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探寻高衙内的最终结局,就必须遵循水浒原著(120回本或100回本),任何水浒的衍生版本都会让高衙内的结局显得不那么严肃、严谨。
在水浒原著中,高衙内原本是高俅的叔伯兄弟,过继给了高俅做干儿子。高衙内仗着高俅的权势,在东京胡作非为,“专一爱淫垢人家妻女”成为他的独特癖好。
这个花花太岁,对待林冲娘子却是一见钟情、一往情深。可是苦于林冲的本事,高衙内两次勾搭未遂,居然还害上了传说中的相思病,整天为此要死要活。富安、陆谦联合献计陷害林冲,于是就发生了著名的“白虎节堂”事件,结果林冲刺配沧州。这之后,得了相思重病的高衙内便再也没有露面。他病重病愈、是死是活,书中也没有直接描写。可以说,高衙内在水浒中最后人间蒸发、生死成谜。
但是,在旁人的嘴里,我们还是可以探寻到关于高衙内的蛛丝马迹。在水浒原著第10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中,富安、陆谦火烧草料场,在土地庙前避雪,其中一人说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还有一人说道:“……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此时距白虎堂事件半年有余,高衙内的相思病渐渐加重,但并没有死。
在水浒原著第20回《梁山泊义士尊晁盖、郓城县月夜走刘唐》中,也出现了与高衙内相关的只言片语。当时林冲在梁山火并王伦,站稳了脚跟,便派了两个小喽啰去东京打探娘子消息。小喽啰回来报告:“闻说娘子被高太尉威逼亲事,自缢身死。”可见,高俅还在逼亲,恶贯满盈的高衙内此时还好好活着,相思病也没能要了他的狗命。
但是,自从林冲娘子自杀后,高衙内到底有何情绪波动、病情发展如何,书中再无交代。高衙内也就此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也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想像空间。后世的人们对高衙内的结局进行了种种解恨的改编,以教育后人、警醒恶人。如《荡寇志》中高衙内被林冲活烹,98版《水浒传》中高衙内被阉割等等。但不管怎样,我们仍要相信: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我是义薄云天蒋麻子。专注水浒,专注文化。欢迎讨论、关注。谢谢阅读。
其他网友回答: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水浒传》中泼皮无赖高俅的儿子高衙内怎么死的?巜水浒传》几个版本都没有具体描述,但多行不义必自毙,可以断定高衙内肯定是死了。
那么高衙内究竟怎么死的?我认为一是害上相思病,与巜红楼梦》中贾瑞一样竭精而亡。二是被鲁智深的那些泼皮徒弟想办法弄死的,为师傅出了口恶气。
高衙内被林冲娘子的美貌迷恋的不可自拨,碍于林冲又不可得手,必然暗火焦心而成顽疾不可救药。《水浒传》第十回:林敎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这节书中通过陆虞侯等三人对话,可以证实高衙内己经病的不轻了。书中写到:“那人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道:张敎头(林冲岳父)那厮!三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敎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
从这句对话中可以断定高衙内确是因想林娘子得病,而且病的越来越重。虽然以为害死林冲就可以得手,如愿以偿娶了林娘子。但事与愿违,不但林冲末死,林冲娘子也被高太尉威逼亲事,自缢身死。
高衙内本就忌惮林冲的报复,如今林娘子又被逼死,弄个鸡飞蛋打。高衙内连思带吓病上加病,恐怕就一命呜乎了。所以书中第二十回以后,就再也找不到高衙内的影子了。
高衙内被鲁智深的泼皮徒弟们弄死,书中也找不到一点蛛丝马迹,只是个人推测而己,不以为凭。
如高衙内这等泼皮无赖,己是天怒人怨,怎么会让它苟活于人世?不管怎么死的,都大快人心。
其他网友回答:没有死。
高衙内一共出场两次,还有一次被人提起。
第一次出场,高衙内调戏林冲老婆,林冲把他掰过来正要打,认得是上司儿子,没有下手。然后鲁智深和菜园附近的闲汉赶到,就散了。
第二次出场,富安和陆虞侯设计把林娘子骗到陆虞侯家阁楼上,高衙内在阁楼上求欢。林冲赶到,高衙内吃了一惊,“斡开了楼窗,跳墙走了。”
然后高衙内就称病在家。太尉儿子生病,自有人来巴结。然后就是白虎节堂事件,林冲刺配。但是林娘子一直不肯成亲,高俅又派人陷害林冲。高衙内被提到一次:
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么?”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的推故。”那人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殁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
然后这三人都领了便当。但是林冲也无路可走,投奔了柴进,然后上了梁山。一直到火并王伦之后,林冲才让人去东京打探消息。
直至东京城内殿帅府前,寻到张教头家,闻说娘子被高太尉威逼亲事,自缢身死,已故半载。张教头亦为忧疑,半月之前染患身故。止剩得女使锦儿,已招赘丈夫在家过活。访问邻里,亦是如此说。打听得真实,回来报与头领。 林冲见说了,潸然泪下,自此杜绝了心中挂念。 可见这时高衙内还没死,大概相当于想要一个玩具一直没拿到的心态吧。
林冲和高俅较量的结局就是家破人亡。其实林冲这时也死了,变成了林冲级精锐决战兵器。人间的一切,好似与他无关了。
其他网友回答:《水浒传》中,没有交代高衙内是怎么死的。三山聚义打青州之后,花和尚问及阿嫂下落时,才从林冲嘴里提了一句:小可自火并王伦之后,使人回家搬取老小,已知拙妇被高太尉逆子所逼,随即自缢而死。
从此,书中再也没有任何高衙内的信息,更无这个人物的结局。
细细读来,林冲的话很古怪,其中反倒是隐藏了高衙内之死。那么,林冲的话古怪在什么地方,高衙内究竟又是怎么死的呢?
要解读高衙内之死,首先得搞清楚他的养父高俅是什么样的人。简而言之,高俅就是“殿前太尉”,就是龙虎山上误走妖魔的洪太尉。
洪太尉这个人物十分不简单,他的背后隐藏着赵弘殷、赵匡胤、朱洪武、朱标这两对父子。同时,他又是张天师(虚靖先生)。因而,高俅的故事,其实就是大宋、大明两个王朝的神机隐秘。
此处要讲高衙内之死,我便选择高俅身上有关大明王朝的“天机”,再简要地解读“高太尉”。
在“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这回书中,施耐庵又给高俅赋予了新的隐喻,这个人物的故事中,便暗藏了朱洪武立孙子做皇帝的秘闻。怎么回事呢?
书中说,高俅原本叫做高二,因为踢得好脚毛毬,汴梁人便叫他做“高毬”。这一笔是写实,历史上的高俅确实善蹴鞠。但是,施耐庵为何又不写“蹴鞠”,而说高俅“踢得好脚毛毬”呢?
在介绍高俅出身这段话中,施耐庵反复交代“毛毬”:后来发迹,便将气球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便改作姓高,名俅。查阅历史资料,高俅就是高俅,没有“高毬”这个名字的记载。施耐庵这样着重强调,那就大有“可考”了。
说完高俅的身世,便立即讲高俅的故事。因为高俅唆使生铁员外的儿子在勾栏瓦肆使钱,便被自己的父亲告了一状,开封府尹便把他迭配出汴梁。高俅无奈,只得来到“临淮州”。
这一段描述,讲的是明朝的“燕王”,也就是后来的永乐皇帝朱棣。
毛毬,着重于毬的修饰字。生铁员外,就是一毛不拔的意思,还是在讲“踢得好脚毛毬”。这里反复写到的这个字,出自《礼记》中的一句话:王燕,则诸侯毛。意思是,周王到了燕国,诸侯朝见,便以须发排定座次,也就是按照年龄大小依次朝见周王。
施耐庵取“王燕”二字,如颠倒“赵点检”为“赵检点”那样,暗写的就是“燕王”。
高俅被迭配到“临淮州”,历史上并无这个地方,实际上写的是“临淮县”。从临淮县的历史沿革来看,又是暗藏的泗州(盱眙)、凤阳(大明中都,朱洪武差点在此建都),都是大明王朝的龙兴之地。高俅被赶出汴京,暗写的是朱棣之藩北平,从而离开了当时的明朝都城南京。
从这几条暗喻信息来看,高俅的故事中,就暗藏了历史真实。既然是历史真实,那么,《水浒传》中高俅的结局也就不难推测了。而完全虚构的人物高衙内,也就可以从高俅的故事中,探知他的生死之谜了。
书中说,高俅排行第二,原本叫做高二。因为踢得好脚毛毬,大家都叫他高毬,反倒不记得他曾经有过高二这样一个大号。这一笔,就是为了收高衙内做养子所埋的伏笔。
高俅是老二,那就必然有个高大郎。书中没写高俅的这个哥哥,暗藏的“高大郎”实际上却是他的长辈,也就是高俅的父亲,高俅的父亲就应当叫做“高大郎”。为什么呢?
在林冲的故事中,高衙内才出场,书中说,高俅初发迹时无人帮助,便收了阿叔高三郎的儿子做养子。这样一来,就等于高俅升了一辈,他就变成了“高二郎”。
所以说,高俅的父亲是高大郎,高俅是高二郎,高衙内的父亲就是高三郎。怎么这么乱?施耐庵竟然写了这样一个违背人伦礼律的荒唐故事?
确实是够乱的,所以,《礼记》的那句话就暗藏在了《水浒传》中,以此反衬朱洪武的“失礼”。
朱洪武家确实也是很乱的,明明自己有下一代,却偏偏要立孙子做皇帝。立孙子做皇帝也就罢了,还废掉嫡子,立二房的朱允炆为皇太子。书中在其他故事中,也多次点到了朱允炆并非嫡子,以此破解了朱棣不被立为皇位继承人,其原因不是因为燕王没有嫡子的身份。
朱允炆是孙子辈的,取代“王燕”这辈人,是不是也升了一辈呢?
朱洪武违背“天道循环”伦理,以孙子取代儿子,在高俅的故事中,“高二”岂不就与高大郎、高三郎平辈了?
那么,施耐庵为何又要写高家有“三郎”呢?
“三郎”在《水浒传》中被反复写到,宋江原本是家中老大,也被写作“三郎”。石秀来历不明,却也是“拼命三郎”。以此观之,这些“三郎”们是够拼的了,为了做皇帝,连人伦之礼都不顾了。
高俅家的“三郎”,比“宋三郎”、“石三郎”更令人匪夷所思,竟然说的是孝慈高皇后只生了三个儿子,“王燕”并不是高皇后所出。
此处,只能简要地说这么多。关于朱棣的身世问题,我在其他文章中解读过很多次了,总而言之一句话,施耐庵在高俅、高衙内的背后,隐藏的就是大明王朝的一次违背伦常礼律的皇位传承,以及暗写了朱洪武立孙子做皇帝的原因。
如此,高衙内的结局就可以按图索骥,从历史真实中去寻找答案了。
《水浒传》中隐藏着十分精确的大明王朝灭亡的预言,这个问题,我也讲过很多次,此处也只略提一提。
梁山大聚义时,公孙胜奉命设罗天大醮祭拜天地,追念晁天王和诸多殁于战事的亡魂。法事做到第七天夜里时,梁山西北乾方忽然降落了一只大金盘。
这一笔,照应的是张天师设罗天大醮祈禳瘟疫。因为张天师祈禳瘟疫,龙虎山伏魔大殿中,“半夜军中一声雷”,震塌伏魔之殿半个殿角,妖魔逃了出来。“雷”,就是霹雳大仙赵匡胤。
梁山也是因为做罗天大醮,便引出了一只大金盘。这只大金盘也是随着一声裂帛般巨响而降临的,当然也是霹雳大仙搞的鬼。
上文讲到,霹雳大仙、朱洪武都是洪太尉,所以,朱洪武也是霹雳大仙。书中写赵匡胤出世,取材于《宋史·太祖本纪》与《明太祖实录》,写的是两个皇帝。而且,这两个皇帝都说自己的国朝是“火德运”。
于是,梁山上的那只大金盘是裹着火块出现在了梁山西北乾方,然后,落在了梁山正南方向。
《大宋宣和遗事》中说,这只大金盘不仅是赵匡胤,还是北宋亡于金国的预言。太祖武德皇帝曾经在《咏日》诗中这样写道:须臾降下大金盘,赶散残星与明月。
这只大金盘预言了北宋灭亡,来自“西北乾方”的金国灭掉了北宋。然后,那团火块落在了正南方向,也就是暗示了南宋的建立。霹雳大仙震塌伏魔之殿半个殿角,果然葬送了半壁江山。
大金盘同时赶散了“明月”,大明王朝的“火德运”也将终结于南方——这岂不就是后来的南明吗?大明王朝岂不就是被“金(后金)”所灭吗?
简要说这些,还得回到本回答的主题上来。无论高俅、高衙内指代的是朱家哪个皇帝,这个王朝的终极命运都是要走向灭亡的。
所以,高衙内的结局恐怕就是建文帝的结局,被朱棣杀死。抑或暗藏了大明王朝的结局,当“木字辈”的运程结束时,高衙内恐怕就得自缢身亡了。
大明王朝是“火德运”。所以,朱洪武按照“木生火”的五行流转相生的原理,给后辈规定了字辈。朱棣这代是“木字辈”,就去生下一代之“火”。但是,朱棣却不去“生火”,反倒灭掉了朱允炆。因而,当“五行”再度运行到“木字辈”时,大明王朝就得灭亡了。
“林冲”就是朱家“木字辈”的象征,“木字辈”家中有人自缢,那就是大明灭亡最为准确的预言了。
其他网友回答:大多数读者是不会看好高俅和高衙内的,我则与多数读者迥异。大多数都把高俅和高衙内按人物理解,这种习惯的理解方法都是来自于儒学史笔故事文化所形成的。其实,施耐庵笔下的高俅和高衙内并不是写的人物,而是指的崇高的有大作用人类文化风尚。“俅”即“立人之求”或“求立人”;“立人”的含义就是支撑人类的生存发展,靠得就是人类技术的进步提高。由此可知,“立人求”就是求技术进步提高,这应该是国家民族的大追求。怎样才能求得技术进步?靠祈告上天的恩赐保佑是不能求来的,只有经过艰苦卓绝地探索未知自然世界,发现事物的新特性和新的规律性,才是唯一的一条通路,所以古人称这样的重大作为称之为创造奇迹“无中生有”的“无为”。国家民族只有激励全民的探索创新无为积极性,同时还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且要把上好的人类技术应用到探索未知的重大项目上去,比如今天我国的探月和天问探火。这就是水浒传作者开篇先写高俅的原因。“高俅”就是指的全民高看高仰探索创新的科学家精神成为社会时尚的文化风尚。
再说“高衙内”,“衙”表达的是执政(动词),“衙内”表达的是执政的内行高手;对这样的执政内行普遍敬仰尊敬的社会风尚就是“高衙内”。能够抓住技术发展提高和国家生产力水平提高,能够抓住国防军事建设的强大这样的大事,就是执政的内行“衙内”。这就是高衙内千方百计地寻找民间“娘子”的原因;“娘子”即“女良子”,“女”是孕育产生的重大意义,“良子”就是指的某个项目某个行业先进优良技术提高的增长点,只有“娘子”多孕育产生好的有希望的增长创新点,才能整体促进人类技术的全面提高。如果从这样的观点来看来论,高俅和高衙内还坏吗?
关于“泼皮无赖”,也并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小瘪三的意思,“皮”指的是水浒传外在的儒家史笔的一百八人故事(或“八人故事”),“泼皮”是言水浒传的外在故事文字泼出去就不收回了,而内在高俅、高衙内是作者珍宝,是要选择对象的。“无赖”就是言水浒传外皮服从依赖于内在“无中生有”和“无为”的孕育。
其他网友回答: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并没有交代高衙内的后来结果,说他死了也只是一种忖度,怎么死的,善终与否,并没有切实依据。
但以高衙内这小子四处招摇又煽风点火、惹是生非的个性来看,到处横行霸道为所欲为,肯定得罪了很多人,被人记恨甚至暗中下手也有可能。
况且东京汴梁地界乃天子脚下,京师重地,各路高手云集荟萃,免不了有哪个高人于暗中下手做了他。
而《水浒传》文本中,高衙内只是一个药引子,他的出现无非是为了引出豹子头林冲和以后的故事,算做一个故事引信。在施耐庵眼里,引信的作用用完了,也就该摈弃了,故而不可能事无巨细的再去交代高衙内的死活。
他的死活于施耐庵来说,也无足轻重,不值一提。
倒是在清人俞万春的《荡寇志》中,高衙内继续为非作歹嚣张跋扈,被豹子头林冲抓到后扔到锅里煮成了肉汤,他爹高太尉也被割了脑袋身首异处,算是报了林娘子自缢身亡的血海深仇——
那一回的文字唤作《豹子头惨烹高衙内,笋冠仙戏阻宋公明》。
当然了,这只是《荡寇志》中的描绘,和《水浒传》根本不是一回事儿。若是问水浒人物中高衙内的结局,没人能说得清。
古时戏曲小说一类故事,向来是好人屡经磨难而后成功,坏人必定坏事做绝以后惨遭报应,那就权且相信《荡寇志》的结局好了,高衙内被烹而死。
反正这小子也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货色,除了高俅那老儿拿他当个宝贝,其他人都恨死了这个高太尉的螟蛉义子,希望他死得越惨越好。
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林冲从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到被逼上梁山,落草为寇,其实主要就怪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高俅的儿子高衙内。高衙内按辈分来说,应该是高俅的堂兄弟,但是高俅做太尉后无子,古人又重视香火延续,所以高衙内自降辈分,给高俅做了干儿子。也是因此,所以高俅宠爱这个干儿子。
高衙内仗着高俅的权势,没干啥好事,就做糟蹋别人妻女等缺德事了。东京人不敢惹,所以大家送了他一个绰号,叫“花花太岁”。
有一天,高衙内看中了林娘子,上前调戏,差点被林冲打了一顿。回到家后,高衙内不思悔改,反而更加想念。越是得不到的就越好,陆谦为了迎合高衙内,欺骗林冲,让高衙内再次调戏林娘子,可惜依旧没成,高衙内还被林冲吓到了。
相思再加惊吓,高衙内病倒了,病得很严重。为了救这个干儿子,高俅联合富安等人陷害林冲,这才有了林冲误入白虎堂、发配沧州、怒杀陆谦、上梁山落草等事。而当晁盖上梁山,林冲派人回家接娘子时,林娘子已经自杀了。
林冲差点被害死,林娘子自缢而死,那么,高衙内结局怎么样了呢?这个祸害了林冲和林冲家人的害人精,是死是活呢?
陆谦等人在草料场放火后,曾提到高衙内。
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殁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
由此可知,那会儿高衙内病得很厉害了。但是,至此之后,书中再没有提到高衙内,所以,原著没有明确提及高衙内结局。
但是,我们可以做个推测,推测结果就是高衙内病死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火烧草料场之前,高衙内就说过自己病重。
衙内道:“实不瞒你们说,我为林冲老婆,两次不能勾得他,又吃他那一惊,这病越添得重了。眼见的半年三个月,性命难保。”
自己的病,自己最清楚。高衙内这番话,其实已经暗示了他结局。若不是性命快要没了,恐怕高衙内也不会急着要得到林冲的老婆了。
而且我们想象一下,前面说高衙内重病,得不到林娘子就会小命不保。后面林娘子宁死不从,高衙内的确没得到,如此他岂能有命?所以,高衙内肯定是死了。
另外,高衙内必死无疑,其实作者也有暗示。
高衙内生病时,作者写了一篇词,来描述生病后的高衙内。
不痒不疼,浑身上或寒或热;没撩没乱,满腹中又饱又饥。白昼忘餐,黄昏废寝。对爷娘怎诉心中恨,见相识难遮脸上羞。七魄悠悠,等候鬼门关上去;三魂荡荡,安排横死案中来。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不疼不痒,但是身体又时寒时热;没吃没喝,但是肚子又饱又饥;白天不吃饭,晚上不睡觉。这样的高衙内,恐怕华佗在世,扁鹊重生,也救不活了。所以说,高衙内只能等死了,后面两句就是这个意思。
另外,一些版本的《水浒传》中,对高衙内结局很明确。
明代《宝剑记》中,林冲受招安立大功,最后皇帝把高俅父子都送到梁山大军前,让林冲处死;《荡寇志》中,高衙内被林冲放血烹了;央视版水浒中,高衙内被人阉割了,推测应该是鲁智深派一些泼皮做的;邵氏电影《林冲夜奔》中,高衙内被林冲一枪刺死了;香港电影《水浒之英雄本色》中,高衙内被林冲劈为两半;新版水浒中,鲁智深把高衙内骗到了大相国寺的菜园子里,然后一把火烧了。
这些版本的水浒,高衙内结局普遍一致,那就是受到应有的惩罚,可见后人对其痛恨。相信施耐庵写高衙内结局时,应该也是这样的态度。
其他网友回答:提问者 ,提的问题,小说水浒传里没有描写高俅的儿子高衙内是怎么死的,我呢,不能妄加猜测,也不敢主观臆断,即然水浒传里没有写,就没有必要有此一问,问了也无法回到,怎么死的,全凭读者想象,跟本就不是水浒传里的故事,我拒绝回答这个问题,我不能回答小说以外的话题,不能无中生有的瞎说八道。
其他网友回答:《水浒传》里高俅本是市井无赖,奈何交了好运,做了殿帅府太尉,此时的他已经不年轻了,膝下无子,于是让本家弟弟做了他的儿子。高衙内和高球还是兄弟时关系就很好,换了辈份以后,更是恃宠而骄。高衙内每日就是放鹰走狗,眠花宿柳,欺淫民女。高衙内强占林娘子不成,就迫害林冲,弄的林冲家破人亡,林娘子也上吊自尽了。此后就没写高衙内的结局,小说结局高俅还是太尉,高衙内应该还是那个浪荡子弟。
其他网友回答:高衙内有致命缺点,病死的可能性非常大。
身体不够硬朗仗着老爹是太尉高俅,高衙内一直在京城胡作非为,尤其喜欢霸占别人妻女。从他“花花太岁”这个绰号就可以看出,这小子平时在美色方面没少下功夫。
一般人再怎么色,也不会好意思去打熟人家属的主意吧,可高衙内他就敢。明知道是老爹属下的妻子,他竟然能三番五次的追求,这脸皮得是有多厚才行啊。换是普通的百姓的妻女,无法想象他会怎么对付人家。
过度沉迷美色自然不是好事,比如蒋门神因为新娶了个小妾,导致和武松打架的时候脚步都不稳了。高衙内就是个纯粹的纨绔子弟,平日里花天酒地惯了,想必这身体原本就好不到哪里去,加上在美色方面付出太多,身子极度虚弱是免不了的。
欺软怕硬的纸老虎高衙内其实有可爱的一面。虽说他喜欢霸占别人妻女,但真遇到硬茬了,他很快就怂。第一次和林冲发生冲突,看着林冲抡起的拳头,高衙内吓得大喊“林冲你干嘛!”一听是人家妻子,他很快蔫了,最后还是一帮狐朋狗友的说情才化解了尴尬。事后,也不见高衙内像电视剧里那么嚣张之类的表现,只是一个人闷闷不乐的暗恋着林娘子。
虽说老爹有权有势,但高衙内却是一个欺软怕硬的人。
其实这个事原本可以到此为止,偏偏就蹦出了一些拍马屁的小人,于是事情也就越闹越大了。所以说,有时候主犯自然有责任,但身边煽风点火的酒肉朋友也该打五十大板才对。
心理承受能力差也许是坏事做多了心虚,或者天生就这德行,总之高衙内的心理承受能力非常的差。
第一次和林冲发生冲突,高衙内的心病很快发作,一连几天闷闷不乐的,茶饭不思。第二次冲突的结果是高衙内跳窗逃跑,这样一来,惊吓加思恋,这小子居然一病不起。
如果说高衙内是因为哪户人家的女儿病成这样,那我们还可以给他加点同情分,可他偏偏是因为思念有夫之妇而病。高俅本身就没有子嗣,好不容易认了一个儿子,当然不希望高衙内就这么窝囊的死去。有些坏事到了奸臣那里,往往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林冲就这样被人咬着不放了。
高衙内害的不是一般的病,而是挺要命的那种。陆虞侯在沧州就说过,眼看高衙内的病越来越重,得赶紧灭了林冲。想女人居然还能想出大病来,这花花太岁也真是奇葩。
林娘子后来坚决不从并自缢身亡,这事对高衙内必定又是一个新的打击,再次一病不起也是自然。身体本来就不行,加上老毛病一折腾,估计他的下场是因心病而死。威海链 » 《水浒传》中泼皮无赖高俅儿子高衙内是怎么死的?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