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孔子门徒三千七十二大贤,桃李满天下,为何儿子孔鲤毫无建树?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我一直没搞懂孔子到底有多少建树?多少功德?多少圣行圣语?为什么会封圣人?文化大革命为什么又要批林批孔?真不懂……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孑儿子孔鲤毫无建树,是孔子教育理念的牺生品。也是孔子言传身教的结果。

其他网友回答:

在孔子的眼中,儿子孔鲤和其他弟子没啥两样,并没有藏了什么"秘笈"私传孔鲤。

有两个事例可以解答。

一个是,有弟子看孔子德行这么高、技能这么多,就认为孔子对他们有所隐藏,没有倾囊相授。孔子说,我没啥可对你们隐藏的,我的一言一行都看在你们眼里,隐藏了什么?


另一个是关于孔鲤的。陈亢也认为孔子会教儿子孔鲤额外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就问孔鲤:"你从老师那听到什么特别的说法吗?"孔鲤说父亲只是要我学《诗》、学《礼》,其他的倒没听说。陈亢这才打消了怀疑,说自己"闻一得三","诗、礼"这是对弟子们的普遍要求,还能了解到"君子远其子",意思是孔子对弟子都一视同仁,并没有私心。

至于孔鲤的成就很小,我想可能有这三个因素:一是孔鲤五十岁就去世了,这在政治上是一个黄金年龄;另一个是孔子在鲁国被排挤而周游列国,当权者也不会任用孔子的儿子;还有,在《论语》中并没有记载孔鲤的有价值的言论,或许资质真不行。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关于孔子门徒三千之说需要更正。原来我也一直采纳“孔子弟子三千”之说,后来经反复揣摩计算,得出了孔子不可能有那么多弟子的结论。但孔子有七十二贤弟子可信,或许就这么七十二位弟子。如对我说的有疑问,请点击我查找《孔子弟子三千之说不成立》一文。

为何孔子的儿子孔鲤毫无建树?

有一个高大上、知识渊博、能力极强、多才多艺的的父亲,根本没有他孔鲤表现的机会;他的父亲罩着他,掩盖了他孔鲤的能力;孔子那么多贤弟子,也比低了孔鲤的能力;连做父亲的孔子仕途都不顺意,怎么能轮到儿子头上!而且孔鲤只活到五十岁,走在了孔子前,如果孔鲤后走,式许有表现的机会。孔子诸多有成就的弟子,多是在孔子死后出名的。

孔鲤虽无建树,其子子思(孔伋)却多有建树,这不是本文谈论的内容。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有三千弟子,其中有七十二贤人。但孔子的儿子孔鲤却并无多大建树。这个情况应该是很正常的。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兴办私学,向弟子们传六经,都六艺。做为他儿子的孔鲤当然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经过孔子的长期熏陶,与七十二贤人同列,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孔鲤只所以籍籍无闻,被认为很平淡。第一个原因,当然与他的个人天资相关,孔子并没有因为是自己的儿子,就把对他特殊照顾,为他开小灶。而是一视同仁,这大概是真正懂教育的人才会如此的。《论语季氏》有这样一段: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守庭。曰:‘学礼乎?’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孔鲤资质一般,孔子也没有对他特别的教导,所以,没有太大建树。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孔鲤去世的比较早,死在孔子之前。这一点非常关键。

孔子整理《六经》,述而不做。他给学生们传授的知识,是对传统文化的整理和继承。当然,在整理删削增益的的过程中,也体现出了儒家的思想倾向。孔子过世之后,他的弟子子贡、子张、子夏等等主持孔子的后事,儒学的传承和发展当然也是他们主持。假如孔鲤也和他父亲一样活到七十三岁。那么,孔子的后事的主持,他当然应该算上一个。他的学术主张和在儒学中的地位也就突出出来了。可惜,他去世了。

孔鲤的不出名,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他的儿子孔伋,也就是子思。子思在儒学上,是重要地位的,儒学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孔伋是孔孟之间的过渡人物,上承孔子,下传孟子。是很厉害的人物。子思的是《中庸》的作者。而《中庸》又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孔子创立了儒家。他完成了对六经的整理。因为他述而不作的思想,使的儒家哲学思想没有系统论述。《论语》是弟子们的追记。《易传》的思想也零零散散不是系统论述。子思在体悟《易传》的基础上,写出了《中庸》与曾子的《大学》一起完成了对儒家立身处世的哲学思想的系统论述。成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宋代朱熹把《大学》《中庸》《列语》《孟子》合在一起,称为《四书》。成为儒家经典的重中之重。

因此,孔伋对儒学是有所建树的。孔鲤的表现就很平淡,很一般了。学术的发展,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蕴酿的。儒学的进一步发展,也只能在孔子之后,弟子们对孔子思想接收,酝酿之后,才会有新成果出来。孔鲤早早死了,便注定完成为了这个任务了。

孔鲤自己虽然很平淡,但是他的父亲和儿子,都很厉害。这种隔代遗传的现象在文化和艺术史上层出不穷,很有意思。

京剧谭派艺术,已经传了七代。谭鑫培当时大红大紫,他的儿子谭小培就表现平平,而到了谭富英双厉害起来,成为四大须生之一。民国时期,曾有幅漫画,画的是谭家的祖孙三代,谭小培在中间,指着儿子谭富英说:“你父不如我父!”;对谭鑫培说:“我儿强似你儿!”大家看了都会心一笑。

孔子祖孙三代,与这幅漫画也很匹配。

除了孔子之外,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家,也是这种隔代遗传。杜甫的爷爷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到儿子杜闲,就很一般,到杜甫,成了诗圣。

梅兰芳家也是一样,梅的祖父梅巧玲是同光十三绝之一,到梅兰芳的父亲梅竹芬,也很一般,到梅兰芳这儿,成了艺术大师。

其他网友回答:

孟尝君有三千门客,而孔丘三千弟子,纯子虚乌有?不过是为其树名,证明其卓学桃李满天下,而臆想瞎编故事,涂彩上色加以粉饰,胡说八道而已?

孔丘最大的建树?是其死后被刘彻拿来拜鬼,借尸还魂成为独裁者,吓唬活人的死鬼道具,活着无作为?死后出大名成了死后红?后又被封为"圣人"齐天大圣?

其子平平,孔丘又如何?没有刘彻树靶子?孔丘仍是孔丘,无人知道何许人也?早已是一堆朽骨不见了踪影,连名子都不会有人知晓?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也不能说孔鲤毫无建树,因为至少有一点我们得承认,那就是他孔鲤生了一个好儿子——孔伋。孔伋就是被后人称为“述圣”的子思,他曾师事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孟子是他的再传弟子。孔伋被困于宋,作《中庸》,所以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在孔孟道派的传承中占有重要地位。当然,孔鲤的儿子再厉害,也不能将功劳全归于孔鲤身上。孔鲤的一生没什么作为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点就是孔鲤本人天资不够。孔鲤的资质一般,比不上孔子门下的其他优秀学生,没那“文章通天”的本领。

第二点是因为孔鲤的天性。孔鲤的天性说好听一点就是一个“乐天派”,说不好听一点就叫不思进取。和孔子年少时学习刻苦勤奋锲而不舍的精神相比,孔鲤算不上是很勤奋的人。孔子也曾责备孔鲤觉得他不争气,但孔鲤永远不会气恼,不会太计较。那自然谈不上奋发图强,去争取什么名气地位了。

第三点是孔子在孔鲤小时候使用的教育方式。孔子要求儿子从小做一个懂礼貌、遵纪守法,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对人对家对社会都应当有爱心,与人为善,和睦相处,而且应当重义轻利,不要斤斤计较。这也是造成孔鲤长大后不善追求名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孔鲤相比于一般人还是算得上勤奋刻苦的人,也留下了“孔鲤过庭”的典故,惊醒后人,要学无止境。

其他网友回答:

圣人怀天下之至道,没有私情,对儿子和学生一样的教。换句话说,圣人心怀人道,人类群居价值观会附从,解决所有人的问题也解决了自己孩子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中庸原意论治是“允执阙中”的浅解,子思的《中庸》解读中庸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圣人并没有藏私。

“叨陪鲤对”,是论语16.13陈亢问于伯鱼的典故。孔鲤,字伯鱼。陈亢问孔鲤:你受到什么不同的教诲没有?

孔鲤说:没有。有次夫子独立于庭,我快步过去的时候问我学《诗》没有,我说没有,夫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我退下来就学《诗》。还有一次,又见夫子独立在庭,我过去的时候问我学《礼》没有,我说没有,夫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我退下后就学《礼》。就这两次单独听训。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这一节要特别解释一下,远是不偏私的意思,不是在自己的孩子面前装模作样远离。孔子为圣,对众学生平等心一视同仁,不独近其子。

如果要问为什么这样,人有天赋之别,血缘关系不等于三观合拍。有上进心的孩子自己会想办法学习上进,孔子开学的环境里弟子能不能成才在各人受教而行,孔鲤不出色那就是天赋如此不必要勉强。

孔子的得意弟子是颜回和子路,均在孔子之前卒。哀公十四年鲁西狩获麟,同年颜回子路相继而去,孔子呼“天丧予天丧予!”哀公十六年四月孔子卒。而孔鲤更是死在颜回和子路之前。

龙不一定生龙!题主,天赋与血缘没有绝对的关系。子孙行就行,不行勉强着干也不开心,活着不开心还活个什么味道?所以人以天赋任职最快乐,对社会对个人都好。

道德经是德道经,各人行各人的道是“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此为真人,能全寿。孔鲤行不行在他自己。孔子心怀天下,这个只是众人一例并不特别在意。圣人之道心怀天下!

标签: 三千七 孔鲤 桃李满天下 门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