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行气很好,笔势也很酣畅,从作品的来看,书写时肯定很爽,书写者也应该是一位豪迈而不拘小节之人。
可惜从专业的书法角度来说,却实在不好评论。不过既然有人来提问,我还是可以简单谈一谈个人看法。
书法要讲传承,其实无法体现在几方面:
一是点画结构技法上的基础传承所谓颜筋柳骨,瘦金体,米体,苏体,黄体,欧体,一家一家的书法的基本特点和书写方式,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一般人能入门,能传承的基本就是这样。点画结构层面能到有其形,也有其精妙的笔意就非常难得了。
所谓火箸画灰,一气呵成,或者乱石崩空,惊涛拍岸,也是这样感觉,第一条说的是单个字的话,那么这里就是讲整个作品,也是书法上常说的“通临”“意临”,这点能传承到位,基本上学习一家都算是登堂入室了。
所谓二王书风,魏晋风流,尚韵,尚意,尚碑,尚帖,就是指的这个。这个最难了,也是最考验一个书家的艺术修养,个性思想,道德情操,能承一家就可谓真正的书法家,能承一个十大,就是卓然大家。若是技能传承一个时代 又能从中破出,寻找新意,则是大师级了。
问题发来的这张书法,在性情和行气上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可惜根基不稳,我说的一二三种传承,那一点都沾边,哪一点都没有入门,本来是一块美玉,却最终沦为凡品,可惜了。
若是这个人能够在一开始就深入碑帖,苦心孤诣,而又不失性情和激情,必然卓然大家,这是一个遗憾。
其他网友回答:咱们不讲水平。每个人追求的风格不同,我只能这么说:你有功力,但不是我喜欢的风格。
古人说:法本无形,贵在通会。物类其形,得之造化。从我的观点来看,你在书写上化的时间和精力都不少,个人的元素太多(这个不是作品优劣的评判标准。)古人的作品都具有个人的元素,为什么今天的人就不能有?下面我们就来谈谈个人元素在作品中的体现。
个性,是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再溶入自己的个性。有继承的作品,在观赏的时候,我们都能够看到他们的一个共同点:精妙的笔法。笔法是相承袭的。结体则是个性的体现。如果只突出结体的改变,却没有笔法的沿袭,那么这样的作品,任笔为体,聚墨成形,用功虽勤,终非正脉。
这种观点,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你可能会不接受。这个没关系。人的审美观从来就不可能会相互一致。要不然怎么会有钟张羲献,欧颜柳赵,苏黄米蔡……风格各异的流派呢?每种风格有人喜欢,也有人厌恶。每种风格,并不会因有人不喜欢而有损于其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说不定,反倒加强其他人的喜爱程度。
说句实在话,这才是这种误入歧途的书法,该刹车了,已经步入魔道。
威海链 » 这副行草是什么水平?为什么?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