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去量化。边临帖边创作的也有,有的国展投稿作品,都有不少是初学者的创作尝试,当然,即便是临得和原帖一模一样,也是不可能被遴选入展的。没有独特风格的作品就不属于书法创作,只能算是在摩仿,这是规则。
从依托式学习到反叛式书写才可谓创作,真正的创作期初始时间,不是弃帖去背临,而是脱帖去创新。创新可以所临之帖为蓝本,对笔法字法的技能取变重构,也可多家技法融合重塑,这个界限就是学于某人而又别于某人,如果以量度去估算,我认为与原帖的重合度要少于五成,否则仍算是在抄帖。
创作意味着书法学习之旅开始自立,因此必须具备一定的书写技法技能、一定的书法理论、基本的书法审美。真正的创作不是信手涂鸦、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而应是将书法理论付诸于书法实践,是遵循现实基础、有理性合逻辑的尝试探索。抱庸个人倾向于认同“厚积薄发”,根基还没有扎牢就过早的进入创作阶段,也是很难创出名堂的。
抱庸浅谈,插图为抱庸硬笔。
其他网友回答:书法创作说难也不难,必定我们生长在书法的氛围里,记我很小时父亲就开始写对联,每年歳末除夕之夜,父親在守岁并在当晚写下大篇书法。陋室铭,临江仙,前后赤壁赋,还有我不知的诗词,我觉得这可能是我新年的第一份礼物。所以我也开始临字帖,王義之,颜真卿的最多,到了社会,我学临歐陽詢的,但始终不出帖。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位书法老朋友那里得到启示。他的入笔方法奇特,转折笔都有特点,于是回家后,想想我的字,只是疾重,没有轻于缓,入筆简单,转折不明显。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的書法结字有自己的特点,提按明显,有种利剑出鐈的快达,更有轻舞慢点的悠闲感。创作中二者结合能达到無我的境界,或者说是穿越,一个剑客的快意人生,一个舞者的风度翩翩!现在的我仍在学习,仍在探索古人的书法之秘诀。
所以学而不思则惘。有知识有見识,才有更好的方法,去实现我的书法梦!
其他网友回答:临帖跟创作是两回事。许多临帖有一定能力的人,抛开字帖写字,也是在学着帖上的样子,根本没有自己的东西。
临帖分几个层次,从笔画开始,到单字结体,到整行安排再到全篇布局。对于初学者,笔画结字重要,单字把握好了,章法布局为主,如果只是简单的创作,把握住章法是关键,要不然不能成篇,写不成一幅完整的字,整幅作品想要协调,字与字的大小安排,行与行的距离远近,是分析的重点。
如果是有风格的创作,临帖首先要临到掌握住结字规律,才算到家,不懂规矩,永远不会自由组合。
其次是章法理论的透彻,明白古人为何这么安排章法,那么自己在写的时候,就会有意识的做整体规划,而不是写着看着,写的不好能看出不好,但不知问题出在哪里,因为没有理论指导。这叫意在笔先。书法从下笔到结束,大的面貌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靠蒙。
傅山说,不能正入,不能变出,想要写出有自己风格的作品,还要踏踏实实临帖,多临,精临,融会贯通。
上面是从技术上来说的,创作离不开这些东西,但有了他们未必会创作,临帖好比吃饭,吃同样的饭,有的人吃长肉,有的人不长,临帖后能不能创作,会不会创作,主要还是取决于人,基因很神奇,也很实际。
从临帖到创作是一个过程,要把握这个度,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四点:1,搞清楚什么是临帖,什么是创作?2,书法表现技法的熟练程度;3,培养字外功夫,有较好的学问;4,具有一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
临帖与创作的关系什么是临帖呢?临帖就是把字帖放在旁边,通过观察范本的笔法特点、结构关系、字形大小、精神气韵乃至章法布局,然后照着写在纸上。临帖等于是原帖的一种再复制过程,临帖的目的是通过临帖来提高自己的书法技法。
所谓的书法创作,是创作者把内心情感、审美理想、艺术构思借助一定的表现手法,传达于书法作品之中,使作品表现一种意趣、境界和精神。所以,王僧虔曾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方可绍于古人。”
创作的基础是熟练的书法技法,没有熟练的技法,何来表现之说。
书法表现技法的熟练那是不是要真、草、隶、篆、行五体皆能方可进行创作呢?我认为到也未必,首先要先熟练掌握某一种书体,然后就可以试着从事创作了。
就像是写文章,有古诗、现代诗、散文、小说等等,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但是不同文体之间也有交融的时候。
书法创作以书体为系统,想要进行创作,至少要对某一种书体既有整体的了解,又有细节的把握。这就是一种度,需要我们对这种书体的点画技法、结字规律、章法布局的特点,以及书体的风格、神韵等非常熟悉。
很多书法家都把临帖当作是一生的功课,生命不断临帖不止,临帖也是书法能持续创作的源泉。例如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年轻的时候,他主要学习的是自己祖上宋高宗赵构的书体;中年时期开始以魏晋为宗,学习钟繇和二王的书法;之后开始学习唐代李邕的书法,然后又学习柳公权的结体。他把以上这些书家的各种风格特征融为一体,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字外功夫的修炼如果只是技法的精熟,而缺少学问的濡养,创作出来的作品就不会高雅。我们说“字如其人”,书法是一个人内在的外显。学问不高,就不可能有高明的主见,高雅的情趣,很难把握、完善自己的书法风格。
所以在学习书法技法的过程中,要多去读书,读一些书论、文学、书法史等等方面的一些相关书籍,不断地自我修养,完善自我,最终达到一种“脱俗”的境界。
审美的理想和趣味书法的创作是受一定的审美理想和趣味支配的,有什么样的审美就会创作审美样的作品。而这种审美的思想与个人的生活环境、教育程度、修养及追求是分不开的。
特别是个人修养,应当具备这些特质:热爱美好的事物、热爱自然,真诚、坦白、正义、朴素等,具备言行一致的“君子”之风。有丰富的修养,才能有完备的人格,才会有不同境界的审美理想和趣味。
书法的创作不能离开对传统的继承,不能是为了创作而创作,不可急于求成,不可过早进行创作。可以先以某位书家的一种范本为底子,精炼之后,再与临帖相结合试着去创作。
其他网友回答:《天龙八部》里有一段,段誉无意中学会“六脉神剑”,但不会使,在王语嫣遇到危险时他不自觉就使出来了。后来在高人的指点下,终于能控制自如了。
学习书法,由临帖到创作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
说其水到渠成,是指临帖时间长了,说不定哪天不经意中就能创作了。
不过,有些方法是可以用来有意识地推动从临到创的转化的。
1、背帖
从小我们就知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道理,学书法也是如此,经常背帖,可以很好领会原帖的气息和风格,从而运用到创作中去。
2、集字
集字有点类似小时候玩过的搭积木,将学过的字组成一些新词。先从两三个字开始,逐渐增加字数,由词到词组,到句,到段,直至集字成篇。
3、临创
这里所说的“临创”,并不是“临帖与创作”的简称,而是以原帖的笔意书写新的内容。
操作上,可以先通临几遍原帖,然后,按此风格书写要写的内容。
至于题目中提到何时可开始创作的度,我认为,能熟练地背帖,差不多也可以开始学着创作了。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至少笔画纯熟,结构合理,有个人風格后,才能去创作,否则,就是瞎胡闹!
其他网友回答:其实临摹学习一旦由点画——偏旁部首——进入结构的临摹练习就可以进行初步的集字创作练习了。也就是说在临摹一家能够临摹得形神俱似是就可以介入习作创作练习。如果说真正意义上的创作,可能需要三五十年专心致志的学习。在真正能够通过书法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思想与情感的时候,才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无我"到"有我"阶段以后的创作。
我们在临摹练习过程中的创作也可以说是创作,但仍然出于不成熟的阶段,属于临创结合的阶段。
比如孙伯翔和李松的魏碑书法,他们的魏碑书法可以就进入了化境,完全可以进行现代自由的随心所欲而不逾越规矩的表达自己的审美思想的境地。实际上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独立的创作,往往是人书俱老的技法炉火纯青时候。我们大多数人书法家的创作都是临摹与创作结合的。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我手写我心,即便是,也还处于青涩阶段,而不是人书俱老的完全风格成熟的创作阶段。比如米芾的苕溪诗卷以及米芾晚年的作品。亦或如王铎的书法。
仅仅下贯气方面就有非常大的区别,包括青涩与老成持重的成熟气韵。
从临帖到创作,其实有一个很分明的过程。
第一点、临摹的目的我们初学书法都知道临帖要越像越好,因为我们要以这样一个帖的风格去写创作。但是通常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临的像,而忽略临摹的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步骤。
临帖学什么?
书法的创作,一般来说需要你有一个非常完整的字库,说白了就是,就算你掌握了笔法,但是用字,也就是字法问题,你也要解决,而且还要与你的笔法相统一,至少看起来不会跳戏。
那么一种方法,就是需要集字。
所谓集字,就是把你需要写的字,把古人的字法拿过来直接使用。米芾就曾以集古字的方法写创作,随手用古人的字,经过自己的手,写出自己的作品。
第二种方法,就是广泛的临帖,背字。
比如写行书,《集字圣教序》就需要下功夫,字法要背。写楷书比较容易,直接背字,或者直接集字就可以了。
背字不是盲背,需要对字法有一个深入分析。
祝您书艺进步!
其他网友回答:临帖永远要抱虚怀若谷心态去聚精会神动笔,永远要有一颗真心耐着性子去练习,尽可抛弃功名利绿不安心态。同时要有兴味盎然,有滋有味,才能对书法临帖怡然自得,终生不悔。
其他网友回答:回答这个问题,在此我想先与各位同好再探讨一下临帖的相关话题:
当然关于临帖大家肯定也是各有心得,但要确定的是临帖的目的、那就是借鉴古人之书学技巧为我所用。因此临帖也是在与古人对话与交流的过程,临帖也是自已在书法旳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过程。
创作书法作品只有掌握了一定的书法理论知识和书写技巧外、更要有悟性。在此所谓的度就是法度,因此对于度的把握就是一个你对所学、所临碑帖的笔法、间架、章法、的一个综合检验。不知阁下以为如何?
威海链 » 把帖临到一定程度才能创作书法作品,那么这个度怎么确定?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