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总有些人说赵孟頫书法,人品都不行,难道他们自觉比傅山,董其昌还强吗?

01-30发布在栏目【经验】 已阅0

说赵孟頫人品不行书法更不行的人,大多数都是半瓶子不满,十分之一瓶子晃得厉害的那种人。大多数都是道听途说来一点消息,看到点文史小知识,就出来显摆自己懂很多的那种。他们有一种心理,就是如果能挑出成功人的问题,就代表我很成功,也有是为了蹭热度的。很多人对赵孟頫的看法都来自董其昌和傅山,只是他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董其昌从来没有说过赵孟頫人品不好的话,董其昌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因此年轻时眼高于顶,谁也不服的那种。但董其昌人家是真的有才华,董其昌从颜真卿的《多宝塔》入手,后学虞世南,然后上溯魏晋,学书三年就自谓逼古,已经不把文征明、祝允明放在眼里了。赵孟頫一直都是董其昌学书法的超越目标,后来他觉得连赵孟頫也已经超越了。他一辈子很多次都在批评赵孟頫的字,从笔法、结字到章法等等,他认为赵孟頫学王羲之只是学了个形似,而他是学到了二王的“神”。

但是,但是,但是(重要的话说三遍)董其昌到老了之后,在其艺术生涯的巅峰时,说了这样一段话,这可能是那些怼赵孟頫书法的人不知道的。董其昌云:

余年十八岁学晋人书,得其形模,便目无赵吴兴(赵孟頫),今老矣,始知吴兴书法之妙。
董其昌在人书俱老的时候才明白自己跟赵孟頫的差距,追了一辈子,批评了赵孟頫一辈子,老了才知道赵孟頫的书法有多好。

另一个怼赵孟頫比较有名的是傅山,傅山年轻时就是从赵孟頫书法入手的,赵孟頫是他的启蒙。但可惜傅山生于明末乱世,中年以后明朝灭亡,傅山很长时间都在进行地下的反清复明的工作。这时候为了表明自己的心志,开始大肆批评赵孟頫的字“软”和“俗”,然说赵孟頫人品不行,真是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啊,翻脸比翻书快的多。这个时候他就拿赵孟頫以宋室后裔为元政府工作的事到处宣传赵孟頫人品不好。所以关于赵孟頫人品的话就是他说出来的,要知道前面大明王朝两百多年来都没什么人拿这个说事,结果明王朝不行了你拿人家来说事,算什么事啊。

后来清政府的江山基本稳定后,傅山一看反清复明没戏了,也就选择归隐。清政府几次希望他能入仕,都被他拒绝了。但傅山也是在人生的最后真正理解了赵孟頫,在他的晚年写过一首诗《秉烛》,诗云:

秉烛起长叹,奇人想断殤。赵廝真足异,管婢亦非常。
醉岂酒犹酒,老来狂更狂。斫轮余一笔,何处发文章。

可能是经历了一生的磨难,人世间的事情看得也透彻了吧,傅山晚年对赵孟頫的看法也发生了巨变,称赵孟頫为“奇”人,赵孟頫的妻子管道昇为“非常”。

所以我们去评价一个人的时候,要占在当时的年代,全面客观的评价,而不是人云亦云。以上希望那些再说赵孟頫不好的人,好好想想。我们现在是五十六个民族的大中国,民族大团结,少拿这些事再说了,说多就居心不良了。

其他网友回答:

赵孟頫的书法,凭心而论,是很了不起的。在他之前的书法颓势下,他高举复古的大旗恢复魏晋笔法,他所谓的复古,实为创新。他对王羲之学得很到位。

说他人品不好的人,主要是指他是汉人,而且是宋宗室的人,居然去做蒙古族统治下元朝的官,是所谓的二臣。这个,他自己也曾很纠结。朝廷证召几次他都曾拒绝过,后来才不得不出任元朝的官位。元朝统治者其实并不信任他,请他出来做官只是一种政治手腕,宣传作用。赵孟頫也曾写诗表达过这种心情。在自己的位置上,赵氏还是尽力做了一些正面的作为的。赵孟頫写字很多,据说他能的写万字,恐怕也是与他的处境有关。

在当时的情势下,民族矛盾较为显著,人们评论赵氏是不是二臣,有没有民族气节,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以今天的大中华民族的眼光看问题,再计较那些,就没有必要了。就以现今人数最多的汉族来说,就是通过无数的民族斗争乃至战争和民族融合,逐浙形成的,历史上的民族矛盾民族斗争的细账算不完,也无必要再算。

现在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包括56年民族汉族也在其内。在历史上的中央政权虽多数是汉族政政权,但以其他民族为统治者的政权的出现,也应该是正常现象。

在中华民族这个大概念下思考问题,再纠结赵孟頫是不是人品不够,是不是缺乏民族气节,就不应该了。当时的所谓民族气节,是仅仅站在汉族立场上来说的,在当时有意义,因为当时蒙汉民族矛盾很突出。

现在情势不同,我们站的立场更有高度,这时看赵孟頫的书法作品,应该客观的来看,不宜再加杂其他色彩。

其他网友回答:

这些人是刚从古代回来,亲眼看到了赵的人品!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一人。提问者这是反讽吗?太调皮了,傅山和董其昌的人品。

质疑赵孟頫人品是羡慕嫉妒恨他的字,如果要因人废字根据史书,傅山董其昌的人品并没有那么的高尚。

因人废字并不少见,但是以人品的理由说赵孟頫,那只是羡慕嫉妒恨。

以书法来说,以写字来说,唐朝之后哪个人可以说字比赵孟頫好?赵孟頫五体皆精,并且还会画画。元代冠冕,书画真正意义的双绝。

董其昌和傅山他们书画都有涉猎,绝对不能说到“双绝”的水准。董其昌和傅山他们对赵孟頫的态度非常的相似。刚开始的时候都直接批评赵孟頫的字不好,他们两年老之时又改变了他们的说法,夸赞起赵孟頫。

如果你是赵孟頫,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大义凌然”义无反顾的拒绝元朝吗?傅山和董其昌的私德也饱受争议。

董其昌私德一直受到争议,很大的争议。也批评过非常多的书法家,但是最后还是称赞了赵孟頫的。就结果来说,还算不错。董其昌的字还是不错的,但是控笔能力和赵孟頫相比差很远。

我个人是对傅山非常的有意见,傅山的“四宁四毋”,直接让我们当代很多丑书书法家有了借口。傅山提出的“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

上图傅山小楷《心经》,不要用赵孟頫所写的《心经》相比。文人相轻就是这样,傅山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是非要拉出来对比。问题是傅山现存的字完全不能和赵孟頫相比。

一人有感

因人废字是非常不可取的行为,文人相轻古来有之。

学习书法千万不能忽视赵孟頫的存在,千万不要轻视赵孟頫的字。

以我仅有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

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没有赵文敏、鲜于机、关汉卿等人苦撑,哪有中华文脉在蒙古铁蹄和屠刀下的坚韧传续?脱离历史背景去评判人,是在耍流氓

其他网友回答:

我最看好赵孟頫的书法,我就临摹了赵孟頫的字!

其他网友回答:

赵孟頫在位为汉人做了多少好事他们不说,就偏偏揪着人家当二臣这点不放。要是换成他们自己说不定都不用人家蒙古人请,自己就屁颠屁颠的去投奔了!

其他网友回答:

赵孟頫的艺术成就是非常高的。巜富春山居图》的作者黄公望都是跟赵孟頫学画的,王蒙是他的外孙。可以说元代的画坛是在赵孟頫的影响下形成的。赵孟頫原是南宋皇室后裔,归降了元蒙,得到了高官厚禄,后世多有批评。相反,八大山人朱耷和石涛都是明朝皇室后裔,但并没有降满清,而是出家做了和尚。清朝乾隆皇帝非常推崇赵孟頫,除了艺术外,可能还有政治因素吧!

其他网友回答:

少不学欧,老不赏赵。赵书虽明媚可爱,但少内函,乏筋骨,缺沧桑。韵致尚可,气魄不足。为历代共识。

其他网友回答:

从数千年历史长河角度来看,赵孟頫作为艺术家存在的价值,远远大于其玉碎的价值。所以支持他的行为

标签: 傅山 赵孟頫 董其昌 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