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据记载王右军夫人曾经对王献之说过“吾儿磨尽三缸水,未有一笔似乃父”,大唐孙过庭《书谱》中提到王羲之去蜀中会亲戚,临行在墙壁题字,王献之偷偷抹去自己重新写上,右军归家后叹曰“吾临行真醉耶”,王献之曾经将自己得意的作品送给谢安,期望谢写评论,未料到谢安尽然置之不理,由此可见在古代对父子俩的书法境界已有定论,献之差的太远了!书圣书法精妙绝伦,笔力入木三分,飘逸绝尘,其子望尘莫及!附图书圣《得示帖》,献之《中秋帖》
我是“”快乐书法营”,专挑难题来回答。
关于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那个比较好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几个方面来观照:
第一、首先,我们要排除一些俗传的所谓“天下第一”等出自何人之口无法考证,也不合艺术规律的隧道声音的干扰,以及皇权出于意识形态方面的考量,而有意鼓吹的夸大之辞的蒙蔽。
一种书法风格,书法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在一个时期内,可能当时极其好尚,但到另一个时期,反而非常厌恶。比如米芾学习二王,初期日日临习不辍,连他的斋号,都叫“宝晋斋”。但后来就持批评态度,自己又说“一洗二王恶札”!(宝晋斋《英光集》)那么,他前面说王羲之天下第一之类的话,后面就完全否定了;至于唐太宗李世民、梁武帝萧衍,则完全出于“成教化,助人伦”的意识形态方面的考量,极力鼓吹王羲之,贬低王献之,则明显是睁眼说瞎话。比如李世民同学,一边捧着王羲之,贬低王献之,自己的书法,学的却是王献之。他的《温泉铭》,几乎就是王献之书法的翻版。说一套做一套,是古代帝王的常规操作,因此,帝王推荐的书籍,帝王吹捧的人和事,不可全信,最好不信。呵呵。
第二、王羲之、王献之书法,代表传统书法中“内擫”、“外拓”两种不同的书法风格。艺术的不同的风格,只有异同之辩,没有高下之分。
回顾历史,汉字的结体,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外拓,结体圆转,外轮廓线略向外弯曲,成铜鼓状者,与之相应的,笔致开张,点画线条一般都偏圆,不很强调起笔和收笔的裹束,两端与中段没有明显的粗细变化;
(王献之《淳化阁帖》选字,外拓风格)
二是内擫,结体方折,外轮廓线略向内弯曲,成腰鼓状者,与之相应,笔致紧敛,点画线条一般都偏方,强调起笔和收笔的裹束,两端与中段的粗细变化较大,一般两端粗于中间。
(王羲之《兴福寺碑》选字,内擫风格)
内擫沉静,外拓奔放。不同性格,不同好尚的人,在继承前人风格的取法方向上,就不相同。
包世臣《艺舟双楫》说:
“右军(王羲之)真行草法皆出汉分,深入中郎(蔡邕,东汉大书法家,擅长隶书);大令(王献之)真行草法导源秦篆,妙接丞相(李斯,战国末秦书法家,擅长篆书)。”
一句话就道破了他们父子俩的传统渊源。
王羲之书法的法源,来自隶书(当然也有章草的承袭)。因此他的笔法,往往在转折处多方,大多笔笔另起,比如有名的《十七帖》,《圣教序》,这样的字例非常多;其行书,往往也是如此;结体偏方正,但一改隶书、章草的横势为纵势(如不然,怎么会有“创立新体”之说)。其行书的显著特征是:少圆转多方折,正直为主,斜曲为宾,字的四周笔画向内弯曲,结构造型表现为闭合性。
(王羲之《圣教序》局部)
王献之书法的法源,来自篆书,其笔势连绵不断,转折韧劲而多圆,盘曲摇曳,外感柔美,内蕴坚韧,篆籀之意,粲然在目。字的造型凝练而放逸,新意异态时出。正者特正,斜者更斜,长者特长,短者更短,奇异诡谲,变化莫测。笔形字型,别于大王,富于大王,字的造型表现为开放性。
(王献之《不审帖》局部)
小王的历史性贡献,为大草狂草之滥觞。后世所见连绵大草,不外乎出自小王。
如果王献之书法没有特别过人之处,以古人尊老抑小的一贯作派,书法史上就不会有他的什么地位。
我们看《淳化阁帖》,就会发现一个明显的问题:与二王同时代的书法家,以及之前近一百年左右的许多书法家,他们的书法水平,绝对不亚于二王父子。说王羲之“增损古法,创立新体”,总感觉历史选择性的抹杀了一些人对传统书法的贡献(这里面,帝王的好尚又起了多大的作用呢。因为下这个结论的人,就是唐开元年间的书法理论家张怀瓘的《书断》)。张怀瓘是唐开元年间人。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同学的年号。李隆基,史载其通音律,善书法。他是王羲之的忠实粉丝。李隆基传世的书法作品《鹡鸰颂》,完全是王羲之《兰亭序》笔法。但李隆基同学,把兰亭笔法,写的很富态。李隆基同学喜好丰腴,找老婆也要找杨玉环这样珠圆玉润的。个人的喜好,反映到书法风格上来了,有没有?
下图是李隆基《鹡鸰颂》真迹。大家感受下。
(张怀瓘是和李隆基同时代的人,即使想说点公正话,就问他敢吗?)
(下面两图为《淳化阁帖》选字,二王的字例,属于个别)。大家感受下。
第二、看后世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的评价。
首先,张怀瓘《书断》说:
“逸少(王羲之字)乘真行之要,子敬(王献之字)执行草之权。”
指出二人的擅长不同。
大王擅长行楷,基本上字字独立,中规中矩;小王擅长行草,痛快淋漓,为“一笔书”之祖。
其次,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录》说:
“大令善隶、稿,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
指出二人的风格取向不同。
张怀瓘《书断》也说:
“若逸气纵横,则羲谢于献,若簪裾礼乐,则献不继羲。”
明人何良俊《四友斋书论》说:
“大令用笔外拓而开扩,故散朗多姿,右军用笔内擫而收敛,故森严而有法。”
指出二人各有长短。
我们看二王父子的字例,说明上述分析评价,都是非常中肯的。作为两种风格的典型,当然无法评定其高低优劣。
唐太宗李世民《羲之传论》赞誉大王的字为“尽善尽美”,而对献之却大加贬斥,说什么“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如严家之饿隶;其枯树也,虽槎枒而无屈伸,其饿隶也,则羁赢而不放纵。兼斯二者,固翰墨之病欤”,如此不符实际地瞎胡说,其真实意图是啥?就不用说了。
我们看大王风格的忠实继承者,欧阳询的行书,恰恰符合李世民对王献之评价的某些特征。有木有?
(欧阳询《张翰帖》)
三、看后世的传承,以及传承者的历史贡献。
大王内撒,小王外拓,写法不同,对后世影响的程度也不相同。
首先,就书写过程来说,手腕的运动,圆转外拓是顺的,翻转内擫是逆的,顺则快,逆则慢,因此,写圆比写方快。
张怀灌《书议》说:
“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适便。”
因为外拓比内擫写得快,写得自由,更符合草体“以趋简约”的本质,所以流传也就更广、更普及,影响更大。
其次,就书写风格来说,内擫的行笔以直线为主,朴质无华,外拓的行笔以曲线为主,婀娜华丽,书法风格的发展大势是“古质而今妍”(《书谱》)。因此华丽的外拓法当然比朴质的内擫法更受后人的青睐。(说句笑话,流行的江湖体,老干部体,全都是外拓法啊!哈哈)
基于上述两个原因,毫无疑问,小王的影响超过大王。
萧子显《南齐书·刘休传》说:
“右军之体微古,不复贵之。”
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说:
“比世皆尚子敬书,元常继以齐代,名实脱略,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
大王去世,大约在东晋中叶的晋穆帝(公元343*361)年间,离晋亡尚有五十余年,再经过宋的六十年,齐的二十四年,到陶弘景和梁武帝的年代,总共一百四十余年,王羲之书法在这段时间内,几乎要被小王压倒;梁以后,历朝历代著名书家的风格,也以外拓为主。
张怀璀《书议》说:
“子敬后,羊(羊欣,南朝宋时书法家)薄(薄绍之,羊欣同时代后书法家)嗣之。宋齐之间,此体弥尚。谢灵运尤为杰出,近者虞世南亦工此法。”
从两种不同书法风格的后世继承来看,书法史上声名如炸雷轰响的唐颜真卿、张旭、怀素、都属于外拓风格;再后,明傅山,王铎等等,书风都属于小王外拓一路。
相对来说,大王的内擫行草,则比较冷落。唐朝的欧阳询,五代宋初的李建中、元代的杨维桢,明末清初的张瑞图和黄道周。名家屈指可数。
总而言之,古往今来,整个行草书法史上,外拓的势力远远超过内擫,王献之的影响,要比王羲之大得多。
但当代的人,由于曾经有过几十年的文化断层,也因为绝大多数人对书法史,对书法的不同风格理解不全面,不深刻,产生题主这样的疑问,也是能够理解的。
谢谢您的阅读。觉得回答不错,就请点个赞呗!
其他网友回答:<2>【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王羲之是开宗立派的人物,而王献之又将王羲之的笔法加以继承与发展,形成外拓笔法。在梁武帝以前,一度王献之的名气盖过了王羲之。从行书的变化上来说,王献之行书笔法更加变幻莫测。以简单的竖画为例,在王献之的笔下写得精彩纷呈,越往后越精彩。就写字的水平来说,王献之屈居“书圣”之下,真委屈了他!不信自己看吧!
1、变化之一:悬针竖
逆锋起笔,一边运笔一边提笔,收至末端状如悬针。如王献之《永嘉帖》“即”字。
2、变化之二:垂露竖
顿笔直入,行笔正锋,行笔至末端顿笔回收。如王献之《相过帖》“神”字。
3、变化之三:坠露竖
露锋入纸,行笔甚轻,渐行渐重,末端回锋,状如摇摇欲坠之露珠。如王献之《承姑帖》“进”字中间一竖。
4、变化之四:方点竖
竖画如竖点,末端方折,回锋收笔。如王献之《涧松诗帖》“山”字中间一竖,犹如高山坠石,猝然落地之一瞬间。
5、变化之五:圆点竖
竖画如写竖点,用笔圆转,行笔至末端圆转回锋收笔,如王献之《余杭帖》“右”字左竖。
6、变化之六:右钩竖
露锋顿笔入纸,收笔时像右上钩出。如王献之《授衣帖》“惟”字左边一竖。
7、变化之七:左钩竖
露锋顿笔入纸,收笔时像左上钩出。如王献之《余杭帖》中“将”字左竖。
8、变化之七:撇竖
露锋入纸,竖画如写撇画,行至末端,向左撇出,状如兰叶。如王献之《奉对帖》“年”字。
9、变化之九:流水竖
露锋入纸,行笔弯弯曲曲,忽左忽右,状如“屋漏痕”,如王献之《姊性帖》“长”字上竖,妙不可言。
10、变化之十:逆转竖
逆入笔,初行笔向左,行笔至中段,逆转向右,至末端,逆转向左钩出,行笔过程一波三折,如王献之《天宝帖》“少”字。
11、变化之十一:斜竖
写此竖时,如写垂露竖,或向左斜,或向右斜,或中间向左凸,或中间向右凸,具有一定的弧度。如王献之《昨日诸愿帖》“作”字右竖。
12、变化之十二:两竖并排
双竖并排,一长一短,一露锋,一藏锋,一带钩,一不带钩,形态各异,如王献之《承姑帖》“其”字。
13、变化之十三:三竖交错
这种情况比较特殊,在一个汉字当中,三竖画,打破平行构造,笔画交错,构成空间。如王献之《违远帖》“情”字三竖画。
14、变化之十四:多竖参差
如王献之《夏节帖》中“此”字,四笔竖画,参差错落,形态各异、顾盼生辉,饶有情趣。
欢迎留言交流。
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其他网友回答:这个问题比较尖端!
在书法界,总有人喜欢定义除了王羲之就是颜真卿,可是,王献之呢?颜真卿比王献之的书法高吗?非也!在书法史上除了王羲之就是王献之才合理。
我认为王羲之的书法要高出王献之一大截!即使是王献之也没有学全王羲之的笔法。我们可以看到王羲之各种难的笔法,截笔,方笔,还有变态的结体等等,这些王献之的书法力几乎难以看到。
那么,王献之对于王羲之就没有优势了吗?不是!王献之比王羲之强的是草书的断与连,以及书法的流美之处,如果把王羲之比作是温文尔雅的中年学士,那么王献之就是快马风流的少年!
其他网友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儿子没有胜过老子,还是王羲之的好。
我们先从书法艺术本身来分析。王羲之的书法之妙在于,他的用笔,笔笔精到,笔下动作细腻而复杂多变,但给人的感觉却又平和自然,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王献之的笔法则是一派自然流畅,简洁明了,烂漫自然,有王羲之书法体系的流畅,却少了一丝严谨和丰富多变的韵味。
王羲之的书法,更关键的一点是,处处渗透着魏晋时期崇尚的那种"不激不励,风规自远"的"中和"之美,这种中和之美恰恰与儒家中庸之道相吻合,也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最根本的审美基础。
而作为学习其父亲书法的王献之,则显得缺少了这种气质上的东西,内涵的丰富性远远不及他的父亲,这一点是与个人的性格气质,人生阅历相关联的。
我们还可以从后来的书法研究者的记载中,找到这对父子在为人处世和书法艺术上的差异。
据称,王献之从小就觉得自己的书法水平超过了自己的父亲。
据孙过庭《书谱》中的记载,在王献之与谢安的通信往来,信中就表达了自己的书法是否超越了自己的父亲的意思。这一行为,在孙过庭看来,不仅王献之的书法不如其父,连人品也要向其父亲学习。
实际上,从南北朝至初唐的书论著作中,都可以看到人们对王羲之书法的评价处于节节提高的状态,最后在唐太宗时期抬至最高点,并将王羲之的名作《兰亭集序》带进昭陵殉葬了之。
由此可见,人们对王羲之的喜爱和认可,是远远超越王献之的。
其他网友回答: 自古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矣”
上面引用的是孙过庭《书谱》的开场白。在《书谱》中,孙过庭早已对王献之与他父亲王羲之的书法作过评价。《书谱》作为书法学习者的必读经典,孙过庭在书学方面的造诣,在古代书法理论中,不是一般的人能及,更不是现代书法家、美院教授、专业书法理论工作者,书法评论人等可以比拟。他在《书谱》中详细的解释了王献之不及王羲之的客观事实。
从与谢安对答时的轻佻,到私改父亲题壁,反省自惭不及父书。我学书迄今近四十年。性愚质钝,评论不了羲献的优劣。不过可以选择相信。孙过庭作为中国书法理论史上殿堂级的大宗师,我对他关于義献的优劣评判,跪服。
王羲之书法,志气平和,不激不厉,才会万古流芳。草书不如张芝流美,楷书不及钟繇工整。但王羲之中庸的用笔与结体,使学习者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塑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姿态。晋唐以降,书学大师莫不出自羲之门下。
王献之在历代的书家评价中,要找到一条胜过義之的评论,除了现代人,古代很难找到。现代人的奇谈怪论,总是想推翻传承千年的经典。标新立异,不把献之立在羲之之上,不足以证明自己独具慧眼。其实何苦去绕着圈子去证实自己?直接说自己都强于羲献不是更干脆?
一千多年学书之人,何止亿万?人人都觉得献之不及羲之。你要来推翻他人的认识。这亿亿万万的人,都是瞎了眼的,就你一个睁着眼睛
威海链 » 王羲之和王献之的水平谁更高?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