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创作怎样用好“枯笔\"?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飞白需要功夫,书法的笔法功夫,功夫不到不要妄求飞白!

大家都认为飞白是枯笔行书的结果,这是一个误解,严重的误解!一个笔法功夫到家的书法人,即使用浓墨也可能写出白飞的效果!也只有能用浓墨能写出飞白的人,才能堪称书法大家。

大家可以看颜真卿,米芾以及王铎的飞白书法,不一定是枯墨时才出现飞白,这些大家只是为了追求墨色的变化才在浓墨时不用飞白的笔法,可是,你仔细去看这几位大家浓墨时的书写的文字,还是有飞白书法的蛛丝马迹!

回到题主的话题,如何用好枯墨,那只有苦练笔法,笔法深厚了,你的枯笔功夫自然而然就水到渠成,出神入化了!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创作怎样用好枯笔?

谢邀。书法中的枯笔,并不象有些人说的那么玄乎。就我几十年的笔墨实践,我认为,它是书写中笔与墨交互作用自然流露的一个笔划特征。即由笔中储墨量渐枯而挥拉出的笔划。世称”飞白"。

那么,在书法创作中怎样用好枯笔呢?我们不能故意或着意去表现,那样做作。正确的方法,还是要从自然书写中加以调控和运用。

一是在行草书中的运用。大家知道,行草书除点划、结构、章法特征外,最主要强调的是它的贯气、行气。为了写出它的气韵生动,书家们一次醮墨,行笔要连续写出好几个字,其墨色也由浓、润渐次至枯,才再一次醮墨。这样一个回环,即是书法家们高超的笔法与墨法的表现,又是书写者自然流露的情感所使然。我们从王羲之、怀素、王铎等作品中就能看到,其枯笔在整幅作品中是那样的和谐自然,又是那么的精彩亮眼!行草书中的枯笔比较频繁,正因为用墨的浓淡、干湿对比强烈,才烘托出了其内涵的满纸云烟,丰富多彩。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墨饱时行笔快而轻,墨枯时行笔要慢而重。要枯中见滋润、枯中见骨格。最忌柔弱虚怯,飘渺无形。

二是在表现碑版金石味中的运用。大家知道,我们在书写篆隶及北碑的书体中,一般不用加太多水的墨,而要用浓墨。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它胶质含量高,着纸后水分渗透力差,才能在挥写中,用笔表现碑版文字的浑厚、坚涩、锈钝、苍茫感,从审美角度上关照,就是要表现它的金石气。所以,我们在创作篆隶北碑作品中,一定要用浓墨。具体挥写中,要与行草书区别对待的是,写碑版书时,要多用浓润之笔、少用枯笔表现,否则,整体不能气象浑穆、整肃端严,而失去碑版应有的金石之气。

以上两个方面的运用,是枯笔在书法中着力表意的两个关键点。要运用好,我们只有在学习前人经典作品的基础上,从大量地书写实践中去掌握它,除此而外,没有可走的捷径。所以,爱好书法的师友们还得用心加把劲啊!

我是晋风,如果觉得我回答满意的话,请给一个关注。愿与大家在书法艺术,诗词楹联及人文知识等方面,同学习、互交流、共进步!

其他网友回答:

<2>书法创作怎样用好“枯笔"?

枯笔是国画和书法的一种笔法,指用蘸墨很少的毛笔作画或写字。实际书法中的枯笔多是笔毫中的墨汁将要耗尽而出现的枯涩。

枯笔有其存在的客观原因。枯笔多见于行书尤其是草书,因为行书、草书讲究连贯,尤其草书其笔势不可中断,频繁的蘸墨,笔势便不能顺畅贯通,“一气呵成"的最后便会出现枯笔。枯笔的淡涩与饱笔的浓润便形成对比,往往给作品增添自然的气韵,使作品变得更丰富、更具有艺术特色!楷书之中尽量不要把墨写枯,那样会影响楷书的遒润,使得字形笔画毛糙神伤。

枯笔没有多少难度,关键是用的恰当自然。

有意识的枯笔表现在创作布白时刻意为之。一幅作品中,除了气息相连之外,还要注意字间距的疏密变化、单字的丰富变化、同字的差异化。这些丰富的变化除了线条灵动以外,可以以枯笔的形式来表现丰富的形态与笔势。

无意识的枯笔是在即兴创作时产生的。即兴创作是书法创作中最重要的创作形式,更利于出精品。此时,或喜或悲,或怒或忧,情感之浓烈,其浩然之气一并倾于笔端,这时一定会出现枯笔。这种自然的枯笔,必然把作者的情感世界流露于笔端,展现于笔势,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自然形成的枯笔是一种奔放的情感,是一种残缺的美。

最后还要提示您谨记三点:

1、枯笔只能在雄厚的书写基础上产生。

2、虽然是枯笔效果,但仍旧要保持中锋运笔,切勿侧锋刷出枯笔。

3、枯笔效果不能多用,一幅作品中有一两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就可以了。乱用、烂用枯笔会导致丑书。

其他网友回答:

枯笔是笔毫墨少快干时,在行笔中出现的,笔画中有丝丝飞白的笔触。

在书写中,由于笔毫有时含墨少,不能平拖而出,笔画浮于表面,在行笔时,笔尖顶着纸面逆行,边行边按边提顿。以写出沉着的笔画来。枯笔有沉郁、苍古、老辣和淡远的意趣。在创作中,一笔书写多字,墨色由浓到枯渐变,有自然渐变过渡,也形成一种节奏变化。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中说:"带燥方润,将浓遂枯″。

南宋张即之《杜甫诗卷》时露飞白,行笔果断,干脆利落。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下图为张即之书《杜甫诗卷》。










其他网友回答:

用生宣纸书写,临帖也容易出枯笔,不用过多设计的。如果是半生半熟宣纸,只要行笔疾速也容易出飞白的。



其他网友回答:


枯笔多出现在行书和草书里,枯笔多是在在书写过程中自然而然出现的,也有根据枯笔出现的原理,来丰富作品的笔墨语言的。枯笔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墨水的多寡因素,有用笔迟急因素,有纸张因素,这些因素都可能书写出枯笔线条。严格意义说,枯笔是病笔,渴笔是在书法作品正常的,梁同书在《頻罗庵论书》中说“燥笔即渴笔。画家双管有枯笔二字,判然不同,渴则不润,枯则死矣。”之语。渴笔实际上也是用墨之法。南宋人姜夔有了《续书谱》中谈到用墨之法:“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 。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亦不可不知也。”这可以说是最经典的理论和渴笔用墨原则。

枯笔不易多用,以自然而然为上品,所以最好不要刻意用枯墨。当然现代一些书法家也有用渴墨创作书法作品的,就具体方法来说,仍然是蘸一次墨(不过现代浓墨书写要少一些)一气呵成直至笔上墨枯无法书写,然后再蘸墨即可。

当然在作品中一味用渴墨,要注意将蘸墨的时机错开,就是不能在第二行和第一行中蘸墨落笔书写的字在平行同一位置,一气将笔中墨用尽之时的位置和第一行的位置并行,要尽可能错开,否则,作品就会呆板僵化,毫无灵动活泼之气。我们可以参考王铎书法的用墨的节奏来处理渴墨的运用。

其他网友回答:

枯笔主要用于行草书及隶书,篆体字及楷书宜慎用。有一位楷书大家认为,楷书绝对不允许出现枯笔,出现就是败笔无疑。这种说法有点武断,但的确有一定道理,纵观欧赵颜柳四大体,的确鲜有枯笔。好在楷书不求快,有的人甚至会一笔一舔墨。



在行草书创作中,一旦下笔,墨水自然会逐渐耗尽,枯笔不可避免就出现了。问题就在于自然出现的枯笔恰恰会营造出老辣,苍劲,悠远,古拙等独特的书法艺术效果,这就是中国书法的神奇美妙之处。正因为如此,有的书法家会刻意停留在枯笔状态,继续推挤出来一个甚至好几个字来。



我的看法是墨尽就宜舔笔,如果一定要追求老辣遒劲的效果,只要笔锋没有完全散开,还可继续行笔,一旦发现笔锋全部散开,完成笔下最后一个字,必须舔墨,否则就会显得一团乱麻,而且会显得矫揉造作,失去率真,凡事都有个度,过尤则不及。



古代书法家在运用枯笔这方面都做的很好,很少见作品中大量使用。可以这么说,大量使用,甚至通篇使用枯笔,是今人的任性而为,看上去扎眼,摸上去扎手,没有什么艺术价值可言。



回答就到这里,不妥之处,大家指正。

随文附上书法作品两幅,请大家不吝指教一二,永书我先行谢过。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邀请

关于枯笔的问题,我是这么想的。

枯笔的外象为飞白,内象实际应该情续和运笔速度变化的体现。

就书体本性说枯笔篆书楷书基本不用,大篆隶书行书小草少用,大草用的稍多。

在当代书法创作中,为了表现枯湿的对比效果,往往故意由湿写干再到枯。还要为了形成块面对比效果有意搞一段湿的,再搞一段枯的。这种做法实际己经是书法美术化的制做法了。

自然书写的状态下,笔毫中的墨用到稍现枯笔就该醮墨了。只有在书写者情绪或激昂或压抑需要渲泄或者为了保持一段文字内容的连贯性不使其断气,才偶现枯笔现象。

因上述原因,感觉一件书法作品中偶有枯笔足矣,还要和内容相匹配为好。有些书作为了视觉效果不理会文字内容,刻意造一大片枯是较低端的,也是不耐细细审视的作品。

标签: 枯笔 书法 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