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浩然之气”要怎么理解?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浩然之气贯乾坤,纲常忠义凝天地。养之敦纯不外朴,跪舔随媚终被拒,合经兑纬循乎礼,平心论处勿捭炽,善为天下诸家宝,仁涵忠恕悌之义。五伦八德盖世间,十恶八邪终归弃。

其他网友回答:

应解释“大的正气”一般指为国为民的冲天正气而为之的为“浩然正气”。

其他网友回答:

我对孟子“浩然之气”的理解是:光明磊落、心底无私、正义凌然。

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孟子:请问老师您擅长于哪一方面呢?
孟子回答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又问: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
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
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乏力量。所以我说,告子不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的东西。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培养义,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不要像宋人一样:宋国有个人嫌他种的禾苗老是长不高,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们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对他家里人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啦!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于死了。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孟子认为,浩然之气这种东西,是一个人的德行修为到达一定境界之后自然而然的散发出来的一股无形的力量。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浩然之气是一个人的气场,一一种精神名片,是装逼装不出来的。

其他网友回答:

和杀气,戾气,贵气一样,浩然之气同样属于一种气场!

只不过这种气场是正义的,正直的,自信的,就像历史上无数勇士在慷慨赴义之时,所散发出来的强大气势,或气场。

这种气势或气场,让人自愧不如,自惭形秽,从而让人产生一种追随他或者毁灭他的欲望。

按孟子所说,浩然之气是要“养”的,这个“养”字取本义即可,就是一点一积累,当然,积累的目标是德操,是修养,是本心。

这个浩然气可以支持一个人的信念,让人无所畏惧。在古诗中经常可以看到,比如白乐天“我心久养浩然气,亦欲与尔表里相辉光”,如刘禹锡“惟存浩然气,相共赏烟霞”,如苏东坡“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如黄庭坚“胸中浩然气,一家同化元”,如苏辙“空余浩然气,凛凛接清昊”

文天祥有一首《正气歌》,对浩然之气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文天祥认为,浩然气就是正气!

我们没有理由反对这一点!

至于现在的人是否需要这种“气”呢?

我想说需要,但是声音却大不起来。

我无法说不需要,因为这是人类的美德和底限,没有人可以亵渎那些为了正义而献身的志士。

很多时候,公平和正义就像就像是印在书上的宋体字,仅仅是一种资料,仅仅是一个名词,却不是一个动词。

浩然之气就像一个笑话,笑着笑着就泪流满面。


其他网友回答: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其他网友回答:

孟子说,我善养浩然正气,并说浩然正气充塞于天地之间,直养而无害。那么说具体点,浩然正气指的是什么呢?就是指忠孝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只要达到任何一个道德标准,就可以做到德润身。在中华民族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还是英雄豪杰,他们都是中华民族道德价值观的代表。一个人只要养成忠孝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念,即使邪异鬼物,也会敬重他,护佑他。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述了这么一个故事,非常有意思。

沧州有一个叫刘世玉的孝廉,他家的书房被一只狐怪所占据。

在这里说点题外话,在我们河北民间,狐并不是狐狸。狐的样子雪白,红眼睛,跟小白兔相似,晚上出来时浑身亮堂堂。狐经常住在人家,并且不能驱赶,乱敢家人会受伤害。母亲在世时听她讲,她小时候,我们村子里就有一只狐,许多人都见过。我母亲有次半夜走路,就看到过这只狐在谷穗上面奔跑,像白明灯样,速度飞快。

再回到纪晓岚的故事上来。住在刘孝莲家里的这只狐,白天能够跟人说话,有时候还用瓦块石子儿击打人,就是看不到它的身影。

当时的知州名字叫董思任,官声不错,听到这件事情,就自告奋勇去驱狐赶鬼。

在刘孝廉书房,董思任义正词严地跟狐讲妖和人路途不同,应该互不妨害。正说到兴奋处,忽然有人在房檐大声打断他,“您做官能做到清廉爱民,我不敢用石块击打你。但您爱民是为了获取好名声,清廉是怕以后招祸患,品德不见得多高尚,所以我也用不着躲着您。不用多说了,你赶紧走吧,德不佩位,多言只能招辱。”

董思任羞愧难当,非常狼狈地回去了,并为此生了好长时间闷气。

刘孝廉家里有一名仆妇,十分粗鲁愚蠢,但奇怪的是,合府上下,只有她不害怕躲避狐,狐也不用瓦块击打她。有人在跟狐聊天说话时,就问狐原因。狐说,“这名仆妇虽然地位下贱,但她是一名真正的孝妇。这样的人,就连鬼神见了都要神情整肃,恭敬躲避,何况我这样的异类呢?”

听狐这样讲,刘孝廉就让这名仆妇居住到书房,狐也就从那天离开了。

按照纪晓岚的理解,这名孝妇在孝敬公婆时,自然也就养成了浩然正气。

其他网友回答:

题主,你自己去读读《孟子》吧!里面乱七八糟的逻辑,看起来头疼,我若不是为了写中华文明解读,上鞭子赶我都不会去看的!孟子,诡辩之徒而已。你自己读,一直读到鱼和熊掌篇就懂我的意思了。

《孟子》是明朱熹利用来为资本服务愚民惑众的书!日本人为什么只尊孔子不提孟子?日本人为什么先进了?只抓圣人之道,不管读不读得懂反正不存在误导民众的问题。当然你可能会说孟子书其它的可能有问题但这个没问题,逻辑架构基础有问题等于是逻辑的断裂啊!等于整个体系是坍塌的!

我懒得看他说的啥浩然之气,反正说来说去都是为了给他自己挣个高大上的名声好树立他的光辉形象,我呸!文明解读里我修订了孟子书解读,复制给你。还有修改的余地,大框架就是如此了,是我读书的心得。

“中华文明解读……孟子篇

接下来介绍秦国的天然盟友,孟子(前372-前289),鲁国没落贵族后裔、“乡愿,德之贼也。”从春秋到战国诸侯混战已经四百年,民心思安。当秦国实干兴邦赴大一统之际,孟子四处找诸侯谈仁义。孟子当齐威王时游梁见惠王襄王,返齐见宣王,得益于孟子的长期教化,公元前221年齐王建不战而降。孟子见的都是思维能力不够的决策者,税赋田制好像都懂,其实什么也没说也不能实行。只要对比一下后来商鞅见秦孝公的情况就懂决策者的思维差距了。当他把“阳虎曰为富不仁为仁不富”拿出来说时,心里是深深认可了这个观点的,而孔子是说富而无骄易、主张富民而教。

    《孟子》首篇即把义利对立“王曰仁义何必曰利”,“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并没说富贵就等于不义;至于鱼和熊掌,生和义二者难道不可得兼吗?仁为本心、公心而行为义,人本生而有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如果生与义只能是二选一,孟子的价值观里哪有仁可言?取义,所以不要利不求生,孟轲在教人为奴!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因为道对了自然有食禄能持续,求治也是庶富教三步走。所以荀子评价孟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然而犹材剧志大,闻见博杂”,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瞀儒”、你瞎我不傻。

   《告子上》第一章将习性和本质心地混淆,二章将使不善和本质混淆,三章质色并不能类比,四章混淆德政…第六章:“恻隐之心仁也,羞耻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那儒行在哪?!七章“谓理也、义也”、“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义到底是哪个意思?本心为道不懂吗?荀子断其“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意思孟轲的价值观混乱。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社稷,生而平等为用、君不轻,决策思维需要逐层链接。圣人儒的民本建立在德政基础上,上政下俗为教,礼是资源配置和价值观引导、法为制。民本不是民贵,任何管理都以决策思维为框架主导下级思维的逐层链接和执行,否则不成为管理运转。“民贵君轻”否定了天赋和后天训练不同造成的思维层次差异,而且根本不可行,是画大饼哄人。甚至于“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以什么标准定义盛德?承《大学》价值观标榜自我?为人天生的孝慈心都没有?这话不合平等观。以德行道,圣人儒说要心行合道,并不是公道之上谁的道更好。 道可道,非常道。   

   至于“无恒产者无恒心”,完全站在私心立场说话,恒产指什么?国政给予全民社会保障的前提下恒产有什么所谓?这完全取决于大政统筹。“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又把士与民割裂,士民本为一体。“民之为道”并不在产业区分,这是战国时期以资本割裂人类的价值观灌输!孟子用职分定大人小人的等级,分工合作哪有等级之分?“劳心者治人,治人者食于人”,这心是为什么目的?仁心为治是分工,不是以产业或心计为凭剥削别人成为得上等享受的人。孟子打着民为贵的旗帜,实则行奴役人民之事:以其称季氏反叛家臣阳虎为士大夫,即知其人崇尚强权压迫为上――“强食靡角,胜者为制,是禽兽也”,孟子的思想配不上决策思维层次。孟子不懂道,也没有德、自己口称并不是德!《孟子》里大段文章不好篡改,是他本人所作,狡辩与墨子一脉。因为符合了既得利益者们维护私利且奴役人民的目的,所以孟子被称为“亚圣”。前人若能找出他偷换概念的话,早被一脚踩地下了。”

其他网友回答:

孟子的修养功夫

孟子和孔子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孟子强调修养功夫,讲求修心,而孔子更多地在传授扫洒应对的日常。

正因如此,后世一直把《孟子》作为“修身”的重要教材,要求学生诵读,以培养完整人格。即便到近现代,这种传统也还在延续。据记载,著名学者傅斯年就任台湾大学校长后,就要求学生每日清晨集体诵读《孟子》,新生入学后,必须读《孟子》全书,以此来加强青年学子的修养。

不动心、养浩然之气

孟子说自己过了四十岁后,就达到了“不动心”的境界,即使给他高官厚禄,也不会被轻易打动。

孟子能够做到不动心的原因是他善于“养浩然之气”,这种气质充塞身体的每一处,让自己的精神进入自在、无愧、符合仁义道德的理想境界。

“养气”也就成了孟子的“心法”,为后世无数儒生所继承和传扬。


其他网友回答:

孟子的‘浩然之气”出自《孟子.公孙丑上》的第二章。原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朱熹《孟子集註》云:“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此语是孟子回答弟子公孙丑之问。公孙丑问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答曰:我很难说明白。那一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不加伤害,就会充满上下四方,无所不在。第二,那种气,必须与义与道配合,不这样,就丧失勇气。第三,这种浩然之气由正义经常积累所产生,不是“义袭”而取得的,即不是因袭也不是突击的正义行为而取得的。所以,只要做一件有愧于心的事,就会失去勇气。接下去,孟子讲了一个宋人揠苗助长的故事,影射培养浩然之气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欲速则不达,无益又害之。

标签: 浩然之气 孟子 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