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写字很重视调墨,调墨离不还水和墨,水是无,墨是有,水至清而无色,墨至纯而大黑,书法就是要在水和墨这“两端”的交融变化中,来展现那墨气的流动聚散,展现那些水墨淋漓和墨气氤氲的效果。
墨法在书法创作中特为重要。传统绘画中就有“墨分五色的说法”,传统书论更有“墨分五彩之说”。“五彩”就是“浓、淡、润、渴、白”。具体说:浓欲其活,淡欲其华,润可取妍,渴能取险,白知守墨。
浓:浓墨行笔凝重而沉稳,墨不浮,能入纸。“下笔用力,肌肤之丽”。现代书家林散之也说“用墨要能深透,用力深厚,拙从工整出”。 “古人作书,未有不浓墨者。晨起即磨墨汁升许,供一日之用也。取墨华而弃其渣滓,所以精彩焕发,经数百年而墨光如漆。”清代笪重光《评书帖》说:“矾纸书小字墨宜浓,浓则彩生;生纸书大字墨稍淡,淡则笔利。”
淡:淡墨清雅淡远之致,与浓墨一样各具风韵。笔画写在这些纸上,墨色清疏淡远。笔画中显出笔毫转折平行丝丝可数。那真是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然而历代书家,更多的是注重用墨的浓淡相兼。浓墨色深而沉实,淡墨色浅而轻逸,各呈其艺术特色,关键在于和谐与协调。
润:润则有肉,燥则有骨。运用润笔、润墨,必须做到笔酣墨饱,墨温华滋。如何做到?清代周星莲《临池管见》说得很具体:“……'濡染大笔何淋漓’。'淋漓’二字,正有讲究。濡染亦自有法。作书时须通开其笔,点入砚池,如篙之点水,使墨从笔尖入,则笔酣墨饱,挥洒之下,使墨从笔尖出,则墨泪而笔凝。”
渴:亦为”燥笔”。清代梁同书《频罗庵论书》中将“渴”定位得很准,说:“燥锋,即渴笔。画家双管有枯笔二字,判然不同。渴则不润,枯则死矣。”渴笔用墨较少,涩笔力行,苍健雄劲,写出点划中落出的道道白丝。
白:有色达到无色。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书法用笔用墨,皆重一“虚”字。知白守黑,计白当黑,以虚观实,虚实相生,无笔墨处不求墨。
运墨分五色
该说法最早是出现在绘画当中,是一种绘画技术,就是用墨色的浓淡渲染画面不同的层次。
关于“五色”说法不一,或指焦、浓、重、淡、清;或指浓、淡、干、湿、黑;也有加“白”,合称“六彩”的。说法不同,道理相同,现在,墨分五色也成了书法中墨法中使用的一个说法。
古时候用墨,都是自己研制,自然每一次研制的墨色也就有所不同,而现在一般都是用墨汁,有时候需要兑水使用,相对而言对墨法的比较单一。当然了,绘画就不同了,他需要水和墨随意配置使用,彰显墨的浓淡,表达自己的情感。
不管怎么说,五色墨也就一个说法,说明墨色的使用范围比较宽广,并且不同的墨色有不同的表现力,意在让大家使用墨的时候也要强化练习,创造墨法丰富的作品。
其他网友回答: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弄清书法中“墨分五色”这一习惯说法的真实内涵。
(一)绘画术语“墨分五色”的移用
“墨分五色”本来是一个绘画术语,典出(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运墨而五色具。”具体是哪“五色”?典籍中说法不一。如下两种说法,最为常见。其一:焦、浓、重、淡、清;其二:浓、淡、干、湿、黑。 显然,就其功用而言,这是国画的“具象”特征(即“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传移模写”),所依赖的必要技法。书法与国画,由于工具、载体相通(笔、墨、纸、砚),后世,绘画中的“墨分五色”,遂被移用于书法。理解这个移用于书法的术语,我们必须将其内涵缩小!绝对不能拘泥于“焦、浓、重、淡、清”或“浓、淡、干、湿、黑”。从最早的楚国帛书直到现今的纸上作品,个人认为,浓、淡、干(枯)、湿四类墨色,基本上可以概括书法墨法的历史真实,并且,必须承认,浓墨作品占据了绝对优势。
(二)书法“墨分五色”的经验与忠告
(1)就中国书法史而言,两宋以前,不用生宣,且多小字,故书家均倚重于浓墨,因为“淡墨则伤神采”。(汉)韦诞之墨,“一点如漆”,(宋)苏轼用墨,“湛湛如小儿目睛”。迄今为止,单纯的淡墨作品,只有明代的董其昌、清代的王文治有所成就。显然,我们应该以史为鉴,避难就易。
(2)“墨分五色”依赖、附丽于笔法。笔法不精,墨彩不生。同样的墨,同样的纸,首先是运笔的快慢、正侧,其次是提按、顺逆等,都会对墨色变化产生巨大影响。例如,颜真卿《祭侄稿》,号称 “天下第二行书”,其绝大部分枯笔与飞白,都是精熟的用笔技巧在忘我挥运之际的产物,既无预想,亦无勉强,可遇而不可求!因此,欲求墨法生动,当用功于笔法的锤炼,否则,难免舍本逐末。
董其昌淡墨作品
(3)书分五体(篆隶楷行草),篆、隶、楷皆属静态书体,审美风格趋于端庄肃穆,因此,书写时,用浓墨最为普遍。某些点画或单字欲求苍劲,在用浓墨的同时,可以减少笔毫的含墨量并适当加快笔速,如此,产生飞白,则“干”味强烈。
(4)行书、草书宜于表现墨色的“浓、淡、干、湿”。但我们必须清楚,四色同现,并不是优秀书作的必要条件。众所周知,单字由点画构成,作品由单字构成,单字中的点画有笔顺,作品中的单字有先后。这种按照笔顺及单字先后关系所呈现的书写过程,就是书法作品的“时间节奏”。因此,行书、草书的创作,蘸墨次数越多,对“时间节奏”损害越大。刻意追求上下字之间的墨色变化,势必多次蘸墨,这将得不偿失且沦于低俗。个人认为,书法史上,行书、草书作品中,“墨分五色”最成功的书法家当推明末清初的王铎,读者诸君若能用心体会其用墨之法,一定大有裨益。在王铎非常成功的长轴行草书作品中,我们确实可以见到“浓、淡、干、湿”并存的例子(其“涨墨”现象尤其醒目)。但是,必须注意,王铎蘸一次墨所写字数颇多,要么“浓到干”,要么“淡到干”,要么“湿到干”,这种以“干”为尾声的梯度变化(日本人称为“墨继”)与书写的“时间节奏”共生共鸣,相得益彰,视觉效果极佳!此外,现代书家林散之在墨法上也有独到之处,宜仔细品读,积极借鉴。
王铎墨法欣赏
(5)就具体、可操作的经验而言,宿墨点水,易得“湿”趣,淡墨欲活,当先蘸浓墨再点清水,或先润清水再蘸浓墨,最忌以浓墨兑水调和。用生宣、羊毫写大字,有利于体验“墨分五色”,但大幅生宣作品,驾驭难度极高,功力不逮,墨色将徒具形式而无审美价值,故一般爱好者,宜先以生宣、羊毫尝试少字数作品,先领略墨趣,再举一反三。
(6)作者的笔墨功力、艺术才情、字外修养是作品艺术含量的决定性因素。墨法,就其本质而言,不过是一种艺术表现的手段而已,因此,浓淡的施用,干湿的呈现,最终取决于书家的情感律动,也就是说,墨法并不存在什么固定的模式。一旦触碰到“情感”世界,我们知道,所有理性的分析、归纳,都将显得苍白而窘迫。质言之,书家情感得到了符合审美要求的酣畅宣泄,其墨法亦必臻于上乘。
林散之墨法欣赏
其他网友回答:所谓墨分五色,是指纸上的墨由深到浅渐变的颜色,五色是个概数,并不是只有五种。
要做到“墨分五色”,有两个外部条件:
一、纸张必须是宣纸,尤其是生宣,书画纸的洇墨效果差,不易表现墨色的变化。
二、对墨有要求,也就是说,其中要加入适量的水。
当这两个条件满足后,笔落纸上,因为宣纸具有湿染性,水在纸上洇化快,墨洇化快,于是墨色就出现变化了。
其实,在这一过程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水墨的变化,可以通过笔墨投法来控制。
比如,书写时,先蘸墨后蘸水,或者先蘸水后蘸墨,在书写过程中会出现墨色的变化。
历史上,用墨高手非王铎莫属,他的涨墨法就是很好地利用了墨在宣纸上的湿染性。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谢邀
所谓的“墨分五色”是指中国水墨画墨水的墨淡度。加上白就是“六色”,也可以引用到书法里。下面就简单探讨一下墨分五色。
关于墨分五色说法不一样,也比较多,不过归根结底开始墨水是黑的,不管怎么分都是黑为主题。小编认为还是以“浓,淡,干,湿,黑”这样解释起来比较稳妥,也比较贴和主题,如果我们以“黑,白,青,红,黄”来说的话,有些颜色不适合书法字体。
所谓“浓”即是重墨,也可以理解成墨和水的比例墨比较重,这样写出来的字比较厚重,色像上可能会差一点。
所谓“淡”正好和重墨相反,墨水的比例水比较多,写出来的字可能就没有那么重墨那么厚,但是色相会亮一点,一般水墨画里用来画反光的地方,显得比较亮。
所谓“干”这里的干,不是指晒干的意思,是指墨和水的比例墨更大了,看上去像是没有水的滋润一样,不容易进纸,显的写出来的字比较“干枯”水墨画里用来画阴影地方,看起来比较暗。
所谓“湿”和干正好相反,墨水里的水比较多,更容易吃透纸,一般水墨画里用的比较多,直接渲染。
所谓“黑”是指本色。
“白”一般是指留白,一张纸不可能都画上黑色,留白是显的有成次感。
书法书法里用“墨分五色”比较少,一般情况把握好墨水比例,书写就可以了,正常情况书写墨水的比例,墨水滴在宣纸上洇而不散就可以啦!
书法点画线条中节奏的呈现,除了用笔之外,还有赖于墨色之助。
在酣畅淋漓的墨色氤氲中,书法家和画家一样,成就了一个气化流动、虚灵缥缈的艺术空间。在中国书法家看来,墨和气的关系十分紧密,墨的世界就是气的世界。“氤氲”原指天地阴阳二气交感,孕育动荡和流动的混沌状态。这种状态,也就是作为万物本原而又混沌未分的气的一种运动状态。墨的世界,之所以能幻化出一个生意盎然的世界,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气化哲学密切相关。
在书法中,墨气主要是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枯润对比、涨墨晕染等彰显出来。离开了墨色的浓淡变化、枯润对比、涨墨晕染等等,墨气则无处可见。书法家写字很重视调墨,调墨离不还水和墨,水是无,墨是有,水至清而无色,墨至纯而大黑,书法就是要在水和墨这“两端”的交融变化中,来展现那墨气的流动聚散,展现那些水墨淋漓和墨气氤氲的效果。
书法中的“墨分五色”观念,是在五行哲学的启发下产生的。中国古代哲人,根据阴阳五行哲学原则,将色彩归为五种基本元素,即青、赤、黄、白、黑五色。五色就是五行的表现,五色于五行之间存在着对应的关系:水为黑,火为赤,木为青,金为白,土为黄,以这五种色彩分别象征自然界和社会人类的各个方面,并组织成某种密不可分的关联结构,五色对应五行、五色象征五方、五色显示五德等等。受五行哲学的影响,中国人认为天有东、西、南、北、中五方,音有宫、商、角、徵、羽五音,物有金、木、水、火、土五行,颜色也不出于红、黄、蓝、白、黑五色。中国人长期将五色视为基本的色彩,所以清人沈宗赛说:“五色源于五行,谓之正色,而五行相错杂以成者谓之间色,皆天地自然之文章。”
当水墨画“墨分五色”的观念进入书法之后,书法的墨色变化开始变得微妙起来,富有内在节奏感和层次感的水墨洇化,在墨气氤氲之中展尽大千世界的奥秘。书法中讲究“一团墨气纸上来”,气不可见,而墨色的变化,帮助了气感的视觉化和丰富化,使不可视变为可视。毛笔能表现力量和节奏,但笔力是含于内的,没有长期的笔墨体验不容易感觉到;而墨的氤氲变化,可以在瞬间展开一个生气流动的世界,使气形之于目,引起强烈的审美愉悦。
总之,从对墨色变化的探求,我们约略可以一窥中国书法发展的脉络轨迹:从抛弃朱色选择墨色,从浓墨传神到淡墨显韵,从浓不凝滞、淡不浮怯到水墨淋漓、涨于字外,书法的墨色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书法发展的时代特征。
其他网友回答:书法中有用墨浓淡问题,但墨分五色是中國画技法中一个概念,出自唐代張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运墨而五色具",至于那五色,说法不一,有指焦.浓.重.淡.清,也有指浓淡干湿黑,也有加白合称六彩,其实就是指以水调节墨色的丰富的层次变化,不需机械理解,清林抒将等量墨放五个碗里,碗内加不等量水,以此作画区分浓淡实在太机械了。在国画中,墨并不仅看成黑色,一幅水墨画中,即使单用墨色,也可感觉到画面色彩变化,生动表现物象,例如山水画中,干墨中水份少,山石皴擦,可产生苍劲,虚灵意趣,湿墨中水份多,多用于渲染,点叶,点苔,画面有湿润感,若用于泼墨法,则能表现水墨淋漓的韵味,淡墨,淡而不暗,可画远的物象或物体明亮部,浓墨,画近的物象或物体暗部,焦墨,比浓墨更黑,突出画的最浓处。随手从资料书中找到一幅陶冷月画的山水,全用不同色度墨色表现出树石水云月,
另选了齐白石画虾
步骤图之一幅,三十几筆,用墨的浓淡干湿,用笔的疾徐顿挫,融会整体观察表现合理取舍等艺术手段,画出的虾达到炉火纯青境界。
书法中不强调墨分五色之法,但仍讲究用墨之法,书法中,墨过淡伤神采,过浓滞笔锋,要做到"浓欲其活,淡欲其华",书家有喜用浓墨者,如苏轼,刘墉,康有为,沙孟海等,清金农用墨极浓似漆,字干后突出纸面,又其字笔画如漆刷所写,称漆书,用墨较淡者有董其昌,張文治等,刘墉和王文治有"浓墨宰相"和"淡墨探花"之称,(刘墉官职相当于宰相,王文治考进士得第三名即探花,)。
书法如何墨分五色?古人留下来的墨迹中未见有明显墨分五色的作品,从点画轻重形成的效果看,墨分二色也可说得过去,有意识的在书法中分墨色浓淡干湿焦应是近现代的事。县体做法可以林散之先生的用墨为例,即将墨汁原汁倒进碗中备用,再盛一碗清水放在一旁,捉笔书写前将笔蘸墨,然后快速一搭清水,即落笔书写这样写出的墨色由润渐干,第二次蘸墨若笔先蘸水则由淡渐浓。此说用墨之大意也。此种墨色变化既是自然异,也包含了故作异,当然在故意分墨色的做法上,可以在书写到内容要点处把墨色写浓其他从轻淡。也可以参考围棋布局、全局来安排墨色之变化。最后归结到一点,墨色的变化若没有精到的用笔是不可能做到的,即笔法足墨法的基础。
其他网友回答:墨分五色本属绘画的专用术语,出自唐代的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运墨而五色具。”
“五色“并没有统一的书法,或指焦、浓、重、淡、清;或指浓、淡、干、湿、焦(黑)。
实际上乃是指绘画过程中墨色运用上的丰富变化,本不必局限于“五色”,也不是“五色”能涵盖得了的。
“墨分五色”在书法中的运用,是指在书法艺术中追求墨色的变化:一方面来自于毛笔的特性,一方面是辅助艺术效果的表现。
毛笔蓄墨是有限制的:多则流出,少则枯而难以行笔。并且所蓄之墨用尽,需要再蘸墨,用尽之前自然会干枯,蘸墨之后有又饱满。
而墨色得浓淡,源自于墨汁的调水多少,水少则厚,水多则淡。过去用墨块研墨时,对墨汁的浓度可以掌控,现在都用成品墨汁了,焦墨已不可得。
我倒认为,书法的墨色相对于绘画要简单很多,无非浓淡、枯润。一幅书法作品,如果墨色变化过于复杂,会显得乱,并且会掩盖结体、线条之美,甚至影响线条的质感。
王遽常先生写章草用墨较浓,写到笔头所蓄之墨挤干,线条老辣,增强书法的艺术表现力。过去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也是指用墨浓淡的选择。
具体而言,书写之前,根据一幅或一次书写的用墨量,用水调好,可以在废宣纸上试一试干湿浓淡是否合适,若要追求浓淡变化,可以准备浓墨汁和清水各一份,可以在统一的墨色之外,求得变化。
但是我们一般不主张这样做,因为这样做的机巧性太明显,失之自然。书法中“墨戏”可以偶尔为之,当不得主流。并且我们也不主张中途调墨,尤其是写大字,一字之间,浓淡不一,装裱之后,会看出作品发花。
本文为昭明书馆原创,观点仅代表个人;图片来自公开资料,如有冒犯,请通知撤换。
其他网友回答: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用一句“运墨而五色具”点出了墨在运用上的丰富变化。无论是浓墨还是淡墨,正是有了墨和笔、纸、砚的互相配合,书家的善用,才成就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千年传奇。
威海链 » 书法如何做到“墨分五色”?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