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首诗是咏春诗的巅峰之作?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谢邀请:我认为是唐待诗人贺知章和孟浩然。他们同是一个朝代的诗人(唐代)他们的出生日期相差三十年。他们同是用诗描写春天景色,一个是二月春风,一个是春天的早晨。用美诗美句来赞美春天的美好,自然的风光,

这两首美诗,从古至今,从老到幼,人人皆知。从伢伢学语的儿童,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大家朗诵起来还是朗朗上口,人人喜欢。这两首诗就像一幅美的画卷,字字扣人心弦,句句生动活泼,春,鸟,花,草,树展开画面,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让人我们享受到春的美好,大自然的陶醉。

唐代诗人、 咏柳 (贺知章)

《公元659年一744年》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千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代诗人、 春晓 (孟浩然)

《689年一740年》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做少。


其他网友回答:

《毛泽东的的诗》


其他网友回答:

美有两种:崇高的美,悲剧的美。无论从诗情,无论从画意,咏春之美,诗圣杜甫的《春望》,二者兼具,所以我认为这是咏春诗巅峰之作!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乱军攻城略地,肆虐中原,所经之处,一片狼籍。国家残破,人民离乱。756年,肃宗在灵武即位,诗人险中投奔,欲报国济世,不料途中被掳,押送长安!

757年,春回大地,而长安已残破不堪,满目疮痍,家人存亡未卜。望丛生草木,闻鸟语花香,诗人触景伤怀,感慨万千,写出了这首忧国思亲、传诵千古的五言律诗《春望》——乱世之春的情景……

国都已残破不堪,而山河依旧,春日长安的草木,仍然生长发育。感国事,伤离别,美丽的花儿,似乎也痛苦地流泪!花丛的鸟声,似乎也惊心伤悲,令人暮春中感伤,见花闻鸟都为之心惊胆颤!

国事慌乱,风声鹤唳,音信断绝,家书抵万金!忧时伤世,乌发为之而白,为之稀落,越抓越短越少,白发束起挽好,簪子却已经快要插不上了!忧国伤春,情悲何堪!



“安史之乱”,使社会风情大异,自然景象也随之荒芜,城破杂草丛生,如今的春天,与过去已全然不同。“安史之乱”,给国家带来灭顶之灾,给士民带来无尽的离乱和心酸!

其他网友回答: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的《春晓》看似平淡无奇,言浅自然,但是通过反复诵读,越觉得它韵味悠远,如梦似幻,其隐秀婉转的意味不可言喻,深得大自然的天成之趣。

这首诗朗朗上口,作者借景色的描写,把对于春的喜爱赋予在了意犹未尽的情感之中,叫人回味无穷。

其他网友回答:

春天阳气上升,万物复苏,诗人激情荡漾,诗兴大发,因此咏春诗比较多,现从咏叹三春之景的诗中各选一首。

1、孟春经典:《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唐代韩愈的诗作。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诗咏早春,首句用“酥”字写初春小雨的细滑润泽之感,二句“近却无”颇有动感和喜感,远看青青之色,近看纤纤细芽。写出早春之魂。

2、仲春经典:《游园不值》是宋代叶绍翁的诗作。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咏胜春。三、四句将“春色”和“红杏”拟人化,主人紧闭柴扉,想关住春色,但春色已经满园,蓬蓬勃勃,关是关不住了。红杏作为春色的使者探出头来,骄傲地向诗人献媚。想必园内定是万紫千红,百般吵闹。虚实结合,一杏便知天下春。

3、季春经典:《晚春》是唐代韩愈的诗作。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诗咏暮春。全诗用拟人手法,生动描写草木在晚春的争奇斗艳。一句的“知”和二句的“斗”,仿佛看到了草木的神态和动作,个个争先恐后,只争朝夕,把最美的自己展现出来。三四句写无“彩”的杨花榆荚也用自己的方式为“晚春”添彩。本诗一反惜春伤感之情,活泼新奇,读之让人不觉莞尔。

一年之计在于春,珍惜这美好时光,多多赞美春天吧!

其他网友回答:

咏春的巅峰之作,每一位历史上著名的诗词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孟浩然,王安石等等。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然,俱往矣,数英雄人物,还看今朝。推荐一首现代的咏春抒情诗,供诗词爱好者朋友们鉴赏指正:

花柳·苏·春

垂柳摇绿春风随

佩玉落红惹人醉

霭云曲湖烟波荡

追梦遥望倚长碑

(倒着读)

随风春绿摇柳垂

醉人惹红落玉佩

荡波烟湖曲云霭

碑长倚望遥梦追

垂柳摇绿春风随,佩玉落红惹人醉:农历二月初四的江南,刚冒出绿芽不久的垂柳随风飘摇,那初生的崔绿就像美丽的玉佩一样晶莹剔透。在这挂在空中的绿色中间突然有一点红色映入眼帘,那时含苞待放的花蕾,如此美景,难免使人心神荡漾。

把每一句都倒着念,同样的一番景象,又有别样的心情。

随风春绿摇柳垂,醉人惹红落玉佩:初春的早晨,满眼的绿色,柔柔的春风,摇动着江南湖边的垂柳。那耀眼的粉红色的含苞待放的花蕾在一条一条的垂柳之间忽隐忽现。

霭云曲湖烟波荡,追梦遥望倚长碑:清晨的公园里,太阳还没有出来,远处的天空灰蒙蒙的,弯弯曲曲的湖面上偶尔溅起一片一片涟漪。看着眼前和远方的一片景象,作者想着身后为之奋斗十年的经历,就像一块高高的石碑,身前的远方,又将是自己要用余生,全力以赴追寻的理想。

同样,倒着念每一句,变成:荡波烟湖曲云霭,碑长倚望遥梦追。意境为:眼前的烟湖霭云,就像自己追逐的远方的梦......




其他网友回答:

个人最喜欢的一首咏春诗,比较冷门,是唐代杨巨源所作的《城东早春》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作者不是极负盛名的大诗人,当了一辈子官,70岁才退休。他一直在唐朝教育局担当要职,门生遍天下,所以诗名虽然不显,可文坛地位着实超然。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大诗人都与之交好,并非常尊重他。

杨巨源在文化圈的主管单位任职,文学造诣自然不低。这首《城东早春》就写得极妙。尤其体现了他“炼字”功底之深厚,比同期有名气的大诗人还要更胜几分。

1、首句一个“清”字很有意境。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讨喜清新,也兼指春景初现,注意到的人寥寥,所以环境尤显安宁清净。

这让我想起一个关于“炼字”的小故事:诗人齐已,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其中两句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

郑谷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只因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虽然只改了一字,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诗的意境也趋于完美。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2、《城东早春》第二句的“才”字,“半”字,都是暗衬“早”。诗人虽未提及“早”字,但用这两个字不仅突出了“早”字,还把早春之柳的风姿描画得形象逼真。

这点可以借一部当代作品加强理解,就拿大家都很熟悉的《背影》来说。朱自清用“蹒跚”、“探”、“攀”、“缩”、“倾”等一系列动词,描述父亲穿过铁路买橘子时笨拙的动作,以此刻画父亲的“老”。

全文中未提及一个“老”字,父亲的老迈之态就已跃然纸上。可见,朱自清同样是“炼字”的高手。



3、《城东早春》的作者杨巨源很会吊胃口。写过柳树之后,早春的其它景色不做多余描述。

可下联用“若待”两字一提,引发转折,借晚春游人如织的热闹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这就与前两句形成了鲜明的比较,交代了作者更喜早春之景的清新幽静。



这也说明杨巨源自律、自省,要求自己做人做事得勤于观察思考,善于推旧创新,更要避迟求早。不然,只能跟大部分人一样后知后觉,那就难有所成。

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可人们往往到晚春时节才欢喜喧嚣,若不能察他人所不知,早他人所未及,怎么能出类拔萃呢?

一点拙见与大家分享,欢迎关注评论!

(文:桃爷的老月亮 网图侵删)

其他网友回答: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描绘春天的佳作数不胜数。在这些诗词中,我认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当属巅峰之作。尤其是诗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诗歌,或描绘景,或表达情,或描述现实,或想象未来,或直抒胸臆,或象征手法,然而正如古人所说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歌是表达感情的,最好的诗歌一定会给读者带来正能量,正如这首千古传颂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样。

其他网友回答:

这首《登科后》咏春诗是最有名的诗作之一,足可以让唐代诗人孟郊名扬千古!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人用“昔日”与“今朝”作鲜明对比,表现了人物场景极大的变化,以往的处境不如意和思想上的拘谨局促不值得一说。今朝金榜题名时,郁闷的心情早已被春风吹云散,心中真的是说不尽的畅快和怡悦,在这么美好的春天真想拥抱一下大自然。后句说明人在顺境中,思想达到了一个高度的境界。春风得意马蹄疾,也成了千古名句。策马奔驰于春暖花开的长安道上,马蹄在今日显得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繁荣的长安花朵看遍了。

其他网友回答:

《春晓》

我们本地方言,外地人估计很难听懂。我们学校一个老教师,翻译出来的《春晓》,非常大白话,就好像两个老大妈早晨在院子里聊天,我给您展示一下:

春,本地读“气晕(切音)”

眠,就是睡觉,本地说“歪告”

不觉晓,就是早晨没有及时醒来的意思,本地方言,“不晓得告”

小鸟,本地方言,“撩恰字”

夜,本地方言“亚累头”

下雨,本地方言“落雨”

非常多,本地方言“毕摇的有多少”

于是,《春晓》就是这样的:

“亲晕”天里歪告不晓得告,

到“气与”都听到聊恰字叫,

亚累头刮风又落雨,

花瓣子落哈来毕摇多少。

您如果用自己家乡话,翻译一下,估计更加有趣。

标签: 咏春诗 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