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认同这个观点!
我外婆是农村的,没上过学也不识字,30多岁守寡,一人拉扯几个孩子长大。其中的心酸,艰难就不言而喻了!如今已90多岁的高龄,子女们都有了各自的家庭,有差强人意的,也有条件优越的,都轮番劝说去自己家住。但老人倔强啊,哪都不去,一个人住在农村,早上去田间转悠,随便拔点青草喂喂鸡,把自己种的青菜给子女们一家家的送去。有时候,我们去看她,给她钱,她却从不要。口头禅就是年轻人挣钱不易,我一个老太婆有吃有穿要钱也没用。几番推让,还会惹她生气,我们也就此作罢!但子女们每周末都会回去陪她聊天逛街,有病及时带她去看,日常用品及时给她添置。虽然,我外婆没钱,但日子过的开心知足!常常逢人就说,孩子们孝顺!
因为外婆的缘故,所以,我也一直觉着老人们都很可爱,像个孩子一样单纯和纯粹!因为,她懂得子女们的不易;因为,她已看淡了生死;因为,她已不再追求物质的富足。所以,她觉着能吃能动,能不麻烦子女的就尽可能的不去打扰他们。
中国的老人们舔犊情深,爱屋及乌。更多的时候,他们都在无怨无悔的给予我们帮助,帮我们带孩子,洗衣做饭,收拾家务等繁杂而琐碎的事情。还喜欢将一分分攒的钱都用到儿孙身上,却从不为自己考虑!
我们在渐渐长大,父辈们在渐渐老去,身体开始衰弱,年轻时的积劳成疾也乘虚而入,疾病缠身!所谓的我养你小你养我老,可能说的就是这个阶段!此时的老人们,需要的仅仅是探望、问候和一份浓浓的亲情,是一家人其乐融融和和睦睦的在一起,而不是大把大把的钞票,和大富大贵的生活!
慢慢步入中年的我们,尝过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更能体谅老人的不易,懂得老人的需求,理解老人的担忧,感恩老人的付出!在疾病面前,子女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只要心系一处,肯定会让老人尽快远离疾病的折磨,还老人一个健康的身体!即便子女们真的能力有限,但身后还有社会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随着国家养老政策的完善,老人们看病无忧,安享晚年也已实现!在亲情面前,我们也一定会抽出更多的时间去陪伴他们,温暖他们!赡养他们!所以人到老年,自己没钱,指望子女,真的靠谱!在此,也愿天下的老人们儿孙绕漆,健康长寿!
赡养老人,这是我们中华人民的光荣传统,人到老年,干不动活,没有经济来源了,父母就要靠子女,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人人要对的起自己的良心,有良心的子女都会赡养自己的父母,基本上是靠谱。
其他网友回答:人到老年,兜里没钱,指望子女?下场很惨!
其他网友回答:指望子女,这本来就是一件不靠谱的事情,养子女是做父母的责任,子女养你那是义务,是属于道德范畴里了。所以作为一个成年人,在你力所能及的时候,就得为自己的晚年做好准备。子女对你好,那是你福气,子女不待见你,那也是命中注定。总想着老了靠子女的,往往会很失望的 不是有句话吗?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嘛我胡言乱语,你姑妄听之哈
其他网友回答:人,不管是老人还是儿女首先要摆正心态,养儿防老防的是传承是寂寞时的陪伴,是精神上的依靠。至于钱嘛可以根据家庭实际情况而定,有钱有实力的父母可以留点私房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省得向子女讨要,也不失自己的自由消费权,也是一件好事,有些农村家庭为儿娶媳妇都借下许多外债,怎么给自己留养老钱,天下没这么自私的父母。所以这老了有钱没钱,靠子女养老靠不靠谱,也不能说是或不是,问题的关键在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情关系如何维系,做为父母可根据家庭状况和子女的经济实力来消费,生活上一切从简,尽量为子女的不易多考虑。做为子女应为父母的一世辛苦多想想,想想老人风烛残年,没多少时日了,多体谅,多抬爱他们一些,这样相互换位思考一下,我想,有钱没钱,养儿防老在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里是可以做到尽善尽美的。至于有钱人家能留一些养老钱更好,大多数没钱人家就只能这么做了,而且大多数人也都是希望下一代比自己这代更好更幸福,所以他们即是砸锅卖铁也想让下一代人过的好点,到老都是身无分文,全靠儿女体谅了!
其他网友回答:人到老的时候自己手里没钱指望儿女。怎么的?怎么不靠谱啦?不应该的吗?父母养儿女小儿女不能养父母老吗?父母养儿女小,那是老人的义务。儿女养父母老,那是儿女的责任。
其他网友回答:常言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是做人的基础、道德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精神动力。
当前社会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追逐物欲等思想的侵蚀,一些家庭的父母与子女关系日益淡化与疏远,人们的育儿观、养老观都在逐渐改变,人们对精神层次的追求日益淡化,尊长孝亲的传统美德逐渐缺失,“孝”的意识淡薄,不但经济上没有支持帮衬,而且常常以没时间、没精力等各种借口,少有陪伴,缺乏精神上的体贴安慰,一些人年轻人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不断滑坡现象。
从前过年过节儿女打节,一家人团团圆圆,但如今有些家庭是你过你的他过他的;
从前父母生日,儿女团聚一堂,热热闹闹,但如今也许听到“生日快乐”也成奢望;
从前父母在不远行,膝前尽孝,但如今也许天各一方,身患重疾也无人照料;
从前父母年老,儿女按月供养,但如今你粗茶淡饭,他汽车洋楼,也许分文不见;
我们适时开展“孝德”教育,弘扬孝道传统文化,势在必行。务必让年青一代在“孝德”教育中净化、启迪心灵,在实践中体会、感悟、认同、崇尚“孝德”,增强尊长孝亲、感恩父母的意识,端正人生观、价值观,并将孝道付诸行动,感恩父母、感恩社会,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最终实现思想境界的升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指出:养老主要是指“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养老还存在诸多困难,养老问题亟待解决。
中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养老形势不容乐观,养老问题非常严峻,我们要呼吁全社会建立和完善养老机制,致力于提高养老金水准,强化儿女孝顺老人的社会制度,让“人到老年,自己没钱,还指望子女,往往不靠谱”的社会现象不复存在!
其他网友回答: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人到老年,自己没钱,指望儿女养老,往往不靠谱。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儿女有心无力。
人们进入老年后,儿女也已到了中年。人到中年,负担重,压力大:要供孩子上学,学习,生活,补课等方面的费用,不在少数。若再有一两个大学生,压力更大。全家人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日常开销,吃药看病等,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如果是独生子女,还要负担两个家庭四位老人的养老。如运气不顺,遭遇突发事件(如车祸,大病等),就更惨了。尤其是农民和城镇下岗职工,收入低,开销大,对待父母养老,确实存在许多困难。
二,儿女不孝,不願养老。
孝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由于道德教育的缺失,一些人只知啃老,不知养老一一这与老人年轻时,言传身教不到位也有关系。这些人自私自利,只图自己畅快,不管老人死活。在农村,少数人连政府发给老人,每月100多元的养老金,都截留不给老人,指望这些人养老,能指望得上吗?肯定不靠谱。
不可否认,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有孝老养老的道德观念,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对于父母养老问题,还是做得很好。他们或自己亲自奉老养老,或请保姆服待老人,或出钱把老人送进养老院。使父母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那么,怎样做才能使人到老年,养老靠谱呢?我以为,应该从自己的青壮年时候做起。
1,青壮年时,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吃苦耐劳,好好工作,多赚钱。除过日常开销外,适当的存一点钱,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以备进入老年时用,也可为儿女减轻一些负担。
2,勤俭持家,开源节流。青壮年时不该花的钱尽量不花,能省尽量省。或到正规保险公司买一些保险,以备进入老年时用于养老。
3,青壮年时,对于自己的父母,要敬老孝老养老。对子女,要言传身教,使其从小就养成孝老养老的思想。做到我养你小,你养我老。
做到上述这些,养老庶几可能会靠谱一些。个人拙见,仅供参考。
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可能都要招骂?
如果遇到苏大强那样的父母,而子女没有苏明玉的能力呢?
可是一句养儿防老,就注定了子女必须要养老人。
老人有老人的不易,子女有子女的无奈,别说靠谱不靠谱了。
老人多疼惜子女的不容易,子女多多体谅父母的辛苦,我想就皆大欢喜了。
多了我就不分析了,别真挨骂就划不来呀。
谢邀请!
威海链 » 有人说“人到老年,自己没钱,还指望子女,往往不靠谱”你怎么看?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