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前五者人皆知之,意为什么?意何以能静?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就“六”来说,很有讲究,有七六、九六之别,当下之世,更有六耳猕猴乱真假,六法法师扰法界。

六根之物,眼耳者,常人看得见,摸得着,唯有意,经典中多有描述,但没有指出它究竟是什么。

意是什么?实际就是脑细胞,人动脑,就是意在动;意思,就是脑在动,常人皆是随意而行,而心不在焉。

意,好高骛远;意,趾高气扬;意,东奔西跑。所以,拴住意马非是易事,意能静很难。

人若能谦下,意则能静。




其他网友回答:

意就是你的意识,你的意想,你的意念。

意能静,六根止。意能清净,六根无染。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您的邀请!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前五根容易懂,但第六意根,这个解释起来相对麻烦一些,在佛教经典里面,对于意根的说法,按大小乘的教义,总结起来大致分为两种

识的意思是“了识”

世亲菩萨所著的《阿毗达摩俱舍论》,主要介绍的是小乘部派佛法法相概念,里面讲到:

识谓各了别,此即名意处,及七界应知,六识转为意,由即六识身,无间灭为意。

小乘法义一般将心分为六个识,每个识都有一个所依靠的根,以及自己所识别的对象,这样就构成了所谓的“十八界”,这里面讲“识谓各了别”,这是讲“识”的功能,主要是识别所对境的,“了别”中的“别”就是分别、识别的意思,“了”则是明了、清楚,就是说识别工作已经结束了,完成了,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两个字要分开来理解,各有各的意思。

此即名意处及七界”,这一句要把后面一句的几个字拽过来才行,六个识加在一起,有两个名字,依十二处来讲叫“意处”,依十八界来讲,则叫“七界”,也就是“七心界”,即十八界中的七个心法,在六识之外,另加一个心法——意界

下面就比较烧脑了,请各位读者朋友自行选择:

“意处”里面包括了六个识

十二处来讲,意处里面包括了六个识,即眼、耳、鼻、舌、身、意识,这是一处,再加上眼、耳、算、舌、身根,这是五处,总共六处,然后是它们各自的所对境,叫做“”,即色、声、香、味、触、法尘,这又是六处,这样就构成了十二处,这里的“”,经典里解释为“生门”,即生出六识的门户,或者叫六识产生之处也行。

为什么其它五个都是根,只有意处里面是六个识呢?这就是引文中“应知六识转为意”,以及“由即六识身,无间灭为意”所要表达的含义。

“识”是“意”的现在,“意”是“识”的过去。

原来在小乘法义里面,任何一个“识”都有两个叫法,即“现在名识,过去名意。”六个识如果现在正在发生的话,就叫做“识”,如果过去了,灭掉了,那么名字就变了,不叫“识”了,而是改叫做“意”,“六识转为意”的意思就是说现在的“识”灭掉以后名字改叫做“意”,也就是“无间灭为意”所以小乘里面的“意”完整的叫法是“无间灭意”

比如眼识,我们正在看一朵花,这时眼识正在工作,所以叫“识”,但这个“识”并不是一直停在这里的,而是象瀑布一样,前面的过去,后面的上来,是这样一直流动的。

所以前面的识一刹那过去了,过去以后,就给后面的识誊出了地方,后一个识就马上跟上来了,这中间没有任何间隔,所以叫“无间”,前面的识过去,转成意,给后面的誊地方,这样眼识就可以继续工作了,所以后面的识是依靠前面识的不断灭掉而产生的,前灭是后生的依靠,这个依靠就是小乘里面“意”的含义,这和“”的含义是一样的,这样第六识就也有“根”了。

大乘里面的“意”

大乘里面,比如“唯识”,是八个识,六个识外,又多了个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那么在大乘里面,这个“意”的内涵就增加了,除了上面的“无意灭意”以外,还有一个“染污意”,也就是第七末那识,这个识被称为是第六意识真正的根。

为什么第七末那识又叫“染污意”呢?因为第七识只作一件事,就是顽固的执着第八识的“见分”为“我”,这个细讲起来太麻烦了,因为唯识也有不同的派系,不同的派系将每个识又都有不同的区域划分,简单来讲,有安慧系、难陀系、陈那系护法系四个大系,分别将每个识划分为一、二、三、四个不同的部分,简称为“”。

其中安慧系唯识是一分说,难陀是二分说,陈那和护法分别是三分和四分,在我们汉族地区,唯识主要以护法系为主,所以通常主张四分说,即见分、相分、自证分和证自证分。在藏族地区则以安慧系唯识为主,则坚持一分说。

依护法系而言,第七识就是永远不间断无条件的认为第八识的见分就是“我”,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结果,又因为“末那”翻译成汉语后就是“意”的意思,所以将第七识叫做“染污意”,一个被错误的认知污染了的“意”。

既然第六识的根都被污染了,那它自己也很难避免这个厄运,所以我们通常所谓的意识,其实并不可靠,因为它从根上讲就不干净。

总结

总之,“意”的含义有两个,一个是“所依”义,也就是前面的识灭掉以后,不再叫“识”了,改名字叫“意”,作为后一个识生起的依托,这叫“无间灭意”,“无间”,中间没间隔,前面的灭掉,后面的马上跟上来,这是一个。

另一个是“染污”义,也就是第七末那识,它因为错误的将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当成了“我”,而且还非常的顽固,不间断,无条件,所以被称为“染污意”,这是“意”的第二个含义。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佛法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体系,真想把它搞明白的话,是没有捷径可走的,要从基础开始,一步一步的上来,这样才能逐渐的把握住它的宗旨,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一定对,希望朋友们发现问题后及时给予指正,多谢您的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

眼、耳、鼻、舌、身、意合称“六根”,是心的外缘,能感觉六尘并形成六识。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

意通常指意根,意识就是第六识。意识在大小乘的理解中,差别不大,但是意根在佛教和合派系中是截然不同的。

首先先谈一下大乘唯识宗对意根的理解,比较有代表性,因为中国多数佛教徒都按照唯识宗的说法理解意根,也就是第七识末那识。第七识为什么叫意根?它具备这么几个特性,它不但是第六意识的依托,同时也是第八识的依托,所以一切识都需要依托末那识而得以存在,那么末那识是否依托什么?末那识依托第八识,所以第七第八识互相依托,但是通常情况叫意根的时候,通常都是指第七识,但严格来讲,第八识也算意根。第二个特性,意根是相续不断的,这也是意的根本特性,就是“等无间”,白话讲就是不间断的连续着,所以说第七识永远不间断,不像前六识会有间断的时候,比如你晕阙的时候,前六识都间断了,但是第七第八识都不间断,但是通常情况下,第七识叫意,而第八识习惯上叫心。第三点,第七识和第六识一样,可以思维可以了别,但是它的对镜不是外境,而是内境,所以只能了别第八识,不能了别其他的事物。第四,第七识了别第八识的同时,产生了我痴,我爱,我见和我慢,它是根本烦恼的源处,第七识产生的我见就是大乘佛教中的俱生我执。

下面讲一下小乘佛教的意根,相对来说,小乘佛教的意根要清晰的多,不像大乘的说法难以理解。首先俱舍论定义意根为“无间灭意”,什么意思?就是念头或者心识之间的相续性,这种连续性或者惯性,类似于我们看电影的时候,图片之间的惯性形成了视觉上的错觉,认为这些图片是连起来的,实际上都是惯性或者连续性,这种连续性就是无间灭意,也就是意根。所以小乘的佛法理解意根和大乘唯识的意根有本质区别,小乘的意根没有识体,而是前念的相续性

这两种意根的说法如果从意本身来说,小乘的说法更贴近意的内涵,因为意就是指无间相续性,小乘的意根也单指无间相续?

在《三藏法数》中的解释

[出法界次第]六识者。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识也。谓依五根。能见五尘而为五识。于五尘境而起分别。为第六识。一眼识谓眼根若对色尘。即生眼识。眼识生时。但能见色。而未起分别也。二耳识谓耳根若对声尘。即生耳识。耳识生时。但能闻声。而未起分别也。三鼻识谓鼻根若对香尘。即生鼻识。鼻识生时。但能齅香。而未起分别也。四舌识谓舌根若对味尘。即生舌识。舌识生时。但能尝味。而未起分别也。六意识谓意根若对法尘。即生意识。意识生时。即能于五尘之境分别善恶好丑也。

在《佛教哲学大辞典》中的解释

(1)眼、耳、鼻、舌、身、意的六种识。谓心智作用中,眼、耳、鼻、舌、身(皮肤)、意的六个感觉器官(六根),于色(色、形)、声(音声)、香、味、触(寒暖、柔软等的物质触觉)、法(概念等为心所捕捉的事物事象)的各个知觉对象(六境)上,所产生眼、耳、鼻、舌、身、意的六种认识作用。(2)第六识。谓(1)项第六的意识。与西方心理学上的意识有重迭面、也有不同面。第六识的意识,是将现在以五根触及五境所形成五识的知觉,于内在层面予以反复捕捉的所谓思考、感情等等的作用,同时也包含作梦、想象过去或未来等等,与五识并无直接关联的自主性作用。形成此二种作用对象的事体、事物事象,称为法境。相应部经典(Samyutta-nikaya)中,是将一个生命体譬喻为四周城墻环绕的都市(都城),六根就好比六座城门,识犹如该城的统治者(君王)。部派佛教的说一切有部及俱舍宗等,则将六识视作对等,认为此皆一个本体的显现,而将之定位为心王(心智作用的本体),称做六识心王。将此譬喻为一只猿猴从六个窗口露出脸孔(六窗一猿)。成实宗是不在五识之外另立六识,认为五识皆一个本体的显现,称之为心王。大乘诸宗是假定还有比六识更属根源性的心智本体、本性,而说七识、八识、九识,真言密教更说有十识、无量识。犹如六道凡夫只见大海掀起的波浪,并未抓住更根源的心智本质,只有捕捉表面现象的六识在产生作用,所以天台大师在<金光明玄义>上卷(大正第三十九卷第四页),是将六识定位为凡夫的识。天台大师又说,观凡夫的一念(瞬间生命)中,本来即已具备一切事物事象的所谓一念三千法门,但此是以观照凡夫第六识的迷心(妄心),而观知其具备生命的真实、本性(真如)的清净九识。日莲大圣人在<覆上野遗孀女居士书>指出:“古德之言:『心地持九识,修行于六识』,实是至理”(第一五八八页)。[1]

在《佛学常见词汇》中的解释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言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作用。因为是八识中的前六识,故常被称为前六识。

在《佛学次第统编》中的解释

依于六根,接于六尘,所生之识有六,谓之六识。识者了别之义,以能了别诸尘之故。六识者:

一.眼识 即见色之(见)是。

二.耳识 即闻声之(闻)是。

三.鼻识 即嗅香之(嗅)是。

四.舌识 即尝味之(尝)是。

五.身识 即感触之(感)是。

六.意识 即知法之(知)是。

此之六识,即见、闻、嗅、尝、感、知之义,又有六情之名,兹不赘及。

在《藏传佛教辞典》中的解释

十八界中的六识界。指依据“六根”对于六境生起的见、闻、嗅、味、触、思虑等作用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佛学词典》




其他网友回答:

六根接触外面境界时,有了妄想,分别,执著,就成了六识。六识中的意识,梵语叫阿懒耶识,指人的大脑心识,即俗话说的思想意识。

六根所接触的外境叫六尘。即: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意对法。凡夫被污染了,这六种现象才称为尘。如果不被污染就称为六性。

因凡人行为受意识支配,所以在六识中,意识最为关键。

放下,看破,静心,伏住,是破意识的唯一方法。

其他网友回答:

“意”是指“贪、嗔、痴”,亦名“三毒”。贪是贪爱五欲;嗔是瞋恚无忍,发怒瞪目;痴是愚痴无明。因贪、嗔、痴能毒害人们的身体与慧命,扰乱众生身心,所以佛教称其为“三毒”。

佛教认为,有“贪、嗔、痴”烦恼之心者,必作杀、盗、淫之恶业,做了恶业,必受地狱、饿鬼、蓄牲三途恶报。

对治“贪、嗔、痴”三毒,必须坚持“戒、定、慧”。持戒,可以克服贪欲;修(禅)定,可以克服嗔恚;般若智慧,可以克服愚痴。“戒、定、慧”是实现“意”静的最有效办法。

佛教还认为,世间一切诸法,悉皆是苦、是空、是无常、是无我、是不净,如能认清此理,贪、嗔、痴三毒就无由而起了。

仅供参考。

其他网友回答:

眼:耳:舌:鼻:身:意的意代表什么?意又怎么清净?

例子一:

当别人(张三)拉了一堆屎在路上,李四不小心踩到了这堆屎,臭不可闻,全身都不舒服。

这时候所缘到的就是眼睛看到了,鼻子闻到了,身体也触到了这堆屎。进一步发展到李四的舌头,如果李四控制不住自己的意志力,也就是说心。肯定会发出很难听的恶语,谁拉这泡屎在这里,谁的全家就死光,把别人祖宗18代都骂了个遍。

另外一个(张三)拉屎的呢?如果在旁边听(耳)到了肯定来找李四算账,也忍不住这个心,也称之为意。可以把这个骂人的李四打个半死,被打的这一方又要来报仇,就发展到群打,可能会死亡或者重伤。

例子二:

张三拉屎在路边,本来就是不对,李四踩到了这堆屎,如果修行好的话,好好的就会过了也就罢了。

正是双方的修行差,后面发展到打仗死或伤的成果,全都是意造成。

总结:

单是一个意,那是不成立的,意也要缘眼:耳:舌:鼻:身方可连接,这六根谁也离不开谁。

修行关键就是自己的心与意,意就是修行者的意识,有意打人,有意骂人。意力推动身:舌:眼等等。

如果修行者意清净,意不会推动身:舌:眼等等,也就不会有后面伤亡恶果报应。

南无阿弥陀佛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前五者人皆知之,意何为能静?在下认为:此名为佛家六根、六尘、六识、六入等,分别于不同的角度而演示,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佛指引众生,将人之一生六根本识的作用,皆名看破识别为:工具,法船、桥梁、无常、因果等,而转为无上善道的道用,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心意识,因为当心意识真正明白了真理真义者,才能把控指挥前五识于生活中,进行实践、正行、实修的历练与妙用,此也就是所谓心意识何为能静的作用,谓意识静,实乃静中练动,动中练静,而动静自如,行云流水,心如明镜,照彻山河大地,云雨闪电日月星晨,心勿随万物而动,然又顺其自然,自由自在,此名为静。以上个浅见,不足挂齿,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眼耳鼻舌身为感性认识,意即意识,通过眼耳鼻舌身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就是说前五根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后一根的理性认识阶段,意是一种从主观到客观从现象到本质,从实践到理论的发展过程。意就是总结与应对,意就是感性与理性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既感性又理性,感性理性不二的一种行为特征。

意既是静态,亦是动态。静态是从感性到理性相对来说是静态。动态是感性的所有万象都是时刻变化中,所以只有相对静态而没有绝对静态。所以意是无法静的,要静只有明白前五根的变化性不确定性从而确定后一根的守恒性,不变性,即万变不离其宗。对否,讨论出结果。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意根实乃第七末那识,为坚固我执,亦称分别识,一切贪嗔痴等意识活动,盖依此识起,是以名意根

标签: 前五者 能静 六根 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