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你,你怎么认为的?你发这样的问题是出于什么心理?
是别人打搅你了?还是你觉得心烦?如果是别人打搅你了,你可以选择免打搅,也可以直接拉黑别人。如果是心烦了,可以不看!请你不要亵渎了别人对你的热情和真心!
别人问候你早安,证明这老同志心里有你,关心你!
也许你是个女同志,不要邪恶的认为,给你发早安的老同志,男同志对你有什么非分之想。如果是这样,那你真是自作多情了。
反正我认为,别人问你早安,不会存在邪恶,你可以不去理会,可以不回复。但要记得有人在挂念你!
有一种幸福,叫有人惦记,
有一种深情,叫心中有你!
合得来的都是缘分,处的好的都是情意,想的起的都是感情,经常相互问候的人,都是最难忘的朋友。。
其他网友回答:几年前开始,每天凌晨,我都被手机接受信息的声音搅醒。不看手机,怕亲戚有啥急事,可打开一看,每天都是退休群里林老师发的早安问候。
林老师84岁,独居,老伴去世很久,一个女儿在上海,一年回来两次探亲。
我曾与他一起工作过几年,他帅气睿智,是个好人。他一个人住在学校分的大房子里,无亲人少朋友,清冷空旷,孤独寂寞。
他天天早晨风雨无阻,像新闻联播一样准时,在微信里发早安之类的问候,有时候还带上强劲的音乐,打破早晨的宁静,让人心神不安。
后来我知道是他发的,睡醒了也懒得看手机,心里有点烦。对自己说,过几年上了年纪,可别像他那样烦人扰民。
有一次,我在群里发现林老师写的一篇文章,写的是他独居生活的艰辛无助,独寂无聊。
开始我只是无意地浏览了一下,但是我被里面的一段话惊着了,他说他的大学同学,也是独居老人,78岁时死在家里,一周后被社区发现。
我心不觉得一沉,他发这样的文章,一定担心自己也走他同学的路吧?那一刻我对他有了理解与同情。
此后,只要他早晨发早安问候,我都回复一个笑脸或一句祝福。
今年小雪后,一直没收到他的早问,我以为他女儿回来探亲,忙的顾不上呢。
过了第三天,我着急了连续几天给他发问候,都没有反馈,感觉不符合他的性格,没有特殊事情,他应该回复,他病了?
正在我纠结时,突然看到退休群里有一条消息,说林老师已经病逝,丧事从简,还有一张他中年时英俊的照片。后来知道,他是在超市摔倒,被保安送进医院,女儿回来处理后事,没有通知同事朋友。
从此,早晨再也听不到他定时发出的早安问候,心里觉得很失落。
林老师的突然离世,让我理解了独居老人的苦衷: 非常想与曾经的同事朋友们联系,排遣孤独,也证明自己健康的存在。
每一个人特别是年轻人,都应该耐心地接收老人们早安的问候,就像接收亲人的祝福,心怀喜悦,天天好运!
邻居嫂子雷打不动群里问候完,私人问候图片,而且每天不重复。
她家现在搬到广州居住,几千里路无法直面,但群里每天都能看到她图片问候,有天胖子心血来潮发了一碗牛肉面,红辣子蒜苗绿,人家老公直接骂人了。
当时胖子没反应过来,说:“神经病啊,发个牛肉面踩着他尾巴了。”别人提醒:“你明知道他们(她们)在广州吃不到牛肉面,你这不是诚心气人么。
发图片问候,大都是无所事事的老年人,单方面认为问候是礼貌,问候就是刷脸。可是图片都是美好祝福,也有人家庭遭到变故,心情本来忧伤,却看到群里蹦蹦跳跳的图片,那种心情只有同等经历的人懂。
千万别拿礼貌当幌子,认为问候没有打扰到别人。现代人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有了手机必须有微信,有微信就得有微信群。上学的孩子班级群,上班的人单位群,自由人士各种聊天群徒步群出游群,小区有群,邻居有群,同学有群,家人有群……。
这就产生了发图片专业户,一张图片群发,所有的群和个人每天收到不一样的问候图片,很好啊,说明人家认得你,关系好才这样给你发图片。
图片是群发的不带温度的,如果真有心,隔几天打几个字,真实的问候一下,我想所有人都会觉得亲近而自然。
但是,微信关系错综复杂,家人亲人同学好友,合作单位,供货关系,还有微商有卖货的群,一连串的问候,谁能有精力每天去回复,谁能做到不遗漏的回复,我一百个不信。群的初心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闲了聊几句,有事群里一发,大家都知道了。有时候几个人聊的热火朝天,突然有人发一张图片,挨个问候,问候名单里有你,必须大家都要礼貌回复,如果你另类不理问候忙着聊天,那么你就是个傲慢无礼的人,背后会被排斥,甚至会请出群。
这样问候的几次,聊天的几个人就像吃饭吃到中间,被人客气的问候,你要站起来礼貌的答谢,聊天的热情冷了,问候的热度不减。群就被成功的问候凉凉了。
私人问候同样结局,每天一次的问候图片,如果你及时回复,友谊如初,如果三天打鱼半月晒网,没事干的人会琢磨:“这人怎么这样,傲慢无礼,好像谁欠你似的!”
老年人注重人情往来,对待友情还像六十、七十年代那样,真诚而认真,以自己的心度别人的心。现在社会,各种压力和金钱利益关系,人情远不如六、七十年代那样醇厚。楼房产生的距离拉开了人们相互无间的友情,过去家庭一大家子在一起,现在父母儿女分开单过,每个家庭之间有距离。
过去讲究人生知己,现在标榜适当距离。
时代在变,人情世故也在慢慢适应快节奏,拿老年人的心态度大众的认知,差距和不理解必然会产生。我家亲戚老太太,每天从网上看到各种养生鸡汤,然后挨个给亲戚朋友发送,看到不回复忍不住打电话叮嘱:“小林啊,每天必须要喝八磅水,饭吃七分饱,要多锻炼……。”年轻的小林找各种理由挂断电话:“我小姑是吃饱了没事干,我一天忙的脚不沾地,哪有时间抱着茶杯时时喝水,回到家累的焦头烂额,还用得着锻炼!”这样打几次电话,小林看到电话就头疼,要么装作听不见,要么三言两语就说再见,直接挂断电话。小姑姑的习惯说起来没完没了,没了没完啊。
我也早上常给老弟兄们发早安之类的祝福图片丶段子。没有什么心理,就是问好丶祝福。年令大了,早上醒的早,翻的看看微信,发点好看的图片,吉祥华丽的段子给老友分享,传递友情,正能量,愉悦心情。有什么不好的?年轻人别想多了!呵呵
其他网友回答:发人早安的,基本都是群。群里发早安问候的人,是一生中热情高涨,不负时光,不甘寂寞,喜欢张罗群体公益之事的热心人。
自从有了微信后,我先后也入过几个群,并陆续退出了。现保留了一个战友群,也是唯一一个群。
由于手机容量有限,大篇幅的信息量,会产生拥堵以及垃圾。
一个群里,总是那么几个人,每天早上发送一些早上好之类的问候语或图片,一开始也还新奇。久之,则麻木,再久之,则反感,长久之,不胜其烦。或删之,或无视,或当垃圾清除了。
一个问候,当是掛念思念之心系之。其实每日定时发送这些问候语,愚认为没有必要。因为,在于手机的用处对于各种渠道的信息获得之快。所有的事物都改变得近在咫尺,不再是从前那种闭塞。思念一旦变得毫无距离感,就如清水一杯寡淡无味。
我觉得吧,早上好之类的问候语可发。但绝不要像天天早读一样坚持,给思念留一些空间!
其他网友回答:我是个老同志,我每天早上给15个好友发“早上好”。还在我建立的微信群里发“早上好”。为什么呢?
过去,我对别人发给我的早上好,有些无所谓的感觉,也不回复,觉得这是些虚头巴脑的事情。随着时间推移,我感觉自己有些不是东西了。我是个退休老头,仍然有朋友天天发微信问候我,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事情啊。别人凭什么问候我?退休了也没什么用处,人家能有什么企图?除了友情不会有其他原因。
于是,我诚惶诚恐,每天早上有人问候我,我立刻问候别人。几年时间下来,有15个朋友天天问候我。现在,我每天早上主动问候他们,时尚往来。有一天早上,有些事情要忙,我没有发早上好。下午十几个电话找我,问我是不是有什么事需要帮忙。有人关心的感觉真好。
其他网友回答:就没有感觉到打扰了人家吗!有必要天天问候吗!让人家是理不理你!!!说是素质问题呢不礼貌了,说你自私吧一点不为过!只知道满足了自己的那一点心理慰藉,说是同学或同事之交实际就是一杯酒的交情省点心多好!
其他网友回答:得了吧,有几个是诚心向每人问候早安的,这些每天发早安图片的或者问候语的都是群发的,刷存在感。有时候睡的正香呢,叮咚一声吓一跳,再睡也睡不香了,可能你会说那你静音啊,可是,静音了有重要事情找我的时候又被耽误,拉黑吧,对方没面子,最后只能选择免打扰,所以说,礼貌问候是有度的,面对面碰到相互问安是礼貌,整天的微信请安就是骚扰。如果几百个好友都这样的话,每天得花多少功夫去删除这些问候标记啊。不年不节不生日,就不要去破坏别人的生活平衡。真正的朋友,没事各忙各的,有事打个招呼跑的比兔子都快,那些整天给你请安的,有事的时候,估计你是谁他都不知道。
其他网友回答:能是什么心理,给自己的朋友发个早安,问候一下,祝福一番,大家心情愉悦,社会和谐,满满的的正能量!
其他网友回答:老年人心理呀!
老年人经过人生岁月的颠簸和磨合,性格脾气逐渐平和,对人生很多事情逐渐看淡,对岁月的沧桑磨砺已经无可奈何,对矛盾的世界不再去都较真,对一生的得失取舍都在弱化。但是,有一样东西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反而更加看重,那就是情感的着落。
老年人随着岁月的摧残,同龄人群体分化、远离、死亡等等因素,老年人的情感网络联系点是逐渐减少的。随着对人生人心复杂、人性复杂、各自爱好、各自角度、生活环境、生活状态等等,老年人也不是很容易去交流新的人脉圈,同时这方面的本身意愿也在降低。家庭隔辈之间的交融,随着各自生活事务的忙碌,兴趣关注的不同,生长时代的代沟等等,都在时间上大量减少。
所以,老年人主动被动交往的人脉圈在减少,有原来交际根基的人脉群体情感,在心底会有留存回味,反而显得更加珍贵。他们更加珍惜这份情况,希望保持一定的联系。随着手机电脑平台等网络的发展,老年人活跃的途径、联系交往的途径比原来有所扩大,他们需要刷存在感、情感交流、珍存友谊、充实生活、寻找同伴.....这都是原因。愿意和对方回应就回应,不愿意回应可以不搭理人家,老年人时间一长自然会明白,那些人愿意交往,那些人不爱搭理,就会自动决断,或者找到志趣相投的同龄人一起畅谈人生。
威海链 » 为什么有些老同志每天早上喜欢喜欢发早安给别人?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