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孔子的“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意思是我还从来没见过,坚守道德底线象好色那样痴迷和难舍的人哩。这种现象是普遍现象,所以就有千百年来“美人计”常用常灵的真正原因。

其他网友回答: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意思是我孔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女子,既如此看重德行,就像她如此那般好色一样。

这句话是有故事的。孔子所说的那个女子是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春秋著名的政治家,被成为“子”。

男子这人生性好色,姿色天仙,原为宋国公主,后嫁与卫灵公。卫灵公年纪大,南子就与宋国公子朝私通,卫灵公也不阻拦。史书记载南子生性淫乱,在当时就成为风流故事,人人皆知。

孔子带着他的一帮学生,来到了卫国,推行人仁礼之学。孔子认为南子是卫国的主心骨,真正的小主,如想推行仁义之学,必得见南子。孔子的学生子路等力劝老师不能去见南子,以免名誉受损。南子听说孔丘来到卫国,十分仰慕,立召孔子进谏。
孔子还是去见了南子。南子说自己非常尊敬先生,深为先生的仁礼之学折服。然天下大乱之际,不是仁礼之学之时,委婉谢绝了孔子的学说。

但孔子与南子的一番对话,也深知这女子如此重视德性,却又如此好色,故有孔子的千古感慨——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

其他网友回答:

这句的意思是:我没有见过像喜好美色那样喜好美德的人。也就是说,人们喜好美色的欲望是强烈的,但是喜好美德的欲望就没有这么强烈了。

这个现象其实也很好理解,喜好美色是人类的本能,是天性,如果人不好色的话就没有繁殖后代的强烈欲望,而一个族群后代不兴旺的话就有可能在竞争中被自然界淘汰掉。所以,好色没有错,这也是合乎自然的。单单只是喜好美色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关键是不能够像汉成帝那样沉湎于美色之中,这样不仅坏事还伤身。

美德是一个社会性的,复杂的东西,我们都知道互利共惠是最好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要做到互利共惠是很难的,要么你占别人便宜,要么你吃亏。而如果事事都遵从美德的话,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容易吃亏

所以,普通人如果水平修养不够的话,肯定是倾向于保护自我的利益的,那好德肯定也就不如好色了

“好德不如好色”,这是一种客观事实,也是人类的一种本性。所以,光是抱怨它,或者试图强行改变人们的这种心理在目前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够做的就是用一套好一点的社会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言行,保证人们的行为大体上遵从“德”。另外就是加强相关方面的教育以及舆论宣传引导,让人们知道德的重要性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看起来色情在道德面前还是占了上风.

道德是秩序,是约束.是自我克制.而色情是勾引,是诱惑.接受诱惑当然比自我克制要容易的多.


什么是德,符合道的规范,就是有德,不符合道的规范,那就是无德.事情就是这样简单.

问题的关键还是道,道是皮,德是这个皮上的毛,所以道变了,德自然也跟着变.比如以前,夫为妻纲,女子反对男人是不道德的,至于离婚,那就更不见容于世.现在道变了,离婚没有谁认为是不道德.相反是女性权利的一种,而且越来有成时尚之意.

道再怎么变,有个原则应该是肯定的,那就是有利于人,比如孔子说,食色,性也,如果哪个道要求人不吃饭,不做爱,不然就是不道德,这样的道不光英雄要反,就是老百姓也不会答应.

中国人通常认为自己是最有道德的,而且以此为荣,不光为荣,而且很有宝玉献诸世人之想,总想着去全世界推广中国的道德.

但是中国的道德,那点就比别人高了?

现在的道德,更是糟之又糟,贪官巧取,奸商豪夺,狼狈为奸.老百姓也无心学好,谁学好谁吃亏,学好能发财吗?以前良心还揣在裤裆里,起码对自己人还算好,现在,裤裆里的良心也剩的不多,光剩下个鸟在那晃.

社会风气糟糕成如此,还想去世界去推广道德,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哎,让我说你什么好.

索性不说.


色情是人的本性,而且为人所独有,动物没有色情,一个动物看到另外俩个动物在那"干好事",理也不理,照吃照喝,而人不同,人看到另外俩个同类在那"行夫妇之事",会有反应.有很多词形容这个事情,比如见色心喜,见色起意,见色心猎,例子就更多,比如有的卖淫团伙对付那些不愿意卖淫的女孩子,有一个办法就是给她看黄色录象,简单的说,就是利用人的本性.


儒家讲秩序,不讲色情,最多讲到色情的结果,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鱼水的目的在于生崽儿,不在于欢.整部论语,该这样该那样,就是不讲该怎样作爱.

讲怎样作爱的是道家,道家修炼长生之术,采阳补阴,采阴补阳,男女合修,"男女之事,不能不勤也".逐渐就发展成体系庞大的"房中术".

出门儒家,关门道家,这个是大多数中国人生活的准则,儒道互补,各管一摊,"满口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处理的好,"脑子和肚子"很和谐,日子滋润的很,处理的不好,就是典型的人格分裂.

其他网友回答:

《论语》两次记录了孔子这个气愤的感慨,一次出现在《子罕》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一次出现在《卫灵公》篇:“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的意思是“算了吧,我没有见过喜好美德像喜欢美色的人啊” 。

德,品德,美德。色,女色,美色。

《四书集注》认为:“《史记》:‘孔子居卫,灵公与夫人同车,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丑之,故有是言。”

按理,卫灵公出于礼节,应该与孔子同乘一辆车,不应该让南子随行,尤其是不该让孔子所乘之车为“次乘”,跟随在他们的车后很丢孔子的人。

《礼记·礼运篇》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饮食人们天天都不能少,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所以人们就忽略了它是一个问题;而事涉“男女”,似乎就成了一个敏感的话题。其实它同饮食一样重要。孔子则认为德也应该同饮食男女一样重要。

但是,现实中却很难见到德所居的位置比饮食男女高。所以孔子慨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特别是加上“已矣乎”,已经流露出强烈的愤慨之情。

孔子孜孜以求之的为政,好不容易实现了,“摄行相事”才三个月,大好形势就被齐国送给鲁国国君、鲁国主政季氏的女乐破坏了,不得不弃职去国。女色的魅力如此之大,怎能不令孔子感叹呢?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言外之意,人们喜好美色超过了喜好道德。这是不是人们共有的一个弱点呢?

孔子在呼吁崇尚美德,但“好色”这个问题,恐怕不是孔子及其儒学能够解决的,而且后世的儒者也没能超越“好德如好色”的境界。当代也有无计其数的官员因好色而腐,因好色而败,惜哉!

其他网友回答:

最接近今天的解释:“我从未见过爱好美德就像爱好美色一样的人!”

这句话在《论语》中出现过两次,一次见“子罕篇”,一次见“卫灵公篇”。

孔子面见南子。

孔子带着他的团队到卫国应聘工作,没想到这卫灵公和鲁定公一个德行,迷恋女色,貌似不怎么待见孔子。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倒是提出主动接见孔子。南子本为宋国公主,嫁给卫灵公后,仍然与宋国的帅哥公子宋朝偷情,其风流韵事在当时就已经人尽皆知,但卫灵公并没有责怪南子。

卫灵公也算是个奇葩男人,居然为南子召见宋朝,让他们在洮地会见。当时宋国乡野歌谣唱到:“已经满足你们的母猪,何不归还我们那漂亮的公猪?”歌谣中的母猪指南子,公猪即宋朝。子路非常反对老师去见南子,孔子发誓:大家毕竟是来求职的嘛,我要不是不得已,上天厌弃我!于是拜见了南子。

不用说我们也能想到,南子不会对孔子主张的那一套有啥兴趣的,工作的事不了了之。孔子团队继续在卫国,看能不能寻得机会。一个多月后,卫灵公邀请孔子一同郊游,卫灵公和南子同乘一辆车在前面,孔子和陪同的大臣们乘一辆车跟随其后,也许是触景生情,便有了孔子的那句有名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结合孔子当时语境,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我未见过爱贤者就像爱美女一样的人!”换句话说,卫灵公只喜欢美女南子,而不重视贤人孔子。

色不单指女色。

孔老夫子其实并不排斥欲望,反而觉得欲望是人之常情、合理要求,正所谓“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在好德和好色之间,孔子主张有度,这个度就是“君子好色而不淫”。孔子认为卫灵公已超过底线(度),所以“感叹”而离开卫国。

人的欲望其实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原始动力,这种欲望自然也包括对于女色的欲望。纵观历史,好德者寡,好色者众,古今皆然,出其右者,百里挑一!

「静水笑沧笙//感谢您的来访//欢迎留言评论/点赞/关注/订阅」

其他网友回答:

孟子说要知人论世,正确理解一个人的思想,要从他的生活经历和他所处的时代来看,这样才是正确的道路。

这句话是孔子在卫国的时候说的一句话,当时,孔子见过了那个美艳绝伦的国君夫人南子,还被子路误解,认为孔子肯定和南子有了什么关系,搞得孔子发誓自己要是有什么事,就让上天弄死自己。

卫灵公的夫人叫南子,是个漂亮风骚的人,她对孔子和她见面很满意,卫灵公也对孔子很满意。有一天,卫灵公邀请孔子出去走走。卫灵公和南子坐在第一辆车上,由太监雍渠驾车,而让孔子坐在第二辆车上,声势浩荡地招摇过市。卫灵公觉得这是倍有面子的“显摆”,孔子认为这是大失颜面的“游街”。

孔子认为,一个国君应该首先是追求仁德,重视贤才,而谁是贤才呢?远在天边尽在眼前,就是那个追求恢复周礼天下大同的孔子。现在卫灵公和南子坐第一辆车,让一个太监坐第二辆车,让大贤人孔子坐第三辆车。这很显然是看重南子的美色,看重太监的溜须,而对孔子视而不见。所以孔子很生气,感慨地说:完蛋了,我没有见过崇尚道德如喜爱美色的人!这显然是针对卫灵公和他“游街”一事所发的感慨。

问题来了,很多人觉得,孔子就是个禁欲的人。你看他周游列国十五年也没有回家,还说过什么小人与女子难养。在鲁国的时候,鲁国国君在齐国的美人计之下,变得更加荒淫无耻不理朝政,气得孔子离开了鲁国。这一些,其实都不能算是孔子是个禁欲主义者的理由。

儒家首先是把仁义道德放在第一位的,把人的欲望放在第二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孔子就一定会要求人们不爱美色。在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告子就说,食色性也。在儒家的经典《礼记》中,也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可见儒家是主张人有基本的欲望和需求的。孟子就告诉齐宣王,即使你是个好色之徒,你照样可以做个仁君。所以,我认为最接近孔子的本意的解释应该是这样的:一个人应该像好色一样,崇尚道德。

因为,孔子崇尚中庸,是一种很理性的现实主义者。而人的好色是本能需求,是无法改变的现实,而好德是价值追求,是我们对道德的价值判断。相对而言,好色很容易,只要发挥人的生殖冲动就好了,而好德,则要用礼来克制自己,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所以,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像好色一样,崇尚道德。这样就能提高人追求道德的主观能动性!

其他网友回答: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句两千多年前的观测结果又被现代科学理论解释了一通,这个理论就是大家都熟知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先复习一下人类需求金字塔结构,最底层是生理需求,往上依次是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在这个需求层次中,每一层都是上一层的基础,不能跳跃晋级。

儒家的另一个定理是“食、色,性也“,吃饭和生殖是人的本性,这也符合现代基因学理论,包括人在内的任何生物最基本的行为模式是摄入食物保障生存,通过繁衍延续基因。

那么好色属于最底层的生理需求,好德属于第三级的社交需求和第四级的尊重需求。一个人首先是好美食、美色,然后通过努力晋升到第二级,满足了安全需求。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追求社交需求,开始注重品德修养,所以好色者多于好德者。

另外,即使一个人达到了第四级的尊重需求和第五级的自我实现需求,也肩负着生死繁衍的任务,仍需要色,何况现在有些国家还鼓励精英阶层多生呢?

其他网友回答: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不说性善性恶,逐美索求之心不过意动,却分了善恶。于行动和行动的反馈中人会知晓一个合适的度,逾越了就是恶,恪守了就是善。那么做对的事,不去做恶的事,才能格除物欲对人心造成的不良影响,做到行事止于礼而不逾矩。这才是修身养德,人都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好色不过物欲影响下的意动,德行是要学习的、是要知礼的。约束之下才明德,无知无畏者好色未必好徳。自身力量可以无视约束者,不惧悖德而强制。只有需要依靠群心群力的人才需要接受这束缚以求更大的利益,致良知不过是成公德、格物欲不过是抑私心。

做事一心才能成事,德性是需要培养的。

其他网友回答:

时色本性也,这是人之常情。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没有见到有喜欢道德如喜欢美色那样一发而不可收拾沉迷于中不可自拨!也是比喻人要学习如自己喜欢美女一样去学习知识而孜孜不倦沉迷于中不可自拨!

标签: 好色者 见好 孔子 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