,信手为体,自认一派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就是严格的遵循古代的规矩吗?

说正经的,不需要。只要你能创造出和古人一样让众人认可的新法来,为什么一定要遵循古人的规矩?历史上的钟繇,张芝,王羲之,颜真卿等人,他们就是不守常规,创造出来了前人所没有的书法体系。让大家都来遵从他们创造的法度,为什么不行?问题是,你有没有这个能力!

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说过,‘法无定形,贵在通会’。法不是用来捆绑人们手脚的绳索,而是帮助大家写好字的。你要创立自己的法,就必须先学会别人的法。要学习书法的法则,就要向有法的人学习。谁有法?毛笔书法是古人所创造和运用,当然是他们有法。向他们学习是理所当然的事。

字有其形,不论会不会书法,看到写的好的字,大家都会认为好。就像美人一样,每个美女都有自己的像貌。天下的美女都不会是同一个父母所生。也不会只有古代才有美女。古人的法则是什么?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于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无间心手,忘怀楷则。

这是孙过庭《书谱》中的法则。如果你能把这个法则应用精熟,自然可以离开了王羲之、王献之而不会有失误。不照着钟繇、张芝的样去写仍然能工于书法。

一千多年前的人,他们的思想都不被钟张羲献所束缚。才会有多彩多姿的书法风格。若都不敢越雷池一步,大家都写成一个样,书法还有什么魅力可言?要想不遵循古人的法,你先得继承他们的法。察不能精,拟不能似,手脚尚且生疏,字体还未成形,妍丽之态大家都没有看到,井底谈天却滔滔不绝!洗洗睡吧!

`

其他网友回答:

规矩包含的内容很多。包括笔法、墨法、结字法、章法等。这些规矩需要灵活运用,而不是死守。做为初学者当然要守规矩,接受和学习前人的经验,这就是继承。然而书法艺术不光需要继承,还需要创新和发展。只是墨受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书法艺术就失去了生命力。

其他网友回答:

悟空提问我回答:你的问题是针对中书协,因为古代没有书协,写字靠单传。

用毛笔写字,自古有之,但不叫书法。自中书协成立之日起,统称为书法。

所以古人写字先写秦篆,接着写汉隶,然后写行书楷书,最后写草书,狂草是个别人写的字。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就是要严格的遵守古代的规矩吗?

当然不是!

除了遵守一些固定的前代流传下来的规矩,更要讲求突破与创新。这其实就涉及书法艺术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问题了。


我准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如果古代的规矩是经过时间、实践的检验从而流传下来的优秀的东西,我们后人当然是应该严格遵守的。


篆隶楷行草,每一种书体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字法(间架结构)、笔法(用笔方法)、章法,这些基本的知识,属于学习书法的入门必备,构成了书法大厦的奠基材料。这些东西,我们在入门学习阶段,就是要循规蹈矩、见样学样、越学越像越好。

就拿我学习过的篆书来说吧。它的基本笔画相对简单些,有点、直(横竖均有)、弧,笔法上就是讲求笔笔中锋、藏头护尾、筋力内含、含蓄不露,结构上匀称齐平,最终达到古人说的“婉而通”的效果。

下图就是邓石如篆书中笔笔中锋的示意图(红框内):

我个人以为,这些就是学习篆书的起始阶段应该学习遵守的。其实,这个遵守并不复杂,只要我们认认真真、老老实实临帖就行了。


二、即便古代规矩是好的,也不意味着后人就应该对古人规矩顶礼膜拜、亦步亦趋。相反,后人应该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因势而变,不断创新,勇于突破旧的藩篱束缚,不断开拓创新,从而创造出书法史上一个又一个高峰。


还拿篆书为例吧。篆书是不是到秦朝的小篆就走到尽头了?当然也不是,唐代李阳冰不是照样杀出一条路子来了。到了清代,邓石如引隶书笔法入篆,笔法不仅仅藏头护尾,还偶尔出锋露峥嵘(如下图“太”字的写法:)

到了吴昌硕,篆书风貌又出现了创新变化:融入提按笔法、线条有粗细变化、用笔老辣、气势酣畅,富有节奏感和金石气息(如下图:)。所以,缶翁被称为为“石鼓篆书第一人”。


三、对于那些虽然是古人留下的规矩,但已经脱离时代和人民,从而变得陈旧、没落的东西,要坚决丢弃。


如古代,为了避讳,书家在书写到某字的时候,会故意用减掉笔划、改同音字的方法来规避风险(如下图为柳公权《大唐回元观钟楼铭》中所书“世”子,为避李世民之名,故意少写一笔)


而我们在今天学习写字、练习书法就完全不用顾忌这些(感恩我们的时代和社会吧!)。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要求,请联系删除!

标签: 规矩 书法 遵循 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