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可以临,但是不建议
于右任和林散之两个都被称为是“现代草圣”,都是草书的集大成者,一个注重帖,一个注重碑,可以说是现代草书界的“双子星”。
这么厉害的人难道不能临摹学习吗?当然可以。
比如说于右任的《标准草书》,相当于把比较驳杂的草书系统重新梳理了一遍,也成了学习草书绕不开的经典之一。所以临摹于右任的草书能让自己的草书更规范,因为草书看起来随意性很大,但是实际上草书的规矩甚至比楷书还要严谨。孙过庭在他的书法理论著作《书谱》中提到“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意思就是楷书偶尔缺一两笔仍然可以认出来,不影响表达,但是草书如果稍微转折上差那么一点点就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所以于右任非但是可以学,而且他的《标准草书》几乎是学草书必备的一个参考书目。
至于林散之,同样是一个草书界的高峰,我认为林散之可供学习之处在于线条质量上,草书可以认为是线条艺术,线条不过关草书只能是死蛇挂树,而林散之先生的草书线条可以说是炉火纯青,所以练习线条对林散之有所研究必定是大有裨益的。
那么为什么说学草书不建议学呢?很简单,于右任林散之两位先生都是临遍古帖最终成一家面目,建议还是学古代经典草书法帖,于右任和林散之作为参考。如果只学于右任或者林散之,可能最终出来的是又一个于右任,或者又一个林散之,意义不大。
其他网友回答:谢谢邀请!
学习书法,临古人的碑帖,这个路子才是对的。记得启功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习书法,一定要临古人的碑帖,万不可先学近代,现代和当代人的字。”
如果题主有学草书的意向,建议临习古人的字,不宜先临习于佑任和林散之的字。
在学习草书之前,最好先临上几年汉碑,之后可转入章草和今草。
临章草,应从陆机的《平复帖》入手,也可以从索靖的《出师颂》或《月仪章》开始学起。
学今草,就临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字。唐人孙过庭的《书谱》也可以学。
学大草,建议临草圣张芝的字。另外,王献之的字也可以学。还有就是唐人张旭的《古诗四帖》和怀素的《自叙帖》,都是学大草的最佳范本。
当然,如果题主喜欢于佑任和林散之的字,也是可以的。因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至于为什么先让你学习古人的经典法帖,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你取法乎上!我的观点是,如果能把古人的字临到七像时,再加入自己的三分“个性”,就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了。
于佑任和林散之都是一直师法古人的,他们的书法中已含有自己的东西,并已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与其学他们的字,还不如自己先师古,当学到一定程度时,再融入个人的东西,最终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呢!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之。
手打原创,抄袭必究!欢迎评论!
其他网友回答:其实学草书临于右任或林散之的草书也无不可,但关键是看你什么时候临,出于怎样的角度去临,以怎样的见解去临,以怎样的功底和根性去临,这些才是核心。
古人说书法临上品得中品,临中品得下品,临下品得下下品,说的是学习书法要直奔最好的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望远,起点不同,成就自然不同,但是同时也忽略了一个条件,上品根性临上品得上品甚至超品,中等根性临上品得还是中品,下等根性,不管临什么都可能一无所获。相反以上品根性去看中品下品也能从中获得反思和感悟,从而有上等收获那是正常的事情。能够如此才算是真正境界。
于右任和林散之草书,在当代乃是高峰,看书法史不说顶一流,至少也应该有一席之地。临写他们的草书,不说能够与张旭怀素相抗衡,但与历史上某些朝代的大家但是有的一比,至少中品,决不至于沦落下品。学草书开始,要是也能够以这二位先生的书法入手,也不失为正统,远胜于那些流行书风和江湖流派。
要是有上等根性只能以此为基础上追古人,寻根朔源,也是会有大的收获。要是书写者正沉浸在古碑帖之中,难以寸进,忽然体验体验二位先生的草书,或许也能豁然开朗,收获非凡。再或者有心人有眼界之人能够识得先生们的长处,懂得先生们的短板,取其精华为所用,弃其不足以为戒,那收获就更加非凡了。
再者说,古人也曾经是今人,同时代的书法家之间互相学习的多了去了,黄庭坚还曾学习同时代如苏东坡等书法家作品,王羲之也从卫夫人处学习到了楷书用笔,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书法艺术得以代代相传,从不断绝的根本,要是谁都找古人,今人之书无人观,那么书法艺术哪有这般的兴盛有活力,哪有师道传承,那些一味苛求书法必须学古人的,也该反思反思了。
其他网友回答:<2>如果学草书临于右任或林散之,那么恭喜你,你会很快成为“丑书家”,也会迎合一些人的偏好,得到一些组织的认可。
1、学书法临写今人字帖,好的方面就是因为很接近,容易上手。今人留下的手写字迹也比较多,且多是墨迹,容易揣摩,便于掌握笔法,学起来很容易有“三分像”,但那是别人已经嚼过的“馍”,你再去吃就没有多少营养。画虎不像反似犬,学的结果多半会成“丑书家”。
2、启功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今人写的书法,都是古人优秀传统,加上自己的“俗气”。我觉得很有道理。比如说于右任和林散之,他们的字本身取法很多古人的优秀因素,但也有很多自己的俗气,你再去学,那古人优秀的传统和他们的俗气各得一半,你掌握古人优秀的东西就少了,获得的养份也就少,还不如深入源头学习。
3、很多老一辈的艺术家提出过一句话,“学我者生,像我者死”!这句话一定要好好理解。学该学什么呢?我个人认为,可以学老艺术家从艺一辈子得出的方法和经验,而不是直接把他们嚼过一遍又一遍的“馍”直接拿过来吃!
不知方家以为然否?欢迎网友留言讨论!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漫漫书法路,加我不孤独!
其他网友回答:我是江上人!不请自来。如果学草书临于右任或林散之会怎样?会有两种情况。第一情况是,无论你临的多么好你也达不到他们的名气。你就是以假乱真也没有用。如现在有许多人学启功书法,学好的人不少吧,谁能与启功平起平坐。没有吧!其实林散之学生很多,学他书法人也多,你看到谁和他平起平坐。学他者死!从古至今没有靠临摹超越老师的,只有变才能超越,如张芝,王羲之,张旭,怀素。只有变才能超越他师傅。
第二种就是,学不好想回头从新学。这就很困难,因为自身习惯形成了,再想从古人下手学。是很不易的,又要从头开始。不是很困难吗?我认为先从古人学起然后再学他们的书法,好的我们留下,不好我们就去掉,再加上我们学到的东西,这不就变新了吗。所以学习也要掌握好方法才能学的好!
所以说学书要从上往下学,最好不要从下往上学。取其上得其上,取其下得其下。因为书法是一代不如一代。要想学好书法还要从上开始。我个人观点,希望大家一起讨论。
临习古代碑帖是学习书法的唯一途径,这是毋庸置疑的。
中国古代留下来很对非常优秀的碑帖,这些是学习书法的最好的范本。
这些范本也是经过历代书法大家验证过的,有无数的书法家通过学习这些碑帖走向了书法的成功之路。
是经过历史检验,大浪淘沙留下来的精品,要学好书法,当然必须要学习这些精品。
只有在临写古代碑帖的过程中,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书写能力、书法欣赏能力,树立正气的书法审美观念。
所谓取法呼上,仅得其中。
这个古代碑帖,按照历史上的说法就是指的清代及清代以前的碑帖。
于右任和林散之也是经过历史检验的书法大家,他们也都出生在清朝,算是半个清朝人。
学习他们的书法是可以的,但是最好还是要有晋唐时期书法的临摹基础。
你觉得呢?
同意的朋友麻烦点个赞,关注一下啦。
其他网友回答:于右任在书法上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创立标准草书,对草书在大众中的推广普及,产生了积极作用。同样作为力可扛鼎四大家之一、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先生,推崇于右任“雄强深厚”的草书,认为于先生为当代巨擘,并亲自为《标准草书指南》一书写序,肯定了于先生的贡献及标准草书的正面价值。但李先生并不完全赞成将草书标准化、程式化,他认为,书法艺术特别是草书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应彰显书法家的学养和性情,应多彩多姿,不必强求划一,品读古今作品,也“最忌偏于一好而排斥众美”。那么,如何看待于右任创立的“标准草书”呢?一方面,对于初学者,从标准草书开始,不能不说是入门的好选择。但另一方面,在具备一定草书基础后,就不能只局限在标准草书范畴了,否则就是一孔之见。
<2>我是简繁,对草书有一定的认识,以我个人看法,不管是于右任还是林散之,他们的草书都是可以临的,但是,临其草书有一定弊端。
说到这两人,都可以称之为“当代草圣”,但是说实在的,以现代人的审美标准,林散之的草书比于右任的草书要“美”。肯定会有人反对我这个说法,但我说的是实话,我们把于右任跟林散之的草书作品做一个对比,一目了然。
上面两幅书法,单从审美的角度讲,谁写的好?答案恐怕是不言而喻的。两位书家都为草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比如于右任编撰了《标准草书》,但不代表这字就能符合所有人的审美,至少不符合我的审美。
所以说到学习草书,临谁的帖,我并不建议于右任或者林散之,个人看法还是张旭或者怀素的好一点,古帖自有古帖的妙处,为什么学习书法都是雪古不学今?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看了上面怀素以及张旭的古帖,其实什么都不用说了,想必你的心中也已经有了答案了吧。
拿我自己来说,我确实学过于右任的《标准草书》,但我只是为了认读,把我在标草上的认识叠加到怀素跟张旭的古帖上去,得到我想要的结果,我学书法的目的很简单,仅仅只是为了让自己写的字好看而已,草法章法自然得有,但是也不能少了自己的理解,否则你临帖再好,也只是形似而神不似。
一点个人浅见,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欢迎评论区讨论,打字不易,且看且点赞;分享不易,且读且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我是大成,我爱国学。
要搞清几个问题,关于我们学到底是要学什么:
1、学标准。中国书法奠基于秦汉,但各书体的书写真正从实用性走向艺术性有2个标志,一个是各书体的标准形态的确立,类似于文玩界的“标准器”,标准形态一旦确立了,后续的发展只不过是在其之上添加自己的个性和底蕴发挥。篆书标准成于李斯,隶书标准不一而足但成于东汉是没有疑问的(西汉官方隶书还有篆意),行书、草书标准成于王羲之,狂草萌芽于王献之,成于怀素张旭,楷书标准萌于钟繇,成于初唐,滥觞于欧颜柳。任何书体,首先是要掌握标准所在,笔法、结体、节奏、气韵(大成书法四维)有了大致的了解了,就可以广泛涉猎形成自家面目了。
2、学风格。风格的形成来自于书法家的综合素养,包括笔法的理解和使用习惯、结体的美学观念、本人的文化素养和周边艺术体系的拿来为用。所有的风格都必须建立于深厚的标准功底之上。这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赞成学书法从唐楷开端,为什么?标准精确之故也。容易打下根基。自古书家,一人一个面目、一人一个风格,没有自家面目靠吃别人风格吃饭的书家都已经被历史淘汰的不见踪迹。(由此可以思索所谓欧楷大师这个称号之可笑。)
由此,我们有了结论:
1、学谁都没问题,关键在于学之前您是否已经在传统根基上有了不错的沉淀。于右任先生融合碑学入草,前无古人,碑帖杂糅是晚清风尚,但做到真正无迹可寻,融帖之细巧、碑之疏离的,一人而已。右任先生的传统根基您有了吗?如果没有,必然堕入魔道,只剩下习气而已。散之先生72岁入草,之前早已楷行隶篆无不涉猎,且金石学深有研究。衰年入草,三年大成,令人叹为观止。你觉得普通学书者能学吗?看舞蹈高手足尖数十圈潇洒飘逸,你要不要试试?功底,是首要的。
2、其实对初学者来说,于右任、林散之先生的境界是看不懂的,毕竟没有知识和技巧积累。正常情况应该更容易理解唐楷汉隶好与不好(说出好在哪里都是不能要求的),层次使然。自己嘀咕想学这二先生我不知道是何缘故?莫非天资超拔,还没基础就能一眼看出这二老的精妙之处吗?大成愚钝,深觉匪夷所思。学书学当下喜欢的,不要为名气所累。
再说就有傲慢之病了,深爱书法,希冀其传承至后世,故言辞或有过之,大家海涵。
我是大成,我爱国学。
敬请点赞关注,春节码字,顿感温情!
其他网友回答:劉大胡子说书一一不会怎么样。学习今人还是古人,你都会把字写好、写漂亮的。关键是你想朝那个方向发展,如果只是简单地修身养性,学谁都无所谓,那些在广场蘸水写字的人即是如此;如果想要有所成就,弄明白书法的奥妙,那你就要知道今人都是向古人学习的。书法讲究师出有门,流传有序,无一字无来由。现在任何有成就的书家,无一不是从古人那里大量汲取营养而有所成就的。我建议你应该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从真、草,隶,篆中选择其一,然后究其源头进行学习。就是学习草书,也要捋清草书发展脉络。从古至今,历史上还没有哪个书家不学古人而有所建树的。
(一家之言,如有雷同纯属偶然)
威海链 » 都说学书法要临古人的帖,如果学草书临于右任或林散之会怎样?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