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么意思?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看过很多人解释这个问题,越解释越高大尚,而且用的都是范仲淹想不到的词,什么大境界,忘我思想,豁达超脱,所有能用上的好词都用上了,凭空想象,主观臆测,就是不看范仲淹的原文,不根据原文逻辑,你怎么可能知道写的意思?

《岳阳楼记》是滕子京建好了岳阳楼,邀请远在外地的范仲淹写一篇岳阳楼记,肯定在邀约函中介绍了新修的岳阳楼,才有范仲淹对岳阳楼的描写。

范仲淹一开篇就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重修岳阳楼……"。写文章讲究前呼后应,不可能开头提一句滕子京,后面就没滕子京的事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最后一大段,都是在赞美滕子京。说滕子京都混成这个样子了,还想着修岳阳楼,是不以物(岳阳楼)喜,不以己(滕子京自己)悲。说滕子京是据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象滕子京这样的人(微斯人),现在不多了,我要向谁学习呢?当然要向滕子京学习和致敬。所以滕子京会对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大加赞赏,让它千古流传,我们现在的人也会学到,也会觉得应该向滕子京学习。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说滕子京修建岳阳楼不是喜欢盖大楼,是文化传承。不以己悲是自己被贬职了,还政通人合干事业。

其他网友回答:

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一篇写景抒情的佳作,同时代人欧阳修称之为“文正《岳阳楼记》,精切髙古,而欧公犹不以文章许之。然要皆磊磊落落,确实典重,凿凿乎如五谷之疗饥,与世之图章绘句、不根事实者,不可同年而语也。”

这篇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广为人们传诵,几千年来,都激励着我们,使我们仿佛听到了跨越时空的铮铮良言!

但要深刻的理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还需要做许多的功课。

第一,先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字面意思

字面上来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指的是不因为外物而喜,不因为自己而悲。但似乎意思不完整,我们需要采用文言文翻译常用的“添”字诀,将省略的内容添加进去。那么,这句话就是“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而高兴,不因为自己的得失而悲伤”。但意思很矛盾啊,坏怎么让人高兴,的怎么会让人悲伤呢?

其实,这里运用到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参互成文,含而见文”,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不因为外物的好、自己的得而高兴,不因为外物的坏、自己的失而悲伤)。

但这里还会有一个疑问,明明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呢?这就是我们要说的下两点:

第二,再看写作这篇文章的缘由

《岳阳楼记》作为一篇经典的写景散文,按道理,若不是亲眼所见,亲身所感,是不可能写的出来的。但事实上,范仲淹确实没有到过岳阳楼,而只是凭借一幅画所写出来的。具体经过是这样的:

庆历四年,被贬到岳州巴陵郡(今湖南岳阳一带)的滕子京,重新修葺了岳阳楼,就写信请范仲淹写一篇文章,随信附送了一张画。范仲淹就借助这幅画,通过大量的想象和联想,写出了这一篇千古名篇!

可这一点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什么关系呢?别着急,继续往下看:

第三,深刻理解,还需要结合范仲淹和滕子京的人生经历

其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句自勉和勉励他人的话,具体来说,就是勉励自己和滕子京的话。那为什么要勉励自己和滕子京呢?

这就要涉及到两人的人生经历了——两人都屡遭贬谪,那个时候,都是失意人!

作为北宋的政治家,范仲淹颇有政治理想,于庆历三年,出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宰相,王安石也曾担任此职,发起变法,也以失败而告终),发起"庆历新政"。但新政受挫,第二年(庆历四年)就被贬到邓州,相当于从正国级降为了正厅级,完全就是“断崖式”。

与他同病相怜的还有一个人,就是滕子京。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同科进士,两人志趣相投,遂成好友。滕子京仕途多舛,屡遭贬谪,从中央官员到地方小官。所以,《岳阳楼记》的开篇就是“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一个“谪”字,包含了多少的心绪!

两个官场的失败者、政治理想的失意者,同病相怜,气息相同。所以,范仲淹写这一篇文章,就是含蓄规劝滕子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所以,文章中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就是说,我们现在虽远离朝廷,但还要为国为民担忧!最后一句,更是直抒胸臆“微斯人,吾谁与归!”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高告诫滕子京,不要因为修了一座岳阳楼(修得好或者不好),也不要因为自己的地位高还是低(得或者失)而高兴或者悲伤,要有更大的境界,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心境之恬淡,境界之宏大,理想之高远,这,才是这句话背后隐含的更深的含义!在物欲横流的当下,我辈自当从“古仁人之心”中,吸取精神的营养,用平常心看待外物,用淡泊心对待名利,用进取心,实现自己的理想!

其他网友回答: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年轻能背诵,四十年后的现在也能背: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心曰"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说做人心胸要开阔,有志向,有家国情怀,少计较得失,要高风亮节,不因外物的美好而特别高庆和眷恋,不因个人的宠辱得失而悲哀消极无作为。

范仲淹我是很欣赏而敬仰的。他公元989年生于今徐州,两岁父逝,其母为把他养大而改嫁朱姓,他也改朱说。范从少就勤奋好学,颇有抱负,后别母离朱家去求学,忍受了别人难忍的穷苦,以读书为最高乐趣,经多年寒窗苦读,终在二十七岁一举及第,走上仕途,改回原姓,取名仲淹,接母来赡养,后官承相,他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将个人荣辱置之度外,是一个有远大抱负和高尚情操的人物,他的传也名作<岳阳楼记>不知鼓舞了多少中华学子,特别是:不从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不知影响了多少人。总之,他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我十分佩服而崇敬他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不朽的作品,不仅在于文学本身,更在于至高的思想标杆。

出自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下瞰洞庭,前有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因这篇文章更被人熟知。

杜甫有《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李商隐有《岳阳楼》“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

1046年,应好友巴陵太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之请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据说范伸淹根据滕子京给的一幅画而创作,并末亲临。

写此文,范仲淹已58岁了。在这之前,范仲淹因庆历改革失败,屡请出京,任地方闲职。

1 文学性

集中于写景:凝练明快,四字成句,荡气开阖,壮丽雄美。

比如,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视角变幻,远视俯瞰,“衔”“吞”,岳阳楼之地势秀杰,气势恢宏,便跃然眼前。

“淫雨霏霏...阴风怒号...日星隐耀,山岳潜形...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春和景明...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风云变幻,阴晴无常,雨季则是天昏地暗,风雨狂怒,一派阴森恐怖,明媚则是天地一色,碧波粼粼,一派和谐生机。

这是备受推崇的,寥寥数语而景致无限,可以窥见四季之变,可以领略日月之美。

想象大于写实,不拘泥一时一物,突出壮美,更突出变化无穷,阴晦明丽皆有,秾艳与生机兼备,又有所暗示,似官场风云变幻,个人宦海沉浮。写景带有忧时伤世的私情,别有匠心。

或未临其地,恰恰可以不受实物的局限,可以神思飞扬,想象驰骋。

2 思想性

范仲淹最想说的,是下面这段话,

看到山水阴晦便“感极而悲”,看到春明景丽便“喜洋洋”,人都是情绪化的感性者,谁也逃不过,

或,“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怎么理解?

意思:不因外在事物变化而或喜或忧,不因自己遭遇而或悲或乐,心平气和,淡泊务静。

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境界,人格的绝对超脱,没有外在与自我,只有随性率意与洒脱,是经历沧桑与坎坷后的省悟与救赎,却也是无能为力的逃脱。

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君子谋道不谋食,任道而道远,忧国忧民,先天下之苦乐,后私人之私情,兼济天下,为民谋利,才是君子之道!

超然物外与达济天下是矛盾的,前者是君子所渴望的境界,后者是君子要尽的责任,范仲淹选择后者,无法效仿古仁者超脱之遗风,就坚守人臣忠君报国之责任。

范仲淹感叹的是志同道合的人太少了!

这是58岁的范仲淹,历经仕难后的思考与自勉,也是给同处贬谪的好友滕子京的鼓励,

年老而不堕志,位卑而不忘忧国!

岳阳楼承载了太多文人墨客的梦想,而范仲淹却拔高了它的思想境界,

胜在文美,更胜在德高!

其他网友回答: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意思就是不因外物(财物、外物)的丰富、富有,个人的获得、拥有而骄傲和狂喜;也不因为外物(财物、外物)的丢失、损坏,个人的失意潦倒而悲伤,表示了品德高尚的人的处事深远与豁达胸襟,这是范仲淹又一真实真实写照。

在《岳阳楼记》中,体现了范仲淹的三种情怀:一是故乡情怀。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但他本人并没有到过岳阳楼和洞庭湖,他所写的洞庭湖之美景,借鉴的是他的故乡太湖之美。二是忧乐情怀。篇中有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实际上是范仲淹一生的总结写实,这与范仲淹的为人处世的儒家精神是分不开的。三是豁达情怀。范仲淹一生,无论面对失败还是成功,都保持一种恒定淡然的心态,不因一时的成功和失败而妄自菲薄,无论何时都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不因外界的好事而兴高采烈,也不因为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垂头丧气,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受外界的影响。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的好多事情,喜也好,悲也罢,感受都是自己的,外人只是猜测,永是推测。我们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豁达情怀,学会忍受,懂得承受,由此你的生命也许渐渐精彩。

看清事物——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心在最低层;

看透世间——世事洞明皆学问,难得糊涂在心中;

看淡功利——宠辱不惊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云卷云舒。

其他网友回答: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第五自然段。

范仲淹,字希文,江苏省吴县人。宋仁宗时,西夏国君赵元昊屡次侵犯宋朝边境,宋朝派范仲淹和韩琦帅兵扺抗。范仲淹守边数年,西夏人畏惧他,再不敢犯边。庆历三年,他回朝担任最高军事长官副职,接着升迁副宰相,提出了升降官职的办法。并且提出均田赋,修武备,厚农桑,减徭役等一系列革新的政治措施,触犯了大官僚的利益,以致推行不久失败。他也遭到贬谪。庆历六年出任邓州知府。这篇文章就是他在邓州任上应滕子京之邀而写的。其实,应邀已经很长时间了,但他并设有亲临岳阳楼。

第五段"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一忧,退一忧。然则何时而东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东耶!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我们通观全段,不难理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的意思。"不以物喜"指第四自然段所说的情状。即登岳阳楼不能以所看到的动人景色而"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不以己悲”是指第三自然段所描述的"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饥,满回萧然,感激而悲者矣"所描述的自身情形而悲哀。

由此可见,作者虚怀若谷,优国优民的良苦用心和博大情怀,以及"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这便是我对这两句的理解。


其他网友回答: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是:不要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喜或悲。也就是说,人不要因为无意中得到一点好东西或者是利益而高兴,也不要因为没有得到什么或者是失去了一点利益而伤心难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要人们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一种淡然而宁静的心态,豁达而开阔的胸怀,也是对人们思想境界的一种要求。

当今的社会是物欲横流,太有诱惑力了,每个人都应该是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这一切,不要被不属于自己的物质给迷惑了心智。暂时的失败或者是不如意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要悲伤难过,振作起来,好好奋斗,通过自己的努力,总有成功的时候。人生的起起伏伏,风风雨雨,就得靠自己来改变。人生的路,就得靠自己来走,不要被外在的物质和名利所困。得到了什么别高兴,失去了利益别伤心,凡事都保持一颗淡定的心,看淡得失,懂得知足,人生须当如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其他网友回答:

此乃人生至境,非大德、大化之人不能得也。

这句话总的意思就是:大千世界的万千世务,已经没有可以让我或悲、或喜、甚或悲喜交加的感动与涕零了。

这句话出自小范老子的《岳阳楼记》: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身居相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公忠体国,忧国忧民,为朝廷、为百姓办了不少实实在在的好事,历史上清誉卓盛,备受推崇与爱戴。

他自己出身清苦,饱尝艰辛,深知百姓之疾苦。后来又位居庙堂之上,体察仁君爱民如子之切,自然通达朗畅,义晓万方,对于这样一种思想的建立和锻铸,有着常人无法体味的切肤感受,这也是命运和高位赋予他的使命职责。

这就好比和尚参禅,没有大悟化,没有大慧根无以成形。范仲淹正是在这种民间与皇权的穿插与播布中,实现了人生的至高境界,心忧天下,化及物外,超凡入圣,获颁“文正”。

这种境界别说普通人做不到,就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也未必参悟得到,只有如小范老子这种心系天下、格物致知的凡间圣人,方才可能达到此境。

可惜,历代达此境者寥落稀疏,参差寂寞。

其实,人若是一旦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地,已经看透一切,无论是蝇营狗苟的小家私利,还是救苦救难的济世情怀,都已不是那般显耀和蹉跎,心中的情感或情怀只服务于超脱的圣意,就像一个筚路蓝缕却义无反顾的布道者,向着既定的目标风雨兼程,心无旁骛。

或者,更像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圣者至尊。

最终,就把自己塑造成一尊可以披风沐雨、抛肝沥胆来到世间渡劫抒难的红尘弥勒。

是不是正应了在下的名号呢

标签: 这句话 理解 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