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有哪些本质上的区别?在现代企业管理上如何运用?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儒家,有为,忠恕

道家,无为,自然

显然,如果一定要和现代管理联系起来,也不是不可以。

儒家说克己复礼,那么所谓的礼就是规则,是制度,虽然不可能像法家一样制度化管理,但至少一些规则可以通用。

一,积极,思考,勤奋,认真,这都是儒家所提倡的品德,完全可以利用在工作上,拓展上,形成一种激励的体系。

二,规则,秩序,程序,职责,儒家思想里明确承认阶级的不同,并且为不同阶级捍卫不同的权利,应用到管理领域,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你可以不尊重我的人,但请你尊重我的职业。我是经理,你有提意见的权利,但是更有服从我的义务。

三,礼仪,王化,道德,宣扬,显然这可以过渡到公司对外企业形象方面,延伸到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现在我们可以说成是远景或愿意,但究其含义,仍然是礼的扩大化,仍然是从《诗经》里就倡导的王化之源。

四,廉洁,奉法,守法,克制。君子固穷,君子修身,君子立德,都是可以引伸为职业道德,哪怕只工作一天,哪怕明天就离职,但限于道德,我们都应当有始有终,尽职尽责。而且到了另一个企业,不言前一个公司的过失。

道家,讲无为,讲自然之道。显然,这存在一个极为妥贴的现代管理之道,就是对具体部分事务的不干涉,不支配,不控制,任由其发挥主观能动性。每个人的长处各有不同,而做为主管,强行干御或管理,就是“为”,而“为”正是和“无为”的最大敌人。

上善若水,无为而治,都是这个道理。

道家是反对圣人的,这一点也非常有道理。在一个企业里,如果有一个光芒万丈的人物,会让所有人产生依赖感。比如孔明,事必躬身,其实这正是管理失败的表现。一个业务明星的最大不足是让太多人失去比拼的动力和好胜的野望。尤其是“圣人”,当这个公司有一个完美的“人物”时,只有两种下场,一是毁灭,二是这个圣人死亡。

不完美是一个公司发展的最大动力,所谓发展,无非是不停地补充,不停地弥补缺陷,因为这是危机意识的体现。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危机感,那么离死不远。所以,大凡企业,都是摒弃企业的

小到家庭,中到企业,大到国家,都不需要圣人!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其他网友回答:

儒家是入世学说,而道家开始时也是入世学说,后来转变成了出世学说!

再企业的管理中,应该运用道,儒两家的精华。比如教化企业员工可以用儒家的思想去解释,去推行。而企业管理者应该遵循,道家的无为精华,所谓的治大国如煎小鲜的理论,不要政令频繁,朝令夕改!

道,儒都有其精华,亦有其过时的理论,一定要做好取舍,才能无限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与智慧。千万不要窥一斑之病而废全豹之能!

其他网友回答:

<2>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本质区别在于:

儒家提倡“有为”,有为就是有所作为,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是要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当年也有很多人劝告孔子说:孔先生,算了吧,你那一套是行不通的。但孔子回答了两个字:呵呵。孔子其实想说——你不试一试,怎么知道行不行。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道家提倡“无为”,无为就是别折腾,保持安静,让事物回归本位,大家都遵照自然之道,一切自然变好。当然道家的无为不是啥都不干,啥都不管。道家的无为,是要通过无为的手段达到有为的目的。

现代企业管理的运用:

结合儒家文化——用制度管理企业;

结合道家文化——用文化管理企业。

二者不可偏废,千万不要相信企业小的时候用制度管理,企业大了要用文化管理这种鬼话。

企业再小,没有文化就没有希望,没有希望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无法发展壮大。

企业再大,没有制度的约束就会乱套,取消迟到早退的制度试试......

其他网友回答:

「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的真正本质 ——提升人的「思维能力」的质量,所以,这对现代企业管理是实用价值的

1、「儒家文化 与「道家文化 都属于「中华原生文化 」, 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在「中华原生文化」的概念中,包含着「源头与「传承」两部分。

我们现在所认识的「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都属于「中华原生文化」中的「传承」部分,对于「源头」部分,基本上不太了解了。

而作为「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真正内涵的「源头」部分,却是对现代人以及现代企业管理最为有用的,其作用远超「传承」部分。

2、「中华源头文化」的内涵

「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在本质上的区别,是站在「传承」部分的角度看的。站在「源头」部分看,「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二者都是源自于黄帝开创的「中华源头文化」。

「中华源头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其内涵就被记载在「甲骨文」中。

黄帝让仓颉所创造的图形,并不是用于承载当时中国人语言的文字,而是一种特种图示——用来向后世人类传承「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以及在「重叠结构世界中的人如何进行「心智系统转换练习的方法。

什么是「重叠结构世界」?

「完整的世界有两个物理性质完全不同的真实世界重叠而成,其中,一个世界是我们人的感官能感觉得到的,这个世界我们称之为「显性世界。还有一个世界是我们人的感官无法感觉到的,那个世界我们称之为「隐性世界

「隐性世界是「完整的世界的主体所在,就是说,在「显性世界中所存在的所有一切事物的主体都存在于「隐性世界中;在「显性世界」中所存在的所有一切事物运行的原因、动机、动力也都存在于「隐性世界」中。

上图的甲骨文「天」字、「二」字就是「重叠结构世界」的图示。

在「重叠结构世界」中的人

在「重叠结构世界」中的「完整的人」的结构,要比「重叠结构世界」本身更为复杂,请看下图:

在「重叠结构世界」中的「完整的人」,有三层人体、三层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两套心智系统所组成。

上图,从左至右分别表示「完整的人」的三层人体、三层意识。

上图左边的甲骨文「人」字,表示「完整的人」的最外面一层人体以及意识。

上图中间的甲骨文「身」字,表示「完整的人」的中间一层人体以及意识。

上图右边的金文「怠」字,表示「完整的人」的最里面一层人体以及意识。

从外到里的三层意识,越往里面的意识,思维能力越强。

「最外面一层意识主要负责人们日常的「心理—行为的反应,这种反应是伴随着情绪的。没有经过「心智系统转换」训练的人,基本上,都在使用「最外面一层意识」,从本质上来说,「最外面一层意识」主导着一般人的「意识状态」。

「中间一层意识」负责人的理性思维,我们现在所认识的分析、判断、归纳、推理,这些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逻辑思维都是由「中间一层意识」所负责的。

「最里面一层意识」负责人的创新思维,人类历史上所有的重大创造、创新,都是由人的「最里面一层意识」完成的,「最里面一层意识」是人类真正的大智慧的源泉所在。

黄帝所开创的「中华源头文化,其实质就是:训练人从「最外面一层意识」开始学习使用「里面两层意识」

3、老子与「中华源头文化」的关系

我们现在看到的通行本《道德经》也好,还是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德道经》也好,都不是老子在函谷关写下的《老子真经》的内涵。

老子是周朝研究、管理天下上古典籍的最高官员,所以,老子懂得「源头甲骨文的真正内涵,老子在函谷关写下的《老子真经》讲的内容就是:在「重叠结构世界中的人如何进行「心智系统转换练习的方法。

在《老子真经》的第一章,老子首先提出了普通人练习「心智系统转换」的策略:用「关系」思考的方法,提升「完整的人」的「中间一层意识」的「理性思维」能力,以「中间一层意识」作为「心智系统转换」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弱化「最外面一层意识」的作用,强化「中间一层意识」,之后,再在「中间一层意识」的基础上,强化「最里面一层意识」,最终实现由最具智慧的「最里面一层意识」掌控整个「意识状态」。

《老子真经》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本帮助人提升思维能力的书,其中,有非常完整的训练体系与方法。

用「源头甲骨文」字义解读《郭店楚简·老子甲》的电子书:发现《老子真经》——从人类文明整体进程解读《郭店楚简·老子甲》(上篇)已经出版,上架书名:老子真经。 有兴趣的网友可在当当云阅读、kindle、掌阅、百度阅读、京东读书中搜“老子真经”。

4、孔子与「中华源头文化」的关系

老子把「源头甲骨文中的内涵,用「源头甲骨文」非常完整的写了下来,但是,就在老子写下《老子真经》的那个时代,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也没有几个人能认识「源头甲骨文」的内涵,

「源头甲骨文」的内涵,在当时可能就是周朝的最高机密,除了老子这样的专门研究的官员,一般人是很难认识到的。

更重要的是,「源头甲骨文」的内涵根本无法用常规的沟通语言与文字进行沟通、交流,只能用「源头甲骨文」表示。

因此,在老子那个专门研究「源头甲骨文」的小圈子以外,其他知识分子不认识「源头甲骨文」,那是很正常的事。

我们现在看到的《道德经》也好,《德道经》也好,都是当时的知识分子在看不懂《老子真经》的情况下,用当时的知识背景,比如易经,佛经,以及社会的政治需要,借用通假、缺字、衍文等校注方式,重新编著的一本书。

所以,《老子真经》与《道德经》完全是两本不同的书。

老子把黄帝开创的「源头甲骨文」的内涵保留了下来,那么,孔子又做了什么呢?

黄帝不仅把「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以及「心智系统转换的方法刻在了甲骨上,而且还通过战争的形式,先推翻了当时的中华各部落的共主炎帝,之后又征服了势力强大的蚩尤,之后统一了中华各部落,在中华各部落中,推行全民学习「心智系统转换」的方法。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礼乐」,就是黄帝推行全民学习「心智系统转换」的方法。

孔子的作用就是把「礼乐」重新发掘了出来,并且全面推广。

而且,在儒家的典籍中,对思维能力的训练也是其主要的内容。

《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心正意”、“慎独”与《老子真经》内涵是一致的,也是从提升「中间一层意识」的「理性思维」能力开始,进行「心智系统转换」练习的方法。

在《中庸》里,也有大量的关于提升「中间一层意识」的「理性思维」能力的内容。

“好问而好察”以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讲的都是提升「中间一层意识」的「理性思维」能力。

4、其他「中华原生文化」中,提升思维能力的内涵

吕祖吕洞宾在他非常著名的《吕祖百字碑》中讲的「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其内涵,也是在讲「提升思维质量的问题,只是《百字碑》的篇幅有限,吕祖直接讲了用「最里面一层意识思维的结果。

“真常须应物”就是指「最里面一层意识」思维的意思。

「应物要不迷是指「最里面一层意识」在思维的过程中,不要回到「中间一层意识」、「最外面一层意识」。

在《黄帝阴符经》中对外、中、内三层意识的运用,则讲的更为详细。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这段内容,其实,是在讲从弱化「最外面一层意识」思维开始,逐步强化「中间一层意识」的思维质量,最终,学会使用「最里面一层意识」进行思维。

「绝利一源,用师十倍」是讲从「最外面一层意识」思维开始,逐步强化「中间一层意识」思维。

「三返昼夜,用师万倍」是讲再弱化「中间一层意识」,最终使用「最里面一层意识」进行思维。

5、目前 思维训练 存在的根本问题

目前的思维训练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只认识到了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而没有注意到:对思维者的「意识层面的训练才是提升思维质量的关键。

没有经过专门的「心智系统转换训练的人,平时主要是用「最外面一层意识在思维,而用「最外面一层意识」思维,再好的思维方法,都很难真正发挥作用。

在「最外面一层意识」很强大的时候,即使运用「中间一层意识」进行思维,也会受到「最外面一层意识」的严重干扰。

对于任何企业、组织来说,对其中的管理者、员工,帮助TA们运用「中间一层意识进行思维,是提升思维质量的关键。

管理者、员工思维质量提升了,整个企业管理的质量自然也会提升。

用「源头甲骨文」字义解读《郭店楚简·老子甲》的电子书:发现《老子真经》——从人类文明整体进程解读《郭店楚简·老子甲》(上篇)已经出版,上架书名:老子真经。 有兴趣的网友可在当当云阅读、kindle、掌阅、百度阅读、京东读书中搜“老子真经”。

其他网友回答:

儒家是循礼求仁,道家自然为道,本质的区别在于一个单方面看待问题脱离实际,一个多方面看待问题复杂难得。儒家和道家严格来讲不太适合企业管理,原因在于孔子和老子在当时的社会阶层处于中产阶层,所以总体上脱离下层阶级,而管理最重要的是要换位思考,也就是老板换位到管理层,老板换位到员工,管理层换位到老板,管理层换位到员工,员工换位到管理层,员工换位到老板,这种换位是比较难的,因为你脱离了那个阶段或者你没到那个阶段,你觉得是问题不是问题,你觉得不是问题反而是问题,在这个换位过程中就像两天平行线之间找联系,没有第三线连接,两条平行线永远无限不相交,这条线表面上利益和权力背后其实是各自背后利益无法平衡调和之后表现出来的诉求,如员工个人、家庭各类矛盾平衡调节后表现为职务工作内容工作条件薪酬等诉求和心理需求,所以两点一线中的两点其实要从希望和技能去解决。

虽然儒家特别是道家强调规律,但道家规律谁都可以拿来就用,任何人都做不成这个模板,所以儒家和道家很容易被理解为道德教化,例如天下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句话其实是很有规律的一句话,内向人那那都不行但比较敏感适合做一些外向人不是太适合做的工作,只要内向人充分利用自己较敏感的特性总结反思那原来那那不行的事情反而会比外向人更擅长,但是具体怎么做,从哪方面开始就很难归纳总结,道本身就不太容易理解,而儒家因为孔子述而不作传承思想只有《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你肯定不会把这作为你的工作技能,而是态度。

故此,把儒家和道家做为管理手段或工具难度很大,特定范围特定企业或许可以,普遍来说不太适用。

其他网友回答:

儒家思想奴役他人思想活的收益,道家思想让人产生无线可能从而获得人想法质变这个质变可能有尼古拉特斯拉这样的人诞生但是现代文明必须学习学习成绩必须不满的重要想法必须重要才能得到培养。

其他网友回答:

管理现代企业就老老实实掌握、运用现代管理知识,其他的都是歪门邪道。企业是追逐利润的组织,儒、道是空想出来的关于人性修为的学术,不搭边。现代企管的行为科学是科学,中国古代没有科学。

标签: 儒家文化 道家 本质 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