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书法是否如他的诗一样豪迈奔放?世人对李白的书法评价如何?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谢谢头条家的文小姐邀请!

李白被人们誉为诗仙,是浪漫主义诗人。细观李白的传世书法绝品两幅,我认为诗仙李白的书法是颇见功底的,只所以被人忽视,主要是被他的诗文所掩盖了。

宋徽宗赵佶评价李白的书法时,是这样说的:太白当作行书“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一帖,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

由此可以看出,李白的书法像他的诗一样豪迈奔放。

(上图为赵佶用瘦金体评论李白的书法真迹)

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评论李白的书法时说“及观其稿书,大类其诗,弥使远想慨然。白在开元、至德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 从以上评论中,说明李白的书法是有极大功底的,也是有根有源的,只是他的诗作得太好,把书法给掩盖住了。


在元代张晏的题世跋中,也可略窥李白的书风:谪仙书传绝少,尝云:欧、虞、褚、陆真书奴耳。自以流出胸中,非若他人积习可到。观其飘飘然有凌云之志,高出尖寰得物外之妙。尝遍观晋唐法帖,而忽展此书,不觉令人清爽。

(上图为张晏的题跋)

总之,世人对李白的书法评价都是极高的。我的看法是:李白的书法主要是师法“二王”,其传统功力深厚,字字神彩飞扬,大气豪放,完全可以与他的诗文媲美!

其他网友回答:

高层次的诗、书、画,是同源的。自身的气韵是同一的,气和韵合一也是同一的,创作的灵感更是同一的。有好的诗文,有好的画作,必定有好的书法作品,其作品自然流露着个性展示,所以李白的诗作和书法作品,有同样的表露和展现。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头条家的文小姐邀请

李白的书法确实如他的诗一样豪迈奔放。他唯一存世的一件书法作品《上阳台帖》中,我们便能窥其一斑。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十六日上阳台书。太白。全文二十五字。纵情恣意,起伏跌宕。笔法多样,想象丰富,奇特夸张。与他花间独酌,放歌月下,身影为伴,欢舞无羁的诗人情怀,溶铸于他的书法之中。
(颜真卿书《告身帖》)

李白所处的年代,正值盛唐的巅峰。与李白同时期的书法宗师,都是书法史上的殿堂级人物。张旭、怀素、颜真卿、贺知章等。若不是李白被其诗所掩,他的书法肯定会与这些殿堂宗师并列。
(贺知章书《孝经》)

关于《上阳台帖》的背景,阳台,即阳台宫。位于河南济源市西北三十公里的王屋山华盖峰南麓。开元十二年,唐玄宗命司马承祯在王屋山所建。开元十三年,李白在江陵与司马承祯相遇。天宝三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还山。在洛阳与杜甫,高适相遇,携手北渡黄河,登王屋山寻仙问道。此帖为李白登上阳台宫后,知司马承祯已经仙逝,为缅怀纪念友人而作。

李白的诗作,至今尚存九百多首。丰富多彩的浪漫情志,把诗写到了绝至。被世人称誉为“诗仙”。

其他网友回答: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的著名诗人,我们从小都学习李白的诗歌、听李白的故事,但是不为人知的是他的书法也非常好,只是因为他的诗歌太好了,把书法的名声掩盖了。

我们现在唯一能够见到的李白的真迹就是他的《上阳台帖》了。(如下图)

《上阳台帖》是作者李白和杜甫、高适,于天宝三载(公元744年)三月,结伴登王屋山,同年三月十八日李白在阳台宫写下此帖的。


据《石渠宝笈》记载:唐李太白《上阳台帖》.帖高:八寸八分,横一尺一寸九分。全篇一共五行二十五字,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上阳台帖》是李白写的一首四言诗歌,开篇引首的部分是清代乾隆皇帝弘历题写的“青莲逸翰”四个字,后面还有宋徽宗赵佶的提拔,以及元代书法大家赵孟頫的收藏印。整幅作品除了“水长”和“万象”4个字脱落,斑驳不清以外。整体保存完好。

宋朝的时候内府收藏的李白的真迹还有很多,包括草书《岁时文》、《醉中帖》、《饮酒诗》和行书《乘兴帖》、《太华峰》等。

宋徽宗的提拔

由于当时李白写的书法作品和他的诗歌一样都乘兴送人了,唐宋时期的民间应该也流传有很多李白的书法作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战争、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原因,李白的书法作品在流传中都失传了,唯有他的诗歌被一代一代人口传笔录传颂下来。

我们现在也只能从李白的《上阳台帖》这一幅仅有20几个字的书法作品里感受诗仙的笔墨情怀了。

李白的草书据记载是学习唐代大书法家张旭,他的行书给人以颜体的感觉,很多人看来可能并不漂亮,但是他的用笔厚重,而有灵活多变,结构大开大合,字体也是忽大忽小,自如豪放,可以说是字如其人。

释文: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十八日,上陽臺書,太白。

这种豪放的气势和自如的书写,主要来自于李白对于大小和粗细变化的处理。

从这幅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最大的一个字是第2行最后一个字“老”,最小的一个字是第4行最后一个字“书”,这个“老”字可以说是“书”字大小的5倍还多,这种强烈的大小的对比,诗人里恐怕也只有李白敢这样写吧。

除此之外,“清、台、万”3三个字写的也很大,大和小的穿插处理的也非常的合理,比如“清”字后面的“壮可穷”三个字做了一个连带。

同时,字也写的变小变细,三个字只占了两个字的空间,打破了单字排列造成的平衡,也调整了书写的节奏,不至于出现两和两边的字并排造成的排列感和拥挤,也为整体的章法舒缓了空间。

在整体重笔画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排的轻笔画的连带,对于整体章法都有调整的作用,轻中有细才有节奏感,才不至于太满。

这一点我们在平时进行行书创作的时候可以直接拿来使用。

另外,在整体都是行草书的情况下,李白使用了几个行楷书,这种使用毫无违和感,不仅使整体看起来更加的稳重,还增强了行书的表现力。

做为李白的唯一书法真迹,《上阳台帖》弥足珍贵,可谓是国宝级的书法作品,在整篇短短的25个字中,李白充分发挥了他的笔墨才情,整幅作品雄浑豪迈、顾盼生姿、灵动自如,和他的诗歌一样,让我们领略到了才子李白的人生情怀。

你觉得李白书法怎样,欢迎留言评论。

其他网友回答:

李白的书法,存世仅一件,难以对其书法是否豪迈奔放做出品评。但有一点,照李白的性格,书法不会离奔放太远。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江上人感谢邀请!李白的诗妇孺皆知脍炙人口。中国最著名唐代大诗人。一生嗜酒如命越喝越来劲,每当大醉诗更绝。有诗仙美名!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都是耳熟能详的佳句。

至于李白的书法并没有诗那么绝。保留下来的作品很少很少。如《爱酒帖》



从这幅作品中可以看出与张旭怀素还是有差距的。其实李白与张旭怀素都有交集的是好友。李白的诗高于他们但书法是逊色于张旭怀素的。

李白已五十九岁,在巫峡遇赦后,从长流夜郎乘舟回江陵。在南游洞庭潇湘一带时,与怀素相遇求诗。两人结下忘年交,李白当时也非常仰慕怀素。又因为两个人都嗜酒如命。所以是越喝感情越深。随即写了一首《草书歌行》,赠送给怀素。“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怀素得知也非常喜欢。所以结下忘年交。李白虽然诗很绝也喜欢大醉。但从书法作品中看也是守法的。这是他们共同的特征。不像我们今天的人,人没醉书就醉了。我是江上人感谢您关注点赞谢谢。随便说说,希望大家一起探讨!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头条家的文小姐邀请,题主的问题有点大,本人才疏学浅,愿与书友们一起学习。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有诗仙之称。我们知道李白的名字也是从他的诗开始的,论其书法是否如他的诗一样豪迈奔放?从题主提供的李白作品中可以看到,答案是确定的。

查阅了下相关资料,作品名称《上阳台》是四句诗文(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行草书写。作品右上有宋徽宗赵佶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引首有清高宗弘历用楷书题《青莲逸翰》四字。

正文背上的印章皆是历朝大家或有地位的人,另有清乾隆皇帝题跋和观款。从上述方方面面,足已看出李白书法造诣之深,和他的诗文一样受人喜爱和推崇,是他的诗,影响太大,盖住了书法成就。

其他网友回答:

李白书法和诗一样!豪放个人认为诗第一,书法作品很少!人的性格决定书法是否大气,是否精气神!如狂草书不是一般人能写出来的,如张旭用头发写字,颠张醉素!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李白也如此!醉死江中!文质彬彬,奴才象是写不出大草!跟性格有关!性格决定命运!个人观点!请斧正!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头条家的文小姐邀请。


我是创哥的花园,在这里说一点个人看法,欢迎关注和留言探讨。

要说李白的书法,目前他流传下来唯一的书迹只有《上阳台帖》。

从此帖看,李白的书法豪迈奔放程度一如他的诗歌。看到此帖,世人皆惊叹他的书法之所以少为人知,是他的书名为诗名所掩,同时由于他太有名了,片纸只字都被百姓视若珍宝收藏,流传极少,只有这么一幅流传至今。

从此帖看李白的书法,他归入古代书法一流名家完全可以当仁不让。此帖书法,用笔浑厚老辣,线条雄健有力,起伏、干枯、浓淡都处理得极好,但又一如其为人,天真烂漫,出于自然。


(本文前二插图为《上阳台帖》)

一幅一流书法的标准,我以为必须是书法功力和技法极好,但在书写时又是主要为书写内容服务的无心之作,出于自然,这幅作品完全符合这个标准。这幅书法,即使与张旭、颜真卿、米芾等大家同列,也毫不逊色。(下图为米芾书法)

世人对李白书法的评价也是极高的,就看这幅作品后面的题跋就可知。

如本身书画造诣极深、开创了“瘦金体”的宋徽宗赵佶在题跋中写道:“太白尝作行书‘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一帖,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下图为宋徽宗赵佶“瘦金体”)

元代张晏题跋:“谪仙书传世绝少,尝云:欧、虞、褚、陆真书奴耳。自以流出于胸中,非若他人积习可到。观其飘飘然有凌云之态,高出尘寰得物外之妙。尝遍观晋唐法帖,而忽展此书,不觉令人清爽。”

建国后,此帖由张伯驹先生献给毛主席,作为一代草书大家的毛主席对此爱不释手,后转交故宫博物院收藏,可见毛主席对李白书法的肯定。

我是创哥的花园,感谢阅读。如果有其他有关书法的问题,欢迎留言评论和提问关注。

标签: 李白 书法 豪迈 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