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书法一定要从楷书练起吗?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感谢邀请:

苏轼是宋代的书法大家,也是极有名的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人物。苏轼的寒食帖被定为行书第三名,这说明他的书法功力在历代排名那不是一般的好。他对书法的认识不可为不深刻。他在论述书法各书体时,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楷、行、草三体:即“楷如立,行如走,草如跑。”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因为当时的书写需要,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体态安稳,笔画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说楷书是书法的基础,现代人有很多认为未必。有人认为开始练字,可以从行书入手,甚至还可以直接写草书。我不同意这样的观点。理由如下。

一是楷书是字的模范,是标准,是发力的源泉。历代都把楷书称为字之模范,那么它的法度是最规范的,学习写字也就应该是按照这个标准来进行。我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刚开始练字,我们对怎样写字还不熟悉,那么我们以什么为榜样呢?又以什么为尺度标准呢?实际上有人说可以直接从行书或草书开始练字,那多数是指成年人说的。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多年的写字基础,对字的特点,对笔性的控制,对书写的经验都有了一定的把握和知识,他们的理解和平衡能力都较好了,所以可以从行书开始练,但这不是正途,练到了一定程度,如果他有悟性的话,还是要回过头了再写楷书的。荀子在《劝学》里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其意思说,木匠用以取直,浸满墨汁的线绳。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我们在日常拉锯里也有这个常识,要想把一块板截的很直,符合我们要的长度,就要按照尺寸画一条线,在那条线上截取。这在书法上楷书就是我们有了学习的法度。我在练习书法时,已经写了多年的字,有时还写一些行书。往往就感到自己的笔画的质量不高,精准不够。看到自己不满意的笔画,总要再去练习一下笔画。这就是当初练习时没有打好基础,笔画的质量不过关,就开始了练字。看似能写字了,实际上笔画质量不行,楷书的功夫不到家,写起来行书的水平也不高,这就是书法提高的不快的根本原因。与“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是一个道理。

二是楷书为学书基础,是实践总结的结果。

各行各业技艺的学习,都是有规律可遵循的。学习书法也是这样。虽然楷书出现晚于篆隶,但它一出现,就给我们的汉字书体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为中华民族的文明的传播做出了无可估量的贡献。而且还深远地影响了世界。我们周边的一些国家我们到现在还能看到在使用楷体汉字。它使人们的文字交流更便捷了。一般把楷书的发展史分为四个时期:即楷书的萌芽期--秦汉,楷书发展期--魏、晋、南北朝,楷书繁荣期--隋、唐、五代,楷书守成期--宋、元、明、清。从发展期开始以后,我们都能看到楷书大家的作品。如钟繇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表作。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

作为学书的基础,一方面对楷书体的研究的重视程度是很好的证明,另一方面从学书先从楷体入手也是很好的佐证。唐朝以后的历代书家都非常重视对楷书结构规律的研究,如欧阳询《结字三十六法》。而明代李淳在《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基础上系统、全面地研究剖析了汉字结构组合规律,归纳总结出九十二种汉字结体书写的方法,并各有典型例字。《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是一本较为完整、实用的法帖,更对后世书者影响巨大,不仅适于初学书者临习,也可供书法爱好者参考欣赏。九十二法对初学者了解间架结构有指导意义,是初学者的启蒙导师。《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成书100年后,被著名书法家黄自元临摹并推广。在清末及民国初年达到了家喻户晓、人手一册、学书之人案头必备的程度,直至现代仍有广泛的影响力。古人学书法有这一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颜为法,中楷以欧为法。”现在小学生,青年人刚开始接触书法,不多是从唐楷大家的楷书法帖入手的吗?学书不从楷书学起,多数会被人认为是违背学书规律的。直接从行书入手,可能就会作为一个特例,也可能会被认为是神童吧。

三是先学楷书,其它书体可以触类旁通。

田蕴章老师在系列书法讲座《每日一题每日一字》中,是非常强调楷书的基础作用的。他的楷书水平当代世人皆知,认可度也是极高,那么,他的行书写起来也是行云流水,自然流畅。虽然田老师在强调重视楷书的练习中,不要忽视行书自身规律的认识,但他还是认为楷书是基础的。没有楷书的基础,是达不到那高有行书水平的。我还看到田英章老师行书字帖欣赏《兰亭序技法精解》,这本字帖是田老师临松雪道人赵孟頫兰亭帖,行书技法精解教材图片共58张,在网上就能看到。这本行书定的可以说是字字珠玑,页页华章。那行书写的是精彩极了。这也让我更坚定了写好楷书再写其它书体的信心。看田老师的行书,才知道,楷书触类旁通的巨大能量。大家也可能看过一些行书草书大家的楷书作品,从他们那,我们知道他们是怎么成为行草书大家的。以往,我们都感到郑板桥的字很是搞怪,有的人还把他戴上了丑书笔祖的“高帽”。实际上,如果你要看到郑板桥的楷书,那就知道,郑大师是依靠扎实的楷书功底的基础上,在进行书风的创新,他是有资本那样写的。他的字是杂糅了几类书体之后才有了自成一家的独特风格的。后有人赞誉其书“写字如作兰,波磔奇古形翩翩”。若论书法大家的成就,看看几个草书大家智永,怀素等人的楷书了,他们那一个不是先为楷书而后才能狂起来的呢?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个人认为因人而异,两种书体运笔、结构均不同。但如果有楷书功底学行书相对容易一些,主要是基本功的问题。

有的人行书写的非常棒,楷书却一般。

这里你要正确认识一下行书的概念,行书不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就笔划进行相连,就是俗话说的“连笔字”。行书是有自己的章法的。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邀请。我学写书法有2个多月了。。对书法也不是很懂。最开始写楷书,没找到合适的字帖。现在学写隶书。个人认为学书法不一定从楷书学起,只要自己喜欢,有耐心坚持写下去。都会不同程度的有所收获。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这个不一定。应根据本人的爱好、身体、年龄、基础、时间等因素确定,也可以说,因人而异。

其他网友回答:

"昔人善草者必先工楷法,楷工则规矩备,善草则使转灵。楷工而不能草,由于天资鲁钝也。若不能楷而徒习草,则点画狼藉,必流于怪僻矣。张旭以草圣传,而书《郎官碑》极端楷,吾于京兆此册亦云然。″一一蒋衡《拙存堂题跋》。

古代名家大多擅长楷书,精于楷书先立规矩,其流溢为行草没有不擅长的。如楷不精习草。则点画乱七八糟,流于古怪。张旭草书见长,但他的楷书《郎官碑》极工整端严,楷书需要功力,草书需要天资。

楷书端正勻称。平和的仪态、气质同儒家思想,审美意识相近。这也是它至今有强大生命力的一个因素。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上图为王羲之书论四篇用笔赋《历代书论释译楷书丛帖》。

其他网友回答:

抱庸认为,楷书并不是书法的基础。首先,我个人就没有系统练习过楷书,而是直接学的行书。其次,篆、隶等书体在历史上早于楷书,不可能前书以后书为基础。再次,虽然草书行书的出现在楷书之后,但书体风格大相径庭,互有联系,但也相对独立,并不存在纲与目、主与次等关系,也无所谓谁是谁的基础。



误区之一:楷书是书法艺术的母体。认为楷书是衍生其他书体的根源,练书法就是要先练习楷书,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没有搞清楚书法的历史。之所以很多人认为楷书是书法的基础,是因为楷书相对规范,孩童识字一般从楷书学起,先生教书也通常以楷书引入,这只是一种习惯,便于识读罢了。




误区之二:楷书才是书法正宗、才是书法王道。有的人认为楷书写得丑,就没资格称为书法家,什么行书草书都是在瞎胡闹,都不过是江湖丑书。这是不客观的,有的书法家毕生都在研究草书,他也许楷书的确不怎么样,但不能一口否定他在草书上的造诣修为。举个例子,书圣王羲之就是最擅长行书的,而不是楷书。又或者,你能说张旭的书法不如颜真卿吗?显然不科学。

误区之三:楷书是万能的,楷书写得好其他书体就一定能写得好。很多初学书法的朋友,都或多或少的存有这样的思想,或者说是期待。虽然楷书与行书草书有一定关联,但艺术的内涵形式不尽相同,技法技巧也差异较大。楷书写得好,行书草书未必就一定写得好,这之间并没有必然关系。要练好某个书体,有楷书基础肯定会有积极促进,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开小口挖深井,紧盯一个书体深学细研。楷书包办、楷书万能的想法,是完全不切实际的。



抱庸浅见,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其他网友回答:

肯定不是的,学书法可以直接按照书法五体的发展脉络来,即先篆后隶,然后楷行草。五体通学,不懂也会差不离,尤其是草书,值得重点学习,象张旭、怀素的,王羲之的十七帖等。要学就学经典,“名师出高徒”,越难的越敢于“啃”!另,学书法一定要多学国学方面古典知识,提高自己对美的认知、把控,增强自我约束与管理能力,从而提升书法作品的书卷味。一句话,字里字外都得修炼,不是非要从楷开始的。一己拙见,共勉!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试说一下浅识,请方家和朋友们批评指正:这个问题分两个概念,一、根据书法的发展史,华夏始祖和历代先祖们为了生存的方便和发展,以自己的智慧从结绳至象形文字,至甲骨文字,至金文(也称钟鼎文、大篆),至小篆,至隶书衍变为晋唐以后楷书、行书(可称为楷书的快写)、今草书(也称小草)、大草书(也称狂草)并且已完全成熟并成为主流应用书体,自那已后,历代人们为了便于学习行书、草书、大草书而以楷书作为了学习行、草书法的“基础”。二、最根本的初始基础,实际上应该是我们祖先的智慧,接着就是在此智慧基础上创造、连续衍生、发展、成熟的各种书体和文化、文明等等……这才是书法的真正基础。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快乐书法营”,专挑有争议的问题回答。

我坚决反对学习书法从楷书学起,同时又坚定支持学习书法从楷书学起。理由是:

一、仅凭孙过庭、苏轼的言论,科举时代的人的教条,以及民间的俗说,不足为凭。

孙过庭《书谱》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苏轼跋文说“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黄庭坚说“欲学草书,须精真书”。似曾相识的观点,明清的丰坊,梁巘等等,苦口婆心,不绝于耳。



但我要说的是:

首先,北宋以前,篆、隶、楷(含魏楷),都叫真书,楷书;直到南宋,书法家宋高宗赵构提出“篆、隶、楷、行、草”五体之说,楷书才得以以一种单独的书体被确定下来。那么,南宋以前人说的真书,楷书,指的是啥,不好说。至于明清人所说,很大程度上,是站在以科举应试为目标的立场上所说的。

其次,作为书法艺术家的孙过庭、苏轼,他们讨论问题的基础立场,和当代人所能理解的,绝对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唐人所说的“平正”,是处于唐代书写现状的平正,和当代人所理解的“横平竖直,首点对齐”等等俗说的平正,绝不是一回事。唐宋人所见,多是墨迹,且都是名家墨迹;同时,那个时代,“院体”、“台阁体”初现端倪,书法家的创造性没有受到大的束缚,他们的字,都是平中见奇的平正。到后来的“馆阁体”,楷书基本就成了规范字,和当代的印刷体没有本质的区别。明清人所说,更不足信。

宋、元、明、清、近现代的有识之士,对唐楷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何况更加僵化呆板的“馆阁体”。



其次,书法实践和事实证明,初学楷书只会束缚手脚,终至无成。

先分析历史事实:

1、自唐人至今,科举时代的知识分子,会写一手标高准楷书的人,累计大几千万有吧?精英阶层,比如州官以上者,几百万人有吧?而楷书名家有几个?唐以后,楷书名家又有几个?为什么历经几个朝代,上千年历史,唐楷被集体不待见?说后来的人都学不好楷书,这个观点恐怕站不住脚。那么,我们能学出好来的几率,有多大?

2、全国200多所大中专院校的书法专业教材,没有任何一本书,任何一个老师,会告诉学生,学习书法要从楷书学起,难道他们全都不懂,全都错了?

3、观察、比照现实,自八十年代以来,就入门学习楷书者,以摩肩接踵,满坑满谷来形容不为过吧,打了几十年楷书基础的人,也就是先练习“立”的人,到后来会写行草书的,也就是能“行”能“走”的,都有谁?

为什么还有无数的人,把古代某些个人的观点,当作金科玉律,当作颠扑不破的信条,坚信不疑,顽强执拗地认了死理输了现实呢?

特别赞成沙孟海先生的观点:

大部分人缺乏深度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对事物认知有滞后、肤浅、跟风的特点。

清朝前期书法衰落(王铎还是明朝旧人),一般知识分子从小就学习“馆阁体”,注意端正匀净,不许有破体俗体,过分拘谨的结果,失去了艺术意味。好比妇女缠小脚,后来即使放大,也成了病态。

要成为书法艺术家,无论从那种书体入门,都不要从唐楷开始(颜真卿、褚遂良、李邕除外)。理由如上述。




二、要成为成为被基层社会认可的书者,必须、一定、无可置疑的要学楷书,最好是唐楷。理由是,不要问理由。只要看看抖音、快手上,写那种字体的火就是理由。

其实,还有更多的选择。比如魏碑中的《张玄墓志铭》、大量唐人写经中工稳一路,欧阳询、柳公权、宋人黄庭坚、元明清诸名家小楷,拓而为大楷,都是优选。直接学习当代人的楷书,也是不错的选择。

毕竟,书法已然成了大众艺术。交流,学习,换银子,还是楷书靠谱。


标签: 楷书 学起 书法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